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撒”与“些”在陕西方言中均属于常用的语气词。两者在用法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者的用法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撒”在陕西方言中可以作为谓语动词来使用,如播撒,此外“撒”还可以作为疑问代词,同“啥”。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两者所谓语气词来使用时,在语法和语气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方言;语气词;对比研究
一、“撒”与“些”表示祈使语气的异同:“撒”与“些”都能够在英語中表示建议,禁止,商量,不耐烦等语气,但在具体的使用和表达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1)表示催促语气如:
还磨蹭撒哩,赶紧走撒! 还磨蹭撒哩,赶紧走些!
娃都致大咧,赶紧送学校上学撒!
娃都长致大咧,赶紧送学校上学写!
快进屋撒! 快进屋些!
天快黑咧,赶紧回撒! 天快黑咧,赶紧回些!
对比以上例子,左右两列无论是使用“撒”还是“些”在语法上都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在语气上则体现出了差异,用撒是表示说话人焦急的心态,表达出的语气是催促,但不包含有任何命令的语气,而使用“些”的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不仅表达说话人焦急不耐烦的心态,同时还间接委婉的表达出一种命令的口气。
(2)表示请求商量的语气如:
你就让我看一哈撒! 赶紧去跟人家道个歉些!
他让你去,你就跟人家看一哈去撒!
咱赶紧走些,再晚么车咧!
以上例句是表示商量和请求的语气,不论使用“撒”还是“些”两者表示的语气相同。这两者在陕西方言中还可以用“吧”替换,同样表示建议或是商量的语气。
(3)表示禁止,劝阻的语气如:
波啦喊了撒,烦很! 波把兀个箱子挪进来些,挡道很!
去,出去撒! 波出去跑咧,下雨着呢!
够了撒! 你行了些,看把你能滴!
以上两组例句都表示劝阻和禁止的语气,此处“些”和“撒”表示的语气相似,在使用的过过程中可以相互替换。但在语气上使用“些”比使用“撒”的语气稍缓和些。而使用“撒”时能够表现出来说话人强烈的不满和不耐烦情绪。此外从语法上讲,“了+撒”或“了+些”的结构都与语气词“咧”替换,如“波啦喊咧,烦很!”和“你行咧,看把你能滴!”但从语气上来讲,使用“咧”比使用“了些”和“了撒”的语气都更加委婉缓和些。
二、“撒”与“些”表示疑问语气的异同:两者都可以在疑问句中使用,在疑问句中表达不同语气时也体现出了用法上的差异。
(1)是非问句如:
你得是大学还么有毕业些?
兀车得是你新买滴些?
以上句子中的语气词都选用“些”而不用“撒”,汉语中的是非问句通常不用“吗”或“么”来表示疑问,而是直接结尾,再通过上扬的语调来表达疑问。
(2)选择疑问句如:
你走不走撒/些? 你去上海不去上海些?
吃不吃撒/些? 吃饭不吃饭些?
到底写不写撒/些? 你写作业不写作业些?
以上句式都为常用的选择疑问句,但左边和右边句式的差异在于左边一列句子的动词后面没有加宾语,而右边一列句子的动词后都明确的加上了对应的宾语。但在使用的时候,对于“些”和“撒”的选择根据句式的差异而不同。使用不加宾语的句式时,不论使用“些”还是“撒”都正确,但若是使用加了宾语的句式,则通常用“些”而不用“撒”。
此外,两者的差异之处还在于“些”常用在反问句中,通过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是否定的意思,再用感叹词来加强语气。而“撒”通常没有此种用法。
三、“撒”与“些”表示陈述语气的差异:以下主要从辩解语气,中顿语气,及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的区别.
(1)辩解语气:
看把你张滴些/撒,有啥了不起滴。
我又么说你些/撒,你急啥?
你爱咋说咋说,反正又不是我干滴些/撒。
以上句子中,“些”与“撒”同样可以换用,用法相似,不论是在语气还是强度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异,对这两个词的选用,完全靠说话人自身的使用习惯来定。
(2)中顿语气:中顿语气表示句中停顿,首先可以缓和说话节奏,其次用来引起注意或增加或强调一定的感情色彩。
咋这不会说话些/撒,么看人家都生气了。
你二不二些/撒,这都看不出来人家哄你捏。
对了些/撒,说兀么多有啥用么。
“些”与“撒”在表示中顿语气是也可互换,但在使用的时候都常用于表示说话人冷漠或不赞成的态度。
(3)感叹语气如:
碎碎个娃跑滴多快些。
你看你做滴兀啥好事些。
都致会了你咋才起床些。
在表示感叹语气时,通常用“些”而少用“撒”,以上三个例句分别以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结尾。“撒”通常不直接跟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感叹,而需要在前面加上虚词“滴”一起来表示感叹,如可以说“碎碎个娃跑滴快滴撒”,而第三个例句中的“你都致会了咋才起床撒”的用法也是口语中常出现的。
四、总结
陕西方言中的语气词较多,使用灵活,但按照人们起来较为的使用习惯,在实际的说话过程中会表达出语气上的差异。语气词“些”的用法比“撒”的用法要广泛很多,体味语气上的差异为语言的表达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兰宾汉. 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 中華書局, 2011.
[2]张崇, and 王军虎. “陕西方言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几个特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 (1998): 38-42.
[3]孙立新. 陕西方言漫话.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4]张彦.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 (2003).
关键词:方言;语气词;对比研究
一、“撒”与“些”表示祈使语气的异同:“撒”与“些”都能够在英語中表示建议,禁止,商量,不耐烦等语气,但在具体的使用和表达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1)表示催促语气如:
还磨蹭撒哩,赶紧走撒! 还磨蹭撒哩,赶紧走些!
娃都致大咧,赶紧送学校上学撒!
娃都长致大咧,赶紧送学校上学写!
快进屋撒! 快进屋些!
天快黑咧,赶紧回撒! 天快黑咧,赶紧回些!
对比以上例子,左右两列无论是使用“撒”还是“些”在语法上都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在语气上则体现出了差异,用撒是表示说话人焦急的心态,表达出的语气是催促,但不包含有任何命令的语气,而使用“些”的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不仅表达说话人焦急不耐烦的心态,同时还间接委婉的表达出一种命令的口气。
(2)表示请求商量的语气如:
你就让我看一哈撒! 赶紧去跟人家道个歉些!
他让你去,你就跟人家看一哈去撒!
咱赶紧走些,再晚么车咧!
以上例句是表示商量和请求的语气,不论使用“撒”还是“些”两者表示的语气相同。这两者在陕西方言中还可以用“吧”替换,同样表示建议或是商量的语气。
(3)表示禁止,劝阻的语气如:
波啦喊了撒,烦很! 波把兀个箱子挪进来些,挡道很!
去,出去撒! 波出去跑咧,下雨着呢!
够了撒! 你行了些,看把你能滴!
以上两组例句都表示劝阻和禁止的语气,此处“些”和“撒”表示的语气相似,在使用的过过程中可以相互替换。但在语气上使用“些”比使用“撒”的语气稍缓和些。而使用“撒”时能够表现出来说话人强烈的不满和不耐烦情绪。此外从语法上讲,“了+撒”或“了+些”的结构都与语气词“咧”替换,如“波啦喊咧,烦很!”和“你行咧,看把你能滴!”但从语气上来讲,使用“咧”比使用“了些”和“了撒”的语气都更加委婉缓和些。
二、“撒”与“些”表示疑问语气的异同:两者都可以在疑问句中使用,在疑问句中表达不同语气时也体现出了用法上的差异。
(1)是非问句如:
你得是大学还么有毕业些?
兀车得是你新买滴些?
以上句子中的语气词都选用“些”而不用“撒”,汉语中的是非问句通常不用“吗”或“么”来表示疑问,而是直接结尾,再通过上扬的语调来表达疑问。
(2)选择疑问句如:
你走不走撒/些? 你去上海不去上海些?
吃不吃撒/些? 吃饭不吃饭些?
到底写不写撒/些? 你写作业不写作业些?
以上句式都为常用的选择疑问句,但左边和右边句式的差异在于左边一列句子的动词后面没有加宾语,而右边一列句子的动词后都明确的加上了对应的宾语。但在使用的时候,对于“些”和“撒”的选择根据句式的差异而不同。使用不加宾语的句式时,不论使用“些”还是“撒”都正确,但若是使用加了宾语的句式,则通常用“些”而不用“撒”。
此外,两者的差异之处还在于“些”常用在反问句中,通过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是否定的意思,再用感叹词来加强语气。而“撒”通常没有此种用法。
三、“撒”与“些”表示陈述语气的差异:以下主要从辩解语气,中顿语气,及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的区别.
(1)辩解语气:
看把你张滴些/撒,有啥了不起滴。
我又么说你些/撒,你急啥?
你爱咋说咋说,反正又不是我干滴些/撒。
以上句子中,“些”与“撒”同样可以换用,用法相似,不论是在语气还是强度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异,对这两个词的选用,完全靠说话人自身的使用习惯来定。
(2)中顿语气:中顿语气表示句中停顿,首先可以缓和说话节奏,其次用来引起注意或增加或强调一定的感情色彩。
咋这不会说话些/撒,么看人家都生气了。
你二不二些/撒,这都看不出来人家哄你捏。
对了些/撒,说兀么多有啥用么。
“些”与“撒”在表示中顿语气是也可互换,但在使用的时候都常用于表示说话人冷漠或不赞成的态度。
(3)感叹语气如:
碎碎个娃跑滴多快些。
你看你做滴兀啥好事些。
都致会了你咋才起床些。
在表示感叹语气时,通常用“些”而少用“撒”,以上三个例句分别以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结尾。“撒”通常不直接跟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感叹,而需要在前面加上虚词“滴”一起来表示感叹,如可以说“碎碎个娃跑滴快滴撒”,而第三个例句中的“你都致会了咋才起床撒”的用法也是口语中常出现的。
四、总结
陕西方言中的语气词较多,使用灵活,但按照人们起来较为的使用习惯,在实际的说话过程中会表达出语气上的差异。语气词“些”的用法比“撒”的用法要广泛很多,体味语气上的差异为语言的表达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兰宾汉. 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 中華書局, 2011.
[2]张崇, and 王军虎. “陕西方言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几个特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 (1998): 38-42.
[3]孙立新. 陕西方言漫话.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4]张彦. “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