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1日晚上,在浙江省科技馆月球大厅后台,王丫米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这是她第四次组织策划“菠萝科学奖”了,依然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要面对的奇葩科学家实在太多了。
9个月前,她和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科普爱好者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大家开始“海淘”论文和项目,列出提名名单,再邀请一些权威科学家担任评审,确保获奖项目的严谨性。“我们是‘草台班子’,大家下班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她说,“我们给自己提的要求是一定要保证科学性、趣味性和传播性。”
一开始,他们是拒绝的
“菠萝科学奖”创立于2012年,被称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谈起举办初衷,王丫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们受到‘搞笑诺贝尔’的启发,想做个类似的颁奖,它不会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用幽默的方式让大家感觉到科学的美好。”
3年前,第一届“菠萝科学奖”横空出世,奇葩的获奖名单“惊呆”了无数小伙伴,比如中山大学美女教授周欣悦花了3年时间证实了“数钱能减轻疼痛”,在网上掀起一阵“以后再也不用吃止痛药,数钱就好”的欢呼。因为名单太无厘头,导致当天几位颁奖嘉宾居然在台上笑场了。从此以后,“菠萝科学奖”进入了一个不可收拾的状态,“男生追女生的数学模型”“假发顺滑度分级标准”“鼻涕收集器”等等,个个都能把众网友“亮”瞎。
虽然每年的颁奖其乐融融,但是要说服那些科学家来参与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的获奖者一开始完全不能接受,说‘我这是严肃研究’,直接挂电话。”王丫米回想4年来多次被挂电话的经历,有些哭笑不得。最后她只能给科学家们寄大量资料,苦口婆心地解释颁奖的初衷,才打动了那些“高冷”的科学家们,“我们希望让大众看到科学其实可以很好玩的。科学的确需要严谨,但可以不那么严肃,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比第一届获奖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他们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跨学科知识分析了食堂出现的“饭菜分量结构性短缺”现象,被笑称“抢饭都要学好数理化才行”。
今年的“菠萝科学奖”维持了往年的高水准,“有血缘关系的猴子长得更像” “一坨肉的365天”“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死”“棒棒糖要舔多少口才能全舔完”等研究,一曝光就引发全民实验、效仿,还有人因此编了段子:棒棒糖脱销了,因为都拿去舔了;蚊香滞销了,因为蚊子成实验对象了;肉都舍不得吃了,因为肉的微博都有“粉丝”了。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王白石因为给猴子做面部识别获得了“医学生物奖”。这在网上引发热议:“现在猴子也需要刷脸打卡了吗?”事实上,这是王白石日常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他做“猴脸识别”主要是为了给猴子找亲戚。“我们发现猴子是通过面部识别出彼此的血缘关系的,那我们也可以通过两只猴子的面部相似程度确定它们的关系,方便了猴子社群研究。”王白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王白石在太行山上的观测站做研究,内容是太行山猕猴群的亲属及社群关系,确定猴子亲属关系常见的方法就是从它们的粪便里提取DNA做鉴定。于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追猴子”,“追着猴子跑,追着猴子拍照,追着猴子捡大便。”这个事情可不轻松,“常常,我们追着猴子跑了一天,翻过两座山头。但猕猴在树上飞,我们在地上跑,根本跑不过啊。一次,我和一个师兄一起追,后来饿到不行了,就把引猴子的生玉米给吃了。”
2012年,王白石决定给猴子们做面部识别,这样以后就能根据猴脸来确定亲属关系了。要做识别系统,得先录入,“平均每只猴子得连续跟踪3到4天,多的时候得拍几百张照片。”给猴子拍标准照要求也不低,一定得正面、光线好、表情对,哪点稍微不对就前功尽弃了。最后,王白石一共拍了26只猕猴,前后大概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太行山猕猴的“刷脸系统”。
天天追猴子,把王白石追成了“人猿泰山”,“有时候早上起来,我朝林子里喊一声,然后它们就会回应,我就大概知道它们在什么位置了。”他还给每只猴子起名字,他曾救治了一只腰部受伤的猴子,然后给它起名叫“腰伤”,“现在它已经变成猴王了,我觉得很骄傲”;还有一只叫做“皱眉”的猴子,“因为它总是皱着眉头,看起来心情很不好”;和王白石感情最好的,是一只叫“小虾米”的猴子,“从它出生起我就跟着它,它现在会跳到我身上休息,或者是对我翘起屁股,让我给它理理毛。”
因为天天跟猴子在一起,导致王白石觉得自己有些与社会脱节,因此这次下山参加“菠萝科学奖”还多少有些不适应,“一下子碰到人不知道怎么交流了”。王白石也有点困惑,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也不知道,离开了猴子们,自己还能不能和山下的人类好好玩耍了。
有人研究生物获奖,有人却是研究“生肉”获奖。这次“菠萝科学奖”还表彰了一位好奇心“爆棚”的普通人——张弘弢。他给一坨肉起了个名字叫“肉肉”,还记录下了它的365天,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了严谨坚毅的科学精神。
2014年1月1日开始,张弘弢在客厅窗边,用一套影棚灯、一台中画幅相机和一个微距镜头,给“肉肉”搭起了摄影棚。他一两天就会给“肉肉”拍张写真,发到微博上,还附带上当天的天气、温度、“肉肉”的变化,甚至他的心情。每天,有上万人守着电脑,就是为了等一张“肉照”。
到了2014年12月31日,“肉肉”已经只剩下嶙峋的蝴蝶骨,隐隐透着黑。“最初只是看到冰箱里的肉都不会坏,就像时间冻结了一样。所以我就想看看,在正常情况下,一坨肉是怎么‘老’去的。”张弘弢说。
1989年出生的张弘弢个性十足,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他屡次强调“肉肉”是一种艺术,语气非常认真,有种执拗劲儿。他学的是生物专业,后来因为喜欢摄影就去做了摄影记者。专业加上爱好,促成了他用科学的记录方法来观察一坨肉的365天。 忍受着腐臭、霉变,张弘弢用了一年时间记录并分享了“肉肉”的变化,被网友戏称为“全世界最无聊的人”。不过他觉得这一点也不无聊,“这个实验就是腊肉制作过程的延伸版,酱油、香料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肉的腐烂,但是腌渍过程中这些对人体有害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现在“肉肉”的骸骨已被张弘弢裱了起来,藏在办公室。他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好奇心和毅力,“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如果因为这些问题太奇葩就拒绝去探索,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梁琰接到“菠萝科学奖”的通知时有些意外,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搞笑,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一字以蔽之——美。”在“美丽化学”网站,他用大片一样的精良制作,记录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美景。
金属锌与硝酸铅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金属铅在溶液中像松柏枝蔓延开来;紫甘蓝在盐酸溶液中,由紫色变成了红色,整个过程随便一张截图都能做电影《阿凡达》的背景……几乎每个看到梁琰作品的人都会惊叹:这些好像电脑动画的视频竟然是真实的化学反应?!“化学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是负面的,比如有毒、污染、刺激性,我们希望用这些视频为化学正名。”梁琰说。
梁琰看上去高高瘦瘦,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一脸理工男的笃实模样。其实,和师兄李健、高晓松一样,他也是个“不务正业”的清华文青。在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本硕连读的7年时间里,和那些天天研究方程式的同学不同,梁琰更喜欢观察化学反应呈现的色彩、状态之美,“我觉得自己比较有美学天分。”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完材料学博士,梁琰干脆直接抛下正业,加入了一家科学可视化公司。所谓科学可视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科学过程用图像、视频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2014年年初,梁琰应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教育平台总监郑奇的邀请,做了一个关于化学的可视化项目——“美丽化学”网站。他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用化学的美打动大众,引起大众特别是孩子们和年轻人对化学的兴趣。”
梁琰对于化学之美有一种偏执的追求。为了拍摄到前无古人的化学反应,他和团队里的两位中国科技大学老师前后阅读了几百篇科技文献,甚至从一些百年之前的化学文献中寻找特别偏门的方程式;为了拍出一个完美的“硫酸铜结晶”10秒视频,他在比色皿前守了一个月,“结晶这东西,有时你等上几天它也结不出一点来,有时一倒下去就结完了。所以要一次次实验,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菠萝科学奖”过后,梁琰的“化学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他觉得这种现象是大众对于科学越来越关注的表现,他说:“科学需要严肃,但在传播科学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更美、更轻松的方式,让大家看见科学‘冷酷’背后的另一面。”
9个月前,她和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科普爱好者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大家开始“海淘”论文和项目,列出提名名单,再邀请一些权威科学家担任评审,确保获奖项目的严谨性。“我们是‘草台班子’,大家下班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她说,“我们给自己提的要求是一定要保证科学性、趣味性和传播性。”
一开始,他们是拒绝的
“菠萝科学奖”创立于2012年,被称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谈起举办初衷,王丫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们受到‘搞笑诺贝尔’的启发,想做个类似的颁奖,它不会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用幽默的方式让大家感觉到科学的美好。”
3年前,第一届“菠萝科学奖”横空出世,奇葩的获奖名单“惊呆”了无数小伙伴,比如中山大学美女教授周欣悦花了3年时间证实了“数钱能减轻疼痛”,在网上掀起一阵“以后再也不用吃止痛药,数钱就好”的欢呼。因为名单太无厘头,导致当天几位颁奖嘉宾居然在台上笑场了。从此以后,“菠萝科学奖”进入了一个不可收拾的状态,“男生追女生的数学模型”“假发顺滑度分级标准”“鼻涕收集器”等等,个个都能把众网友“亮”瞎。
虽然每年的颁奖其乐融融,但是要说服那些科学家来参与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的获奖者一开始完全不能接受,说‘我这是严肃研究’,直接挂电话。”王丫米回想4年来多次被挂电话的经历,有些哭笑不得。最后她只能给科学家们寄大量资料,苦口婆心地解释颁奖的初衷,才打动了那些“高冷”的科学家们,“我们希望让大众看到科学其实可以很好玩的。科学的确需要严谨,但可以不那么严肃,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比第一届获奖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他们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跨学科知识分析了食堂出现的“饭菜分量结构性短缺”现象,被笑称“抢饭都要学好数理化才行”。
今年的“菠萝科学奖”维持了往年的高水准,“有血缘关系的猴子长得更像” “一坨肉的365天”“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死”“棒棒糖要舔多少口才能全舔完”等研究,一曝光就引发全民实验、效仿,还有人因此编了段子:棒棒糖脱销了,因为都拿去舔了;蚊香滞销了,因为蚊子成实验对象了;肉都舍不得吃了,因为肉的微博都有“粉丝”了。
没法跟人好好玩耍了
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王白石因为给猴子做面部识别获得了“医学生物奖”。这在网上引发热议:“现在猴子也需要刷脸打卡了吗?”事实上,这是王白石日常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他做“猴脸识别”主要是为了给猴子找亲戚。“我们发现猴子是通过面部识别出彼此的血缘关系的,那我们也可以通过两只猴子的面部相似程度确定它们的关系,方便了猴子社群研究。”王白石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王白石在太行山上的观测站做研究,内容是太行山猕猴群的亲属及社群关系,确定猴子亲属关系常见的方法就是从它们的粪便里提取DNA做鉴定。于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追猴子”,“追着猴子跑,追着猴子拍照,追着猴子捡大便。”这个事情可不轻松,“常常,我们追着猴子跑了一天,翻过两座山头。但猕猴在树上飞,我们在地上跑,根本跑不过啊。一次,我和一个师兄一起追,后来饿到不行了,就把引猴子的生玉米给吃了。”
2012年,王白石决定给猴子们做面部识别,这样以后就能根据猴脸来确定亲属关系了。要做识别系统,得先录入,“平均每只猴子得连续跟踪3到4天,多的时候得拍几百张照片。”给猴子拍标准照要求也不低,一定得正面、光线好、表情对,哪点稍微不对就前功尽弃了。最后,王白石一共拍了26只猕猴,前后大概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太行山猕猴的“刷脸系统”。
天天追猴子,把王白石追成了“人猿泰山”,“有时候早上起来,我朝林子里喊一声,然后它们就会回应,我就大概知道它们在什么位置了。”他还给每只猴子起名字,他曾救治了一只腰部受伤的猴子,然后给它起名叫“腰伤”,“现在它已经变成猴王了,我觉得很骄傲”;还有一只叫做“皱眉”的猴子,“因为它总是皱着眉头,看起来心情很不好”;和王白石感情最好的,是一只叫“小虾米”的猴子,“从它出生起我就跟着它,它现在会跳到我身上休息,或者是对我翘起屁股,让我给它理理毛。”
因为天天跟猴子在一起,导致王白石觉得自己有些与社会脱节,因此这次下山参加“菠萝科学奖”还多少有些不适应,“一下子碰到人不知道怎么交流了”。王白石也有点困惑,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也不知道,离开了猴子们,自己还能不能和山下的人类好好玩耍了。
肉照门
有人研究生物获奖,有人却是研究“生肉”获奖。这次“菠萝科学奖”还表彰了一位好奇心“爆棚”的普通人——张弘弢。他给一坨肉起了个名字叫“肉肉”,还记录下了它的365天,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了严谨坚毅的科学精神。
2014年1月1日开始,张弘弢在客厅窗边,用一套影棚灯、一台中画幅相机和一个微距镜头,给“肉肉”搭起了摄影棚。他一两天就会给“肉肉”拍张写真,发到微博上,还附带上当天的天气、温度、“肉肉”的变化,甚至他的心情。每天,有上万人守着电脑,就是为了等一张“肉照”。
到了2014年12月31日,“肉肉”已经只剩下嶙峋的蝴蝶骨,隐隐透着黑。“最初只是看到冰箱里的肉都不会坏,就像时间冻结了一样。所以我就想看看,在正常情况下,一坨肉是怎么‘老’去的。”张弘弢说。
1989年出生的张弘弢个性十足,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他屡次强调“肉肉”是一种艺术,语气非常认真,有种执拗劲儿。他学的是生物专业,后来因为喜欢摄影就去做了摄影记者。专业加上爱好,促成了他用科学的记录方法来观察一坨肉的365天。 忍受着腐臭、霉变,张弘弢用了一年时间记录并分享了“肉肉”的变化,被网友戏称为“全世界最无聊的人”。不过他觉得这一点也不无聊,“这个实验就是腊肉制作过程的延伸版,酱油、香料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肉的腐烂,但是腌渍过程中这些对人体有害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现在“肉肉”的骸骨已被张弘弢裱了起来,藏在办公室。他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好奇心和毅力,“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如果因为这些问题太奇葩就拒绝去探索,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化学,你本来就很美
梁琰接到“菠萝科学奖”的通知时有些意外,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一点也不搞笑,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一字以蔽之——美。”在“美丽化学”网站,他用大片一样的精良制作,记录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美景。
金属锌与硝酸铅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金属铅在溶液中像松柏枝蔓延开来;紫甘蓝在盐酸溶液中,由紫色变成了红色,整个过程随便一张截图都能做电影《阿凡达》的背景……几乎每个看到梁琰作品的人都会惊叹:这些好像电脑动画的视频竟然是真实的化学反应?!“化学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是负面的,比如有毒、污染、刺激性,我们希望用这些视频为化学正名。”梁琰说。
梁琰看上去高高瘦瘦,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一脸理工男的笃实模样。其实,和师兄李健、高晓松一样,他也是个“不务正业”的清华文青。在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本硕连读的7年时间里,和那些天天研究方程式的同学不同,梁琰更喜欢观察化学反应呈现的色彩、状态之美,“我觉得自己比较有美学天分。”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完材料学博士,梁琰干脆直接抛下正业,加入了一家科学可视化公司。所谓科学可视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科学过程用图像、视频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2014年年初,梁琰应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教育平台总监郑奇的邀请,做了一个关于化学的可视化项目——“美丽化学”网站。他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用化学的美打动大众,引起大众特别是孩子们和年轻人对化学的兴趣。”
梁琰对于化学之美有一种偏执的追求。为了拍摄到前无古人的化学反应,他和团队里的两位中国科技大学老师前后阅读了几百篇科技文献,甚至从一些百年之前的化学文献中寻找特别偏门的方程式;为了拍出一个完美的“硫酸铜结晶”10秒视频,他在比色皿前守了一个月,“结晶这东西,有时你等上几天它也结不出一点来,有时一倒下去就结完了。所以要一次次实验,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菠萝科学奖”过后,梁琰的“化学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他觉得这种现象是大众对于科学越来越关注的表现,他说:“科学需要严肃,但在传播科学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更美、更轻松的方式,让大家看见科学‘冷酷’背后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