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传统教学与生本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评价、案例分析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等方面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以期达到提高《农村政策与法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政策与法规》课堂;课堂改革;教学效果
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授课不仅有理论性强的书本知识,还有形象、真实的社会原形,使学生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学习中,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要求的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也熟悉了法规规定的渊源,并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使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能有效地完成。如在讲授2013年新修订的《农业推广法》时,我在理论知识讲解、学习后,给同学放了重庆卫视的《特别关注》节目中“解读农业推广法”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新政出来的背景,可以容易理解与掌握什么是“公益性推广”、”经营性推广”、“农机推广工作范围”等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一、坚持实践法,从模仿到创造,让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生本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讲授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教学中,基本的理论、法律条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的悉心讲授,但这种讲授的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现代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缺陷。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讲授法与生本教育结合起来,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掌握技能,巩固知识。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结构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充分采用做游戏、情景表演、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辩论等形式和方法来开展教学,如在讲“土地承包经营人员的义务与权利”时,我就采取了辩论的形式,“承包经营人的处置权有哪些”、“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权的异同”等辩题都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讲“合法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时,我就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中一个个鲜活场景;同时,我在布置的作业也尽可能是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讲授农业合作社内容时,我就布置学生让他们对西吉县郊区的星级酒店进行结构分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走入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对“农业合作社”这样一个概念有了自身的体会与自己的认知。
二、创新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的目的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只会让学生临考前“抱佛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卷面成绩,因而我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尝试,不再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根据评价的目标、学科的特点与要求、评价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既包含平时课堂表现、开放式作业的表现,也包含考试的卷面成绩,评价的主体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这样的评价式方式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等,充分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学习中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三、案例教学与强化基础训练相结合
在教学中,生动的案例分析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讲授中,我能够感觉到每当讲案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对于依据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也都是积极的给予回应。本来提出案例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课本中法律规定的条文,帮助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过到预计的效果,很多学生在课后回忆授课内容时,脑子里只有案例,而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而《农村政策与法规》是设施农业专业学生必修课,基本的理论知识、法律条文都是掌握的重点。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中,每章节结束后我都安排了一个全章练习,再增加一个全章试题测验,通过这个方法,有效地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地强化,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与强化基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连续多年,我校学生《农村政策与法规》的专业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中的法律条文与规定很繁琐,如果不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更别说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我结合本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传统教学与生本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评价以及案例分析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是很适合当前农村政策法规教学的方法,值得推广。当然,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还有更多好方法,我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之中,还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2] 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5).
关键词:《农村政策与法规》课堂;课堂改革;教学效果
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授课不仅有理论性强的书本知识,还有形象、真实的社会原形,使学生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学习中,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要求的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也熟悉了法规规定的渊源,并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使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能有效地完成。如在讲授2013年新修订的《农业推广法》时,我在理论知识讲解、学习后,给同学放了重庆卫视的《特别关注》节目中“解读农业推广法”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新政出来的背景,可以容易理解与掌握什么是“公益性推广”、”经营性推广”、“农机推广工作范围”等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一、坚持实践法,从模仿到创造,让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生本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讲授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教学中,基本的理论、法律条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的悉心讲授,但这种讲授的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现代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缺陷。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讲授法与生本教育结合起来,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掌握技能,巩固知识。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结构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充分采用做游戏、情景表演、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辩论等形式和方法来开展教学,如在讲“土地承包经营人员的义务与权利”时,我就采取了辩论的形式,“承包经营人的处置权有哪些”、“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权的异同”等辩题都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讲“合法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时,我就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中一个个鲜活场景;同时,我在布置的作业也尽可能是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讲授农业合作社内容时,我就布置学生让他们对西吉县郊区的星级酒店进行结构分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走入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对“农业合作社”这样一个概念有了自身的体会与自己的认知。
二、创新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的目的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只会让学生临考前“抱佛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卷面成绩,因而我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尝试,不再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根据评价的目标、学科的特点与要求、评价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等,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既包含平时课堂表现、开放式作业的表现,也包含考试的卷面成绩,评价的主体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这样的评价式方式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等,充分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学习中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三、案例教学与强化基础训练相结合
在教学中,生动的案例分析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讲授中,我能够感觉到每当讲案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对于依据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也都是积极的给予回应。本来提出案例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课本中法律规定的条文,帮助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过到预计的效果,很多学生在课后回忆授课内容时,脑子里只有案例,而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而《农村政策与法规》是设施农业专业学生必修课,基本的理论知识、法律条文都是掌握的重点。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中,每章节结束后我都安排了一个全章练习,再增加一个全章试题测验,通过这个方法,有效地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地强化,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与强化基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连续多年,我校学生《农村政策与法规》的专业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中的法律条文与规定很繁琐,如果不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更别说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我结合本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传统教学与生本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评价以及案例分析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是很适合当前农村政策法规教学的方法,值得推广。当然,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还有更多好方法,我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之中,还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2] 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