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事实上,传统生物教学过多地重视生物的“双基”教学,对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认识不足。我们必须利用生物学科的自身优势,把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之中。况且在教材中,还涉及到许多与人类生命健康有关的知识,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思想意识,生物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课堂教学;野外教学;实验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一)结合教材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在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一课时,让学生知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利于健康;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日常生活饮食应适度,不暴饮暴食,不盲目节食,适当零食;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涨包或破损,不购买无证摊贩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发芽土豆、不熟扁豆和豆浆、毒蘑菇、新鲜黄花菜、河豚鱼等);不采摘、不食用野果、野菜;体育锻炼时自我监护的主要内容(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的指标)等。
  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这一节内容中,结合教材所阐述的概念原理,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癌症的发病情况:如讲到癌症危害目前已经日益严重。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它的发病原因和有害环境、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癌症每年要花掉数百亿元,每死亡5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而在0到64岁的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这不仅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也是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已经成为癌症防治的重点,这八种重点癌症合计占了癌症死亡原因的80%以上,其中肺癌超过癌症总死因的20%,已成为了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而且它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死亡率的增长也最为迅速。肝癌、胃癌及食管癌分居我国癌症的第二、三、四位,在农村地区危害尤为严重。另外,近年来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
  讲到这些数据,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①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膳食结构不合理和职业危害等。教育同学们不要吸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控烟还能减少慢性肺病、脑卒、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等的风险。②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到60%,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③饮食不合理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重要,而且是可避免的癌症发生原因。人类的癌症约有1/3和膳食不当有关系。④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的(砷、苯、煤焦油)等各种致癌因子,防止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
  又如在学习“合理膳食”中,新教材也结合时代的发展,增加了与现代人健康密切的营养知识,这方面容量比以前增加了,这是一个新的突破: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的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出现了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城市和较富裕的农村中超重和肥胖正在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人群要注意几方面:①控制饮食,不要吃高脂肪、高糖膳食,减少能量的输入。另一方面,加强锻炼和运动,增加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体内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②注意摄入富含卵磷脂丰富食物(如花生等豆类食品),让磷脂与脂肪结合成脂蛋白,从肝脏中运出去,从而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加上合理的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③由于蛋白质的重要作用,如果食物种类过于单一,体内就会缺乏某些必需的氨基酸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出现营养不良。可以在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提高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这就是“氨基酸的互补效应”),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④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食品普遍越来越精细,五谷杂粮等富含纤维素的粗食品摄入量也相应减少。其实,纤维素在人体中虽然不能被吸收,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能使我们减少摄入高能量的物质,从而防止肥胖,还能形成粪便,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排出来,防止患上便秘,也不易患上大肠癌!所以平时要注意摄取富含纤维素的薯类等,吃的青菜老一点也无关紧要!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教师可提出一些联系生活实际方面的例子,并加以拓展和分析,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也有立竿见影的益处,又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平时我们发现有些同学爱喝一些饮料,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色彩鲜艳,往往是添加了人工合成的色素,现在吃下去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毕竟不是自然的东西,应该是自然的食品比较好,比较环保,至少也应该是植物色素才比较让人放心,色素本身又没有什么营养,还不如喝白开水对身体好!还有现在市场上烧烤的食品对学生也很有诱惑力,烧焦的食品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比较多等等。领会和运用这些保健知识对自己身体健康终生有益。
  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避免意外伤害和遇险急救的方法,更是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职责。
  当遇到意外伤害造成大的血管破裂时,若呈喷射状,则是动脉破裂,应立即取近心端止血的方法;若流速较缓,则是静脉破裂,应采取远心端止血方式,并立即就诊。当出现骨折时,要尽量避免活动,以免伤及神经,加重病情。可用木板固定伤处两端,再进行救治。结合这些现象,让学生懂得这些原理,也就学会了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
  二、野外教学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一)对于野外危险动植物的防范
  正确处理与野生生物之间的关系。
  “不应该进食任何在野外找到的东西;不要去刺激流浪狗和猴子,保持镇定及避免奔跑。不应喂饲流浪狗和猴子。”
  认识有些野生动植物会产生的危害作用。
  “有些植物会令人产生敏感反应,部分人接触到这些植物后会有极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常见例子有盐肤木、白背漆、野漆树、假海芋、海芋、芋及海漆;有些飞蛾幼虫也会令人产生敏感反应。”这样的介绍提醒学生在野外活动时要多注意防范与这些有危险的动植物接触,避免受到伤害。
  采集标本时注意自我保护。
  “收集泥土或枯枝落叶时,应戴上手套,因为一些有毒的无脊椎动物如蜈蚣、蜘蛛和蚂蚁均可能躲藏在那里;蜜蜂、胡蜂和蛇可能藏身于草丛、灌木丛或阴暗的树林中,所以应尽量保持在较少遮挡的路上行走;如果进入茂密的地方,则应先检查清楚。”这就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表面看到的有危险的动植物,还要警惕躲藏的有危险的动植物。
  (二)避免创伤的发生
  野外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讲既是复杂的,又是陌生的。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避免创伤的发生。
  第一、对野外不安全环境的说明,让学生对于可能不安全的环境有所意识。“泥面或石面长有湿润的苔藓或藻类,踏上这些表面前宜先轻力试探;不要站在不稳定或太陡的斜坡上;对考察地点的安全有疑问,可以先向老师请示”。
  第二、对有可能产生创伤的行为提前提醒和制止,防患于未然。“不准游泳、爬树和攀石,也不应该进入水深超过半米的地区”。
  第三、告知研究过程中避免创伤的正确做法。“揭起石块或木块时应先检查清楚。可用木棒去翻开石块或木块,而不应徒手而为。”
  (三)避免感染疾病
  有些人类疾病是来自于其它生物,或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应教会学生避免野外感染疾病的措施。比如,避免接触有可能有致病性的动物尸体。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在污染河溪工作时要特别小心,以防被有害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戴上手套,不要涉水;考察后要彻底清洁四肢及用过的仪器和工具。收集到的样本更要特别小心处理。”
  三、实验教学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在实验室里,学生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和实验器材。作为教师,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损坏赔偿”,而不是“小心使用”,这种警示带给学生的作用常常都是负面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的安全急救措施。待实验结束时,对环境和人类有危害的一些废弃物或废弃液,要将它们进行回收、集中处理,达到有毒物质的零排放,并且要用香皂把手清洗干净。又如,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便利,但不安全的用电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安全用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可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的教育——用哪只手开启电器更为安全。心脏位于人胸膛的左侧,距离左手指端较近,用电器泄露的电流易从肢体左侧侵犯人的心脏,因此用右手开启电源较为安全。又因人具有非条件发射的缩手活动,故最好用右手的指端或手背接触用电器。
  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融入于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北师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4.李庆文.谈香港可观生物学野外教学计划中的人文关怀 [J].生物学教学.
  5.李鸿良.理科教学中应注重生命健康安全教育[J].生物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分析力和审美能力,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现状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发展和丰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音乐的作用已开始深入到各个领域,但在教育领域中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校学生素
摘 要: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析,提出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原有“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技术 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课程建设的现代化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的崭新领域。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
在困扰煤炭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煤炭质级不符,多种经营产品质量差,质量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讨论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
期刊
摘 要:篮球教学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变的人际交往平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篮球教学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篮球教学;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1.含义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它是以文化素质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本
摘 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学生只有对生物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生物。因此,如何利用生物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生物课改 生物学习兴趣  一、新课程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一)课程内容及呈现形式的调整,点燃其生物学习的热情  1、展
摘 要:创新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从重传授到重发展,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语法到重交际,从单项信息交流到多向信息交流等方面发展。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操作过程,论述了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给予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评价。  关键词: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
期刊
作为现代化农业的新领域,航天育种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但专家认为,航天育种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山东中草药材航天育种试验,要把“上天”和“落地”结合起来,并
从中学地理新教材看,案例比重增加幅度很大,案例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由于案例都源于社会活动和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有效
摘 要: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记忆是人类的一项重要认知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内容、大脑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记忆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记忆;认知  1.前言  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而且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多媒体课件更是老师使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文字、图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