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一堂语文课老师究竟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让学生有什么新的发展?现我就《美丽的丹顶鹤》一课,谈谈在执教时是如何从各个方面关注阅读教学,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课文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一、善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是“统治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被动,毫无热情。这又如何谈得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呢?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氛围,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在执教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在执教时,我注意教学语言的使用。有时,运用商量的语言。复习环节结束后,我这样对学生说:“小朋友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走近丹顶鹤,细细地欣赏它们的美丽。好吗?”当学生在交流从什么地方读出丹顶鹤的美时,有的学生说了几个词,有的说了一句话,有的读了一段话,不管学生有没有回答完整,我都鼓励他们:“你们很会读书,真会动脑筋。”用这样的话语化解学生心中针对教师筑起的堤防,让他们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近,仿佛一位大朋友,就会主动参与、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的语言一定要激情饱满。“教师的激情是上好一堂课的灵魂”,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课堂表现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老师对学生热情了,学生就充满希望。只有有了希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主动学习,并觉得学习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只有有了希望,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堂课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有专家这样说:“孩子最初看到的是什么,以后也就是什么。”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生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收获教师的人格。在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尽收学生的眼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将个人的习惯带进教学行为中。如果一个老师修养比较好,那么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很规范的,学生看到的、觉察到的都是很美的,模仿得到的也是有益的。反之,则不然。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书写,对话范读时做到字正腔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知识那么多,哪里教得尽?样样知识一定要老师教了才懂,也不是办法,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受教者‘自求得之’。”阅读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不管是哪个年段的学习,都是上课者应关注和注重的问题。
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立足文本,紧扣题眼,围绕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丹顶鹤美在哪儿?”总起、引领学生的学习。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圈圈画画,留下思考的痕迹。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感悟。不管是在感受丹顶鹤颜色美的过程中,还是在感悟丹顶鹤形态美和姿态美的过程中,总是让学生在先思考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教学,学生会用自己的力量探求文本的法则和意义。“学生的精神心思越能自由活动,知能就越长进。”
四、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怎样教让学生学出语文的味道?叶圣陶老先生说:“知识是求知者主观的欲望和兴趣的结晶体,离开了求知者的主观便无所谓知识,所以求知识只有自己去求。”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在于能“特设境遇”。
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应采取多种新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器官全方位开放:开放其脑让其自由思考,开放其口让其自由发言……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出示与文本语言相吻合的图片,如:显示丹顶鹤羽毛黑白分明的图片,丹顶鹤体形修长、优雅的图片……丹顶鹤的生活视频,以及文本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凸显。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饶有趣味地细读文本。
低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在品味语言的精妙时,我还运用了演一演、做一做的传统教学方式。文中的丹顶鹤“引吭高歌”“展翅飞翔”,是它高雅的表现,当充分感知这两个词的内涵时,对“高雅”一词的理解就不必多费口舌,对它的理解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用好文本的教学资源——插图,先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些丹顶鹤正在引吭高歌,哪些丹顶鹤正在展翅飞翔,然后让学生学着它们的动作做一做,谈一谈。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不仅领悟了文本传达的意思,还读出了这三个词包含的意思,把这两句话读美了。
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况下,静下心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吟咏品味,含英咀华,体味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及运用之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在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时,美丽、高雅的,像天使一般的丹顶鹤怎会激不起学生对它的怜爱,谁还会伤害它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真人”。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在课堂上,学生随文悟道,学会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懂得了珍爱人类的朋友——动物。
五、突破文本,回归生活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立足文本,拓展教学的资源。我以“无忧无虑”为切入点,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安排教学环节。在学生读了第四自然段后,问学生: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丹顶鹤的生活是怎样的?引出“无忧无虑”后,让学生观赏丹顶鹤的生活视频,视频中的每一组生活画面旁我都标上名称,如“悠闲散步”、“追逐嬉戏”等。语言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生动的画面与语言文学紧密结合,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义,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印象,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在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时,引导学生运用。在观看视频后,进行说话练习:丹顶鹤带着它们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词语,并加以合理想象。
语文课主要不是“讲课文”,而应该是用课文让学生“学语文”。让我们立足文本,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用语文的方式习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我们在努力挖掘课堂教学潜能的同时,再进一步发挥课堂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除了留给学生课本知识及技能之外,还能把学习的动力与目标、习惯与信念、品德与人格留给学生,那么教育也就成功了。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课文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一、善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是“统治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被动,毫无热情。这又如何谈得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呢?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氛围,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在执教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在执教时,我注意教学语言的使用。有时,运用商量的语言。复习环节结束后,我这样对学生说:“小朋友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走近丹顶鹤,细细地欣赏它们的美丽。好吗?”当学生在交流从什么地方读出丹顶鹤的美时,有的学生说了几个词,有的说了一句话,有的读了一段话,不管学生有没有回答完整,我都鼓励他们:“你们很会读书,真会动脑筋。”用这样的话语化解学生心中针对教师筑起的堤防,让他们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近,仿佛一位大朋友,就会主动参与、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的语言一定要激情饱满。“教师的激情是上好一堂课的灵魂”,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课堂表现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老师对学生热情了,学生就充满希望。只有有了希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主动学习,并觉得学习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只有有了希望,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堂课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有专家这样说:“孩子最初看到的是什么,以后也就是什么。”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生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收获教师的人格。在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尽收学生的眼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将个人的习惯带进教学行为中。如果一个老师修养比较好,那么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很规范的,学生看到的、觉察到的都是很美的,模仿得到的也是有益的。反之,则不然。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书写,对话范读时做到字正腔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知识那么多,哪里教得尽?样样知识一定要老师教了才懂,也不是办法,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受教者‘自求得之’。”阅读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不管是哪个年段的学习,都是上课者应关注和注重的问题。
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立足文本,紧扣题眼,围绕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丹顶鹤美在哪儿?”总起、引领学生的学习。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圈圈画画,留下思考的痕迹。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感悟。不管是在感受丹顶鹤颜色美的过程中,还是在感悟丹顶鹤形态美和姿态美的过程中,总是让学生在先思考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的教学,学生会用自己的力量探求文本的法则和意义。“学生的精神心思越能自由活动,知能就越长进。”
四、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怎样教让学生学出语文的味道?叶圣陶老先生说:“知识是求知者主观的欲望和兴趣的结晶体,离开了求知者的主观便无所谓知识,所以求知识只有自己去求。”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在于能“特设境遇”。
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应采取多种新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器官全方位开放:开放其脑让其自由思考,开放其口让其自由发言……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出示与文本语言相吻合的图片,如:显示丹顶鹤羽毛黑白分明的图片,丹顶鹤体形修长、优雅的图片……丹顶鹤的生活视频,以及文本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凸显。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饶有趣味地细读文本。
低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在品味语言的精妙时,我还运用了演一演、做一做的传统教学方式。文中的丹顶鹤“引吭高歌”“展翅飞翔”,是它高雅的表现,当充分感知这两个词的内涵时,对“高雅”一词的理解就不必多费口舌,对它的理解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用好文本的教学资源——插图,先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些丹顶鹤正在引吭高歌,哪些丹顶鹤正在展翅飞翔,然后让学生学着它们的动作做一做,谈一谈。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不仅领悟了文本传达的意思,还读出了这三个词包含的意思,把这两句话读美了。
学生在可感可触的情况下,静下心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吟咏品味,含英咀华,体味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及运用之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在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时,美丽、高雅的,像天使一般的丹顶鹤怎会激不起学生对它的怜爱,谁还会伤害它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真人”。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在课堂上,学生随文悟道,学会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懂得了珍爱人类的朋友——动物。
五、突破文本,回归生活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立足文本,拓展教学的资源。我以“无忧无虑”为切入点,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安排教学环节。在学生读了第四自然段后,问学生: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丹顶鹤的生活是怎样的?引出“无忧无虑”后,让学生观赏丹顶鹤的生活视频,视频中的每一组生活画面旁我都标上名称,如“悠闲散步”、“追逐嬉戏”等。语言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生动的画面与语言文学紧密结合,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义,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印象,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在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时,引导学生运用。在观看视频后,进行说话练习:丹顶鹤带着它们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词语,并加以合理想象。
语文课主要不是“讲课文”,而应该是用课文让学生“学语文”。让我们立足文本,从学生出发,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用语文的方式习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我们在努力挖掘课堂教学潜能的同时,再进一步发挥课堂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除了留给学生课本知识及技能之外,还能把学习的动力与目标、习惯与信念、品德与人格留给学生,那么教育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