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留守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农“老婆子”
  南云台山中麓,花果山景区的山腰上,有一户茶农,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原来,两个儿子各住一半,共用一个院子。如今,大儿子在城里买了房,搬走了,偶尔回来住上一两天。小楼院前有个门楼,六七十平方米的样子,是茶业加工的作坊,也是老两口的居室。
  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還有一块不大的菜地。一年四月下旬,我们过来买茶的时候,见园子里一些常见菜,也是长得青旺旺的。房前屋后的樱桃、山楂也都争着季节,开花挂果呢!
  这家的“老婆子”,中等个儿,我们每次看见她,都是一身浅灰色的衣裤,腰间系着白色的大围裙。人看起来有些消瘦,眼角上有了鱼尾纹,但两眼炯炯有神,看得出是个主外的角色。她待人非常热情,不论你买不买茶,她都像待客似的又是让座,又是沏茶。拉呱时,总爱称呼自己是“老婆子”。
  有一回,我们路过她家茶园时,正是采茶时节,老两口和几个雇工正在茶园果园忙碌着。我招呼道:“‘老婆子’,两个儿子怎么不在啊?”“老婆子”停下活计,直起腰,说道:“他们都去旅游公司上班了。星期天才能帮帮我们。”这时,不远处树下玩耍的小男孩跑过来,瞪大眼睛看着我们这些陌生人。“老婆子”边将孩子拉进怀里,边说:“现在,我们老两口既要带孙子,又要经营房前屋后这一大片茶园和果园。采茶高峰时,我们就得雇人来采摘。茶叶加工是细活儿,还得我和老头子亲自干呢!”我们问她:“为什么不指导儿子们一起经营呢?”“老婆子”满脸苦水似的说:“种茶和侍弄果园收入不错,可两个儿子还是不愿意在这山里过。大儿子搬走后,本指望二儿子和我们一起做。现在,他们也计划着去山下买房了。”我的同伴不无羡慕地说:“这么好的房子和环境,住着似神仙呢!”只见“老婆子”有些无奈地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大学毕业在旅游公司工作,不想在这山上吃苦受累。下山住,也是为今后孩子上学考虑呢!”说着,她推开孙子,继续采起茶来。
  我们估算着,“老婆子”家那片茶园和果园经营好了,一年也有十多万的收入呢!
  葛藤粉“老板”
  万寿山的南坡上,孤零零地住着一户人家。去年春的一天,我们路过这家门前,远远看见一个身着褪色旧军装的老汉,好像在从压水井里取水的样子。走近一看,不是取水,而是在加工葛藤粉。
  老人见我们好奇地观看,就一边干活儿,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一开口,就向我们夸耀着食用葛藤粉的好处,介绍着销售的价格,俨然就是向我们做推销呢!我们不解地问他:“山上的葛藤随便刨吗?”他呵呵笑起来。黑里透红的脸上,两眼深邃明亮,让人觉得是个精明能干的山林老汉。他不紧不慢地说:“不许随便刨!我们刨时,绝不破坏植被。”当我问起他的儿女时,他停下手中的活计,点燃一支烟,说道:“我们的儿女都下山了,我们跟着他们过,不习惯。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再说,我们祖祖辈辈住这山上,习惯了。平日里,我们做点葛藤粉,采点草药,卖点樱桃、山杏子,挣点够吃够喝就行了。这房子我们不住也就空着了,多可惜!”我们走进他家院子,石屋子虽有些矮小,但堂屋边屋好多间。院子里放着好几个做葛藤粉用的大水缸。三个中年妇女正在水缸旁忙碌着。老人有些自豪地告诉我们:“我们老两口忙不过来时,就请人帮忙!”我们打趣地说:“做老板啦!”他哈哈一笑,说:“山林里挖葛藤根挺辛苦呢!每天早上带上干粮和工具出门,云里雾里,四处搜寻,现在刨的人多了,只有人迹罕至处才有。晚上背着葛藤根,回家的路上还是蛮累的。但我们劳动惯了,也不觉得怎样。”说到这里,他又哈哈笑了起来,接着说:“累了一天,晚上二两酒一喝,睡个好觉,第二天又会精神头十足地去转山了!”
  记得一次在山林里,我碰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刨葛藤根。和他攀谈时,他问我是哪里人?听我说是海州古城过来的。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海州城我找不到,只是前年跟孩子去过一次。”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生出许多感慨:云台山离市区最远不过百里,而山里的许多老人也许这辈子很少离开这山林、这石屋子。不过,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活法,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和城里人一样,过着自在和幸福的日子呢!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19岁那年,我与很多没有接收单位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一样,加入到外出打工的行列,之后,便如一叶浮萍在南方辗转游荡了数年。  2010年,我给海宁的一家专业市场做服务。清明翌日,同事捉了我一起去袁花乡下拜访大客户。一下车,便被一大片暖暖的、金黄的油菜花包围着,惊讶之余,我便再也迈不开脚步。  在东海之滨,在钱塘江畔,在这明媚的春光里,我的眼里只剩下了三种色彩:顶上是蓝蓝的天,远方是青青的山,身边是金黄
期刊
人活着就会生病,生病了就需要有人陪床。  母亲14岁那年,姥姥生了很重的病。在我们的方言中,那是一种叫作“缠腰蛇”的恶疾,得病的人,腹部、背部会生出红斑和水泡,像一条红色的蛇缠在腰间。当地人都说,如果这条红蛇首尾相连缠满腰间,人就没命了。  姥姥有四个子女,母亲是老大,那时舅舅和小姨都还是孩子,二姨也只有11岁。姥姥生病了,作为长女,家庭的担子责无旁贷。姥姥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母亲就陪床了一个月。那
期刊
我们村最东头的野地边,有一间30平方米见方的老屋。斑驳石地基,剥落的土坯墙,斜坡屋顶长满杂草,常年迎风摇摆,绿了黄,黄了绿。  村里须发皆白的老人们也说不清这间老屋的确切建筑年代,老屋谜一样存在着,似乎又那么天经地义且理直气壮。打我记忆起,那间老屋就是村人们眼里的恐惧,皆绕道避之。避不过,就飞一样跑过,然后是陡然变煞白的脸。  幼年不解,曾无限天真地问父亲:“那屋里有啥?”  父亲极厌恶地答:“有
期刊
在42年的人生里,我把自己至少弄丢了五次。  小时候,我丢过三次。完全记事后,妈妈对我念叨过几回:“你小时候丢过三回。第一回,我記不住了。一回你都叫人拿自行车带到大楼咧,叫应民他妈给碰见了。应民他妈给那人说:‘这不是俺娃么?你咋把俺娃抱到这儿来咧?’一把把你抱过来咧,把那人吓得赶紧就跑咧。还有一回,把你丢在新村咧,多亏咱老屋对面你映林叔媳妇她妈把你从新村抱回来咧,老婆儿还是个小脚,那么远的路,老婆
期刊
我之前并未见过十三叔,关于他的事也是从大人口中得来的。我不知道他的真名,但说起“十三叔”这名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与我不是本家,也并非排列十三,而是这人一直好赌,天天做着十三幺的梦,可他十赌九输,很少见他赢过,所以,大家干脆戏称他“十三输”。  十三叔年轻时是结过婚的,也育有过一子,但那儿子在六七岁时就被人拐走了,一直下落不明。儿子不见后,十三叔的媳妇趴在大路上用头狠狠磕向地面,哭得声嘶力竭,不久便发
期刊
我和柏树的认识,是有些偶然的。也许人的一生中,注定有些人是要走进我们的生命的,柏树就是其中的一个吧。  那时,我正读初一,和好几个来自山上的同学一起在复礼中学一间破败的空房子里打地铺住校。这些同学中,有的来自班家岭,有的来自斧头岭,有的来自麻子坡,我家住的地方,叫兔子嶺。这些坡坡岭岭都属于深山老箐,山下的人常常三五成群地上山砍柴。我们住校,米和菜都各人自带,早、中、晚三餐,各人将米装在瓷缸或者瓷钵
期刊
2006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自称是我的同学傅木龙的妻子,说木龙有事找我。我一听觉得奇怪,也预感不妙,接着传来木龙低沉的声音。他告诉我,他得了肝癌,已是晚期,时日不多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连连问:“怎么回事,怎么一直没听你说起,有没有去医院治疗……”木龙有气无力地说:“治不好的,怕同学们担心,就都没说了。”木龙说,他走了,最放心不下的是三个女儿,大
期刊
“大妈——大妈——”前些天南山路街头,有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子声音,在大声地朝我打招呼。我循声望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  “大妈”是我小学同学们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久违的绰号,准确地说是我十一岁时“落下”的。  那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光景,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们班也排演了一个小戏,“导演”自然是班主任,“演员”就拉上班里的四五个男女同学。依稀记得剧情是“红小兵”(即以后的少先队员
期刊
每次回乡,婆婆都会面带微笑老远迎上来,拉着我们嘘寒问暖。用婆婆的话说,我们的到来,会打破村里的宁静,给家里增添许多欢笑。  一条蜿蜒的乡村土路,隔绝了外界的繁华,把村庄固守的贫穷沿袭了几百年。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为改变现状,纷纷以不同方式逃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譬如大牛,甘心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国家号召村村通公路后,通往村外的乡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二牛把寡母留在村中,越来越多的二牛纷纷离开村子外
期刊
最近,我结识了快手这个社交软件,就饶有兴趣地用手指戳戳戳,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被打开了,就像打开一个坛子,从里面溢出千奇百怪的味道和模样来。  瞧瞧,我的左邻右舍们不知啥时都成了主播。张三正唱着走了调儿的流行歌曲,不亦乐乎;李四对着数以百计的看客抖搂家丑,侃侃而谈;王麻子发了条段子,段子里的他赤膊在雪地里对着呼呼的北风大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一副威武霸气。恍惚间,就像走进一个热闹的集市。集市通往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