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史的意义在于,它对同一事件的多元叙述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多个侧面。不同的声音之间,有“共存、互扰、矛盾”;不同的声部之间也常有“遮掩覆盖”;也许还有人试图将自己的声音作为独唱,而将历史简单画上句号。我曾为此迷惑不解,现在则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罗生门”式的历史真实,才是历史的至少一种意义所在。 ——傅光明
永康人赵飞云有门独到的手艺——镶牙,他靠着这门活一直在泰国过得有滋有味;同样有一门绝活的永康人施锦春,正在为找不到徒弟来继承凿花技术而苦恼;更多的身怀绝技的永康手艺人,则丢下了曾经已经不再风光的手艺,过着自己孤单的晚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选取了被誉为“百工之乡”的永康,先后寻访30多位老手艺人,记录下他们日常生活和学艺过程的口述历史,总共七十万字。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经过整理后结集成册,名为《永康手艺人口述史》。
很少有人把目光专注于此。那些有别于官府工匠的传统手艺人,几千年来生活在底层,以自己的专门技术给百姓提供种种看来并不起眼却是必须的物件或服务。艰难谋食,顽强图存,他们的生存之道与折射出来的精神,可称得上工艺中的伟大者。在传统社会身份的阶梯排列中,“工”始终列于“农”之后,只要有田可种,很少人愿意离乡背井,去凭手艺谋生的。现代产业工人,尽管只是机器的附庸,倒在若干近代思想体系与社会操作中被归为领导阶级,尽管有虚言的成分,事实上,至少比农民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因为其无,才显珍贵,用这句话来形容“百工之乡”的手工艺生存现状,最恰当不过。“三年前我跟随几位编者一起开始口述史的收集、整理工作,记得当时就有很多手艺人告诉我,因为无人传承、经济效益差等原因,将不再从事手工艺。”出生于1994年的胡肇沧,负责对口述人的拍摄、录音工作,他曾在这三年里多次走访同一位手艺人,“第一年还找得到,第二年就大门紧闭,杳无音讯了。”
同样,主编卢敦基调查发现,在手艺人不再吃香、依靠手艺不能维持生计的背景下,许多手工艺门类都无法招到传承人,于是这些手艺人只得选择其他的生存手段,祖传技艺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了。永康手艺人群体目前正趋向于老龄化,《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中提到的手艺人里,年纪最大的已94岁,最年轻的也有近50岁了。“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还会去学门手艺养家糊口,70年代的人根本不会再从事这一行业了。”卢敦基遗憾地说,永康的“百工之乡”名片,会随着这批老手艺人的逝去而远离人们的视线。
做漆、凿花、交椅、串蓑衣……每一门手工艺的历史,都刻画出一幕幕生活百态。今人再看这些早已不再使用的竹篾、打蜡,只余下流转的岁月镌刻其上,让人无限感慨。为永康手艺人编辑一本口述史,正是希望以更丰富的群体记忆来充实历史,“许多手艺人在口述时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向社会传达这一情感,才是本书的核心。”
本书从人物由师徒关系、在家与出门两类不同的谋生方式、如何工作及收钱、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性与婚姻状况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诸方面入手,力图展现与揭示永康各类手艺人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在充满变化的当代社会的处境。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访问了30多位不同行业的老手艺人,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设计问题,以科学方法搜集材料并加以整理,由于研究人员多是永康本地人,有的自己就做过手艺,与采访对象原本就熟悉或是乡亲,彼此沟通全无阻隔,且有一种深切的同情乃至感同身受,加上学术背景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结果出人意料地精彩。
“我们心中非常明白:永康手艺人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就用非凡的勇气,锤炼行业的专业智慧,以十分的勤劳和踏实,创造了一个超越身边水准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局部和脆弱。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这个世界起步,抵达了更为美好的人间奇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永康手艺人的口述让我们感慨,让我们叹服,让我们充满信心:一个民族,只要有这样的勇气和韧劲,他的存在与发展,难道还需要抱有任何一点点疑虑吗?”
永康人赵飞云有门独到的手艺——镶牙,他靠着这门活一直在泰国过得有滋有味;同样有一门绝活的永康人施锦春,正在为找不到徒弟来继承凿花技术而苦恼;更多的身怀绝技的永康手艺人,则丢下了曾经已经不再风光的手艺,过着自己孤单的晚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选取了被誉为“百工之乡”的永康,先后寻访30多位老手艺人,记录下他们日常生活和学艺过程的口述历史,总共七十万字。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经过整理后结集成册,名为《永康手艺人口述史》。
很少有人把目光专注于此。那些有别于官府工匠的传统手艺人,几千年来生活在底层,以自己的专门技术给百姓提供种种看来并不起眼却是必须的物件或服务。艰难谋食,顽强图存,他们的生存之道与折射出来的精神,可称得上工艺中的伟大者。在传统社会身份的阶梯排列中,“工”始终列于“农”之后,只要有田可种,很少人愿意离乡背井,去凭手艺谋生的。现代产业工人,尽管只是机器的附庸,倒在若干近代思想体系与社会操作中被归为领导阶级,尽管有虚言的成分,事实上,至少比农民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因为其无,才显珍贵,用这句话来形容“百工之乡”的手工艺生存现状,最恰当不过。“三年前我跟随几位编者一起开始口述史的收集、整理工作,记得当时就有很多手艺人告诉我,因为无人传承、经济效益差等原因,将不再从事手工艺。”出生于1994年的胡肇沧,负责对口述人的拍摄、录音工作,他曾在这三年里多次走访同一位手艺人,“第一年还找得到,第二年就大门紧闭,杳无音讯了。”
同样,主编卢敦基调查发现,在手艺人不再吃香、依靠手艺不能维持生计的背景下,许多手工艺门类都无法招到传承人,于是这些手艺人只得选择其他的生存手段,祖传技艺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了。永康手艺人群体目前正趋向于老龄化,《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中提到的手艺人里,年纪最大的已94岁,最年轻的也有近50岁了。“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还会去学门手艺养家糊口,70年代的人根本不会再从事这一行业了。”卢敦基遗憾地说,永康的“百工之乡”名片,会随着这批老手艺人的逝去而远离人们的视线。
做漆、凿花、交椅、串蓑衣……每一门手工艺的历史,都刻画出一幕幕生活百态。今人再看这些早已不再使用的竹篾、打蜡,只余下流转的岁月镌刻其上,让人无限感慨。为永康手艺人编辑一本口述史,正是希望以更丰富的群体记忆来充实历史,“许多手艺人在口述时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向社会传达这一情感,才是本书的核心。”
本书从人物由师徒关系、在家与出门两类不同的谋生方式、如何工作及收钱、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性与婚姻状况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诸方面入手,力图展现与揭示永康各类手艺人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在充满变化的当代社会的处境。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访问了30多位不同行业的老手艺人,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设计问题,以科学方法搜集材料并加以整理,由于研究人员多是永康本地人,有的自己就做过手艺,与采访对象原本就熟悉或是乡亲,彼此沟通全无阻隔,且有一种深切的同情乃至感同身受,加上学术背景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结果出人意料地精彩。
“我们心中非常明白:永康手艺人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就用非凡的勇气,锤炼行业的专业智慧,以十分的勤劳和踏实,创造了一个超越身边水准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局部和脆弱。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这个世界起步,抵达了更为美好的人间奇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永康手艺人的口述让我们感慨,让我们叹服,让我们充满信心:一个民族,只要有这样的勇气和韧劲,他的存在与发展,难道还需要抱有任何一点点疑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