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灵活地使用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实践、观看、自习等方式。简单重复往往使人迟钝,新颖奇特才令人兴奋,从而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此要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常换常新的教学氛围中进发兴趣。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设计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情境之中。
例如,讲授《感受责任》这一课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案例分析导入课题一社会责任;快乐接龙,看谁接得多——理解责任;观看录像(车祸惨况)—感受责任;你说我说他说(从日常生活谈责任)——处处有责;我的角色(子女、学生、公民等)应该负有的责任——人人有责,且不同的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配乐图片赏析(关于责任的反面和正面的人和事)——总结课题: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责任心。上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平台投影显示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然后通过师生对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毒奶粉”事件吗?
生:大约了解一些,一些婴儿因为吃了有质量问题的奶粉生病,尤其是头都变得很大。
师:(略述“毒奶粉”事件并进行点拔后)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生:有些人只顾赚钱不顾别人生命健康,很没有责任心。
师: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劣质奶粉,那么这12个婴儿现在都约三岁了。但是,他们的生命之门才刚打开就急遽关上了……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感伤的。这也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见,责任的分量有多重。
由此引出《感受责任》这一课,让学生从视觉上受到触动,同时也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责任的重要。
二、灌输与探究相结合
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这里的灌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灌输教育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将灌输曲解为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的生塞硬灌。学生成了完全被动与理应服从的承受者,习惯于“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简单做法,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基点,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灌入学生的心田,输入学生的脑海,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产生最佳的灌输效果。另一方面,认为灌输教育无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课本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学生自己翻翻看看就可以了,反正考试就是要死记硬背,教师灌输是多余的,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是,试考不好,学生变坏了;试考好了,学生也可能变坏了。
由此可见,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灌输教育这一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有灌输与探究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大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为此,教师应做到:(1)挖掘教材中的启发因素和智能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2)要做教材的主人。让学生在预习、思考、讲授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和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使其学会自学;打破教材格局,重新谋篇布局。
例如,在讲授《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这一课时,课文中有幅插图,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观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无法搞活。根据课文插图,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学生用丰富的情感,把长江与黄河的呼喊表达出来——“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一个急切,一个无奈。这时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表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紧接着学生呼喊表演之后,我提出问题:“这两条巨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创伤呢?”要求学生联系1998年长江、松花江的洪水泛滥,同时观看2006年乐昌武江河“7·15”洪灾影像资料片断,进行思考、讨论,再回答其原因。学生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森林被砍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然后我进行归纳,告诉学生实际上产生以上一系列连锁反应是人为的生态平衡失调,我们应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造福家乡,造福人类。这样,学生就容易领会课文插图的要义。
四、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一般说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第一步:问题。由学生或教师根据已有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预先想到学生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和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第二步:自学。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应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课外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了解、熟悉教学内容。第三步: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特别要突出学生自己的领悟。“悟”的关键是“放”,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想,去摸索。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较多,可采取分组解答或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其余的放到课外去调查、讨论、研究。第四步:归纳。由学生或教师将已学知识归纳为概念、定理、理论,使其系统化。第五步:创新。将所学知识置于新问题、新情境中,在演练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索,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应新课改所追求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设计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情境之中。
例如,讲授《感受责任》这一课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案例分析导入课题一社会责任;快乐接龙,看谁接得多——理解责任;观看录像(车祸惨况)—感受责任;你说我说他说(从日常生活谈责任)——处处有责;我的角色(子女、学生、公民等)应该负有的责任——人人有责,且不同的角色负有不同的责任;配乐图片赏析(关于责任的反面和正面的人和事)——总结课题: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责任心。上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平台投影显示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然后通过师生对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毒奶粉”事件吗?
生:大约了解一些,一些婴儿因为吃了有质量问题的奶粉生病,尤其是头都变得很大。
师:(略述“毒奶粉”事件并进行点拔后)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生:有些人只顾赚钱不顾别人生命健康,很没有责任心。
师: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劣质奶粉,那么这12个婴儿现在都约三岁了。但是,他们的生命之门才刚打开就急遽关上了……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感伤的。这也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见,责任的分量有多重。
由此引出《感受责任》这一课,让学生从视觉上受到触动,同时也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责任的重要。
二、灌输与探究相结合
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这里的灌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灌输教育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将灌输曲解为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的生塞硬灌。学生成了完全被动与理应服从的承受者,习惯于“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简单做法,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基点,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灌入学生的心田,输入学生的脑海,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产生最佳的灌输效果。另一方面,认为灌输教育无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课本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学生自己翻翻看看就可以了,反正考试就是要死记硬背,教师灌输是多余的,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是,试考不好,学生变坏了;试考好了,学生也可能变坏了。
由此可见,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灌输教育这一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有灌输与探究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大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为此,教师应做到:(1)挖掘教材中的启发因素和智能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2)要做教材的主人。让学生在预习、思考、讲授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和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使其学会自学;打破教材格局,重新谋篇布局。
例如,在讲授《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这一课时,课文中有幅插图,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观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无法搞活。根据课文插图,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学生用丰富的情感,把长江与黄河的呼喊表达出来——“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一个急切,一个无奈。这时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表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紧接着学生呼喊表演之后,我提出问题:“这两条巨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创伤呢?”要求学生联系1998年长江、松花江的洪水泛滥,同时观看2006年乐昌武江河“7·15”洪灾影像资料片断,进行思考、讨论,再回答其原因。学生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森林被砍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然后我进行归纳,告诉学生实际上产生以上一系列连锁反应是人为的生态平衡失调,我们应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造福家乡,造福人类。这样,学生就容易领会课文插图的要义。
四、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一般说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第一步:问题。由学生或教师根据已有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预先想到学生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和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第二步:自学。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应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课外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了解、熟悉教学内容。第三步: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特别要突出学生自己的领悟。“悟”的关键是“放”,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想,去摸索。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较多,可采取分组解答或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其余的放到课外去调查、讨论、研究。第四步:归纳。由学生或教师将已学知识归纳为概念、定理、理论,使其系统化。第五步:创新。将所学知识置于新问题、新情境中,在演练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索,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应新课改所追求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