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不会写一本正经的学问文章,只是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就一吐为快吧。
我认为:为师者,我们需要有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的精神。
首先,这一想法缘自社会上越来越高的“引文入理”的呼声。
“引文入理”最初多见于大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科学、市场原来都是教育的手段,经济全球化将之变为目的,结果大学生被培养成了为技术、为市场而存在的人。现在应该颠倒过来,培养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让人性成为统领。这是在反思西方理性教育的弊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伦理、哲学、人生观等全面素质。人类社会无疑需要科技、市场和教育专业化,但更需要技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统一。人类不可能把世界变成商品,把人变成商品。人类社会毕竟是人的社会,法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科学没有了灵魂,科学就是废墟”。我想,在这里,人文精神就是科学的灵魂吧。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是人类的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想,有许多东西是应该贯穿各阶段教育之始终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在中学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就该理解为: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人文科学精神得到和谐发展和统一。(需知,科学素养是强身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
至此,我想,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仍然把人文精神理解为“文科教育”是很不合适的。而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其次,我们还必须看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如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当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就是“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是人文精神关照下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走进语文课堂,举起人文的烛光引领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不断完善自我。
然而,说到“引领”我又自觉汗颜。也许,应该说“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更合适吧。
因为必须看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生长于斯的我们的教育观念一下子难以转变过来。因此,我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本身也难免存在着困惑,执行起来势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彻底性。而作为课堂中的另一主体——学生,他们受教育体制上的某些束缚,也不得不“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得不“为了考试而考试”。
可见,就目前状况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这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因于,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之间的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衡量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说学生的素质达标了。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为从人文的角度看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所以,我说:我们需要有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的精神。这既是一种平等对待学生的心态,也是一种正确看待语文课堂、正确看待自己的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
我认为:为师者,我们需要有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的精神。
首先,这一想法缘自社会上越来越高的“引文入理”的呼声。
“引文入理”最初多见于大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科学、市场原来都是教育的手段,经济全球化将之变为目的,结果大学生被培养成了为技术、为市场而存在的人。现在应该颠倒过来,培养有人文精神的人才,让人性成为统领。这是在反思西方理性教育的弊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伦理、哲学、人生观等全面素质。人类社会无疑需要科技、市场和教育专业化,但更需要技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统一。人类不可能把世界变成商品,把人变成商品。人类社会毕竟是人的社会,法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科学没有了灵魂,科学就是废墟”。我想,在这里,人文精神就是科学的灵魂吧。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是人类的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想,有许多东西是应该贯穿各阶段教育之始终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在中学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就该理解为: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人文科学精神得到和谐发展和统一。(需知,科学素养是强身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
至此,我想,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仍然把人文精神理解为“文科教育”是很不合适的。而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其次,我们还必须看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如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当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就是“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是人文精神关照下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走进语文课堂,举起人文的烛光引领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不断完善自我。
然而,说到“引领”我又自觉汗颜。也许,应该说“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更合适吧。
因为必须看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生长于斯的我们的教育观念一下子难以转变过来。因此,我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本身也难免存在着困惑,执行起来势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彻底性。而作为课堂中的另一主体——学生,他们受教育体制上的某些束缚,也不得不“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得不“为了考试而考试”。
可见,就目前状况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这很大程度上又要归因于,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之间的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衡量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说学生的素质达标了。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为从人文的角度看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所以,我说:我们需要有试着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堂的精神。这既是一种平等对待学生的心态,也是一种正确看待语文课堂、正确看待自己的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