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对话中聚焦延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平行对话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平行对话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师生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这里的“对话”不是我们课堂上热闹非凡、你问我答、缺乏深度的徒具形式的“伪对话”,而是作为一种精神思想交流的方式。具体体现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较为深层次的交流,它能造成思想观念、体验认知的碰撞。
  其实,真正的对话效果,不在于显性的形式,而在于隐性的深层次之中,它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换,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交换,不仅是言语思想的馈赠,也包括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而这“交换”或“参照”的对象,才是我们对话中最有价值的,因为独具个性的文本,独具个性的解读,即德里达所说的“延异”,是最具价值的。所谓延异,就是“无论文本多么持久,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把握它的结构,形成统一认识。在延异支配下,能指一再重复,意义自行替补。符号的确定意义,因而被不断延伸、覆盖,进入一个无休止的书写与阐释的大循环”。因此,我们至少要在以下几个层面关注对话之中的延异。
  
  一、在对话中关注文本思想观念的延异
  
  我们对话文本,之所以“不可能一劳而逸地把握它的结构,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本自身在文化空间与时间上的延异,尤其是遇上异质文化的文本时,这种延异将会加大。而我们过去的一贯做法是将它遮蔽乃至抹煞,将它们同化于我们的传统认知,这里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作一些阐释。
  我听过几堂《我有一个梦想》的公开课,也看过不少该课的优质教案,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突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着重点落在黑人的反抗斗争方面,而对“非暴力抗争”则将之淡化或归为局限性避而不谈。我认为,这个授课思路基本上是我们传统观念的再现,将异质文化纳入我们传统思维的轨道。而实际上,这篇文章更多是反映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延异,若将它作为确认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文本来解读的,则遮蔽了它的独特价值,套用一下美籍学者刘若愚教授的话:“伟大的诗与次等之间的不同在于,前者将我们带进新的境界而因此扩展了我们的感性,而后者为我们再创造出熟识的境界而因此只确认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国诗学》)。相反,《我有一个梦想》是反映了与我们相异的价值观念,并能“将我们带进新的境界”和扩展我们的感性,文本自身具有较大的延异性。因此,这堂课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的不同。
  我设置如下问题来引发学生比较思考:(1)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对待压迫,对待镇压我们一般是怎样做的,马丁·路德·金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我们如何评价?(3)对诺言、对政府许下的诺言我们是怎样对待的,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美国人又是如何对待的?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对同一事件,东西方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并直接影响了行为方式。差异如下:1.对于梦想,不是立足于追求个人幸福,升官发财;而是追求公众的“民主、平等、自由”,即“美国的梦想”。2.面对压迫,不同于我们“哪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同于“夺过鞭子揍敌人”,报仇血恨;而是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希望“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期待“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面对迫害镇压,不提倡暴力抗争、武装斗争。而是希望黑人“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用宗教精神升华灵魂,并要求“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3.对待民主与选举权,不是仅仅口头有要求,而实际上却将它看得很遥远;而是发出警告:“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而对政府曾经许下的诺言,不是认为那仅仅是一种宣传,而是用行动告诉人们:“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通过这些对比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尤其是真正的信仰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思想。因为越是异质的东西,越是容易引发碰撞,这种交锋,恰恰是新的理论的增长点,可使思想产生增殖,使我们受到启迪,得到补充吸收。尤其是“和解”与“宽容”的观念,能让人们不纠结于过去的恩怨,浩劫之后,迫害过去之后,没有仇恨,只有理性,只有平和,更是一种胸襟,这是我们所没有的。而且,从当今世界主流看,“对话”要胜过“对抗”,这些,都对我们有启迪,能够触动人们的灵魂。所以,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能给人以心灵的震动,思想的升华,能够体会和吸收新的思想。有了这种精神提升、人格的塑造,也就能够达到“立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文本自身的延异,尤其是异质文化、异质思想观念的延异。
  
  二、对话中应关注作者自身感知的延异
  
  我们传统的阅读理论要求“知人论世”,即要了解时代,了解作家,通常用“社会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来解释作者的思想或感受。这就抹煞了作家体验、感知方面的延异。其实,一个作家的价值,就在于面对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社会、同样的事物,却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充分展示出个人感觉方面的敏锐性、独特性和丰富性。因此,如果将郁达夫《故都的秋》用反映论的观点去解读,就会将凝聚了作者细腻感觉、独特审美视角的文本解读得兴味索然。因此,我在上该篇课文时努力引领学生关注文本中作者体现出的性格气质,尤其是丰富的细腻的感觉。因此,我引导学生分析:(1)一个人若是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京,一般是想做什么?而郁达夫不同于常人表现在哪里?学生认为,一般人这样做通常无外乎是办事,访友包括旅游等做一些有明确目的事,而郁达夫辗转千里跑到北平,不过就是要饱尝一下秋的滋味,实用性、功利性被淡化了,这就体现了郁达夫异于常人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审美的生活。(2)郁达夫到北平租一椽破屋做什么,它的生活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是郁达夫不是为谋生活而租破屋。“破屋”本身就代表了自然、真实、沧桑,作者租屋目的是早上起来喝大碗茶,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数漏下的一丝一丝的阳光,欣赏牵牛花。这就是郁达夫异于常人的地方,他能从真实的、自然的乃至是北平人的原生态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是一个悠闲的人,浪漫的人。只有抓住郁达夫生活态度、人生体验方面的延异,我们才能从他的“说法”中体会他的“活法”——“诗意栖居”,才会发现他象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才能体会到为什么能从满地落蕊清扫过后留下的“丝纹”中感受到一般人感受不到的“细腻”、“清闲”、“落寞”,体会他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延异。
  总之,通过对话作者,我们能够了解艺术家个人体验、审美、感受、禀赋等方面与常人的延异,不仅从“说法”中看出“活法”,更能看出“活法”如何影响“说法”;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有限的生活空间对我们思想及体验感知的束缚,让我们到广阔的天地里,去比较分析同样的生活、事物、景物为什么会给不同的人留下体验感受的巨大差异,并分析这种延异对写作表现的意义。
  
  三、关注学生读解方面的延异
  
  朱光潜说过:“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我们的阅读理论,已经从传统的以“知人论世”为基础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了。“读者中心”理论意味着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皆注我”了,意味着“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林黛玉”,这种阅读是最具主体性的阅读,它要求真正体验,要求阅读中要结合自身的理解加以感受,它最能体现阅读人格的独立性和自我精神的自由,尽管读解可能会违背传统的“原典”意义,可能发生误读乃至离经叛道,但也常常会冒出一些带有“灵性”或“智性”的“创造性碎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个性化或称为“多元解读”所产生的延异,并加以引领。
  例如,学生在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看到“艰辛被淡化,悠闲被放大,使我们能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已逝岁月的从容,倾听过去的诉说,回味昨天的意义。”有的从《再别康桥》中看到轻轻步伐背后有沉重,“‘不带走一片云彩’,是故作轻松潇洒之语,是对过去刻骨铭心,因难割舍,而希望说服暗示自己搁置过去”。这样延异的读解应当是带上了浓厚的个人的体验。还有的学生从选修课《论语》节选中,认为“生而知之者,确实存在,这就是善心、恻隐之心,良知良能等,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近乎人的本能。”这就属于理性的读解。更有学生不赞同《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对“懈怠者”的指责,认为“要摒弃虚名的诱惑,生命高于一切,要珍爱生命。放弃其实看上去也很美。”这更是智性的误读。这些解读,与教参等权威解读完全相左,但无疑的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误读,是知性和智性的延异。
  面对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对待延异,如何对待异质文化,对待他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弥补、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如索绪尔《基本语言学教程》所说的:“没有一个研究课题,能像语言学这样滋生如此多的荒唐观念、固执偏见和奇思异想”。
  ★作者简介:林榕,福建省宁化六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作文教学中的程式化训练,造成了当下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作文富有自己的个性,是每个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风格;个性;创新    文章的个性,主要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独有的个人特色和个人风格。文章的个性化特征,总的来说是由作者长期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熏陶和由此形成的个性气质决定的。如孙犁作
【摘要】情景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手法,对其结合方式的分析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几种常见的技巧。  【关键词】古典诗歌 情景结合 阅读教学 语文教育    抒情是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诗人情感的显著表现方式,情景结合是古典诗歌情感表现的主要手法,一篇好的诗歌常是立意高远且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不是写作手段而是诗歌意境达到的一种效果,两者结合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触景生情,二
近日,农行贵州分行成为贵州省内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焦点,《贵州日报》、《贵州商报》、贵州电视台等媒体对贵州分行进行了深入报道。这缘于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省委副书记王
期刊
“应用写作”课程是高等教育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也是一门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掌握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基础知
1月21日,星期一。当所有的人都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关注那场冰雪凝冻灾害时,贵州更是出人意料地成为重灾区。从元月13日起,罕见的雪凝天气日盛一日,相继水停了,电停了,甚至通讯也中断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多年,方法没少尝试,路子没少探索,指导性文章没少读,但在教学上,感觉不是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彷徨,而且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通过强化学
【摘要】梅因傲雪盛开,是古人眼中气节的象征,从先秦到清末,“梅”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古人的诗文创作中,成为高洁情操、孤傲性格的象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  【关键词】古代文人;梅花情结    梅花最先被记录在诗里的,当属《诗经》中的《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把成熟的梅子比作长成待嫁
目前,应用写作课是各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和技巧,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最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一.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理论体系.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从马克思主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很少去关注名著,名著阅读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08年名著阅读被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传承人类经典文化做了一点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些启示。  【关键词】名著阅读 社会契机 时代性 高考    江苏省进入新课程后的第一个《考试说明》(2008年)让名著名篇阅读的考查正式登上了高考的舞台,我们的名著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