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剿与长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二十五年(1686)二月十三日,康熙帝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到达之后,留盛京兵镇守该城,率所部2000人攻取雅克萨。谕旨中用了“扑剿”二字,即猛扑过去,迅速剿灭哥萨克。萨布素受命为大军主帅,所部乌喇宁古塔兵为进攻主力。玄烨没再从京营派遣御林军赴战,但命上驷院和太仆寺提供200匹骆驼,由陆路运送大炮与火药炮弹,曾经参战的郎谈、马喇、班达尔沙因熟悉地形,皆派往参赞军务。皇上也没忘上次建功的那支特种兵,令林兴珠再次统带400名福建藤牌兵赶赴前线。他显然以为会速战速决,临行前召见郎谈面授机宜,说大军一到俄人可能马上投降,如不降就全部消灭,然后直接开往尼布楚。皇上没有明令攻打尼布楚,意思却是清楚的。他也不再要求毁城与毁坏田禾,命清军取胜后即于雅克萨驻守。
  康熙帝有些轻敌了。
  “多算胜,少算不胜”,是玄烨在雅克萨之役得胜后说的话,这次似乎有点“少算”。郎谈、马喇诸人虽曾与哥萨克交过手,毕竟经历有限,或许都会有些轻敌,即便没有,谅也不敢当面提醒圣上。
  所幸主帅萨布素不会轻敌。20余年与哥萨克匪帮的缠斗,使他深知这些人的顽劣凶悍,深知其火器之利与堡垒之固,也知其不会轻易投降。1686年7月,清军开至雅克萨,随即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水师舰船停泊在雅克萨上方的修道院附近,扼住黑龙江上游,以阻断从尼布楚来的援军;分派骑兵从陆上包抄,将城堡四面包围。清军势头甚盛,在城外发现巡逻与看管马匹的小股哥萨克,立即开火,打死和俘获22人,剩余10人狂窜入山林,约500匹俄国人的高头大马成为战利品。萨布素命俘虏给托尔布津送去信函,其中有康熙帝的诏书和他的敦促投降书,城内不予理睬。猛烈的炮击即行开始,清军向城堡发起一波波猛攻,硝烟弥漫。托尔布津在求救信中说:“大炮自四面八方对准城堡,向城堡开火,发起猛攻。卑职和军役人员、猎人及众百姓被围困在阿尔巴津……大炮、火药和铅弹储备不多,恳乞大人务必遵照大君主谕令,由涅尔琴斯克向阿尔巴津派来军人,送来大炮、火药和铅弹。”(《历史文献补编》264页)与乞求增援同时,敌人也以大炮回击,俄军头目别列伊久经战阵,多次率部出城反冲锋,有的已冲上清军阵地,仍被坚决打了回去。交战场面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此战双方兵力,俄人说清军为8000人,大加夸张,实际第一批抵达的是2100人。后副都统博定带200名筑城兵赶来,加上助战的索伦兵,也就两千四五百之数,大炮约40门,火枪则较少,有记载说只有50支,真不知上次缴获的火绳枪哪里去了?而雅克萨城中有军役丁壮约900人,拥有各种新式火炮与大量枪支弹药。双方一以兵多,一以快枪利炮,实力相差无几。萨布素的战术简单有效,先命大炮轰击,然后逼近要塞筑起两道木栅,以困住敌军,所谓瓮中捉鳖是也。里面一道用松木较多,被哥萨克焚毁。第二道用的是较粗的湿木头,别列伊督兵挖坑道靠近,拼命要拆除。哥萨克不断出城冲阵,势焰凶悍,遭到福建藤牌兵迎面痛击,不光有盾牌与滚地长刀,玄燁还特命每人“各带炮弹,或十圆或二十圆”,大约类似可抛掷的手雷,令哥萨克大吃苦头。
  萨布素的得力助手是郎谈,提议截断堡内水道,一下子击中哥萨克命门,惶恐不安,选择凌晨或雾大时分,从地道突出厮杀阻拦。而萨布素与诸将分兵堵御,列炮轰击,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清军抵近围攻之际,随行民夫抓紧修筑坚固高大的环形土墙,前设三道拒马,墙垛后排列火炮,彻底切断敌人陆上逃路;南面江心岛已修起营垒,设置炮台与重兵,西南江上则是舰炮。雅克萨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告急信都很难送出去。尼布楚督军也曾派遣70人前来增援,由于上一次的教训,远远就停船上岸,从山林中接近,看到这种架势,吓得根本不敢靠前,发现了躲在林间的10名哥萨克,只好带着他们返回。敌人见逃逸无望,龟缩于要塞中,坚守不出。清军每日既用大炮轰击,也射来许多火箭,堡中房屋皆被焚毁。哥萨克挖了很深的地窨子,用以躲避炮击。康熙帝见速攻不下,也开始作持久战的部署:免去索伦等邻近地区的贡赋,命为大军饲养轮换下来的马匹,命墨尔根等处将士听候征调,尤其是命萨布素做好长期准备。玄烨对前线的情况充满关切,询问结冰之际怎样停泊船舰,怎样饲养马匹,怎样阻击敌人来援,萨布素一一回答,皆有应对之策。副都统博定也奉旨率200精兵赶来,萨布素更有信心。而就在此时,好消息传来,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中炮身亡。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曾以游戏之笔,写了韦爵爷花差花差小宝指挥的小白龙水炮,击中托尔布津并且将之活活冻死。而托尔布津的确死于炮击,据俄人记载,他是在九月间于塔楼向外观察时,被炮弹击断双腿,数日后不治身亡。此处不能不对哥萨克的坚忍顽强书上一笔:缺水少食的地窨子生活,没有使之崩溃;大批人员的死伤和督军的阵亡,剩下的人仍在死扛。随着围困时间的增长,堡内开始流行坏血病,导致很多人死去。别列伊接过指挥权,哥萨克每天都在减少,仍坚持抵抗。这也是交战双方的耐力比拼,清军虽有源源不断的弹药给养补充,但在抗冻方面远不如来自北方的哥萨克,也存在严重的伤病情况,也是同样的坚忍顽强。严冬在雅克萨总是提前来临,萨布素等横下一条心,坚持严密围困,毫不松懈。
  外交斡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1686年11月10日,沙俄特使维纽科夫抵达北京,通告俄谈判使团即将出发,请求先解雅克萨之围。来使受到大学士明珠等人的接待,在午门前单膝跪地,递交了国书,然后商定双方同往雅克萨宣布解围遣返事宜。这当然是康熙帝的决策,俄使似乎作了一番争辩,清廷的姿态很高,决定先行解除对雅克萨的围困。25天后,萨布素等接到亲军侍卫马武带来的谕旨,遵命率大部队返回大营,撤除了拒马防盾之类,允许堡内人员出入与接受尼布楚救济,但监视岗哨仍保留,也有一些硬性规定:不许他们到河中捕鱼,不许到森林中打猎,不许尼布楚大批来人,不许夹带武器弹药,不许有载着货物的驼队……
  哈,那可是大清扬眉吐气的时刻。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我现在70多岁,也到了“老眼平生空四海”的年纪,很愿意把我这一生对很多问题的总结、经验、看法告诉大家,尤其想使年轻朋友能够对这个世间多几分了解。譬如,我觉得有一种人生态度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抱怨。你会抱怨是因为你心有不平,觉得人生遭遇了不平等。其实抱怨大可不必,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平等的。不平等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不平等里追寻自己的前途、实现自己的价值,倒是有意义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这个大官在
我的大学梦源于38年前的早春二月。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我所在的中学在大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震耳欲聋,4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佩大红花,精神抖擞地站在高台上,接受学校的表彰和师生的夸赞。他们还不到我校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1%,却成了全校2000多名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初中生,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前进的榜样,那从未走进过的大学校
众所周知,我有五个微信号,我还给自己的五个号建了一个群,每天自己分裂出不同的人格互相对话。比如一个号说:先生是世界上最帅的人。另外四个都说对。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充满了自信,并且洋溢着一种浓郁的2B气质。我有几个不同号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加人。比如一个号只加家人,这样发朋友圈的时候就务必不能装逼,否则我儿子会说:我早已识破了这一切。再比如我还有个号专门加陌生人,我就是想看看你们人类的生活现状,以让我更好
说句真心话,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对学业不太擅长。倒不是成绩糟糕透顶的差生,成绩嘛,也算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只是我本来就不太喜欢学习,实际上也不怎么用功。为什么对学业不热心?理由非常简单,首先是因为学习太没意思,我很难从中感受到乐趣。换个说法就是,世上好多东西都比学校里的功课有意思。比如说读读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去海边游游泳,打打棒球,和猫咪玩玩;等到长大以后,又是跟朋友们通宵打麻将,又是跟女朋友
一向还算恋旧的我,迟迟不肯从居住十余年的老房子里搬出,似乎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直到开始请人搞装修了,仍然磨磨蹭蹭并不怎么在意,任由工匠们拖拖拉拉超过合同规定时间的好些日子。等到全部竣工后,也不急着搬迁,心安理得认可理论上说的,新房子最好闲置一两年住进去才不至于被甲醛毒化。安静的时光,一天天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我,拖到最后再也找不出淹留的理由,何况新年在即。新居是一套复式楼,我喜欢这种错落有致、不甚规则
秋收后,地里的黄豆被割下晾晒干,脱粒,而后贮存起来。  每次在10月之后回家,时间倘若在2天以上的话,爸和刘妈就会推一锅豆花,包一点豆腐。这已然成为我家的传统。  这样的传统起源25年以前,我和弟弟只有几岁。临到要过年奶奶总会推两锅豆浆,点上,做成豆腐。冬天天气冷,豆腐能放。多的豆腐煎成豆腐干,可以吃很久。多的实在吃不完,放置到最后又成为另一道美味———臭豆腐。  奶奶总是要临到过年才做是因为做豆
房子是要人住的。一段时间不住人,猛一进去,会有股涩涩的馊味扑过来,你进门须得捂住鼻子。但人住进去后,只需一个礼拜的时间,房子的气味与人的气味对冲,房子就熟啦,馊味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老家的许多东西也是这个样子。比如灶頭的两只铁锅子,平时一直铮亮铮亮的,为何?因为锅子天天烧着饭菜。如果几天不用了,锅子就会生锈。那个生锈的情景实在看不下去:锅子就像揉皱了的破烂铁皮一样,锅面会不平,锅底会生出黄斑,生出锅
外出旅游或出差,难免要带点土特产或者纪念品回家。未成家时,给父母带点吃的;结婚后,给妻子带首饰之类;有了孩子后,给孩子带玩具。不在于实际价值的大小,而在于心中有亲人,有牵挂,有寄托。物轻而情重,才是意义所在。近些年,每每外出,无论妻子还是自己,相互总要叮嘱一句:“不要买任何东西回来。”一来如今物流畅通,家门口超市就可买到各地特产;二来年纪也有一点,对身外之物越来越不在意;三来担忧花钱买回家的还是假
宋乾德三年,宋太祖赵匡胤在皇宫内设立了一个金库,取名叫封桩库。那时正进行统一战争,伐灭蜀国后,宋太祖命令把从四川收缴的金银铜钱都存于此,这成了封桩库的第一笔重要收入。随后,宋朝陆续消灭南汉、南唐、吴越等南方诸国,那些富庶的南方各国的国库积存,都源源不断地充实到了封桩库里。为了让封桩库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宋太祖又规定:凡三司所掌握的国家财政岁终盈余都收入封桩库中。对于皇帝的封桩库,人们见怪不怪,那就是
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榖的,是个职业文件起草人,先后为后晋、北汉、后周和宋朝起草规章制度。其实这个活也不难,把以前的文字,改改称呼,给皇帝一看,就能交差。宋太祖赵匡胤嘲笑他,说他是“依样画葫芦”。陶榖心里不服,想建功立业,就抢了个差事,出使吴越国,要说服吴越王钱俶投降宋朝。其实钱俶和赵匡胤关系不错的,听说老赵派人来,赶紧招待,还问陶榖想吃什么。陶榖说:“听说你们这儿有个东西叫螃蟹,我没见过,咱就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