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声艺术是要使人发笑的,使人发笑的独特手段是组织、制造“包袱儿”,而组织、制造“包袱儿”必须认真遵循、熟练驾驭一条规律,这就是在《相声大词典》(薛宝琨主编)中作为“艺谚艺诀”专门做了阐述、释义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词典对这一条目的注释包含了两个义项:一“指有故事情节的相声段子,其故事发展应遵循的准则”;二“指包袱的制造”。本文只针对其第二义项,与第一义项无关。对于这一点,相声界的权威人士—— 无论相声表演艺术家,还是相声理论工作者,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毫无例外地、不约而同地予以肯定、告诫、提示、强调。诸如侯宝林的《侯宝林谈相声》,侯宝林等的《曲艺概论》《相声溯源》,马季的《相声艺术漫谈》,姜昆的《潜心研究 成果问世》(刘国器《笑料中的修辞学》代序言),薛宝琨的《笑的艺术》,王力叶的《相声艺术与笑》,刘梓钰的《相声艺术的奥秘》,吴文科的《说唱义证》,汪景寿的《中国曲艺艺术论》,薛永年的《相声基础知识》,等等。在我看来,自有相声以来,最精彩、最经典、最脍炙人口、最经久流传的“包袱儿”,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张寿臣《贼说话》之“没贼,我棉袄哪去了”、马三立《八十一层楼》之“我忘带钥匙了”、侯宝林《三棒鼓》之“要钱的追家来了”、苏文茂《扔靴子》之“我为等那只(靴子),一宿没睡”、马季《打电话》之“你别来了,现在都八点半了”、姜昆《如此照相》之“我瞧那包子呢”等,大多得益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运用。毫不夸张地说,神奇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正是相声艺术的制胜法宝。
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可以致笑?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可以致笑?因为它契合了一条重要的致笑规律:不协调,即主观判断—— 意料,与客观真相—— 意料之外的不协调。因为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新奇;因为又在乎“情理之中”,所以巧妙;新奇+巧妙,所以聽者笑了。诚如相声作家何迟所说:“笑料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失掉平衡,造成不协调而产生的”。(《何迟相声创作集》第196页)又诚如王力叶所说:“这些因素(相声构成笑料的基本因素)中的核心是不协调”。(《相声艺术与笑》第72页)这就是说,无论相声致笑的规律有多少条,组织“包袱儿”的手法有多少种,大多最终都是通过不协调实现了“笑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造成的主观与客观的不协调正是其中是最活跃的笑因子。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方清平节目中的一个“包袱儿”:
我拿着化验单找大夫,大夫一看,直摇头:“完了完了完了……”我一听这话,腿都软了:完了?什么就完了?媳妇、房子,都八成新呢,这就归别人了?我太亏了!大夫还在那念呢:“完了完了完了……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
这个“包袱儿”收到的“山崩地裂”的效果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制造出来的。对于“完了完了完了……”观众的意料是“我”(方清平)身体出了问题,病情严重。而意料之外是大夫“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情理之中呢?大夫视力不够好,实在是太正常的事了。
《相声大词典》列举的例子更加恰切:“如《家传秘方》,写一个止痒的偏方儿,在瘙痒者的强烈期待下,抖出‘挠挠’的包袱。这个包袱观众根本想不到,而‘挠挠’又确实能够止痒,堪称‘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的典范”(第88页)。
无论是“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还是“挠挠”,都是通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产生的反差太大的不协调—— 患者可能很严重的病情与医生不够好的视力,瘙痒者对偏方儿高深莫测的想象,神奇疗效的期待与太过普通、发乎人体本能的“挠挠”—— 而实现的。
或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固然是很好的致笑途径,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那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桥段呢?
并不难找。如果你认真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的记录者,就会发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并不少见,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单子——
一个爱开玩笑的人一本正经指责一个怀了孕的女士:“你为什么带孩子上班?违反纪律了!”
一个顽皮的孩子躲在门后,企图吓唬跟他一起玩的小朋友,结果把妈妈吓了一跳。
一个醉鬼到别人家做客,喝醉后在主人家床上睡着了,到了半夜,主人提醒他说:“该走了。”醉鬼说:“好,走吧,我不送了!”
一个80多岁的亿万富翁,与一位40多岁的美女结婚了,人们向富翁讨教追女人的经验,富翁说:“没什么,无非是在年龄上做点手脚。”“噢,你说你才70来岁?”“不,我说我90多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都是可笑的。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但不可笑,还有点可怕。如上述例子所说,那个顽皮的孩子想吓唬小朋友,结果把妈妈吓了一跳,这里当然还有些童趣,可如果门开了进来的是一只大个的流浪狗,这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因此,相声需要的“意料之外”,应该是与人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而且还应依附在喜剧性的题材上,发生在具备喜剧情节的故事里。这样,才能产生笑。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拆开来看,“意料之外”的意料,即观众的判断,是实在的、确切的,而“情理之中”的情理,有时却可以是虚设的、假定的,甚至是有一点牵强的。这是因为,观众在欣赏相声的时候,总是怀有一点游戏、娱乐的心理,不会较真认死理儿,只要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情理”,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也不会影响“包袱儿”的效果。比如《肉烂在锅里》,说的是一个网吧黑心业主,罔顾国家规定,擅自接纳18岁以下少儿,为遮人耳目,竟这样强词夺理:
甲:“……你多大了?”“伯伯我九岁。”
乙:说话还不利索呢。
甲:“九岁大凉天出来干嘛?走走走……”
乙:回家吧。
甲:(问另一个)“你多大了?”“伯伯我也九岁。”“你九岁……哎,那孩子别走,来来坐这儿,俩人不整十八吗!” 乙:啊?俩算一个啊!
(甄奇、韩照创作,杨议、杨少华演出)
这个“包袱儿”的剧场效果是没说的,“意料之外”也没说的,但如果我们稍稍较一较真,就会发现其中的“情理”还是有点牵强:俩算一个,仨算一个可以吗?四个五个呢?然而,这样的问号,全被炸了锅的笑声淹没了。
法国作家让·诺安说得对极了:“在所有笑话中,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的,才是最精彩的笑话。”(《笑的历史》第33页)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怎样引人发笑的?
仔细品味此类“包袱儿”,引人发笑的奥秘在于观众的惯常思维与相声演员(作者)的另类思维对比后产生的滑稽荒诞的效果及观众无可奈何的认可。先解释一下所谓“另类思维”。这是笔者为说明问题、行文方便而杜撰的并不准确的概念,即相声演员(作者)在明知观众按照惯常思维在想什么的前提下而故意避开惯常另寻思路的思维,当然也要尽量使其合理。还是举例说明:
甲:我要问的啊,叫所答非所问。
乙:什么叫所答非所问啊?
甲:就是我问你什么话,你回答我的时候,别跟我的问话挨上。
乙:我还不明白,您给举个例子好吗?
甲:可以,比如说我问你“吃饭了没有?”
乙:那我应该回答……
甲:你说:“我刚洗完脚。”
乙:问我吃饭了吗,我说刚洗完脚,这全挨不上啊?
甲:挨不上就算对了。
乙:哦,挨不上倒算对?
甲:对。
乙:就是问东答西,天上一脚,地上一脚。
甲:就这意思。
乙:这叫胡说八道,这话问我多少句啊?
甲:问你五句。
乙:好,开始吧。
甲:你贵姓啊?
乙:我坐火车来的。
甲:叫什么名字?
乙:我肚子不疼。
甲:家在哪住啊?
乙:剛洗完澡。
甲:哎,几句了?
乙:三句了。
甲:您看怎么样啊,挨上了,甭问了,挨上了。
乙:不不不,什么就挨上了?
甲:我问你“几句了”?
乙:三句嘛。
甲:这不挨上了吗?
乙:哦,这“几句了”也算一句啊?
(引自苏文茂、马志存《答非所问》)
按照观众(包括相声演员乙)的惯常思维,“几句了”不应算作前面约定的关于“答非所问”的五句考题之一,这应是为了明确考试进程的一句问话,可甲就偏偏把它当作了五句考题之一。这是多么另类的思维!可你不得不承认另类思维也是一种思维,而且合情合理。观众在大呼上当又无可奈何的境地中笑了,且笑得很开心。这就是靠另类思维营造出来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说来说去,又回归了一条常识:“理不歪,笑不来”。通俗一点说,所谓“另类思维”,就是讲歪理。但讲歪理不是不讲理,更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只是在讲理的过程中,打一点擦边球,掺杂一点小狡黠,施展一点小技巧,以期造成种种不平衡、不协调。
由于惯常思维,还衍生出一条规律,就是按照惯常思维的导引,人们往往为所思考的问题预设一个前提,突破了这个前提就形成了“意料之外”,产生了笑。比如这则网络段子:
教授与农民在火车上相对而坐,无聊之际,教授说:“我出一道题,你若不知,给我5元。如果你出一道题,我若不知,我给你500元,如何?”农民同意。教授问:“月亮距地球多远?”农民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农民问:“上山三条腿,下山四条腿,是什么动物?”教授苦思无解,无奈给农民500元。农民接过钱准备睡觉,教授追问,上山三条腿,下山四条腿究竟是什么动物?农民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钱,然后睡觉了。
笑话的妙处在于读者无端地自己预设了一个前提:提问者应该是知道答案的。而作者偏偏突破了这个惯常思维,让聪明的农民无需准备答案,随便编造什么问题都可以,反正自己不知道答案也仅仅损失5元钱,而教师不知道答案得付500元,最后的结果总是合算的。于是,教授被戏弄了,读者笑了。
这种利用观众可能预设前提制造“意料之外”,用在相声里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类似智力竞赛的节目)
甲:请听题:说用铁锅炒豆,里头有红豆、绿豆。炒啊炒,炒熟了往外一倒,红豆,绿豆,清清楚楚。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乙:不可能。你这个问题没答案。
甲:有答案。
乙:怎么回事?
甲:一共就炒俩豆,一个红豆,一个绿豆。
乙:就俩豆啊?
(根据网络相声视频记忆复述)
你看,观众(包括演员乙)自己预设的前提(提问者一定是把很多红豆、绿豆放在一起炒)就这么想当然,提问者实际的设计(一共就炒俩豆)就这么刁钻。这是思维逻辑的一次有趣的邂逅,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的又一次胜利。
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就是在“包袱儿”已酝酿成熟最后抖开的瞬间,一定要展现一点突然性,即猝不及防,干净利落,切忌欲言又止,拖泥带水。像“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挠挠”“俩人不整十八嘛”等,一定是脱口而出,拖沓一点,或多一个字都会影响效果。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突然,才出乎意料,才新奇,才引人发笑。如果慢慢吞吞,都快漏了底了,观众还怎么笑?生活中,人们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每遇酒宴饭局,朋友小聚,都希望有那么一个段子高手、笑话专家给大家来段小笑话,活跃一下气氛。真正的高手都明白,他必须借一个话题,或找一个由头,似乎在不经意间进行他的“单口”表演,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果先弄一个人“报幕”,“现在请某某给大家讲一个笑话……”然后大家正襟危坐,毕恭毕敬,并且准备好笑容,这个笑话就太难讲好了。所谓“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的境界,就在于笑话来得突然,听者完全没有准备。舞台上的相声,前面必先有一段“垫话”,作用之一便是借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旨在进入主题之前,演员以轻松的心态、轻松的口气与观众“聊天”,在观众暂时忘了“这是相声,你在逗我”的一瞬间,突然把“顶门包袱儿”抖响! 居住在地球那一边,且已离世100多年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大概没有见过中国的相声,但他对笑的阐释很精到,也帮我们认识了相声,认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甚至认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然”。他说:“笑不过是因为人们突然发现,在他所联想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而导致的现象,笑恰恰是这种鲜明对比的表现”。(《笑的历史》第43页)
三、使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还应辅以哪些具体技巧?
有了比較好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设计以后,到了“施工”阶段,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技巧,才能圆满完成一个“包袱儿”。这些技巧主要有:
1.铺。即铺垫。铺垫的目的是诱导观众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具体地说,就是按照作者需要的结果去判断、去“意料”。比如,“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那个“包袱儿”,作者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希望观众“意料”“我”可能病了,并且情况很严重,这样才能形成最后的“意料之外”。为了这种诱导,铺垫早就开始了:先说“现在身体不行了”,然后说“找了一家长寿医疗站”……至于后面的“我一听这话,腿都软了”“媳妇、房子,都八成新呢,这就归别人了?我太亏了”等,都是铺垫。只有铺垫得如此“瓷实”,观众的“意料”才能得到强化,最后的“意料之外”才能来势凶猛,“包袱儿”的效果才能“山崩地裂”!
2.支。这是相声表演常用的技巧,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类“包袱儿”必要的手段。它是在经过了铺垫之后,在“包袱儿”即将抖开之前,再一次把观众的思维引向最终结果的相反方向,再一次强化观众的“意料”,以期与“意料之外”形成强烈反差。“支”一般由捧哏的完成。比如《夜行记》的“底”:
甲:……对面儿又来个警察。
乙:你赶快下来吧。
甲:下来?我趁他没瞧见,抹回头来一拐弯儿,“滋溜”一下子,这回他再想找我都找不着了。
乙:你到家了?
甲:掉沟里啦!
(《侯宝林相声选》第57页)
这句“你到家了”即是“支”。按照情节的发展,特别是侯宝林先生表演此处时轻松得意的口气,观众可能会判断“我”到家了,此时乙顺势来一句“你到家了”,把观众的“意料”彻底“支”到了事情结局的反面。
使用“支”的技巧,还有一个小窍门不应忽略,即“乙”的这句“支”与紧接着后面“甲”的那句话(通常即是“抖包袱”的“抖”了),最好是字数相当(“你到家了”“掉沟里啦”即是)或合辙押韵,这是为了对比鲜明,叙述流利,“包袱儿”抖开脆快。
3.翻。即演员常说的“翻包袱儿”。在“包袱儿”已经抖响了(观众笑了),观众对“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对立统一表示极大兴趣之后,按照观众的思路把这个“包袱儿”再翻一下,实际上是推波助澜,再一次搅动笑海。比如,“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那个“包袱儿”,就在这句话之后,那句“你说这行业能大喘气吗”即是。“翻”通常也是由捧哏的完成,因为方清平的这段是“单口”,所以只能由他自己“翻”了。
还有一种情况,“包袱儿”抖得比较含蓄,或者说“意料之外”来得过于“突然”,观众还不能马上发笑,还需要反应两秒钟,这时的“翻”就显得更为重要。
4.缝。类似于补充说明。如前所述,“情理之中”的“情理”,有时不一定让人完全信服,这就需要“缝”一下,使其趋于合理。比如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歪批三国》,其中一个“包袱儿”说,《侯批三国》(侯宝林批的《三国》)最贵,捧哏的猜其售价,猜了几次(从一百到五百)都不对,猜少了,最后逗哏的说“你花五千块也没地方买去”,捧哏的问“怎么这么贵呀?”逗哏的说“没出版”。这个“包袱儿”“响”了之后,是这样“缝”的:
乙:没出版你说它干什么?
甲:珍贵就在这一点。
乙:还珍贵呢?
甲:不能轻易拿出来,还在修。
(根据侯宝林、郭启儒合说《歪批三国》录音整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这是我至少思考了10年的一个题目。不管文章写得怎么样,问题说明白了没有,我只想告诉相声作者、演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相声致笑的重要规律、法则、途径、手段,是众多相声从业者经过无数次实践屡试不爽的一则艺谚,它是制胜法宝,而且是神奇的,上乘的“包袱儿”大多与它有关。
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可以致笑?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可以致笑?因为它契合了一条重要的致笑规律:不协调,即主观判断—— 意料,与客观真相—— 意料之外的不协调。因为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新奇;因为又在乎“情理之中”,所以巧妙;新奇+巧妙,所以聽者笑了。诚如相声作家何迟所说:“笑料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失掉平衡,造成不协调而产生的”。(《何迟相声创作集》第196页)又诚如王力叶所说:“这些因素(相声构成笑料的基本因素)中的核心是不协调”。(《相声艺术与笑》第72页)这就是说,无论相声致笑的规律有多少条,组织“包袱儿”的手法有多少种,大多最终都是通过不协调实现了“笑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造成的主观与客观的不协调正是其中是最活跃的笑因子。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方清平节目中的一个“包袱儿”:
我拿着化验单找大夫,大夫一看,直摇头:“完了完了完了……”我一听这话,腿都软了:完了?什么就完了?媳妇、房子,都八成新呢,这就归别人了?我太亏了!大夫还在那念呢:“完了完了完了……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
这个“包袱儿”收到的“山崩地裂”的效果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制造出来的。对于“完了完了完了……”观众的意料是“我”(方清平)身体出了问题,病情严重。而意料之外是大夫“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情理之中呢?大夫视力不够好,实在是太正常的事了。
《相声大词典》列举的例子更加恰切:“如《家传秘方》,写一个止痒的偏方儿,在瘙痒者的强烈期待下,抖出‘挠挠’的包袱。这个包袱观众根本想不到,而‘挠挠’又确实能够止痒,堪称‘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的典范”(第88页)。
无论是“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还是“挠挠”,都是通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产生的反差太大的不协调—— 患者可能很严重的病情与医生不够好的视力,瘙痒者对偏方儿高深莫测的想象,神奇疗效的期待与太过普通、发乎人体本能的“挠挠”—— 而实现的。
或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固然是很好的致笑途径,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那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桥段呢?
并不难找。如果你认真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的记录者,就会发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并不少见,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单子——
一个爱开玩笑的人一本正经指责一个怀了孕的女士:“你为什么带孩子上班?违反纪律了!”
一个顽皮的孩子躲在门后,企图吓唬跟他一起玩的小朋友,结果把妈妈吓了一跳。
一个醉鬼到别人家做客,喝醉后在主人家床上睡着了,到了半夜,主人提醒他说:“该走了。”醉鬼说:“好,走吧,我不送了!”
一个80多岁的亿万富翁,与一位40多岁的美女结婚了,人们向富翁讨教追女人的经验,富翁说:“没什么,无非是在年龄上做点手脚。”“噢,你说你才70来岁?”“不,我说我90多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都是可笑的。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但不可笑,还有点可怕。如上述例子所说,那个顽皮的孩子想吓唬小朋友,结果把妈妈吓了一跳,这里当然还有些童趣,可如果门开了进来的是一只大个的流浪狗,这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因此,相声需要的“意料之外”,应该是与人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而且还应依附在喜剧性的题材上,发生在具备喜剧情节的故事里。这样,才能产生笑。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拆开来看,“意料之外”的意料,即观众的判断,是实在的、确切的,而“情理之中”的情理,有时却可以是虚设的、假定的,甚至是有一点牵强的。这是因为,观众在欣赏相声的时候,总是怀有一点游戏、娱乐的心理,不会较真认死理儿,只要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情理”,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也不会影响“包袱儿”的效果。比如《肉烂在锅里》,说的是一个网吧黑心业主,罔顾国家规定,擅自接纳18岁以下少儿,为遮人耳目,竟这样强词夺理:
甲:“……你多大了?”“伯伯我九岁。”
乙:说话还不利索呢。
甲:“九岁大凉天出来干嘛?走走走……”
乙:回家吧。
甲:(问另一个)“你多大了?”“伯伯我也九岁。”“你九岁……哎,那孩子别走,来来坐这儿,俩人不整十八吗!” 乙:啊?俩算一个啊!
(甄奇、韩照创作,杨议、杨少华演出)
这个“包袱儿”的剧场效果是没说的,“意料之外”也没说的,但如果我们稍稍较一较真,就会发现其中的“情理”还是有点牵强:俩算一个,仨算一个可以吗?四个五个呢?然而,这样的问号,全被炸了锅的笑声淹没了。
法国作家让·诺安说得对极了:“在所有笑话中,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的,才是最精彩的笑话。”(《笑的历史》第33页)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怎样引人发笑的?
仔细品味此类“包袱儿”,引人发笑的奥秘在于观众的惯常思维与相声演员(作者)的另类思维对比后产生的滑稽荒诞的效果及观众无可奈何的认可。先解释一下所谓“另类思维”。这是笔者为说明问题、行文方便而杜撰的并不准确的概念,即相声演员(作者)在明知观众按照惯常思维在想什么的前提下而故意避开惯常另寻思路的思维,当然也要尽量使其合理。还是举例说明:
甲:我要问的啊,叫所答非所问。
乙:什么叫所答非所问啊?
甲:就是我问你什么话,你回答我的时候,别跟我的问话挨上。
乙:我还不明白,您给举个例子好吗?
甲:可以,比如说我问你“吃饭了没有?”
乙:那我应该回答……
甲:你说:“我刚洗完脚。”
乙:问我吃饭了吗,我说刚洗完脚,这全挨不上啊?
甲:挨不上就算对了。
乙:哦,挨不上倒算对?
甲:对。
乙:就是问东答西,天上一脚,地上一脚。
甲:就这意思。
乙:这叫胡说八道,这话问我多少句啊?
甲:问你五句。
乙:好,开始吧。
甲:你贵姓啊?
乙:我坐火车来的。
甲:叫什么名字?
乙:我肚子不疼。
甲:家在哪住啊?
乙:剛洗完澡。
甲:哎,几句了?
乙:三句了。
甲:您看怎么样啊,挨上了,甭问了,挨上了。
乙:不不不,什么就挨上了?
甲:我问你“几句了”?
乙:三句嘛。
甲:这不挨上了吗?
乙:哦,这“几句了”也算一句啊?
(引自苏文茂、马志存《答非所问》)
按照观众(包括相声演员乙)的惯常思维,“几句了”不应算作前面约定的关于“答非所问”的五句考题之一,这应是为了明确考试进程的一句问话,可甲就偏偏把它当作了五句考题之一。这是多么另类的思维!可你不得不承认另类思维也是一种思维,而且合情合理。观众在大呼上当又无可奈何的境地中笑了,且笑得很开心。这就是靠另类思维营造出来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说来说去,又回归了一条常识:“理不歪,笑不来”。通俗一点说,所谓“另类思维”,就是讲歪理。但讲歪理不是不讲理,更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只是在讲理的过程中,打一点擦边球,掺杂一点小狡黠,施展一点小技巧,以期造成种种不平衡、不协调。
由于惯常思维,还衍生出一条规律,就是按照惯常思维的导引,人们往往为所思考的问题预设一个前提,突破了这个前提就形成了“意料之外”,产生了笑。比如这则网络段子:
教授与农民在火车上相对而坐,无聊之际,教授说:“我出一道题,你若不知,给我5元。如果你出一道题,我若不知,我给你500元,如何?”农民同意。教授问:“月亮距地球多远?”农民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农民问:“上山三条腿,下山四条腿,是什么动物?”教授苦思无解,无奈给农民500元。农民接过钱准备睡觉,教授追问,上山三条腿,下山四条腿究竟是什么动物?农民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钱,然后睡觉了。
笑话的妙处在于读者无端地自己预设了一个前提:提问者应该是知道答案的。而作者偏偏突破了这个惯常思维,让聪明的农民无需准备答案,随便编造什么问题都可以,反正自己不知道答案也仅仅损失5元钱,而教师不知道答案得付500元,最后的结果总是合算的。于是,教授被戏弄了,读者笑了。
这种利用观众可能预设前提制造“意料之外”,用在相声里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类似智力竞赛的节目)
甲:请听题:说用铁锅炒豆,里头有红豆、绿豆。炒啊炒,炒熟了往外一倒,红豆,绿豆,清清楚楚。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乙:不可能。你这个问题没答案。
甲:有答案。
乙:怎么回事?
甲:一共就炒俩豆,一个红豆,一个绿豆。
乙:就俩豆啊?
(根据网络相声视频记忆复述)
你看,观众(包括演员乙)自己预设的前提(提问者一定是把很多红豆、绿豆放在一起炒)就这么想当然,提问者实际的设计(一共就炒俩豆)就这么刁钻。这是思维逻辑的一次有趣的邂逅,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的又一次胜利。
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就是在“包袱儿”已酝酿成熟最后抖开的瞬间,一定要展现一点突然性,即猝不及防,干净利落,切忌欲言又止,拖泥带水。像“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挠挠”“俩人不整十八嘛”等,一定是脱口而出,拖沓一点,或多一个字都会影响效果。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突然,才出乎意料,才新奇,才引人发笑。如果慢慢吞吞,都快漏了底了,观众还怎么笑?生活中,人们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每遇酒宴饭局,朋友小聚,都希望有那么一个段子高手、笑话专家给大家来段小笑话,活跃一下气氛。真正的高手都明白,他必须借一个话题,或找一个由头,似乎在不经意间进行他的“单口”表演,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果先弄一个人“报幕”,“现在请某某给大家讲一个笑话……”然后大家正襟危坐,毕恭毕敬,并且准备好笑容,这个笑话就太难讲好了。所谓“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的境界,就在于笑话来得突然,听者完全没有准备。舞台上的相声,前面必先有一段“垫话”,作用之一便是借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旨在进入主题之前,演员以轻松的心态、轻松的口气与观众“聊天”,在观众暂时忘了“这是相声,你在逗我”的一瞬间,突然把“顶门包袱儿”抖响! 居住在地球那一边,且已离世100多年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大概没有见过中国的相声,但他对笑的阐释很精到,也帮我们认识了相声,认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甚至认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然”。他说:“笑不过是因为人们突然发现,在他所联想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而导致的现象,笑恰恰是这种鲜明对比的表现”。(《笑的历史》第43页)
三、使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致笑,还应辅以哪些具体技巧?
有了比較好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设计以后,到了“施工”阶段,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技巧,才能圆满完成一个“包袱儿”。这些技巧主要有:
1.铺。即铺垫。铺垫的目的是诱导观众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具体地说,就是按照作者需要的结果去判断、去“意料”。比如,“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那个“包袱儿”,作者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希望观众“意料”“我”可能病了,并且情况很严重,这样才能形成最后的“意料之外”。为了这种诱导,铺垫早就开始了:先说“现在身体不行了”,然后说“找了一家长寿医疗站”……至于后面的“我一听这话,腿都软了”“媳妇、房子,都八成新呢,这就归别人了?我太亏了”等,都是铺垫。只有铺垫得如此“瓷实”,观众的“意料”才能得到强化,最后的“意料之外”才能来势凶猛,“包袱儿”的效果才能“山崩地裂”!
2.支。这是相声表演常用的技巧,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类“包袱儿”必要的手段。它是在经过了铺垫之后,在“包袱儿”即将抖开之前,再一次把观众的思维引向最终结果的相反方向,再一次强化观众的“意料”,以期与“意料之外”形成强烈反差。“支”一般由捧哏的完成。比如《夜行记》的“底”:
甲:……对面儿又来个警察。
乙:你赶快下来吧。
甲:下来?我趁他没瞧见,抹回头来一拐弯儿,“滋溜”一下子,这回他再想找我都找不着了。
乙:你到家了?
甲:掉沟里啦!
(《侯宝林相声选》第57页)
这句“你到家了”即是“支”。按照情节的发展,特别是侯宝林先生表演此处时轻松得意的口气,观众可能会判断“我”到家了,此时乙顺势来一句“你到家了”,把观众的“意料”彻底“支”到了事情结局的反面。
使用“支”的技巧,还有一个小窍门不应忽略,即“乙”的这句“支”与紧接着后面“甲”的那句话(通常即是“抖包袱”的“抖”了),最好是字数相当(“你到家了”“掉沟里啦”即是)或合辙押韵,这是为了对比鲜明,叙述流利,“包袱儿”抖开脆快。
3.翻。即演员常说的“翻包袱儿”。在“包袱儿”已经抖响了(观众笑了),观众对“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对立统一表示极大兴趣之后,按照观众的思路把这个“包袱儿”再翻一下,实际上是推波助澜,再一次搅动笑海。比如,“不戴眼镜什么也看不见”那个“包袱儿”,就在这句话之后,那句“你说这行业能大喘气吗”即是。“翻”通常也是由捧哏的完成,因为方清平的这段是“单口”,所以只能由他自己“翻”了。
还有一种情况,“包袱儿”抖得比较含蓄,或者说“意料之外”来得过于“突然”,观众还不能马上发笑,还需要反应两秒钟,这时的“翻”就显得更为重要。
4.缝。类似于补充说明。如前所述,“情理之中”的“情理”,有时不一定让人完全信服,这就需要“缝”一下,使其趋于合理。比如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歪批三国》,其中一个“包袱儿”说,《侯批三国》(侯宝林批的《三国》)最贵,捧哏的猜其售价,猜了几次(从一百到五百)都不对,猜少了,最后逗哏的说“你花五千块也没地方买去”,捧哏的问“怎么这么贵呀?”逗哏的说“没出版”。这个“包袱儿”“响”了之后,是这样“缝”的:
乙:没出版你说它干什么?
甲:珍贵就在这一点。
乙:还珍贵呢?
甲:不能轻易拿出来,还在修。
(根据侯宝林、郭启儒合说《歪批三国》录音整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这是我至少思考了10年的一个题目。不管文章写得怎么样,问题说明白了没有,我只想告诉相声作者、演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相声致笑的重要规律、法则、途径、手段,是众多相声从业者经过无数次实践屡试不爽的一则艺谚,它是制胜法宝,而且是神奇的,上乘的“包袱儿”大多与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