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幅立體的历史画卷
城,是古代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存续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重要景观。中国的城还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在理论上,中国城主要是用以保护人民的。《说文》就说过:“城以盛民也。”所以,古代中国出现和存在着许多伟大的城。汉唐时代的长安、北魏的平城、元代的北京、以及明初的南京、都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过贡献。这些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
大同古城墙,是大同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大同平城遗址被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主要依据。古城墙是大同岁月的存影,亦是古城历史的一段凝固。
古城墙溯源
大同城墙广义上包括东、南、北小城,大同府城特指主城。大同府城是在北魏基础上建设的,至今北小城仍有汉代墙体。
关于大同古城墙的由来,至少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北魏。这点是没有异议的。不过,它的起始建筑在何年月,其肇始方位具体在何处,以前众多研究大同的学者,包括中国古代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杨守敬(《水经注图》)、顾祖禹(《读史方舆纪实》)等,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厘清,或语焉不祥,或勘检欠精,或史料误识。
大同城区现存古代城墙历史悠久,承接延续时间长,墙体保存较好,可以这样说,大同现存的古城墙,以及城内的里坊格局,无论是承接历史之长,或者留存现状之完整,都是目前中国之唯一。其历史文化价值之高,就可想而知了。大同古城的修筑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北魏时期、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而且整个城墙主体除明代略有缩减和增高包砖外,一千六百多年以来一以贯之,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里说明一点,有的研究者把大同古城墙的修筑分为四期,认为在北魏前还有战国、汉时期。估计这一时期平城,可能没有城墙。即便有,也没有多大规模。史书记载,昭成皇帝(什翼键)二年(339年)夏五月,曾在参合陂召集各部大人讨论定都漫源川(现桑干河)一事,但久议不决。《魏书·平文皇后传.》载:“昭成初,欲定都于漫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日:’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另《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载:“什翼畦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以上均说明,平城在北魏建都前,没有城郭。所以说,大同古城墙的初步形成是北魏初,北魏时期平城的都城修筑主要在太宗和世祖时期,如《魏书》卷三泰常七年九月辛亥:“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又同年冬十月条载:“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这时的平城都城城垣已具规模,也就是现在留存大同古城墙的最初形态。
已故学者李恒成先生考证,早在北魏迁都平城之前,鲜卑拓跋部就有在平城以南的桑干河上游一带定都之意。昭成皇帝二年(339年)夏五月,曾在参合陂召集各大人商议定都漫源川之事,但久议不决,后来根据太后(平文皇后)之意,定都一事作罢。事见《魏书·平文皇后传》:昭成初,欲定都于漫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但寇来,难卒迁动。乃止。”文中的漫源川即今桑干河上游,大体在今朔州的山阴一带。说明当时的拓跋部就有南迁意向。实际上,早在之前的穆皇帝六年(313年),就修筑了故汉平城,称之为南都,与修筑在盛乐的北都遥遥相望。
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位,宣告了北魏国家的诞生。十多年后,即天兴元年(398年)七月,拓跋珪把首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同年八月。“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径术,表道里,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魏书·太祖纪》)这是太祖拓跋畦定都平城初的几项京城形制措施:一是营建宫室;二是创建宗庙;三是封定京畿、京郊、京甸(《周礼疏》:“郊外日甸。”);四是勘正首都街路;五是表识京都里坊;六是统一度量衡。以上举措,并没有建造京城墙垣之举。在太祖一朝用于工役最多的是宫苑:天兴元年十月起天文殿(在未建成的西宫内。);同年,起鹿苑;天兴二年七月,起天华殿;天兴三年起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终其一朝,太武帝没有在平城营建所谓的京城外城。
曾出使过北魏的南齐使者在回国介绍北魏首都平城时亦说:“什翼畦始都平城,犹逐木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居处。”(《南齐书.魏虏传》)也就是说,拓跋部族初都平城时仍逐水草而居,并无城郭,到太宗朝(木末)时期才开始定居下来。
拓跋畦并不是没有营建平城城郭的想法。天兴年间(400~403年),拓跋畦刚建都平城不久,意欲营建京都城邑,他想到机巧通达的莫题。然而,此时的莫题因李栗案,已由东宛侯黜降为济阳太守,他马上下诏命莫题回京议筹建事宜。史书这样记载:“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以题机巧徵,令监之。召入,与论典造之宜。题久侍颇怠,赐死。”此段史实说明,迁都后不久的拓跋珪就有营建平城的宏伟想法:其规模要仿汉魏时都城邺城、洛阳、长安的规制,城周数十里,而且已备材百万根。莫题对这次平城大规模的建设态度消极,很让太祖拓跋珪失望。有违圣意的莫题,也就被太祖“赐死”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魏书》上有两个莫题,这个莫题是繁畴(即今浑源)人,其祖父莫含是北魏初建时赫赫有名的谋臣。
莫题死后,平城的城垣修建工程明显胎死腹中。那么,京城的其他城建工作也是否停止了呢?那备好的百万根料材又作何用呢?
莫题是在天兴三年夏因李栗案被贬出京城,很可能是在当年冬或翌年春又奉旨回京的,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城建筹划的时机,不违农时,且无战事。莫题指不上了,“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的拓跋珪没有因为莫题之死而停止其他城建,“广宫室”仍继续进行下去,备好的料岂能荒置?于是,天兴四年五月,(在北苑)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天兴六年十月,起西昭阳殿;天赐元年(404年)“冬十月,辛巳,筑西宫。十有一月,上幸西宫,大选朝臣,令各辨宗党,保举才行,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 這里想着重提一提西宫。天赐元年十月辛巳所筑的西宫,就在故平城(现操场城)南隔一道“城南渠”(现平城街)的目前大同城址北部。所谓的西宫是比照位于故平城东的东宫而言。西宫建有两殿:天文殿、临板殿。拓跋珪(天赐六年十月)死后,其子拓跋嗣继位,是为太宗。当年十二月,即永兴元年(409年),太宗就移居西宫的天文殿(事见《魏书·太宗纪》:永兴元年“十有二月,帝始居西宫,御天文殿”)。永兴四年,“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使各献直言”。关于临板殿的记载,同年八月,太宗西巡幸诸部落后,“车驾还宫,壬子幸西宫临板殿,大飨群臣。”(《魏书·太宗纪》)也就是说,此时的西宫这两殿已成北魏朝廷的政务中心。实际上,早在太武帝时,天文殿已是北魏的政务主场了,《魏书·太祖纪》:天兴元年“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皆称万岁,大赦改年,追尊成帝以下。”
这些宫殿的位置十分明了,为什么日本学者前田正名说出“这些宫殿的位置目前已无从查考”(《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二节)的定论呢?主要是他没有考察出有些宫殿的载体平城西宫、东宫(拓跋焘时并入西宫)的位置来。
拓跋氏迁都平城之初,营建宫室时,东宫的位置大体在故平城东、御河西岸,即现在的黄花街到火车站一带。拓跋焘即位后,他把曾经作为太子时居住过的东宫移入西宫,将故东宫改建成万寿宫,并建永安、安乐两殿及临望观(亦称紫楼)和九华堂(亦日西堂)。《魏书·世祖》载:始光二年(425年)“三月庚申,营故东宫为万寿宫,起永安、安乐两殿、临望观、九华堂。……九月,永安、安乐两殿成。丁卯,大飨以落之。”
此后,万寿宫便成为北魏朝廷的政务活动中心。拓跋焘的孙子文成帝即位后,给事中郭善明性机巧,欲讨新帝欢心,上书大起宫室。大臣高允谏曰:“臣闻太祖道武皇帝既定天下,始建都邑,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以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已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魏书.高允传》)高允的谏言中,其他所含的历史信息且勿论,起码可以得知,在文成帝一朝万寿宫已成皇帝理政和日常起居的活动中心了。
北魏建都平城时代,大规模地在京师建筑城垣只有两次,且都在太宗的泰常年间。一是在泰常七年(422年)五月,修筑周回三十二里的平城外郭,其勘考情状,史学家、考古学家张畅耕先生已有备说,此不赘言。二是泰常八年的西宫城垣修筑。《魏书·太宗纪》载:“冬十月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前文已经提到,早在太武帝天赐元年已修筑成西宫,而这次对西宫的修筑规模大大超过以前,其面积仅次于郭城。这个扩建的西宫城垣,就是明代大同城墙的肇始。
现在的大同古城墙,是明大同府城遗迹,东西宽1750米,南北长1800米,几近正方形,为明初徐达在旧土城改建的。那么徐达改造前的大同府城周回是多少呢?史籍说,“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徐达将旧土城的南北长四分之一截了去,东西墙体未动。如果复原回旧土城的规模,那么明前的大同故城墙应该东西仍是1750米,南北就成了2400米了。这个旧土城也正是辽、金西京城址。《辽师·地理志》:“因(沿袭)建西京,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这里的“因”,就是沿袭了北魏的西宫城垣。
我们把现代的长度“米”,来换算成古代的里。《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1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这个秦汉时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后世。北魏建国伊始,拓跋畦便“较五量,定五度”(《魏书·太祖纪》),也应是遵从此制的。这样换算下来,明前的大同故城墙,周回8300米便是当时的19.9里,几乎接近20里。明的大同府城墙是“因IH~城南之半增筑”,这个20里“旧土城”就是“广袤二十里”的辽、金西京;辽、金的西京城垣是“因”北魏“周回二十里”的北魏平城西宫而建。因因相袭,三城同体,“周回二十里”的北魏平城西宫,就是现存大同古城墙的肇始之体了。换言之,北魏平城西宫便是现今大同古城墙的源头(只是被徐达截去了四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说,大同古城墙从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冬十月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起,到2018年农历的十月癸卯日,整整1595岁了!中国现存的著名古都城垣年龄中:北京735岁(元至元十六年建);南京1094岁(五代后梁贞明六年建);西安1432岁(隋开皇二年建);洛阳980岁(北宋景佑元年建),其他遑论?
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大同的古城墙年龄是九大古都中的大哥大。
就“北魏平城西宫便是现今大同古城墙的源头”这一结论,还有两点需要阐述一下。
一是《辽史·地理志》中所说的“双阙”具体位置问题。《辽史·地理志》西京路条下说:“因建西京。……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不少平城研究者由于忽略,或者说勘错了西宫的位置,于是这个“双阙”便被错误地认定到古城北门以外,即现在的草场城内的粮油公司一带了。出此误断的原因,一是把“城之北面”理解成为“城外北面”;二是没有确定准北魏平城西宫的位置;三是忽略了平城西宫(今大同古城)内还有一座宫城,即太武帝朝的东宫。太武帝拓跋焘继位的次年,也就是始光二年(425年),便把他为太子时出生和生活过的东宫改建成万寿殿。延和元年(432年)春正月,五岁的拓跋晃被立为太子。有太子却无东宫,于是在当年七月,便开始重新辟地修建东宫,地址选在“周回二十里”的西宫内北部。整整用了二年的时间,东宫才建成。《魏书》这样说:始光三年“秋七月辛巳,东宫成,备置屯卫,三分西宫之一。”这个东宫的规模也不小,占去了西宫的三分之一。这正是《辽史·地理志》所说“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的北魏平城东宫。“双阙”的具体位置大体在现城内武定街的司令部街的东口一带。
二是北魏时关于“宫”的概念。关于“宫”的概念,《尔雅·释文》这样解释:“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我们近现代的研究者,受这个概念的影响很大,一提到“宫”,思维里就定格在帝王之居了。然而,刚刚入主华夏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对此并未严格地去遵从。在他们的宫垣里,同时也置里坊,设市路,居民众。如拓跋畦在天赐三年六月修筑的漫南宫,就“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径涂洞达。”(《魏书》卷二)这就是说,拓跋氏迁都平城后,虽然想改变逐水草而居的落后面貌,但京城的面貌仍然与一般中原都市景观迥然不同。据《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载:“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南坊搜检,以备奸巧。”这便是拓跋焘将东、西宫合在一起的宫城。宫城内有普通人居住的坊,大坊有居民四五百家,小坊有居民六七十家。坊内开巷,经常进行搜检,以防奸细和坏人隐藏。
“其郭城绕宫城”,从另一个侧面更证明了北魏平城西宫是大同古城的源头。因为平城郭城能西、南绕的宫城非西宫莫属。同时,也说明了北魏京师平城,只有宫城和郭城,没有所谓的外城。《魏书》和《水经注》中所提到的“城”,是分别指故平城、宫城和郭城。
城,是古代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存续的重要标志。后来发展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重要景观。中国的城还主要是行政和文化的象征,在理论上,中国城主要是用以保护人民的。《说文》就说过:“城以盛民也。”所以,古代中国出现和存在着许多伟大的城。汉唐时代的长安、北魏的平城、元代的北京、以及明初的南京、都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过贡献。这些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
大同古城墙,是大同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大同平城遗址被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主要依据。古城墙是大同岁月的存影,亦是古城历史的一段凝固。
古城墙溯源
大同城墙广义上包括东、南、北小城,大同府城特指主城。大同府城是在北魏基础上建设的,至今北小城仍有汉代墙体。
关于大同古城墙的由来,至少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北魏。这点是没有异议的。不过,它的起始建筑在何年月,其肇始方位具体在何处,以前众多研究大同的学者,包括中国古代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杨守敬(《水经注图》)、顾祖禹(《读史方舆纪实》)等,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厘清,或语焉不祥,或勘检欠精,或史料误识。
大同城区现存古代城墙历史悠久,承接延续时间长,墙体保存较好,可以这样说,大同现存的古城墙,以及城内的里坊格局,无论是承接历史之长,或者留存现状之完整,都是目前中国之唯一。其历史文化价值之高,就可想而知了。大同古城的修筑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北魏时期、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而且整个城墙主体除明代略有缩减和增高包砖外,一千六百多年以来一以贯之,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里说明一点,有的研究者把大同古城墙的修筑分为四期,认为在北魏前还有战国、汉时期。估计这一时期平城,可能没有城墙。即便有,也没有多大规模。史书记载,昭成皇帝(什翼键)二年(339年)夏五月,曾在参合陂召集各部大人讨论定都漫源川(现桑干河)一事,但久议不决。《魏书·平文皇后传.》载:“昭成初,欲定都于漫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日:’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另《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载:“什翼畦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以上均说明,平城在北魏建都前,没有城郭。所以说,大同古城墙的初步形成是北魏初,北魏时期平城的都城修筑主要在太宗和世祖时期,如《魏书》卷三泰常七年九月辛亥:“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又同年冬十月条载:“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这时的平城都城城垣已具规模,也就是现在留存大同古城墙的最初形态。
已故学者李恒成先生考证,早在北魏迁都平城之前,鲜卑拓跋部就有在平城以南的桑干河上游一带定都之意。昭成皇帝二年(339年)夏五月,曾在参合陂召集各大人商议定都漫源川之事,但久议不决,后来根据太后(平文皇后)之意,定都一事作罢。事见《魏书·平文皇后传》:昭成初,欲定都于漫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但寇来,难卒迁动。乃止。”文中的漫源川即今桑干河上游,大体在今朔州的山阴一带。说明当时的拓跋部就有南迁意向。实际上,早在之前的穆皇帝六年(313年),就修筑了故汉平城,称之为南都,与修筑在盛乐的北都遥遥相望。
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位,宣告了北魏国家的诞生。十多年后,即天兴元年(398年)七月,拓跋珪把首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同年八月。“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径术,表道里,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魏书·太祖纪》)这是太祖拓跋畦定都平城初的几项京城形制措施:一是营建宫室;二是创建宗庙;三是封定京畿、京郊、京甸(《周礼疏》:“郊外日甸。”);四是勘正首都街路;五是表识京都里坊;六是统一度量衡。以上举措,并没有建造京城墙垣之举。在太祖一朝用于工役最多的是宫苑:天兴元年十月起天文殿(在未建成的西宫内。);同年,起鹿苑;天兴二年七月,起天华殿;天兴三年起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终其一朝,太武帝没有在平城营建所谓的京城外城。
曾出使过北魏的南齐使者在回国介绍北魏首都平城时亦说:“什翼畦始都平城,犹逐木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居处。”(《南齐书.魏虏传》)也就是说,拓跋部族初都平城时仍逐水草而居,并无城郭,到太宗朝(木末)时期才开始定居下来。
拓跋畦并不是没有营建平城城郭的想法。天兴年间(400~403年),拓跋畦刚建都平城不久,意欲营建京都城邑,他想到机巧通达的莫题。然而,此时的莫题因李栗案,已由东宛侯黜降为济阳太守,他马上下诏命莫题回京议筹建事宜。史书这样记载:“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以题机巧徵,令监之。召入,与论典造之宜。题久侍颇怠,赐死。”此段史实说明,迁都后不久的拓跋珪就有营建平城的宏伟想法:其规模要仿汉魏时都城邺城、洛阳、长安的规制,城周数十里,而且已备材百万根。莫题对这次平城大规模的建设态度消极,很让太祖拓跋珪失望。有违圣意的莫题,也就被太祖“赐死”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魏书》上有两个莫题,这个莫题是繁畴(即今浑源)人,其祖父莫含是北魏初建时赫赫有名的谋臣。
莫题死后,平城的城垣修建工程明显胎死腹中。那么,京城的其他城建工作也是否停止了呢?那备好的百万根料材又作何用呢?
莫题是在天兴三年夏因李栗案被贬出京城,很可能是在当年冬或翌年春又奉旨回京的,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城建筹划的时机,不违农时,且无战事。莫题指不上了,“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的拓跋珪没有因为莫题之死而停止其他城建,“广宫室”仍继续进行下去,备好的料岂能荒置?于是,天兴四年五月,(在北苑)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天兴六年十月,起西昭阳殿;天赐元年(404年)“冬十月,辛巳,筑西宫。十有一月,上幸西宫,大选朝臣,令各辨宗党,保举才行,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 這里想着重提一提西宫。天赐元年十月辛巳所筑的西宫,就在故平城(现操场城)南隔一道“城南渠”(现平城街)的目前大同城址北部。所谓的西宫是比照位于故平城东的东宫而言。西宫建有两殿:天文殿、临板殿。拓跋珪(天赐六年十月)死后,其子拓跋嗣继位,是为太宗。当年十二月,即永兴元年(409年),太宗就移居西宫的天文殿(事见《魏书·太宗纪》:永兴元年“十有二月,帝始居西宫,御天文殿”)。永兴四年,“四月乙未,宴群臣于西宫,使各献直言”。关于临板殿的记载,同年八月,太宗西巡幸诸部落后,“车驾还宫,壬子幸西宫临板殿,大飨群臣。”(《魏书·太宗纪》)也就是说,此时的西宫这两殿已成北魏朝廷的政务中心。实际上,早在太武帝时,天文殿已是北魏的政务主场了,《魏书·太祖纪》:天兴元年“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皆称万岁,大赦改年,追尊成帝以下。”
这些宫殿的位置十分明了,为什么日本学者前田正名说出“这些宫殿的位置目前已无从查考”(《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二节)的定论呢?主要是他没有考察出有些宫殿的载体平城西宫、东宫(拓跋焘时并入西宫)的位置来。
拓跋氏迁都平城之初,营建宫室时,东宫的位置大体在故平城东、御河西岸,即现在的黄花街到火车站一带。拓跋焘即位后,他把曾经作为太子时居住过的东宫移入西宫,将故东宫改建成万寿宫,并建永安、安乐两殿及临望观(亦称紫楼)和九华堂(亦日西堂)。《魏书·世祖》载:始光二年(425年)“三月庚申,营故东宫为万寿宫,起永安、安乐两殿、临望观、九华堂。……九月,永安、安乐两殿成。丁卯,大飨以落之。”
此后,万寿宫便成为北魏朝廷的政务活动中心。拓跋焘的孙子文成帝即位后,给事中郭善明性机巧,欲讨新帝欢心,上书大起宫室。大臣高允谏曰:“臣闻太祖道武皇帝既定天下,始建都邑,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以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已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魏书.高允传》)高允的谏言中,其他所含的历史信息且勿论,起码可以得知,在文成帝一朝万寿宫已成皇帝理政和日常起居的活动中心了。
北魏建都平城时代,大规模地在京师建筑城垣只有两次,且都在太宗的泰常年间。一是在泰常七年(422年)五月,修筑周回三十二里的平城外郭,其勘考情状,史学家、考古学家张畅耕先生已有备说,此不赘言。二是泰常八年的西宫城垣修筑。《魏书·太宗纪》载:“冬十月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前文已经提到,早在太武帝天赐元年已修筑成西宫,而这次对西宫的修筑规模大大超过以前,其面积仅次于郭城。这个扩建的西宫城垣,就是明代大同城墙的肇始。
现在的大同古城墙,是明大同府城遗迹,东西宽1750米,南北长1800米,几近正方形,为明初徐达在旧土城改建的。那么徐达改造前的大同府城周回是多少呢?史籍说,“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徐达将旧土城的南北长四分之一截了去,东西墙体未动。如果复原回旧土城的规模,那么明前的大同故城墙应该东西仍是1750米,南北就成了2400米了。这个旧土城也正是辽、金西京城址。《辽师·地理志》:“因(沿袭)建西京,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这里的“因”,就是沿袭了北魏的西宫城垣。
我们把现代的长度“米”,来换算成古代的里。《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1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这个秦汉时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后世。北魏建国伊始,拓跋畦便“较五量,定五度”(《魏书·太祖纪》),也应是遵从此制的。这样换算下来,明前的大同故城墙,周回8300米便是当时的19.9里,几乎接近20里。明的大同府城墙是“因IH~城南之半增筑”,这个20里“旧土城”就是“广袤二十里”的辽、金西京;辽、金的西京城垣是“因”北魏“周回二十里”的北魏平城西宫而建。因因相袭,三城同体,“周回二十里”的北魏平城西宫,就是现存大同古城墙的肇始之体了。换言之,北魏平城西宫便是现今大同古城墙的源头(只是被徐达截去了四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说,大同古城墙从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冬十月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起,到2018年农历的十月癸卯日,整整1595岁了!中国现存的著名古都城垣年龄中:北京735岁(元至元十六年建);南京1094岁(五代后梁贞明六年建);西安1432岁(隋开皇二年建);洛阳980岁(北宋景佑元年建),其他遑论?
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大同的古城墙年龄是九大古都中的大哥大。
就“北魏平城西宫便是现今大同古城墙的源头”这一结论,还有两点需要阐述一下。
一是《辽史·地理志》中所说的“双阙”具体位置问题。《辽史·地理志》西京路条下说:“因建西京。……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不少平城研究者由于忽略,或者说勘错了西宫的位置,于是这个“双阙”便被错误地认定到古城北门以外,即现在的草场城内的粮油公司一带了。出此误断的原因,一是把“城之北面”理解成为“城外北面”;二是没有确定准北魏平城西宫的位置;三是忽略了平城西宫(今大同古城)内还有一座宫城,即太武帝朝的东宫。太武帝拓跋焘继位的次年,也就是始光二年(425年),便把他为太子时出生和生活过的东宫改建成万寿殿。延和元年(432年)春正月,五岁的拓跋晃被立为太子。有太子却无东宫,于是在当年七月,便开始重新辟地修建东宫,地址选在“周回二十里”的西宫内北部。整整用了二年的时间,东宫才建成。《魏书》这样说:始光三年“秋七月辛巳,东宫成,备置屯卫,三分西宫之一。”这个东宫的规模也不小,占去了西宫的三分之一。这正是《辽史·地理志》所说“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的北魏平城东宫。“双阙”的具体位置大体在现城内武定街的司令部街的东口一带。
二是北魏时关于“宫”的概念。关于“宫”的概念,《尔雅·释文》这样解释:“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我们近现代的研究者,受这个概念的影响很大,一提到“宫”,思维里就定格在帝王之居了。然而,刚刚入主华夏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对此并未严格地去遵从。在他们的宫垣里,同时也置里坊,设市路,居民众。如拓跋畦在天赐三年六月修筑的漫南宫,就“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径涂洞达。”(《魏书》卷二)这就是说,拓跋氏迁都平城后,虽然想改变逐水草而居的落后面貌,但京城的面貌仍然与一般中原都市景观迥然不同。据《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载:“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南坊搜检,以备奸巧。”这便是拓跋焘将东、西宫合在一起的宫城。宫城内有普通人居住的坊,大坊有居民四五百家,小坊有居民六七十家。坊内开巷,经常进行搜检,以防奸细和坏人隐藏。
“其郭城绕宫城”,从另一个侧面更证明了北魏平城西宫是大同古城的源头。因为平城郭城能西、南绕的宫城非西宫莫属。同时,也说明了北魏京师平城,只有宫城和郭城,没有所谓的外城。《魏书》和《水经注》中所提到的“城”,是分别指故平城、宫城和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