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笔者认为浙江省象山县本着“还节于民,还民于乐”的发展理念,以中国开渔节为龙头,实现县、乡镇两级联动,促进节庆活动常态化建设,开拓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节庆 民乐 文明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思想保证,也是树立乡风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经验是可贵的。但同时从发展的眼光、时代的要求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精神文化有效供给与农民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一些地方只注重抓农村经济建设而忽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一些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建设“网破了,队伍散了,阵地丢了”;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忽视正面灌输,教育缺乏针对性。
当前要推动农村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尤其重要的是努力营造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进节庆活动常态化建设,开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
本着“还节于民,还民于乐”的发展理念,象山县以中国开渔节为龙头,各乡镇特色文化节庆活动为骨干,实现县、乡镇两级联动,春有“三月三、踏沙滩”“枇杷节”,夏有“白鹅节”“海涂节”,秋有“蒙顶山节”“针织文化节”,冬有“柑橘节”“海鲜节”……真正做到每年有庆典,每季有节庆,促进节庆活动常态化建设,开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
1.以节庆活动为平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经过十三年的历练,中国开渔节逐步形成了包含仪式、论坛、文艺、经贸和旅游五大板块、10多个精品活动的项目。形式多样、群星荟萃的文化活动,使有着深厚底蕴的象山渔文化得以挖掘、弘扬,让更多的渔民兄弟品尝到了高品位的“文化大餐”,更将传统和时尚、地方和国际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国开渔节成为全国知名的“渔民的节庆、渔文化的节庆、滨海旅游的节庆”。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新桥海涂节等,通过辣螺姑娘招亲、渔家女织网比赛、渔俗体育竞技、品尝特色海鲜、享受海涂野趣、体验农耕渔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体验、感受渔家文化。
2.以节庆活动为载体,陶冶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情操
中国开渔节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是象山人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精神写照;气势磅礴、千舟竞发的开船仪式,是象山人勇往直前、敢闯大业的无畏气势的展示;感恩海洋、保护海洋的倡议,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开渔节永恒的主题。西周竹笋节,通过举办竹工艺品评比大赛、“竹笋扬廉”楹联大赛等文化活动,让游客体验别样廉政文化;渔民开洋谢洋节,通过在开洋谢洋活动中展示延昌马灯、昌国抬阁、金架山舞龙、鹤浦龙舟、东门船鼓等非遗项目,让渔区人民更好地了解象山海洋渔俗文化的发展历史。
3.以节庆活动为依托,加强农民群众传统美德教育
晓塘邻里节,通过百家宴、厨艺大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居民邻里之间的情感,共同营造和睦共处、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渔民开洋谢洋节,各种庙戏和民间文艺活动,增进了渔区百姓间的沟通交流,成为渔家人民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和谐的纽带;大塘庙会,开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将大塘麦糕等地道的美味小吃集中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充分享受象山的传统美食。
拓展领域、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群众的传承和首创精神,发动农民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不断实现党和政府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广大农民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委宣传部大型活动办公室)
关键词:节庆 民乐 文明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思想保证,也是树立乡风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经验是可贵的。但同时从发展的眼光、时代的要求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精神文化有效供给与农民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一些地方只注重抓农村经济建设而忽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一些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建设“网破了,队伍散了,阵地丢了”;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忽视正面灌输,教育缺乏针对性。
当前要推动农村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尤其重要的是努力营造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进节庆活动常态化建设,开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
本着“还节于民,还民于乐”的发展理念,象山县以中国开渔节为龙头,各乡镇特色文化节庆活动为骨干,实现县、乡镇两级联动,春有“三月三、踏沙滩”“枇杷节”,夏有“白鹅节”“海涂节”,秋有“蒙顶山节”“针织文化节”,冬有“柑橘节”“海鲜节”……真正做到每年有庆典,每季有节庆,促进节庆活动常态化建设,开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
1.以节庆活动为平台,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经过十三年的历练,中国开渔节逐步形成了包含仪式、论坛、文艺、经贸和旅游五大板块、10多个精品活动的项目。形式多样、群星荟萃的文化活动,使有着深厚底蕴的象山渔文化得以挖掘、弘扬,让更多的渔民兄弟品尝到了高品位的“文化大餐”,更将传统和时尚、地方和国际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国开渔节成为全国知名的“渔民的节庆、渔文化的节庆、滨海旅游的节庆”。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新桥海涂节等,通过辣螺姑娘招亲、渔家女织网比赛、渔俗体育竞技、品尝特色海鲜、享受海涂野趣、体验农耕渔耕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体验、感受渔家文化。
2.以节庆活动为载体,陶冶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情操
中国开渔节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是象山人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精神写照;气势磅礴、千舟竞发的开船仪式,是象山人勇往直前、敢闯大业的无畏气势的展示;感恩海洋、保护海洋的倡议,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开渔节永恒的主题。西周竹笋节,通过举办竹工艺品评比大赛、“竹笋扬廉”楹联大赛等文化活动,让游客体验别样廉政文化;渔民开洋谢洋节,通过在开洋谢洋活动中展示延昌马灯、昌国抬阁、金架山舞龙、鹤浦龙舟、东门船鼓等非遗项目,让渔区人民更好地了解象山海洋渔俗文化的发展历史。
3.以节庆活动为依托,加强农民群众传统美德教育
晓塘邻里节,通过百家宴、厨艺大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居民邻里之间的情感,共同营造和睦共处、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渔民开洋谢洋节,各种庙戏和民间文艺活动,增进了渔区百姓间的沟通交流,成为渔家人民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和谐的纽带;大塘庙会,开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将大塘麦糕等地道的美味小吃集中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充分享受象山的传统美食。
拓展领域、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群众的传承和首创精神,发动农民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不断实现党和政府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广大农民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委宣传部大型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