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体育课要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地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为贯彻落实《标准》,提高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发展功能实效性,我校体育课从本校实际出发,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一古老传统武术健身运动引入到体育课堂,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涵,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享受太极拳的健身乐趣,展示中学生的青春风貌,让中华民族的国粹——太极拳在校园扎根、开花、结果。
如何开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呢?我根据学校场地小、器材少和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决定对太极拳的传统教法进行了改革试验,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快又记得牢,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编歌诀记忆动作套路
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练千遍,其理自现”。由于太极拳动作多、复杂且连贯性强、节奏性强,一招一式失误将导致全套皆乱。为方便学生记忆动作要领,我把太极拳动作名称编成了歌诀:起势分鬃及亮翅,拗步琵琶倒卷肱。雀尾单鞭加云手,探马蹬腿贯耳捶。下势穿梭捞海底,闪通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方向要记清。这样,学生边练习动作边背诵歌诀,学得快又记得牢,教学效果好。
二、压缩、合并重复动作
由于太极拳本身动作缓缓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不耐烦、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对太极拳套路进行改进,压缩、合并重复动作,使整个套路更迎合中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需求,学生练习起来津津有味,生机盎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得学生的喜欢。
例如,在第一组动作中的左、右野马分鬃,我把它简化成为一个左野马分鬃来进行练习,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右野马分鬃该如何做?学生就会说,动作相同,只不过是方向不同而已,减少重复性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推掌中,当掌握了左搂膝拗步推掌的动作后,右搂膝拗步推掌的动作也就学会了,因为它的动作也和上面的例子一样,只不过是左或右方向不同罢了。还有段落合并:如第一组中的左、右野马分鬃到白鹤亮翅,至第二组中的左、右搂膝拗步推掌到手挥琵琶动作的步法完全一样,它们只是上肢动作的不同,腿部动作完全一样,所以,步法可合并,只要练习上肢动作就行。又如左、右倒卷肱动作,它只有一个动作,但重复做四次而已,不同之处只是左右交替、手脚调换罢了,所以学会一个倒卷肱动作就能领会其他倒卷肱动作。其它类似重复动作,同样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合并。通过对整个套路的浓缩,既保留太极拳的精髓,又使学生易懂、易记、易学,情趣盎然。
三、快慢演练领会其精髓
通过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再次浓缩,使原来缓缓的动作转变为明快、生动。如左、右搂膝拗步推掌到手挥琵琶的动作,本来需要13秒时间才能完成的,现在缩短为7秒时间,使太极拳的动作演练较为快速,活泼生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深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当学生熟练掌握整套动作后,我便把太极拳演练速度返回到正常速度上,让学生在快慢演练过程中品味太极拳的精髓:“心静用意,意动形随,刚柔相济,内外合一”。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爱国情怀。
四、给太极拳配民族音乐
为了提高太极拳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我给太极拳配置民族音乐。由于简练的口令和动作术语提示太极拳整套动作,显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根据本太极拳的特点,选择《春江花月夜》古典民族音乐中的片断给太极拳配乐,优美舒缓的乐曲与太极拳水乳交融的意境,吸引学生去探寻其中的真谛——博大精深、变化莫测,提高太极拳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
五、太极拳教学课时安排
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太极拳示范录像片及有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太极拳有初步印象(一个课时)。其次,分解动作要领,教师边读七字歌诀、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缓慢地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四个课时)。再次,分组练习,由动作领会快的学生指导同组同学,开展合作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个课时)。最后,在学生整套动作基本掌握后,选择班里表演水平最高的两位同学,领操练习(二个课时)。
六、太极拳之花红遍社区
在学生熟练掌握太极拳套路后,我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或结束前坚持练习一遍,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并把它作为终生健身项目,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在我带动下,各个年级相继增设了太极拳的课程,随着太极拳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其他教师的加入,师生同课学习,相互切磋技艺,其乐融融,呈现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荣、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不仅如此,还出现“校内开花,校外香”的好景象,有的学生还把在校学会的太极拳教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学校也决定把太极拳作为创新特色体育来抓,每年举行一次班级太极拳表演赛,还组建学校太极拳表演队。值得一提,学校派出太极拳队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赢得社区好评。太极拳队的巡回表演,有力促进社区体育文化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实践证明:让太极拳走进初中体育课堂,既是创新学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新举措,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新时期中学生形象,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如何开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呢?我根据学校场地小、器材少和中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决定对太极拳的传统教法进行了改革试验,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快又记得牢,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编歌诀记忆动作套路
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练千遍,其理自现”。由于太极拳动作多、复杂且连贯性强、节奏性强,一招一式失误将导致全套皆乱。为方便学生记忆动作要领,我把太极拳动作名称编成了歌诀:起势分鬃及亮翅,拗步琵琶倒卷肱。雀尾单鞭加云手,探马蹬腿贯耳捶。下势穿梭捞海底,闪通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方向要记清。这样,学生边练习动作边背诵歌诀,学得快又记得牢,教学效果好。
二、压缩、合并重复动作
由于太极拳本身动作缓缓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不耐烦、乏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对太极拳套路进行改进,压缩、合并重复动作,使整个套路更迎合中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需求,学生练习起来津津有味,生机盎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得学生的喜欢。
例如,在第一组动作中的左、右野马分鬃,我把它简化成为一个左野马分鬃来进行练习,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右野马分鬃该如何做?学生就会说,动作相同,只不过是方向不同而已,减少重复性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推掌中,当掌握了左搂膝拗步推掌的动作后,右搂膝拗步推掌的动作也就学会了,因为它的动作也和上面的例子一样,只不过是左或右方向不同罢了。还有段落合并:如第一组中的左、右野马分鬃到白鹤亮翅,至第二组中的左、右搂膝拗步推掌到手挥琵琶动作的步法完全一样,它们只是上肢动作的不同,腿部动作完全一样,所以,步法可合并,只要练习上肢动作就行。又如左、右倒卷肱动作,它只有一个动作,但重复做四次而已,不同之处只是左右交替、手脚调换罢了,所以学会一个倒卷肱动作就能领会其他倒卷肱动作。其它类似重复动作,同样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合并。通过对整个套路的浓缩,既保留太极拳的精髓,又使学生易懂、易记、易学,情趣盎然。
三、快慢演练领会其精髓
通过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再次浓缩,使原来缓缓的动作转变为明快、生动。如左、右搂膝拗步推掌到手挥琵琶的动作,本来需要13秒时间才能完成的,现在缩短为7秒时间,使太极拳的动作演练较为快速,活泼生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深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当学生熟练掌握整套动作后,我便把太极拳演练速度返回到正常速度上,让学生在快慢演练过程中品味太极拳的精髓:“心静用意,意动形随,刚柔相济,内外合一”。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爱国情怀。
四、给太极拳配民族音乐
为了提高太极拳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我给太极拳配置民族音乐。由于简练的口令和动作术语提示太极拳整套动作,显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根据本太极拳的特点,选择《春江花月夜》古典民族音乐中的片断给太极拳配乐,优美舒缓的乐曲与太极拳水乳交融的意境,吸引学生去探寻其中的真谛——博大精深、变化莫测,提高太极拳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
五、太极拳教学课时安排
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太极拳示范录像片及有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太极拳有初步印象(一个课时)。其次,分解动作要领,教师边读七字歌诀、边讲解、边示范,学生缓慢地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四个课时)。再次,分组练习,由动作领会快的学生指导同组同学,开展合作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个课时)。最后,在学生整套动作基本掌握后,选择班里表演水平最高的两位同学,领操练习(二个课时)。
六、太极拳之花红遍社区
在学生熟练掌握太极拳套路后,我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或结束前坚持练习一遍,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并把它作为终生健身项目,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在我带动下,各个年级相继增设了太极拳的课程,随着太极拳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其他教师的加入,师生同课学习,相互切磋技艺,其乐融融,呈现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荣、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不仅如此,还出现“校内开花,校外香”的好景象,有的学生还把在校学会的太极拳教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学校也决定把太极拳作为创新特色体育来抓,每年举行一次班级太极拳表演赛,还组建学校太极拳表演队。值得一提,学校派出太极拳队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赢得社区好评。太极拳队的巡回表演,有力促进社区体育文化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实践证明:让太极拳走进初中体育课堂,既是创新学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新举措,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新时期中学生形象,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