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和新闻乍看是两个不相关的领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的边界逐渐外延并相互产生影响,赋予彼此新的生命力。虽然它们本身存在着各自的学理归属,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两个领域的相辅相成与合作融合却越来越明显。当前的时代需求与各自的功能使命也给纪录片创作与新闻的深层次融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
纪录片创作与新闻融合的现实背景
纪录片发展的需求让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得到强化
过去,我们常常陷入单纯使用艺术审美去展现纪录片的误区,纪录片本身的社会功能表现不足。纪录片的表现对象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本质是反映社会的真实。英国著名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曾说过:“隐藏在纪录片运动背后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学而非美学”。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其不再是艺术创作者进行所谓个性化表达的方式,而是更多地表达社会使命的寄托。如日本竹内亮导演的纪录片作品《好久不见,武汉》,历经10天,拍摄了“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客观讲述了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片中武汉人的积极乐观与战“疫”必胜的决心粉碎了外媒关于武汉的种种谣言。这样的纪录片便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社会功能以及趋同于新闻功能的社会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视觉新闻的发展促使纪录片新闻大量出现
由于社会的进步,视觉新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了新媒体传播的一个关键所在。同先前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视觉新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并不单单表现在传播载体上的差异,更多的是讲述方式的改变。在一些学者看来,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促使新闻更多地具备了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去中心化和情感消费等。视觉新闻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常常采用第一视角深入现场,更加关注故事化讲述的应用,这种讲述方式的出现最终促使纪录片新闻的产生。其实当新闻记者借助相应的设备展开新闻故事讲述时,就这种作品本身而言,已然把新闻和纪录片进行了相应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新闻向纪录片主动融合以寻求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媒体的兴起让传统媒体承受着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积极求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互联网的发展,让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快速多元。在这种隋况下,新闻媒体在重点关注新闻权威的前提下,还应该积极转型突围,借助创新融合的方式,使新闻在表达时能够展现出更多的内涵和形式。有国外学者将未来的新型新闻报道总结为七大类,其中的“视觉新闻”就是一种整合了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纪录片式新闻类型。
纪录片创作融合新闻性的实践方法
纪录片的内容创作趋向“短平陕”
近年来,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冲击,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阅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从平台上看,过去大量的传统媒体受众正在流失,将获取信息的主流阵地转向“小屏幕”。“手指”替代“遥控器”成为最主要的浏览工具。而这一转变映射到内容上,则是受众更乐于接受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对篇幅冗长的内容接受度较低,且审美需求也大幅提高,画面优美、制作精良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受众喜爱。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也在发生变革,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拓展市场份额,推动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受新兴技术和新兴文化的影响,探索融合发展路径。目前,放眼市面上大量的纪录片,首先题材选择有了很大改变:表现民众日常的现实题材越来越多;其次,短纪录片市场占比越来越大;表现手法也更趋向“趣味性”,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纪录片反映社会现象从而引发思考的属性。比如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以展示各地“网红早餐店”为切入点展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片子整体节奏快、趣味性强,而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容易引发受众对生活、对群体的思考。
纪录片的功能定位越发注重呈现事实、发现问题
纪录片本身存在着较强的艺术性,所以和单纯新闻报道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差异。一些学者认为,艺术性通常会呈现出反新闻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依据认为新闻由于属性的限制,自然会更多地存在审美真实的缺失,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对民生现实的反映。但是实际上,就新闻作品而言,一些相对优质的作品同样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艺术审美。造成这种认知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创造者,他们的艺术性觉悟必须要在长时间的创作中进行沉淀积累。而且就纪录片艺术性而言,所谓的艺术价值,它的真正作用在于能够借助作品展现出相应的内涵,并促使受众进行思考。纪录片对应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那么相应的创作核心也将会向现实进行靠拢,以更多地呈现出社会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纪录片与新闻存在着相同的传播功能。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转向更为包容的全知视角
和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相比,纪录片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会借助他人口吻进行相应的叙事。这也就意味着解说词是从撰写者的立场出发的,而解说声音则为整个报道经过声音处理后的表达形态。纪录片则更加重视创作者的退场,会将侧重点放在现实人物和现实环境声音的使用,而这些人物则为整个实故事的主要讲解阐述者。还有一些纪录片,它们对解说词进行根本性的排斥,更加关注人物同期声的应用,从而使整个表现力得以较好的强化。可见传统的新闻报道更加关注旁观立场,而纪录片则是更加重视人物自身立场,这也就成为它们彼此的一个分界点。其实,这一分界也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望长城》等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奖项,我国的纪录片曾经有过一个短暂辉煌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再次崛起的中国纪录片不管是在创作方面,还是在播出平台方面,都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征,这就促使纪录片的叙事手法出现了相当程度的融合性。当下热播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都将解说词和同期声进行了较好的融合,交叉使用。这种手法存在着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新闻和纪录片在叙事角度上的融合,不但可以表达创作者立场并进行相应叙事,还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真实声音,更加鲜活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且可以通过艺术加工实现情感的渲染,让观众身临其境全方位获得相应的信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最终达到真实客观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纪录片和新闻存在着本质的学理划分,所以创作者应该重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新闻性的重要价值,可以尝试从不同视角对纪录片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掌握。纪录片虽然不能等同于新闻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也可以成为有新闻价值的作品,不应该因为它们存在的不同而彼此排斥。注入新闻基因的纪录片更加彰显出纪录片的社會观照与现实建构的本体功能与时代价值。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也一定会拓展出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
纪录片创作与新闻融合的现实背景
纪录片发展的需求让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得到强化
过去,我们常常陷入单纯使用艺术审美去展现纪录片的误区,纪录片本身的社会功能表现不足。纪录片的表现对象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本质是反映社会的真实。英国著名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曾说过:“隐藏在纪录片运动背后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学而非美学”。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其不再是艺术创作者进行所谓个性化表达的方式,而是更多地表达社会使命的寄托。如日本竹内亮导演的纪录片作品《好久不见,武汉》,历经10天,拍摄了“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客观讲述了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片中武汉人的积极乐观与战“疫”必胜的决心粉碎了外媒关于武汉的种种谣言。这样的纪录片便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社会功能以及趋同于新闻功能的社会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视觉新闻的发展促使纪录片新闻大量出现
由于社会的进步,视觉新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了新媒体传播的一个关键所在。同先前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视觉新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并不单单表现在传播载体上的差异,更多的是讲述方式的改变。在一些学者看来,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促使新闻更多地具备了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去中心化和情感消费等。视觉新闻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常常采用第一视角深入现场,更加关注故事化讲述的应用,这种讲述方式的出现最终促使纪录片新闻的产生。其实当新闻记者借助相应的设备展开新闻故事讲述时,就这种作品本身而言,已然把新闻和纪录片进行了相应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新闻向纪录片主动融合以寻求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媒体的兴起让传统媒体承受着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积极求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互联网的发展,让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快速多元。在这种隋况下,新闻媒体在重点关注新闻权威的前提下,还应该积极转型突围,借助创新融合的方式,使新闻在表达时能够展现出更多的内涵和形式。有国外学者将未来的新型新闻报道总结为七大类,其中的“视觉新闻”就是一种整合了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纪录片式新闻类型。
纪录片创作融合新闻性的实践方法
纪录片的内容创作趋向“短平陕”
近年来,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冲击,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阅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从平台上看,过去大量的传统媒体受众正在流失,将获取信息的主流阵地转向“小屏幕”。“手指”替代“遥控器”成为最主要的浏览工具。而这一转变映射到内容上,则是受众更乐于接受短小、精悍的信息内容,对篇幅冗长的内容接受度较低,且审美需求也大幅提高,画面优美、制作精良的内容更容易获得受众喜爱。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也在发生变革,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拓展市场份额,推动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受新兴技术和新兴文化的影响,探索融合发展路径。目前,放眼市面上大量的纪录片,首先题材选择有了很大改变:表现民众日常的现实题材越来越多;其次,短纪录片市场占比越来越大;表现手法也更趋向“趣味性”,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纪录片反映社会现象从而引发思考的属性。比如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以展示各地“网红早餐店”为切入点展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片子整体节奏快、趣味性强,而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容易引发受众对生活、对群体的思考。
纪录片的功能定位越发注重呈现事实、发现问题
纪录片本身存在着较强的艺术性,所以和单纯新闻报道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差异。一些学者认为,艺术性通常会呈现出反新闻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依据认为新闻由于属性的限制,自然会更多地存在审美真实的缺失,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对民生现实的反映。但是实际上,就新闻作品而言,一些相对优质的作品同样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艺术审美。造成这种认知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创造者,他们的艺术性觉悟必须要在长时间的创作中进行沉淀积累。而且就纪录片艺术性而言,所谓的艺术价值,它的真正作用在于能够借助作品展现出相应的内涵,并促使受众进行思考。纪录片对应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那么相应的创作核心也将会向现实进行靠拢,以更多地呈现出社会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纪录片与新闻存在着相同的传播功能。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转向更为包容的全知视角
和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相比,纪录片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会借助他人口吻进行相应的叙事。这也就意味着解说词是从撰写者的立场出发的,而解说声音则为整个报道经过声音处理后的表达形态。纪录片则更加重视创作者的退场,会将侧重点放在现实人物和现实环境声音的使用,而这些人物则为整个实故事的主要讲解阐述者。还有一些纪录片,它们对解说词进行根本性的排斥,更加关注人物同期声的应用,从而使整个表现力得以较好的强化。可见传统的新闻报道更加关注旁观立场,而纪录片则是更加重视人物自身立场,这也就成为它们彼此的一个分界点。其实,这一分界也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望长城》等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奖项,我国的纪录片曾经有过一个短暂辉煌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再次崛起的中国纪录片不管是在创作方面,还是在播出平台方面,都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征,这就促使纪录片的叙事手法出现了相当程度的融合性。当下热播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都将解说词和同期声进行了较好的融合,交叉使用。这种手法存在着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新闻和纪录片在叙事角度上的融合,不但可以表达创作者立场并进行相应叙事,还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真实声音,更加鲜活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且可以通过艺术加工实现情感的渲染,让观众身临其境全方位获得相应的信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最终达到真实客观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纪录片和新闻存在着本质的学理划分,所以创作者应该重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新闻性的重要价值,可以尝试从不同视角对纪录片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掌握。纪录片虽然不能等同于新闻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也可以成为有新闻价值的作品,不应该因为它们存在的不同而彼此排斥。注入新闻基因的纪录片更加彰显出纪录片的社會观照与现实建构的本体功能与时代价值。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也一定会拓展出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