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较于在陆地静止条件下的卫星授时性能,在远海远域的移动平台条件下更易受到可视卫星条件和空间电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在东西伯利亚海域测试点、航行最北测试点、北冰洋返航点、白令海测试点、日本海测试点,利用高性能铯原子钟作为卫星接收机的参考外频标进行授时试验.从授时误差抖动、可视卫星数和频率准确度等方面分析了远海远域动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系统授时性能,试验结果可作为在北半球重要航道及极地海域测试区域授时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测试点GNSS平均可视卫星数保持在10颗以上,单向授时时差抖动
【机 构】
: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北京 10009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在陆地静止条件下的卫星授时性能,在远海远域的移动平台条件下更易受到可视卫星条件和空间电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在东西伯利亚海域测试点、航行最北测试点、北冰洋返航点、白令海测试点、日本海测试点,利用高性能铯原子钟作为卫星接收机的参考外频标进行授时试验.从授时误差抖动、可视卫星数和频率准确度等方面分析了远海远域动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系统授时性能,试验结果可作为在北半球重要航道及极地海域测试区域授时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测试点GNSS平均可视卫星数保持在10颗以上,单向授时时差抖动保持在±20 ns以内,输出频率准确度可达到10?13量级.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基站室内定位算法参与定位基站选择及权重设置不合理导致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5G环境下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进行加权质心室内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RSSI测距得到5个已知基站到待定位点的距离,以已知基站位置为圆心作圆,针对相交所得的五边形区域,取任意3个顶点组成三角形,并根据不同的基站类型以及与待定位点的距离,设定合适权重计算三角形质心坐标,利用所得的10个三角形质心坐标做最大似然估计(MLE)得到最终定位点.仿真结果表明:在基站稀疏和密集两种环境下,本算法较经典质心算法和加权质心算法,室
天线、射频前端等模拟器件的非理想通道特性会导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内产生测距偏差,现阶段由传统的抗干扰算法导致的测距偏差已成为高精度测距接收机实现其精度提升的主要障碍.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在通道特性理想时,由于抗干扰滤波器系数在迭代下的时变特性以及干扰自相关值的不确定性,仍然会导致相关函数的非对称性;在实际通道特性下,基于单天线的传统时域抗干扰算法会导致原本不对称的相关峰畸变程度进一步恶化,并证明了在实际通道特性下,原本不对称的相关峰畸变程度恶化,是由于传统的抗干扰算法在迭代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时
针对数学模型只适用于特定地形和神经网络模型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特点,提出了最优加权算法,分别利用两种数学模型和两种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线状工程GPS高程拟合,并将每种模型拟合效果好的单一算法组合成最优加权算法.结果显示:多项式拟合法优于多面函数法,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GSA-BP)优于其他算法,为最优单一算法;加权算法比其单一成员算法精度分别提高17.7%、10.0%,且能基本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在线状工程GPS高程拟合中具有可行性.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弱信号环境下,GNSS信号易受到遮挡或者电磁干扰,严重影响导航定位的可靠性、连续性和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种GNSS和视觉观测紧组合导航定位方法.首先基于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利用ORB-SLAM2开源平台求解得到视觉位置结果增量,再联合GNSS伪距观测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KF)进行组合定位解算.采用实测的GNSS伪距观测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提升GNSS弱信号环境下导航定位的连续性和精度,还能在卫星数少于4颗时保持持续导航定位.
针对位置指纹匹配算法计算量大导致室内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联合算法.该算法以K近邻位置指纹匹配算法为基础算法,加入三角定位辅助算法,首先进行三角定位得出参考区域,再进行位置指纹匹配进行精准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使用Android Studio基于Java语言开发了一款集Wi-Fi位置指纹采集与在线定位一体化的软件,并在试验场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在二维平面内达到1~3 m,较单一算法定位精度有所提高.
MERRA-2是当前最新发布的大气再分析资料,其提供的格网水汽产品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但尚无文献对MERRA-2水汽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予以评价.因此,亟需开展青藏高原地区MERRA-2水汽产品的适用性分析.根据MERRA-2格网水汽数据和格网点位势数据,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水汽垂直剖面函数,并利用水汽垂直剖面函数将格网点水汽值插值计算到临近探空站点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点上,再利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水汽插值计算,进行精度分析.研究表明:高原地区测站间日均偏差(bias)多数分
针对加权情形下的变量误差(EIV)模型,采用广义岭估计法处理总体最小二乘平差的病态性问题.结合最优化准则和协方差传播率推导了未知参数的改正数求解公式;根据参数估计值的均方误差最小化原理,通过求偏导数列出广义岭估计中岭参数的迭代解式,并讨论了广义岭参数的含义和作用,给出了确定岭参数的L-曲线法.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了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总体最小二乘估计、加权最小二乘岭估计、总体最小二乘岭估计、加权最小二乘的广义岭估计和总体最小二乘广义岭估计,叙述了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的广义岭估计的优缺点.
针对步频检测中容易出现步数过计、错计等问题影响行人航迹推算(PDR)室内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频检测算法.由于智能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直接采集得到的数据存在大量干扰噪声,提出一种组合滤波去噪方法,即将加速度数据依次通过赫尔指数移动平均法、卡尔曼滤波(KF)和低通滤波的预处理滤波组合去除噪声.然后在不同场景下,如上下楼、水平地面和不限制步速,经过峰谷值去异、自适应动态阈值、峰谷值成对的检测算法后获取峰谷值个数,实现在多场景和多步态下的准确计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峰值检测和动态阈值算法,该方法能有效剔除伪
简要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指出了时空歧义会引起共识分歧,并导致效率降低、算力浪费.提出了通过北斗短报文服务传输共路信令,可以构造无尺度网络,规避网络异步生态,并在区块链应用方面做了较深入地探讨.指出了所有分布式的行为都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信任问题.论述了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现实世界时应该同时保证账本可信、物理可信和时空可信.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作用不仅能便捷可靠的采集时空标签,而且更深层的意义在于BDS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服务具备时空可信性,具体包括:服务泛在性、基准统
基于青海地区14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连续站10年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IC)确定各连续站的最优噪声模型,进而得出修正后的水平速度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来分析青海地区的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地区CMONOC连续站坐标时间序列各方向的噪声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东(E)、北(N)、天顶(U)方向的最优噪声模型分别为白噪声+幂律噪声(WN+PL)、白噪声+高斯-马尔科夫噪声(WN+GGM)和白噪声+闪烁噪声(WN+FN).考虑有色噪声(CN)影响青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