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萌芽、培养与强化不能空转,必须与国学经典融为一体,就像“盐”融进文化的“汤”中。而这,需要一定的凭借和抓手,需要重构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与路径。比如深挖课程资源——我体验我受益;中华经典诵读——我浸润我成长;网上节庆仪式——我实践我能行。但愿,中学生依托“国学经典”能够从重重遮蔽和蒙尘中发现“一眼活泉”,发现有关“国家认同感”的更多“闪闪发光”的因子,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国学经典;深挖课程资源;中华经典诵读;网上节庆仪式
中学生正处于“国家认同感”的强化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播撒“国家认同感”的种子,尽最大可能使之开花结果,将是对他们一生的有意义的准备和回报,将是他们生命成长或职业选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强化中学生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更是生涯规划和情感大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由此对国家产生的归属感、忠诚度以及为之效忠和奉献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成为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和奠基性工程。
而这,需要一定的凭借和抓手,需要重构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与路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三个词看似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递进、因果和衬托关系,如有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才能亲近这个民族的文化,同样的,对国学经典文化认同了,才能过渡到对国家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认同感”的萌芽、培养与强化不能空转,必须与国学经典融为一体,就像“盐”融进文化的“汤”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一、时代追问:厘清现状不可或缺
在为学生取得中学课程教学高质量而欢呼的同时,学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应该静下来进行一些时代追问:这些蹒跚成长的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度、文化认可吗?对那些“闪闪发光”的国学经典真的认可吗?对我们的民族、习俗和传统认可吗?对习近平重要思想认可吗?于是时代追问或者拷问显得不可或缺,睁大火眼金睛,厘清中学生的情感现状不可或缺,认清当下现实和中学生的情感遭遇而后采取必要的对策不可或缺。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人常常对国家、对政府、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认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个体来说,“国家认同感”意识有所淡化弱化
时下,部分人包括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意识有所淡化弱化。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司法公正、政府廉政、医院公平等表现出消极的一面;有少数学生对国内的读书环境、发展环境和从业环境等持不信任态度,尤其对中学生将来的就业态势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到国外去上学生活,因为他们认为国外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有少数人对于教育择校、地区歧视包括对中学生的歧视等等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这一系列的“少数”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醒与深思。
(二)从学校而言,“国家认同感”教育缺乏有效抓手
部分地区或学校或班级的德育(包括“国家认同感”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与中学生成长需求和时代要求不够适应,存在“单项灌注、机械传授、直面训导”等弊端,重知识教育,轻人文滋养;重理论说教,轻情境渗透;重个别谈话,轻团体熏陶。“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教学,也缺乏有效抓手,没有做到与课程资源的有效结合,没有做到与情境教育的有效糅合,显得粗糙、苍白、空洞。中学思政课也常常理论多而情境少,显得苍白、粗糙和力不从心,其创新载体和实践路径亟待构建。
(三)从文化而言,“国家认同感”教育缺乏强力载体
从文化的传承而言,一些家庭淡化了传统的“根”的哺育,部分人缺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正確解读,做不到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轻易地就认为“韩剧”“日剧”“美剧”比较好看,轻易地就成为某个二三流日韩影星的粉丝,轻易地就漠视、忽视甚至无视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很少从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中汲取“国家认同感”方面的营养,更缺乏文化传承与现实印证的实践能力。于是出现了盲目西化、盲目崇拜他国明星或文化的现象。其结果是渐渐遗忘了“老本”,忽视了中华文化的“根”,漠视了“国学”中深厚的养分、营养和底蕴。
基于此,我们必须重构一种更为大气、更为正向、更为长远的德育观、资源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将“国家认同感”的无声渗透、情境渗透和高效渗透作为创新点加以研究,我们必须挖掘“国学经典”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史料,更深、更持久、更好地培育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活动育人:以生为本不可或缺
(一)深挖课程资源——我体验我受益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视角下,我们必须重新确立一个更加周全的视域,那就是通过“国学经典”在学科课程中的无声渗透,使孩子们的“国家认同感”变得自然而然”,真正达到“我体验我受益”的目的。如在美术《中国龙》中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说一说与龙有关的节日、成语,并说说象征着龙的什么精神?(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卧虎藏龙、龙马精神、龙凤呈祥……)还比如,音乐课也不能仅仅是音乐技能技法课堂,还应该是“国家认同感”渗透的主阵地,唱唱红色歌曲,解读经典音乐中的国学因子,让“国家认同感”日益加深,浸润于中学生的心底深处。
(二)中华经典诵读——我浸润我成长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沉甸甸的民族素质滋养剂,不仅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同时也是对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滋补。可以对传统文化等通过针对性的甄别、筛选和重组“为我所用”。可以引领学生早读晚读,读深读透,读出素养、读出“认同感”。在此过程中,中学生背记了多少已不再是唯一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品味到国学经典的博大,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确,当国学经典“活”起来,融进孩子们的心底深处时,美在传递、文化在传承、美育在渗透、品性被浸润。
(三)网上节庆仪式——我实践我能行 中学生的网上节庆仪式中也可以渗透国学经典,比如“国家认同感”诗词知多少网上搜集活动,用古诗词进行网上“国家认同感”的模拟比赛活动,“国学经典”我喜欢排行榜网上调查活动等等,让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网上“生根发芽”。对此,班主任应为中学生搭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平台:有置顶窗口,有“一对一”交流窗口,有群共享功能……身处在这样的网络场域中,中学生必将“唤醒自己内在的成长力量”。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因为技术的先进而打开的活动版图愈开阔,愈能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强化“国家认同感”。
三、平台建设:正向高效不可或缺
(一)注重国学史料筛选:鲜活、正向、厚重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但“微博、微信、网络的信息已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对此,应引领中学生睁大火眼金睛去发现那些鲜活、正向、厚重的“国学经典”史料,比如屈原、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意蕴十足的诗词,比如另外一些熠熠生辉的“思乡和爱国”之词,一些“礼仪孝悌”和“家国一体”方面的优秀诗文……更多“闪闪发光”的事迹,更多“熠熠生辉”的因子。这样的史料筛选中,教师应该既注重原生态的鲜活,又强调史料的正能量,使之成为滋养学生必不可少的“维他
命”。
(二)注重国学史料重组:情境、无痕、实效
面对鲜活的“国学经典”,我们还应该经过创造性的开发与整合,变成有价值的能够有效激发“国家认同感”的情境案例——把理论变成情境,把说教变成“润物细无声”。比如可以创编《最美逆行者——只因这个国家值得“我”逆行》情景剧,拍摄《这个国家有“大国担当”的大气与格局》微视频。而这一切,离不开“互联网+”的保驾护航。这样的史料重组中,教师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德育与学科的融合、注重无痕教育,注重视角转换,注重史料的立体呈现。一旦师生完成这样的转换,德育与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三)注重国学史料推送:高效、互动、探究
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有关“国家认同感”的资料、美文或者微视频发布到QQ或微信家长群,使孩子们尽情欣赏、点赞、评论、转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或QQ等平台进行“国家认同感”的“微写作”,之后拍照片或美篇或微视频发布在钉钉群等,或挑选其中的优作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可以发表在博客等网站中——这既是一個自由表达的舞台,又是一个立体呈现的舞台,所以,学生对此的投入、热情也就日渐高涨,国家认同感方面的“微作文”的精彩、厚重和摇曳生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依托“国学经典”强化学生“国家认同感”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见微知著,聚沙成塔”。而这,离不开教师多种角色的糅合,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裁剪师”——将国学经典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资源加以适当“裁剪”,使之与中学生的天性与童心对接,甚至与他们的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相对接;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融合者”——善于将国学经典恰到好处地融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使之发生情境育人和无痕育人的效果;第三,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长远的“印证者”——时时处处检阅现实中学生的一言一行,是否体现了“国家认同感”的风范,中学生是否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践行者。但愿,依托“国学经典”,中学生能够从重重遮蔽和蒙尘中发现“一眼活泉”,发现有关“国家认同感”的更多灿烂、多姿、厚重的因子,成为中学生精神骨骼的补充,进而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
[2]曾维平.最大限度地成全每一个学生[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8):45.
[3]王晓娇.见微知著 润心无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1):44.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国学经典;深挖课程资源;中华经典诵读;网上节庆仪式
中学生正处于“国家认同感”的强化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播撒“国家认同感”的种子,尽最大可能使之开花结果,将是对他们一生的有意义的准备和回报,将是他们生命成长或职业选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强化中学生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更是生涯规划和情感大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由此对国家产生的归属感、忠诚度以及为之效忠和奉献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成为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和奠基性工程。
而这,需要一定的凭借和抓手,需要重构行之有效的实践框架与路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三个词看似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递进、因果和衬托关系,如有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才能亲近这个民族的文化,同样的,对国学经典文化认同了,才能过渡到对国家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认同感”的萌芽、培养与强化不能空转,必须与国学经典融为一体,就像“盐”融进文化的“汤”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一、时代追问:厘清现状不可或缺
在为学生取得中学课程教学高质量而欢呼的同时,学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应该静下来进行一些时代追问:这些蹒跚成长的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度、文化认可吗?对那些“闪闪发光”的国学经典真的认可吗?对我们的民族、习俗和传统认可吗?对习近平重要思想认可吗?于是时代追问或者拷问显得不可或缺,睁大火眼金睛,厘清中学生的情感现状不可或缺,认清当下现实和中学生的情感遭遇而后采取必要的对策不可或缺。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人常常对国家、对政府、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认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个体来说,“国家认同感”意识有所淡化弱化
时下,部分人包括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意识有所淡化弱化。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司法公正、政府廉政、医院公平等表现出消极的一面;有少数学生对国内的读书环境、发展环境和从业环境等持不信任态度,尤其对中学生将来的就业态势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到国外去上学生活,因为他们认为国外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有少数人对于教育择校、地区歧视包括对中学生的歧视等等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这一系列的“少数”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醒与深思。
(二)从学校而言,“国家认同感”教育缺乏有效抓手
部分地区或学校或班级的德育(包括“国家认同感”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与中学生成长需求和时代要求不够适应,存在“单项灌注、机械传授、直面训导”等弊端,重知识教育,轻人文滋养;重理论说教,轻情境渗透;重个别谈话,轻团体熏陶。“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教学,也缺乏有效抓手,没有做到与课程资源的有效结合,没有做到与情境教育的有效糅合,显得粗糙、苍白、空洞。中学思政课也常常理论多而情境少,显得苍白、粗糙和力不从心,其创新载体和实践路径亟待构建。
(三)从文化而言,“国家认同感”教育缺乏强力载体
从文化的传承而言,一些家庭淡化了传统的“根”的哺育,部分人缺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正確解读,做不到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轻易地就认为“韩剧”“日剧”“美剧”比较好看,轻易地就成为某个二三流日韩影星的粉丝,轻易地就漠视、忽视甚至无视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很少从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中汲取“国家认同感”方面的营养,更缺乏文化传承与现实印证的实践能力。于是出现了盲目西化、盲目崇拜他国明星或文化的现象。其结果是渐渐遗忘了“老本”,忽视了中华文化的“根”,漠视了“国学”中深厚的养分、营养和底蕴。
基于此,我们必须重构一种更为大气、更为正向、更为长远的德育观、资源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将“国家认同感”的无声渗透、情境渗透和高效渗透作为创新点加以研究,我们必须挖掘“国学经典”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史料,更深、更持久、更好地培育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活动育人:以生为本不可或缺
(一)深挖课程资源——我体验我受益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视角下,我们必须重新确立一个更加周全的视域,那就是通过“国学经典”在学科课程中的无声渗透,使孩子们的“国家认同感”变得自然而然”,真正达到“我体验我受益”的目的。如在美术《中国龙》中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说一说与龙有关的节日、成语,并说说象征着龙的什么精神?(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卧虎藏龙、龙马精神、龙凤呈祥……)还比如,音乐课也不能仅仅是音乐技能技法课堂,还应该是“国家认同感”渗透的主阵地,唱唱红色歌曲,解读经典音乐中的国学因子,让“国家认同感”日益加深,浸润于中学生的心底深处。
(二)中华经典诵读——我浸润我成长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沉甸甸的民族素质滋养剂,不仅仅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同时也是对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滋补。可以对传统文化等通过针对性的甄别、筛选和重组“为我所用”。可以引领学生早读晚读,读深读透,读出素养、读出“认同感”。在此过程中,中学生背记了多少已不再是唯一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品味到国学经典的博大,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确,当国学经典“活”起来,融进孩子们的心底深处时,美在传递、文化在传承、美育在渗透、品性被浸润。
(三)网上节庆仪式——我实践我能行 中学生的网上节庆仪式中也可以渗透国学经典,比如“国家认同感”诗词知多少网上搜集活动,用古诗词进行网上“国家认同感”的模拟比赛活动,“国学经典”我喜欢排行榜网上调查活动等等,让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网上“生根发芽”。对此,班主任应为中学生搭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平台:有置顶窗口,有“一对一”交流窗口,有群共享功能……身处在这样的网络场域中,中学生必将“唤醒自己内在的成长力量”。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因为技术的先进而打开的活动版图愈开阔,愈能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强化“国家认同感”。
三、平台建设:正向高效不可或缺
(一)注重国学史料筛选:鲜活、正向、厚重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但“微博、微信、网络的信息已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对此,应引领中学生睁大火眼金睛去发现那些鲜活、正向、厚重的“国学经典”史料,比如屈原、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意蕴十足的诗词,比如另外一些熠熠生辉的“思乡和爱国”之词,一些“礼仪孝悌”和“家国一体”方面的优秀诗文……更多“闪闪发光”的事迹,更多“熠熠生辉”的因子。这样的史料筛选中,教师应该既注重原生态的鲜活,又强调史料的正能量,使之成为滋养学生必不可少的“维他
命”。
(二)注重国学史料重组:情境、无痕、实效
面对鲜活的“国学经典”,我们还应该经过创造性的开发与整合,变成有价值的能够有效激发“国家认同感”的情境案例——把理论变成情境,把说教变成“润物细无声”。比如可以创编《最美逆行者——只因这个国家值得“我”逆行》情景剧,拍摄《这个国家有“大国担当”的大气与格局》微视频。而这一切,离不开“互联网+”的保驾护航。这样的史料重组中,教师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德育与学科的融合、注重无痕教育,注重视角转换,注重史料的立体呈现。一旦师生完成这样的转换,德育与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三)注重国学史料推送:高效、互动、探究
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有关“国家认同感”的资料、美文或者微视频发布到QQ或微信家长群,使孩子们尽情欣赏、点赞、评论、转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或QQ等平台进行“国家认同感”的“微写作”,之后拍照片或美篇或微视频发布在钉钉群等,或挑选其中的优作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可以发表在博客等网站中——这既是一個自由表达的舞台,又是一个立体呈现的舞台,所以,学生对此的投入、热情也就日渐高涨,国家认同感方面的“微作文”的精彩、厚重和摇曳生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依托“国学经典”强化学生“国家认同感”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见微知著,聚沙成塔”。而这,离不开教师多种角色的糅合,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裁剪师”——将国学经典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资源加以适当“裁剪”,使之与中学生的天性与童心对接,甚至与他们的职业选择与生涯规划相对接;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融合者”——善于将国学经典恰到好处地融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使之发生情境育人和无痕育人的效果;第三,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长远的“印证者”——时时处处检阅现实中学生的一言一行,是否体现了“国家认同感”的风范,中学生是否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践行者。但愿,依托“国学经典”,中学生能够从重重遮蔽和蒙尘中发现“一眼活泉”,发现有关“国家认同感”的更多灿烂、多姿、厚重的因子,成为中学生精神骨骼的补充,进而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
[2]曾维平.最大限度地成全每一个学生[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8):45.
[3]王晓娇.见微知著 润心无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