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缘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每逢我拿着书本在院子里埋头写作业,奶奶就要坐在我旁边念叨她的小曲儿:“从小读书不用功,不知书中有黄金。不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用苦心。”
  一般情况下听到这个,我总是很烦躁,“谁读书不用功啦?净干扰人家写作业!”于是忿忿地起身离去,“您老人家还不是大字不识一箩筐!”
  确实,奶奶认得的字没几个。如果非要说准确些,除了“一”、“二”、“三”,她这辈子看见了认识并且能写出来的字只有三个,那就是她的名字。
  在农村,像奶奶这样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多没入过学堂,认得的字自然也不多。我一直在想,一个不识字的旧社会老太太为啥老念叨读书的好处,后来想到她是一位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想必是从教友那儿学来的腔调,另外她居然还有一本厚厚的硬皮《新旧约全书》,据说价格不菲,我只有在她去教堂时才看到过几回,虽然纸张已经变黄甚至发霉,但她还是宝贝一样用布包了一层又一层。
  当我自认为想通了事情的来由,不禁感慨起神灵的伟大:居然让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然而,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流行着一种观念:女娃读书不中用。这个“不中用”不是说女娃念不好书,而是长期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父母普遍觉得送女娃读书是让整个家庭“亏了本”。
  我的父母都念过书,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到小学就止步了,因为在他们即将升入初中时迎来了十年文革,此后便再也没有踏入学堂。对于没能一直上学这件事,母亲现在看得很淡,只有在她的老同学聊天时奉承道:“你这学当初要是念得高了,现在当个省干部都不成问题!”本来口若悬河的母亲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句话也不说,给人种“当不成就不当”的含蓄气概,这时父亲就要出来打趣:“她要是能成省干部,我就是国家级干部了!”然而私下里“对质”时,父亲也不得不龇着牙偷笑默认母亲的书念得确实比他好。
  书念得好的母亲没能一直把书念下去,一方面是由于文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多。母亲小的时候,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她排行老四,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虽然母亲家的生计在全村还说得过去,但让这几个孩子轮流都去上学显然是吃不消的,恰巧又逢上个“把知识分子踩到脚底”的时代,母亲便随大流放弃学业,和她的姐姐们一起到黄土地上挣起了工分。
  当母亲向我谈起她上学读书的往事时,我总觉得除了文革和家庭经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因为母亲的兄弟姐妹们,也就是我的大姨、二姨,都没有读到小学毕业,小姨也只是初中毕业,而大舅却一直念到了高中。母亲和我的姨妈们似乎都默认,家里只要出一个能光耀门楣的男孩子就足够了,她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权利,甚至连书都不再去碰,因为大舅才是那个寄托众望的人。
  直到现在,我还很庆幸自己在懵懵懂懂的小时候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
  母亲虽然被夸小时书念得好,但源于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她最初没有打算让我把书念深,直到后来对哥哥的学习成绩极度失望,而我一直稳居学校第一名,这才改变主意没有让我在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还拉父亲一起保证“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大学。
  听母亲说,我还不认字时就喜欢看书,在书摊前一蹲就是半天,看各种各样的图画书。有时跟着父母去县城办事,看到书摊就死活不走,哭着拉着自行车不让他们办正事。
  那时的我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急切地想要去了解所有未知的东西,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在四岁多的时候似乎还想不到合理的方法。随着时间的累积,我接触到的奇奇怪怪的东西越来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这居然给我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别的小孩蹦蹦跳跳去撒欢儿时,我正愁眉苦脸地坐在家里自问十万个为什么。
  直到小学一年级学会了汉语拼音,我感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向我敞开大门。我开始寻找所有带字的纸张去阅读,家里找不出一本课外书,我就翻看哥哥用过的教科书。那时的我小学还没毕业,而哥哥的教科书都是初中版本。我把他所有的语文书翻出来,没事的时候就拿过来反反复复地看,虽然将近一半的字都不认识,但我还是理解了其中大意。《包身工》中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难,《白毛女》中农民对地主恶霸的仇恨,《灌园叟晚逢仙女》里除恶扶善的百花仙子,《杨修之死》里因才华致死的杨修,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丰富着我的童年生活。
  当然,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遭遇过尴尬。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好不容易从同学那儿搞到一张借书证,欢天喜地地去县城一家私人书店借来一本《简·爱》。夏季雨后的一个下午,我慵懒地躺在床上,面对大开的窗户,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正贪婪地阅读着小说中主人公的故事时,父亲进来了。他拿走我手中的书,翻看了没几页,脸色就不对了。看惯了《英雄儿女》的父亲大声呵斥我:“小小年纪就看不健康的书,像不像话?!”我一听急了:“这哪儿不健康了?上面不是写着外国名著吗?”“我不管是啥名著,这么多情啊爱啊是你小孩儿该看的吗?”颇具革命精神的父亲不由分说,拿着书就要撕,我急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别撕啊!这是借同学的,坏了要赔的!”父亲这才住了手,脸色却依然很难看:“下不为例!”说完丢下书便走了,搞得我也哭笑不得。这件事给我敲了警钟——原来不是所有书都能随便看的,从此我再也不敢带所谓的“情爱书”回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父亲未免有些不通人情,但当时农村人教育孩子的思想水平就停留在那个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最富足的读书时光不是在课堂,也不是在图书馆,而是在一家造纸厂。小学时有一个要好的小伙伴,她的母亲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造纸厂上班,有一次偶尔和她一起去找她母亲,当看到那堆成山的书时,我一下子被震住了。“这些都是不要的废书吗?”我在书山脚下拾起一本小人书,感觉自己的两只眼睛都在放光,“实在太可惜了,这么多好书就要被毁了”。从那以后,我就缠着那个小伙伴,要和她一起去造纸厂“找妈妈”,等过了守门老汉这关,我就一口气冲上书山的“顶峰”,俯瞰整个书海,然后再选一处满意的凹地藏身,之后大半天的时间,我不吃不喝躺在书堆里不停地看书,这本看烦了丢掉,再从另一处刨出一本,实在累了就枕着书小憩一会儿,身上还盖满了五颜六色的书。那时我心花怒放地以为,再没有比我更高级的待遇了,这么多书,想看啥就看啥,多奢侈呀。然而好景不长,小伙伴的妈妈换了工作,自那以后,守门老汉也把我挡在了门外,我那极度享受的读书光阴不得不告一段落。
  小时候对读书有那么热切的愿望,现在长大读了大学,身边有数不尽的图书资源,我却发现自己不再热衷看书了。
  有一次回家,我和奶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那时她八十了,意识开始不清楚,有时连自己的女儿都认不出来,她看着电视上小孩儿读书的镜头,突然转过头来问我:“你不看书了?”她微张着嘴,眼睛深深地陷进去。我震了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我开始反思读书二十多年对我的影响。确实,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不是小时书读得好,现在的我恐怕正在南方一家小加工厂干着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读书让我了解了外部世界的五彩缤纷,解答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疑问;此外读书还让我变得更加细腻,让我从书中了解世俗人情,窥探不为常人所知的真实的人性。
  怀着一种悼念式的情怀,我买来几本文学书看了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回小时候心满意足的感觉。这时我明白:放弃了读书思考,知识和乐趣也转身离我而去,就算后来又被拾起,但却像感情破裂的情人,即便复合,也找不回原来纯粹的情谊。
其他文献
大京,古称大金,地处福建霞浦东南海滨,距县城40公里。这个安静的村庄三面傍山,东面临海,村民以渔业和农业为主。村中存有大京沙滩、大京乡村古堡、牛舌头梯田等,素有“福建夏威夷”、“闽东北戴河”之美誉。  据载,大京古堡建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历经600多年风雨,至今大体保持完整。古堡长2815米,是现今全国最长的乡村古城堡。  大京古堡曾为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一, 设西、南、东三个城门,城上
期刊
一对拐杖,一把铁锹,一捆树苗,30年风雨无阻地穿梭在重庆市云阳县的大山深处。“栽树,我们最佩服的就是王国云。”在云阳县双江街道石云村,如果说起谁植树最多,谁对植树最情有独钟,那么所有村民都会告诉你,就是王国云。从义务植树实施至今,王国云在双腿残疾的情况下,跪着栽了30年树,从没间断过。他带动乡亲们一起植树5万余株,这位普通的农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树痴”。  “植树是我一生的事业,从来没有后悔过。我
期刊
2013年12月5日上午,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国际论坛”上,一份名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中国村级小学当前的命运——仍然挣扎在生存底线上。  报告所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指中国农村的村级小学(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待遇差和师资水平低。这些
期刊
背景: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编者:从龙翔凤舞的中国书法,到复杂精细的宣纸制作技艺,再到韵味醇厚的京剧……对于这些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你了解多少?和众多申遗项目相比,珠算申遗即便成功,带来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也屈指可数,类似珠算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难道非要盖上世界认可这枚大红印章才可以得到继续保护吗
期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不断提升。但农业与科技“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农业技术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对贵州省广大贫困地区来说,通过农技推广提升农业发展效率,增强科学种植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据贵州省科技厅统计,目前,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上升到50%左右,农业科
期刊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继巴西、越南之后的第三大咖啡产地,哥伦比亚咖啡(Café de Colombia)也是少数以自己名字在世界上出售的单品咖啡之一,咖啡,是哥伦比亚人的骄傲。  走进咖啡农家  吉洛斯先生的家是哥伦比亚65万咖啡农家庭的典型代表,每当有代表团或者记者参观的时候,总会被领到他家里感受一下真正的咖啡农家庭的生活,也因此,见过世面的他,少了些许羞涩,多的是一份派头。  吉洛斯先生从事咖啡事业
期刊
1938年,“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在纽约创办了一家公司。一天,他看见一名销售人员正在和顾客沟通,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非常有问题,推销了半天,顾客还是什么也没买就走了。销售人员回到工作台检查自己的账单,杜拉克发现,他记的账非常仔细、清楚,于是对他说:“希望你的表达能力和记账能力一样出色!”路过车间,杜拉克听到车间主任正在训斥一名生产人员。生产人员眼尖心细,能看得出产品的任何瑕疵,但动手能力非常弱,
期刊
由于不能冷冻,炎热的夏天往往是面包销售的淡季。但是,日本有一家企业经过反复试验,生产出可以冷冻的面包,解决了面包在夏季销量下滑的问题。为避免碳酸消失,碳酸饮料一般不能摇,日本可口可乐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不仅摇晃之后才能产生碳酸,而且口感更好。像这样的逆向思维方式,而今越来越受到日本企业的青睐。  以女性内衣为例。胸部丰满、迷人是绝大多数“低胸女”梦寐以求之事,她们的这一愿望成为众多内衣公司的产品开发依
期刊
世界上最难以忘怀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有多少美食的记忆,曾萦绕在我们的心头,甚至融入生命,而今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外婆用石臼打出的年糕,妈妈为年夜饭而包出的素鸡,冬天家家屋檐下挂的腌鱼腊肉,亲自下田挖的泥鳅,夏天刚从菜园摘下的通红的辣椒和碧绿的丝瓜,和玩伴上山采的野菜,舅舅下河摸来、用柳条串起的红丝棍和白条鱼……  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与其说是那个味道,不如说是那触发起的味蕾上的乡愁和
期刊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研究家族企业的教授莫滕·本内森说:“亚洲家族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传承问题。”他表示,企业传承问题在亚洲变得紧迫,不仅因为许多家族企业相对年轻——这意味着该问题是首次出现——还因为有证据表明,亚洲企业在传承问题上进展并不顺利。  本内森援引了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主任范博宏的研究。范博宏近来主要研究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他发现,家族企业在两代掌门人交接期间会丧失近60%的价值。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