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秀才资格考试的物质支出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获得秀才资格的好处,学人谈了很多,如吴晗在《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中就指出可以享受免役等特权(收入《灯下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但获得秀才的投资却鲜见人研究,学人不得已涉及这个问题时,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泛泛而谈。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史料有很大关系。前者的资料在史学典籍中保存较多,研究起来不成问题;后者在史学典籍中保存较少,学人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幸运的是,话本小说中保存了这方面的大量资料,从而可以弥补史学典籍之不足。
  以获得秀才资格为中介点,读书人可分为三个阶段:前秀才阶段、获得秀才资格、后秀才阶段。读书人在前秀才和后秀才阶段的支出(如笔墨油烛、求师访学之类)均因人而异,不具备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统一性等特点。这种支出不好计算也无法计算,从而不在本文的论述之中。而在获取秀才资格这个点上,他们的部分支出却是强制性的,从而具有统一和普遍的意义。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对象。一般说来,这项支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三级考试(从明代中期开始,童生进学需要通过县、府、院道三级考试)所用的卷子钱;二是三级考试时请廪生做保的报酬;三是考中秀才入学时向学官所交的拜见钱;四是中秀才后自己做蓝衫、买头巾、定皂靴的费用。
  卷子钱在很多小说中都曾提到,如《鼓掌绝尘·月集》(明末作品)中陈珍要考秀才,其父对他说:“孩儿,十五日已是岁考日期,你爹爹昨日先替你买了卷子,不知还是寻那一个保结?”又如《照世杯》(清初作品)卷二《百和坊将无作有》,主人公欧滁山自言:“我老欧今日的文章才值钱,当时做童生,每次出去考,经营惨淡,构成两篇,定要赔卷子,贴供给 。”这都表明童生考秀才时要自己买卷子。买卷子要花多少钱呢?话本小说中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但可参考秀才考举人时的卷子价位。《欢喜冤家》(明末作品)第十回《许玄之赚出重囚牢》中,许玄从监狱里逃出要考举人,宿在一寡妇家:
  那许生开一张帐,自买卷子、文房四宝,一应进场之物,共十两银子。把那包银子一秤,止得三两,不上房钱,一些不曾打帐起。长吁短叹的,沉吟呆坐。至于三餐茶饭,那曾说起,便道∶“一时里高兴逃走来,端然不能进场,如何是好。身上又无衣服可当,此间又无亲戚可投,这道路贫方是贫,如之奈何!”只见巫云送一壶酒,几碗小菜,齐齐整整摆下。许玄见了道∶“不须费心,连小生在此安歇不成着哩。”巫云道∶“为何说此言语?”许玄说∶“一时间来了,少了些盘费,在进退两难之间耳。”巫云将帐上一看,道∶“笔、砚、墨、纱巾及进场之物,我家都有的,何用去买!”许玄说∶“为何你家倒有这些物件?”巫云道∶“我家相公在日,姓阮,是个好秀才。娶我主母,做得两年亲,便死了。”……只见巫云捧了许多物件,都是用得的。至于色衣,青色海青,一应俱有……许玄换了一套衣服,取了自己那包银子,往街坊买了卷子,到应天府中纳了。许玄是初观场的,见了老试士,请教他场中规例,忙忙的直至初五日。众官在应天府吃了进帘酒,迎到贡院里来……直至初八,巫云把一应例事,人参,油烛,安息香,进场之物送进。
  这是秀才考举人,说“自买卷子、文房四宝,一应进场之物,共十两银子”。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但看下文他所要买的东西包括文房四宝、纱巾、色衣、青色海青、一应例事、人参、油烛、安息香等大量物品,卷子应该很便宜。而且书中明言,“许玄换了一套衣服,取了自己那包银子,往街坊买了卷子,到应天府中纳了”,这点明了卷子钱绝对不会超过三两。总之,卷子钱一般不会太贵。童生考秀才应该和这相似,也不会太贵。
  童生请廪生保结时也需要花钱。这在话本小说中同样留下了记载。如上文提到的《鼓掌绝尘·月集》中,陈珍要考秀才,父与子的一段对话:
  陈进道:“孩儿,十五日已是岁考日期,你爹爹昨日先替你买了卷子,不知还是寻那一个保结?”陈珍听说个岁考,一霎时面皮通红,心中暗忖道:“这个却做出来!”便随口回答道:“孩儿还去馆中,与先生商议,若寻得一个相熟的,还省些使用盘费。”
  这表明:要人保结是要花钱的。至于要花多少钱,这里没有说明,而《人中画·自作孽》中(明末清初作品)则有明确的记载:
  一日,宗师岁考。徽州各县童生俱要廪生保结,方许赴考。原来徽州富家多,凡事银子上前,廪生、府县、道三处保结,穷煞也要几两。
  这是徽州地方的情景,请人保结要花好几两银子。因为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物价都不相同,在当时当地,几两银子能买多少物品呢?接下来的叙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汪费道:“门生不瞒老师说,家中只有薄田二亩,以为家母养膳之资。门生欲售一亩奉献老师,因考期甚迫,急切里没有售主,今不得已,只得将田契托舍亲押得酒资少许,乞老师笑纳,勿以凉薄为罪!”随将银封送上。黄舆接看是一两银子,便低头只管踌躇。汪费见黄舆踌躇,只道他嫌少,连连打恭恳道:“门生非敢吝惜,实是无处挪措,老师若嫌轻微,待府县取了,容门生将田卖了再补何如?”
  由此可见,一亩地还不够三级考试的保结费用。此项费用给读书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汪费就是因为“家计甚贫,四下求人,人见他银子少,没一个肯保”而走投无路的。如果想在进学时做点小动作,保结的费用会非常惊人。《型世言》(明代作品)第二十七回《贪花郎累及慈亲利财奴祸贻至戚》载:
  (钱公布)及至帮补了,他却本府(引者按,即浙江绍兴府)专保冒籍,做活切头,他自与杭、嘉、湖富家子弟包倒。进学三百两,他自去寻有才有胆不怕事秀才,用这富家子弟名字进试,一百八十两归做文字的,一百二十两归他。复试也还是这个人,到进学却是富家子弟出来,是一个字不做,已是一个秀才了。回时大张旗鼓,向亲邻道冒籍进学。又挨一两年,待宗师新旧交接时,一张呈子,改回原籍,怕不是个秀才?
  “一百二十两”不是小数字。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秀才值“三百两”,如央分上要三百两(《鼓掌绝尘·月集》);因县、府案首必定进学,卖县案首要三百两(《醉醒石》第七回《失燕翼作法于贪堕箕裘不肖惟后》,明末清初作品);甚至积惯棍徒骗生童时要价也是三百两(《型世言》第十五回《灵台山老仆守义合溪县败子回头》)等等。
  按照规定,童生被提学道录取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入学。入学时,要向学师缴纳拜见钱。《型世言》第八回《矢智终成智盟忠自得忠》就言:“他却不像如今的教官,只是收拜见,索节钱,全不理论正事的。”又,《醉醒石》第十一回《惟内惟货两存私削禄削年双结证》中的魏进士做了推官,其妻不满意,说道:“好好。做了教官了,一节才有些活动。他还多些拜见,进一番学,有一番束修。”这都表明,生员进学须向学师缴纳拜见钱,如果无钱交纳拜见,入学就会很有问题。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明末作品)中,学师讲了这样一件事,他道:“当初吾在沂州做学正,他是童生新进学,家里甚贫,出那拜见钱不起。有半年多了,不能勾来尽礼。斋中两个同僚,撺掇我出票去拿他,我只是不肯,后来访得他果贫,去唤他来见。是我一个做主,分文不要他的。斋中见我如此,也不好要得了。”这位秀才非常幸运,碰到了好学师。但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这么幸运。《醉醒石》第八回《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中,因为秀才们围攻了“奉旨采买书画玩器”的王千户,导致了千户和地方官府、学政的矛盾,各各上本辩解。“只是两院上本,行学查个为首生员。却把个新进并不曾出来的秀才,叫做陆完,是因他进学不完束修,竟将来报入在本里。却不:李代桃僵,张帽落戴。”只是未能交全拜见钱,竟然把一个莫须有且性质恶劣的罪名弄在了自己头上。由此可见,拜见钱的魔力实在不容小视啊!不过,陆完的运气还不算太坏,“还有那陆秀才,邀圣上宽恩,置之不问,已是个侥幸了。到后来中了举,中进士。京中闻他是前日打王千户,是个有胆气有手段的,却铨选了个北道御史,后来直做到吏部尚书。其实陆秀才原也没甚力量,那无妄之福,翻得从无妄之祸里面。”不过,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圣上不宽恩呢?是黜革还是充军杀头?恐怕都有可能。总之,拜见钱对一部分贫困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甚至会引来飞来横祸。
  学生毕竟贫富不等,按统一标准缴纳拜见钱是否合理呢?那些贫困不堪的学生,让他们缴纳拜见钱又是否现实呢?《石点头》(明末作品)第十二回《侯官县烈女歼仇》言:
  大凡初进学的秀才,广文先生每月要月考,课其文艺,申报宗师,这也是个旧例。其时侯官教谕姓彭名祖寿,号古朋,乃是仙浪人,虽则贡士出身,为人却是大雅。新生贽仪,听其厚薄,不肯分别超超上上等户,如钱粮一般征索,因此人人敬爱。
  这里实际上指出:新生的贽仪,一般“分别超超上上等户,如钱粮一般征索”。这种看其家庭富裕程度,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收费有其合理之处。但到底要收多少钱?那些实在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怎么办?这段记载都不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幸好,明末清初作品《云仙笑·拙书生》对此有明确的说明:
  大凡人家子弟进学之后,就要备贽仪相见学师。那贽仪多寡,却有规则,分为五等。那五等,却是:超户、上户、 中户、下户、贫户。那超、上二户,不消说要用几十两银子,就是中、下两户,也要费几金。只有贫户,不惟没有使费,还要向库上领着几两银子,名为助贫。
  这一方面证明了《石点头》所说的“分别超超上上等户,如钱粮一般征索”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家贫的学生可以免交。普通家庭要交的几两银子意味着什么呢?同篇中的另一处叙述提供了当时的物价。秀才文栋在省城考举人,想租寓贡院间壁的道院,对此,他有一番考虑:“到是道院幽雅些,况我又没个仆从,连饭也吃了他的,一总送他几两银子罢!”两项对照,可见拜见钱也不是小数字。至于拜见钱对秀才的影响,上文所述的陆秀才就是一个好例子。另外,《云仙笑·拙书生》中的文栋因为拜见钱,不但家事弄个干净,而且父亲因此而亡。拜见钱之痛由此全见。
  获得秀才还有另一项开销,即买蓝衫、头巾、皂靴等。这在话本小说中有明确的记载。《型世言》第二回《千金不易父仇一死曲伸国法》记载:“到了服阕,适值宗师按临,府县取送,道间与进了。王俊听得,心下惊慌,便送银三两与他做蓝衫。”只有蓝衫是要自己花钱做的,才会有人送钱做蓝衫。《鼓掌绝尘·月集》也有明确的记载:“那陈进听人来报说孩儿入泮,一家喜从天降,也等不得择个好日,便去做蓝衫,买头巾,定皂靴,忙做一团。”因为蓝衫等都是物品,不是货币,不存在物价差等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解不会造成问题,也就用不着换算了。戴头巾、穿蓝衫、着皂靴本是读书人获得秀才的一种特权,但也往往给秀才的生活造成麻烦。话本小说中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资料,但也隐隐显示出来,如《鼓掌绝尘·月集》就言秀才们“有头巾的没了蓝衫,有蓝衫的没了皂靴”,《天凑巧》第二回《陈都宪》也言:“又有一起秀才,有巾无衫,有衫无靴”,等等,诸如此类的描述,可见服饰要求对秀才的影响。
  综上所述,读书人要想获得秀才资格,在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这也说明,科举的公平性是相对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不要说平常的生活读书开销,就是考秀才时的卷子钱、保结钱及刚考上秀才时的学师钱、做蓝衫钱,也是无法办到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已知的商文化特征为基点,在文献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范围内,从进入夏纪年的考古学文化中去辨识夏文化。因此,商代第一首都—汤都亳成为区分夏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的商文化遗存,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商文化的认识提早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郑州商文化拥有迄今所见规模
期刊
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  “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文化元典《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期刊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一种人生烦恼,即“寻找”,虽然可以付诸主观努力,其烦苦也往往为常人所不堪。古人称此为“苦觅”。如苏轼《赠善相程杰》诗所谓:“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种心力和体力的辛劳,人们也用“踏破铁鞋”来形容。“苦觅”之中,如果能够终于柳暗花明,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句话原出自宋人诗句。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
期刊
端午溯源    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本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关于端午的起源,纪念屈原已是居于主流的一种说法。实际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更早时期的节俗自有其另外的渊源。而避疫和纪念,自汉唐以至后世,一直是端午节日并行的两大主题。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即指兰汤沐浴。这可能是文献中最早将“五月五日”与“兰汤沐浴”联
期刊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一亿多客家人的共识。“河洛”本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地理概念,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洛阳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寻根问祖是全球华人的大事,通过查阅史料和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一带,有可能就是五千年前炎黄部落活动的主要区域。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
期刊
每逢三月,春风春雷春雨过,满山满岭茶园醒,嫩枝绿叶茶旗展,茶季就来了。  徽州茶谚云:“假忙除夕夜,真忙摘茶叶。”意思是说,摘茶的季节是徽州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采茶多在清明后,清明至立夏者为头茶,称春茶;立夏之后为二茶,也称紫茶、夏茶;再后叫秋茶,也叫三茶、三暑。俗话说“卖儿卖女,不摘三暑”,意思就是为了培育茶棵,秋茶坚决不采。  采茶讲究眼明手快,一个采茶能手一天采茶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
期刊
任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山支脉林虑山北端,周围环山,处于著名人造天河“红旗渠”畔。据《任村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当时有任氏兄弟从河北邯郸迁到此地落户,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设立集镇。因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历史上就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的战略位置,至今留有许多文化古迹和遗址。抗战时期曾作为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所在地,红旗渠著名景点“青年洞”、“分水岭”、“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启动。由于职务、职责的关系,使我有条件在河南全省进行较为细致的田野作业;再加上各市、地、县编辑机构的协作,从1984年开始,即一县一县、一乡一乡地摸排,并作出记录。连同此前(1982年开始)所进行的一般性调查,至今已是20余年了。  在这段岁月里,我们跑遍了全省各地、市、县,拍摄了数千帧照片。至此,我总算对河南傩情的轮廓面貌理出了一点头绪。  首先
期刊
拨浪鼓是近代的一种儿童玩具,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鼓略有不同,它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鼓面而发出声响,颇有情趣。因此拨浪鼓常常成为母亲哄逗婴幼儿的用具或儿童自娱自乐的玩具。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华夏社会彩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鼓,在商代殷墟甲骨卜辞中更是多见“鼓
期刊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形态史诗。在北方,蒙古、藏、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民,多以草原游牧为生,草场与畜群的争夺、部落之间的争斗与战争连绵不断,使得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征战英雄的英雄史诗。而在南方,彝、纳西、哈尼、傣、拉祜、阿昌、苗、壮、瑶等民族的先民,多居于高山深谷或群山环抱、密林环绕的丘陵平坝地区,多从事定居的农耕生活,民族历史的主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史诗多为歌颂祖先文化英雄的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