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打开各种报刊,各大媒体仿佛都像先知一样开始预测2010年。这似乎是一个惯例,也代表着大多数人对于未来的憧憬。虽然事实证明这些预测最终大多不靠谱,就像经济学家和天气预报员一样,他们可以公然撒谎也不需负任何责任,所以我一直不太相信。
在许多媒体的眼里,2010年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一年。原因有几点:一是经过2009年的沉淀,5G应用在中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二是智能系统不断推陈出新,基于苹果、Google、Windows Mobile、Symbian等平台的手机终端正在慢慢取代封闭式手机;三是经过之前的探寻摸索,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拼的企业或将在新的一年找到合理可行的商业模式……
那么这会不会又是一个不靠谱的预测呢?
我一直觉得判定一家公司优劣与否,看它的财务报表就可以知道。要清楚一个行业是否有价值,我们就应该像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一样去查询这个行业的分析数据。
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市场,他想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见我们公司做得还算不错就找我帮忙参谋。我大致帮他分析了一下现在的大环境,说的无外乎就是前面媒体们都说过的话。我这位朋友比较务实,听完介绍很认真地问我:“老俞,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如果我做了这样一个平台它的价值究竟如何体现?”我愣了一下,他真问到了一个在现阶段很难回答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数据大多掌握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和少数做点击率检测的小软件公司手上,当然UC自己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数据,但遗憾的是,这个领域尚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第三方来对现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甚至连专门的数据统计公司也不多。我觉得这就是我没法回答朋友问题的原因——因为缺少数据支持而无法对这个领域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以一个准确监测数据来评估价值,这是一个行业成熟度的表现,尤其在商业上,在广告投放上,因为数据最能说明其价值。
我的朋友最终没有决定在这个大家都预测红火的领域里拼搏,而是把钱投向7传统制造业,这个行业历史悠久、数据殷实,稳扎稳打也符合朋友的个性。我不能说朋友做了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选择,但我依然觉得他可能确实会错过一个机会。如果要我来预测,我认为2010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的一个分水岭。提供第三方数据研究的公司应该会很快多起来,因为已经到了值得他们专门投入研究力量的时候了。
在这个行业待得久了,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早期传统互联网的发展非常相似。后者在早期的时候也有许多人看好它的发展,但是都望而却步,没有人能讲清楚它的价值究竟如何实现,因为同样缺乏能够透析行业的数据研究。后来互联网市场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包括创业者、广告主在内的各方面需求开始旺直,于是短时间井喷似地出现7大量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而数据统计的方法也开始慢慢多元起来,不再局限于早期简单的点击率换算。
分析数据的辅助支持是促进传统互联网发展的催化剂,对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来说暂时只能靠自身来挖掘价值,但是对于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应该很早就要有战略意识。uc去做数据研究,其实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浏览器,所以我们可以快速地做一些大范围的用户调查,然后在此过程中,通过一些数据的回馈做一些分析研究,知道一些用户的属性和喜好,再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同时调整公司的商业模式。这样的调查我们是定期做的,因此我们的数据相对是比较完全的,算是底子打得比较好。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要搜集整理。我觉得数据这东西就和现在的信息爆炸差不多,打开报纸或者门户网站,大部分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用的,有用的只有很少一点。数据也一样,大部分的数据是无法转换成商业价值的,那么什么样的数据对于移动互联网是有价值的呢?
以我的理解,我觉得价值主要在于
“5W1H”。第一个“W”是Who,第二个“W”是Where,第三个“W”是What,第四个“W”是When,第五个“W”是Why,最后一个“H,'是How。如果把“5W1H”连起来理解,你先要清楚你的用户是个什么群体,他大概由哪几部分人群构成。在清楚之后,就开始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个群体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段来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产品的时候,他们主要是用来干什么,他们为了实现目的为什么用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其他产品,这
些人是怎样通过你的产品达到最终目的的。
用户进入Web2.0时代,从资讯娱乐到电子商务,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用户怎么上网,用什么终端,在什么时间段使用……他们都直接影响着你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用户体验。我想如果真的把这些环节的数据全部都搜集整理了,要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其实很容易。
在一个讲究消费体验的时代,这些问题虽然简单,却是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公司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那么表示它也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分析,像数据决定行业生熟一样,这说明这是一家很成熟的企业。
我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准确而负责地回答出这些问题。
在许多媒体的眼里,2010年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一年。原因有几点:一是经过2009年的沉淀,5G应用在中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二是智能系统不断推陈出新,基于苹果、Google、Windows Mobile、Symbian等平台的手机终端正在慢慢取代封闭式手机;三是经过之前的探寻摸索,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拼的企业或将在新的一年找到合理可行的商业模式……
那么这会不会又是一个不靠谱的预测呢?
我一直觉得判定一家公司优劣与否,看它的财务报表就可以知道。要清楚一个行业是否有价值,我们就应该像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一样去查询这个行业的分析数据。
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市场,他想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见我们公司做得还算不错就找我帮忙参谋。我大致帮他分析了一下现在的大环境,说的无外乎就是前面媒体们都说过的话。我这位朋友比较务实,听完介绍很认真地问我:“老俞,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如果我做了这样一个平台它的价值究竟如何体现?”我愣了一下,他真问到了一个在现阶段很难回答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数据大多掌握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和少数做点击率检测的小软件公司手上,当然UC自己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数据,但遗憾的是,这个领域尚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第三方来对现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甚至连专门的数据统计公司也不多。我觉得这就是我没法回答朋友问题的原因——因为缺少数据支持而无法对这个领域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以一个准确监测数据来评估价值,这是一个行业成熟度的表现,尤其在商业上,在广告投放上,因为数据最能说明其价值。
我的朋友最终没有决定在这个大家都预测红火的领域里拼搏,而是把钱投向7传统制造业,这个行业历史悠久、数据殷实,稳扎稳打也符合朋友的个性。我不能说朋友做了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选择,但我依然觉得他可能确实会错过一个机会。如果要我来预测,我认为2010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的一个分水岭。提供第三方数据研究的公司应该会很快多起来,因为已经到了值得他们专门投入研究力量的时候了。
在这个行业待得久了,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早期传统互联网的发展非常相似。后者在早期的时候也有许多人看好它的发展,但是都望而却步,没有人能讲清楚它的价值究竟如何实现,因为同样缺乏能够透析行业的数据研究。后来互联网市场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包括创业者、广告主在内的各方面需求开始旺直,于是短时间井喷似地出现7大量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而数据统计的方法也开始慢慢多元起来,不再局限于早期简单的点击率换算。
分析数据的辅助支持是促进传统互联网发展的催化剂,对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来说暂时只能靠自身来挖掘价值,但是对于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应该很早就要有战略意识。uc去做数据研究,其实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浏览器,所以我们可以快速地做一些大范围的用户调查,然后在此过程中,通过一些数据的回馈做一些分析研究,知道一些用户的属性和喜好,再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同时调整公司的商业模式。这样的调查我们是定期做的,因此我们的数据相对是比较完全的,算是底子打得比较好。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要搜集整理。我觉得数据这东西就和现在的信息爆炸差不多,打开报纸或者门户网站,大部分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用的,有用的只有很少一点。数据也一样,大部分的数据是无法转换成商业价值的,那么什么样的数据对于移动互联网是有价值的呢?
以我的理解,我觉得价值主要在于
“5W1H”。第一个“W”是Who,第二个“W”是Where,第三个“W”是What,第四个“W”是When,第五个“W”是Why,最后一个“H,'是How。如果把“5W1H”连起来理解,你先要清楚你的用户是个什么群体,他大概由哪几部分人群构成。在清楚之后,就开始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个群体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段来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产品的时候,他们主要是用来干什么,他们为了实现目的为什么用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其他产品,这
些人是怎样通过你的产品达到最终目的的。
用户进入Web2.0时代,从资讯娱乐到电子商务,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的。用户怎么上网,用什么终端,在什么时间段使用……他们都直接影响着你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用户体验。我想如果真的把这些环节的数据全部都搜集整理了,要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其实很容易。
在一个讲究消费体验的时代,这些问题虽然简单,却是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公司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那么表示它也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分析,像数据决定行业生熟一样,这说明这是一家很成熟的企业。
我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准确而负责地回答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