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的民族,才是最具有发展力的民族,因而创新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拥有创新的欲望,学会批判的吸收。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适时设疑,激发创新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数学的魅力,设计出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数学情景,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适时设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立即转到课堂上,激发其强烈的欲望。这样才能抓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掘新知识、新规律的最佳时机。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块三角形玻璃板被打碎成两块(图略),其中一块就是掉下的一个角,不妨叫①,另一块较大的叫②,要配成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板,是否需要将两块都带去呢?如果带一块,带哪一块呢?为什么?这是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事例。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都兴奋不已,有的拿尺子比画着,有的用量角器度量着,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有的说两块都拿去,有的说拿第①块,也有的说将第②块拿去就可以了。学生各抒己见,但不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同学很自信地说将第①块带去就行了,但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只是“直觉”而已。这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正进入愤悱状态,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教师很自然地就导入了“全等三角形”的课题,这样,在认知与需知矛盾时,激发学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索问题的动力,从而诱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联想类比,启发创新
联想、类比是创新思维的基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例如,当甲乙两数的比是8:7时,立刻联想到乙甲两数的比是7:8;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比甲数少,甲数比乙数多;甲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和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类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到猜想,发现规律,然后加以证明得出结论。
三、一题多解,开阔创新思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侧面,通过多种途径去思考问题,探讨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
1.选题。一题多解的题目要具有代表性,能包容大部分所学知识点,不能过于复杂,但也不能太简单。过难的话,会挫伤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过于简单,学生则会没有兴趣,这一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很重要。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向,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3处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
学生对此车资问题很感兴趣,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意见很不一致。经过尝试,学生们设计了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第二种方案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程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第三种方案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元。从上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此类与生活有关联的选题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勇于探究,学习效果很明显。
2.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1)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要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3)充分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以及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4)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四、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承走向创新,从家长式走向民主式,从传授式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一、适时设疑,激发创新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数学的魅力,设计出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数学情景,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适时设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立即转到课堂上,激发其强烈的欲望。这样才能抓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掘新知识、新规律的最佳时机。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块三角形玻璃板被打碎成两块(图略),其中一块就是掉下的一个角,不妨叫①,另一块较大的叫②,要配成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板,是否需要将两块都带去呢?如果带一块,带哪一块呢?为什么?这是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事例。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都兴奋不已,有的拿尺子比画着,有的用量角器度量着,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有的说两块都拿去,有的说拿第①块,也有的说将第②块拿去就可以了。学生各抒己见,但不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同学很自信地说将第①块带去就行了,但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只是“直觉”而已。这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学生正进入愤悱状态,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教师很自然地就导入了“全等三角形”的课题,这样,在认知与需知矛盾时,激发学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索问题的动力,从而诱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联想类比,启发创新
联想、类比是创新思维的基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例如,当甲乙两数的比是8:7时,立刻联想到乙甲两数的比是7:8;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比甲数少,甲数比乙数多;甲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和的……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类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到猜想,发现规律,然后加以证明得出结论。
三、一题多解,开阔创新思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侧面,通过多种途径去思考问题,探讨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
1.选题。一题多解的题目要具有代表性,能包容大部分所学知识点,不能过于复杂,但也不能太简单。过难的话,会挫伤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过于简单,学生则会没有兴趣,这一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很重要。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向,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3处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
学生对此车资问题很感兴趣,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意见很不一致。经过尝试,学生们设计了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第二种方案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程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第三种方案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元。从上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此类与生活有关联的选题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勇于探究,学习效果很明显。
2.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体会
(1)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要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3)充分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以及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4)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四、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承走向创新,从家长式走向民主式,从传授式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