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挨打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刘文典一生恃才傲物,从不轻易屈服于人,曾因“言语顶撞蒋介石”而轰动一时。但就是这样一位不畏强权的怪杰,一生中却有一次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棍棒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一生除被一位老和尚打过,没有谁敢打我,蒋介石虽然把我关进牢房,并不敢动手打我。”
  这位老和尚是谁呢?
  原来,抗战前夕,刘文典在清华大学任教。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佛学上的难题,需要查阅资料。他四处打听,得知北京西山的香山寺藏经阁藏有大量珍贵的佛经资料。该寺的住持与刘文典有过几次接触,所以,刘文典决定去香山寺走一遭。但刘文典也知道,香山寺有严格规定,不是佛教人士,是不准借阅寺里的藏书的。另外,即使借到了书,借阅者必须在寺内念经堂正襟危坐,不得用手指沾口水翻书页,而要用寺院特制的篾子翻阅,违反这个规定,就要受罚。
  这天,刘文典来到了香山寺。住持早就知道他的大名,虽然他不是佛家子弟,却特许他借阅书籍。借书前,住持将本寺的借书规定重申了一遍。刘文典一个劲地点头:“大师放心,我一定严守规约!”
  住持走了,刘文典一个人在念经堂看书。看到深夜时,有些疲倦了,见室内有一张空床,刘文典就躺在床上看起书来。不知不觉中,他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正在睡梦中的刘文典朦胧中听到骂声,睁眼一看,却是住持老和尚手舞扫帚斥责道:“你一个做学问的言而无信,竟把佛经丢在地上,不敬我佛,该打!该打!”
  原来,刘文典睡着之后,手一松,身子一歪,手中的佛经也就随之掉落在地。住持本来想与他谈论佛学,进来一看这情景,顿时火冒三丈,拿起扫帚就打过来。
  吃过一顿“棍棒面”之后,刘文典顿时清醒。他一面苦苦求饶,一面在佛堂内抱头鼠窜。住持见他甘心挨打,并没有大师架子,转怒为喜。
  真是“不打不成交”,这次事情之后,刘文典和老和尚成了好朋友。不久,住持到清华大学拜访,刘文典还专门设素斋招待。
  刘文典后来回忆此事说:“我的脑袋虽然不太高贵,但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打的。但这次挨打应该,君子不可失诺!”
  面对强权敢于以身犯险,而失信于一个普通的佛门中人却甘愿挨打,这就是一代国学大师的可敬之处。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就山区农村小学生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人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文与我们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结合自己多年应用文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对应用写作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学生对学习应用写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写作兴趣的前提  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求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