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这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思考和总结教学经验的问题。文论从数学教学的结合生活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以及开展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小学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其中数学就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指出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及个人教学经验,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如下。
一、结合生活内容进行数学教学,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本身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字和图形等客观规律的总结,我们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并且作为素材或问题的背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多联系到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要善于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问题的设置大多都和实际相差甚大,往往是一种为了出题而造出的一种空洞的问题。在传统数学的教学中,许多数学问题通常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往往会比书本是的数学问题更为复杂,且问题的答案也不是不唯一的,我们更应该注重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去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当然,实际数学问题和数学教学问题是相互结合,将书本上的数学定理、公式融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对于小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尤为重要。小学生的智力是刚发展的阶段,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智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有一个关于手机缴费的数学问题,缴费方式一是免交月租,每1分钟通话费0.25元,需要每月最少消费15元;缴费方式二需要月租18元,每1分钟通话费0.1元。问:每月通话100分钟与200分钟两种情况下,采用哪个缴费方式更省钱?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并做到学以致用,该题不需要学生给出精确答案,而是要发挥学生的思维,学生只需算出哪种缴费方式更省钱即可,具体的计算方法并没有限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养成,需要有求异创新心理的驱动。教师要善于选择典型性的题材,精心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考或解题中出现的求异因素,应给与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求异创新思维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求异创新积极性,并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是否还有其它解法、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是否更容易解决问题?”。灵活变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对问题的灵活变通,需要摆脱传统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作出诸如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从而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增加数学趣味
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虽然小学数学理论知识较为简单,但因为小学生知识积累还不够,因此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也有一定难度。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和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原理和公式。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图形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三角形如何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过程中,领悟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从长方形的面积中推导出来的,即S=ah÷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地用图画或视频展示图形动态的变化或公式推导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分析、推导等思维能力。
四、开展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活动才能有效地学好数学。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包括公式定理的推导,以及对数学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并尝试自己验证和推理,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例如,11的乘法,13×11=143,14×11=154,15×11=165,19×11=209……让学生探究思考二位数和11的乘法有什么规律,并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根据计算结果,让学生探索规律,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和提出猜想的过程。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未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共同探索,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許晓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23):81-82.
[2]刘娜.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254.
作者简介
吴素容(1972—),女,广东陆丰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研究
小学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其中数学就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指出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笔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及个人教学经验,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如下。
一、结合生活内容进行数学教学,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本身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有关数字和图形等客观规律的总结,我们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并且作为素材或问题的背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多联系到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要善于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问题的设置大多都和实际相差甚大,往往是一种为了出题而造出的一种空洞的问题。在传统数学的教学中,许多数学问题通常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往往会比书本是的数学问题更为复杂,且问题的答案也不是不唯一的,我们更应该注重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去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当然,实际数学问题和数学教学问题是相互结合,将书本上的数学定理、公式融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对于小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尤为重要。小学生的智力是刚发展的阶段,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智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有一个关于手机缴费的数学问题,缴费方式一是免交月租,每1分钟通话费0.25元,需要每月最少消费15元;缴费方式二需要月租18元,每1分钟通话费0.1元。问:每月通话100分钟与200分钟两种情况下,采用哪个缴费方式更省钱?这是一道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并做到学以致用,该题不需要学生给出精确答案,而是要发挥学生的思维,学生只需算出哪种缴费方式更省钱即可,具体的计算方法并没有限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养成,需要有求异创新心理的驱动。教师要善于选择典型性的题材,精心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考或解题中出现的求异因素,应给与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求异创新思维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求异创新积极性,并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是否还有其它解法、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是否更容易解决问题?”。灵活变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对问题的灵活变通,需要摆脱传统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作出诸如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从而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增加数学趣味
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虽然小学数学理论知识较为简单,但因为小学生知识积累还不够,因此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也有一定难度。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和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原理和公式。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图形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三角形如何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过程中,领悟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从长方形的面积中推导出来的,即S=ah÷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地用图画或视频展示图形动态的变化或公式推导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分析、推导等思维能力。
四、开展数学教学探究式学习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活动才能有效地学好数学。数学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包括公式定理的推导,以及对数学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并尝试自己验证和推理,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例如,11的乘法,13×11=143,14×11=154,15×11=165,19×11=209……让学生探究思考二位数和11的乘法有什么规律,并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根据计算结果,让学生探索规律,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和提出猜想的过程。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未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共同探索,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許晓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23):81-82.
[2]刘娜.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254.
作者简介
吴素容(1972—),女,广东陆丰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