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丝路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人民日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邱志杰、袁文珊策展的《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于日前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将到7月6日结束。
  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进行友好交流的过程中,丝绸与茶叶、陶瓷一样,担当了重要的使命,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与阿拉伯人的生活品质及文化内涵。
  提及丝绸,就必须了解它的生产方式与传播途径。蚕,在中文里面是天赐之虫。大自然馈赠了一种神奇的植物和一种神奇的动物给中国,而中国则把丝绸馈赠给整个世界。蚕丝至细至柔,却注定要编织出文明史中最美最强韧的一场书写。中文里面文字和织物的纹理紧密相关,丝线相接则成为联系,是连接“他者”,特别是对远处的“他者”的知觉能力。修改文章是“编”辑,记录历史是“结绳”,人体的秘密是“经络”,人类集合成共同体是“组织”,人类的合作是“团结”,“经营”管理社会则是“经纬天下”。编织的精神渗透在中华古文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种关于不同的脉络如何相互关联成为整体的知识。
  这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正如最柔软的丝绸使整个大陆为之倾倒。丝绸注定要穿越沙漠和戈壁、草原和冰山,穿越口音和宗教,带着音乐和驼铃,走出一条道路。丝绸所到之处,就有繁华与合作。
  张骞和班超走过这条路,鸠摩罗什和玄奘走过这条路,李白走过这条路,马可·波罗走过这条路,更多的人,罗马人,波斯人……走过这条路。佛教徒、景教徒、穆斯林……各种信仰的人走过这条路。这条道路,从来都是关于好奇与信任、繁荣与梦想。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十五年来,中国摄影家尔冬强不断地重走这条路。他是丝路上又一个聆听者、见证者、发现者。当然,每一个行走在丝路上的人,都是文明的使者。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丝路,都像丝一样柔软,也像丝一样坚韧。无数次这样的行走,编织出了欧亚文明的锦绣。
  今天,一条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在这条路的沿线展开。丝路上的每一眼泉水都记得:每一次这条道路被断绝,都是族群隔绝和暴力的暂时胜利。但每一次这条道路都会被人类共同体沟通、交往、交换的意志重新凿通。
  张骞凿通的这条道路成为了古今亚洲和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亚欧两大洲文化、经济联系的纽带。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轴心文明交流对话与合作共赢的典型范例。中国在这条交流与合作的道路上已经活跃了两千年,贡献了两千年。去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呼唤人类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为此,要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这五种沟通,既是沿线诸国共建新丝绸之路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和对话文明的崭新模式。
  中华文明是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学习、融合和贡献中形成的。这个文明的政治智慧,历来注重族群内部和族群之间的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中国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的是一个和平、包容、开放和友好的大国角色。丝绸之路是中国人率先走出来的,但它属于全世界。尔冬强对丝绸之路的多次重访,正是中国文化人促成这种沟通的最新努力。
其他文献
动态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对于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此类时滞系统不仅与过去的运动状态有关,还与过去运动状态
对于二维浅水方程的计算,前人已经构造了许多的数值格式.但是当要求解问题的计算区域为不规则区域时,一致网格下的数值格式无法直接应用,所以在非一致网格下构造一种新的高分辨率格式并将其应用于三角形网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基于三角网格下,结合对流有界性准则CBC(Convection Boundedness Criterion),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分辨率格式.通过典型的一维算例表明,将此格式退化为结构
学位
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中,许多实际问题最终都归结为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而Runge-Kutta方法是求解该类问题的常用解法,也是计算机应用软件中数值计算常微分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值逻辑网络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作为布尔网络的一种自然推广,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及复杂的神经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矩阵的
环论是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带有两种代数运算的代数结构的特性以及不同代数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图论既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是一个近些年飞速发展的数学分支。它们不仅内
这样一个并非深思熟虑的展览,却让人看到很多灵光一闪的东西。带着游戏一般的心态,这些参展艺术家恣意挥洒自己的灵感。仿佛是一场速写,思维的火花在这里新鲜而无所忌惮。  春天,草木复苏、万物悸动,这从798、草厂地艺术区摩肩接踵的人潮中可见一斑。经过一冬的蛰伏,各大艺术机构、艺术家们纷纷舒展筋骨摩拳擦掌地准备迎接新展览季的到来。  3月22日,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以一个主题无限定、无策展人、无媒介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