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共读甜蜜时光
问:我每天工作很忙,回到家里疲惫不堪,但是孩子常常要求我给他讲故事。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讲故事吗?如果一定要讲,能不能给孩子买个收音机?收音机里的故事不是比我讲的好得多吗?
张梅香
答:我们提倡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是因为故事是有影响力的,而故事真正的影响力在于你的传递,而不是收音机。
第一,故事带来阅读乐趣
没有一个人天生会对文字感兴趣,可是如果有一个你敬重的人、所爱的人给你讲故事,你就会发现知识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知识,学习当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而拥有阅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你渴望孩子带着各种能力去探索,首先要在他童年时帮他打开书本,开始阅读。这是很重要的起步。
第二,故事拉近亲子关系
入睡前,你和孩子在一起读书、对话,是让孩子感觉最温馨的时刻。离家后,孩子对家的感觉是什么?正是父母给他讲故事时的感觉。你带他去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他都忘记了,但是他会记得你是怎样带着他在故事中徜徉的。
当孩子对你说,你给我讲故事吧。而你说,我给你买一个录音机吧。你不明白,孩子要的,是你给他讲故事,而不是收音机给他讲故事。孩子需要的是有温度的陪伴。
第三,通过故事,让孩子学会抒发情绪
我们常常通过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反观自己的人生。人生是条单行线,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你从中借鉴别人的经验。生命历程,你我都一样,所以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引起共鸣的地方。很多时候,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但是他常常需要成人的引导。而此时,你会发现,书本是很好的老师,它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表达情绪的大人。
第四,通过故事,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你希望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好的思考力、判断力,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抽象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并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和孩子一起感知。如果你不主动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栽上绿树,那他就有可能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让精神世界长满野草。
富养孩子教育大忌
问:我辛苦打拼多年,为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当我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终于能缓口气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相反,富裕的生活让他有了不少坏毛病。请问,我该怎么办?
李鸣悦
答:有个牧场主让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苦工作。有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牧场主回答:“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个养猴人,他不把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地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办法要去吃,并为此整天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批评养猴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人却说,放在树洞里的食物并非美味,平时把它摆在猴子面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更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费劲,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很难得到树洞里的食物,所以在得到后,才会觉得是美味。养猴人告诉我们:是珍惜,把不好的东西变成了好的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了“龙”,而恰恰是把孩子培养成了“虫”,主要原因就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娇生惯养,过分疼爱。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
殊不知,这不是爱,而是害。优裕的生活培养了孩子的懒惰,消磨了孩子的意志,扼杀了孩子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家长应注意如下几点: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单纯幼稚,假如家长时时处处都替他考虑得美满周到,就好像鱼儿生下来就为它套上了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踏实,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念念不忘。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懂得生活的甘苦。
圈划点批阅读要领
问:进入高三已经半学期了,经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不快?高三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
潘可
答:语文学习无非是听说读写,但是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要求不同,语文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要求更高。这种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基于对汉语的语言表达特点的深刻领悟,另一方面也基于中国文化的浸润。所以,进入高三后,不可急功近利,忙于寻找所谓的解题秘籍或者陷入题海。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培养自己的汉语运用能力,除了按照学校的语文复习的一般进度完成复习任务外,在提升阅读能力方面,我建议:
深入到文本中去,体会语言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意趣,提升语言的理解能力。
从高考的角度来看,现代语文一般要求能够阅读较复杂的文本。与中考相比,文本本身的阅读难度增加,考查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更复杂,但是概括起来无非是内容、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联这几方面。从能力上说,特别关注理解、概括、分析、迁移、评价等能力的考查,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知能力。因此,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
如何才能够有效改善语言的感知能力呢?很多人说学语文应该多读。多读固然不错,但是读多少才算多、高三有没有时间多读都是问题。所以,我的意见是精读。每周可以挑一篇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或者一篇散文,仔细读。所谓仔细,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心态沉静,要能够沉浸到文字中去。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不妨挑一些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文字去读,培养耐心。在阅读中,一定要养成圈、划、点、批的习惯。圈,那些表明结构关系的词语,比如“首先”“然而”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划,那些具有字面以外深意的语句,这样便于判断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点,便是对文中具体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手法的地方或者能看出作者写作动机的地方适时评点;批,就是将感悟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训练古已有之,目的是通过外部刺激,强化深入文本的能力。一旦能够深入文本,真正用专注的心态去分析、揣摩文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就有了可能。
从古代诗文的角度看,当务之急也不是做题,而是积累阅读经验,真正将古诗和文言文当成文学作品来读。现在,有的人在复习时喜欢搞归类,根本无视诗歌的具体抒情特点,忙于为诗歌穿靴戴帽。这样做,对于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帮助,有时候反而会起副作用。我建议,还是要在深入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阅读诗歌的经验。至于文言文,重温课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做到字字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手淫不必呵斥
问:有件事令我烦恼不已,我发现5岁的女儿竟然有手淫行为。开始,我严厉阻止过几次:“那地方不能随便碰,会被人耻笑的。”每次她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多久,她又偷偷地手淫。后来,我忍无可忍,用尺子打她的手,希望她记住这个教训。她哭得很厉害,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没有再犯。可最近,我发现她又躺在床上来回触摸。我和她父亲平时工作忙,不能总盯着她,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她改掉这个坏毛病。
胡梦
答:看到孩子手淫,即使最开明的父母也会心神不宁。其实,这并非个案。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对自己进行性刺激能愉悦自己,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孩子在幼年,怀着好奇的心理触摸生殖器官,感到一种朦胧的快感,这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为,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探索和好奇,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对此表示出焦虑或者有严厉的制止行为,则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即“这种行为是严重错误的、见不得人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情绪。父母的强行禁止,反而会使孩子对生殖器以及相关的性问题产生神秘感、羞耻感和恐惧感,这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的孩子反而会通过更频繁的手淫获得快感,缓解内心压力。
第一,建议家长停止责备、打骂,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多和她交流,让孩子获得情感满足。
第二,鼓励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多和小朋友交往,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群体游戏,把精力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减少独处时间,逐渐淡化孩子对生殖器的关注。
第三,帮助女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孩子因躺在床上无聊而抚摸生殖器。
第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让孩子养成每天睡觉前清洗生殖器的好习惯。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的衣裤,以防因摩擦和挤压等刺激诱发手淫。
【编辑:杨子】
问:我每天工作很忙,回到家里疲惫不堪,但是孩子常常要求我给他讲故事。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讲故事吗?如果一定要讲,能不能给孩子买个收音机?收音机里的故事不是比我讲的好得多吗?
张梅香
答:我们提倡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是因为故事是有影响力的,而故事真正的影响力在于你的传递,而不是收音机。
第一,故事带来阅读乐趣
没有一个人天生会对文字感兴趣,可是如果有一个你敬重的人、所爱的人给你讲故事,你就会发现知识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知识,学习当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而拥有阅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你渴望孩子带着各种能力去探索,首先要在他童年时帮他打开书本,开始阅读。这是很重要的起步。
第二,故事拉近亲子关系
入睡前,你和孩子在一起读书、对话,是让孩子感觉最温馨的时刻。离家后,孩子对家的感觉是什么?正是父母给他讲故事时的感觉。你带他去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他都忘记了,但是他会记得你是怎样带着他在故事中徜徉的。
当孩子对你说,你给我讲故事吧。而你说,我给你买一个录音机吧。你不明白,孩子要的,是你给他讲故事,而不是收音机给他讲故事。孩子需要的是有温度的陪伴。
第三,通过故事,让孩子学会抒发情绪
我们常常通过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反观自己的人生。人生是条单行线,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你从中借鉴别人的经验。生命历程,你我都一样,所以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引起共鸣的地方。很多时候,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但是他常常需要成人的引导。而此时,你会发现,书本是很好的老师,它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表达情绪的大人。
第四,通过故事,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你希望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好的思考力、判断力,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抽象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并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和孩子一起感知。如果你不主动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栽上绿树,那他就有可能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让精神世界长满野草。
富养孩子教育大忌
问:我辛苦打拼多年,为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当我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终于能缓口气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相反,富裕的生活让他有了不少坏毛病。请问,我该怎么办?
李鸣悦
答:有个牧场主让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苦工作。有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牧场主回答:“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个养猴人,他不把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地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办法要去吃,并为此整天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批评养猴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人却说,放在树洞里的食物并非美味,平时把它摆在猴子面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更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费劲,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很难得到树洞里的食物,所以在得到后,才会觉得是美味。养猴人告诉我们:是珍惜,把不好的东西变成了好的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了“龙”,而恰恰是把孩子培养成了“虫”,主要原因就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娇生惯养,过分疼爱。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
殊不知,这不是爱,而是害。优裕的生活培养了孩子的懒惰,消磨了孩子的意志,扼杀了孩子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家长应注意如下几点: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单纯幼稚,假如家长时时处处都替他考虑得美满周到,就好像鱼儿生下来就为它套上了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踏实,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念念不忘。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懂得生活的甘苦。
圈划点批阅读要领
问:进入高三已经半学期了,经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不快?高三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
潘可
答:语文学习无非是听说读写,但是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要求不同,语文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要求更高。这种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基于对汉语的语言表达特点的深刻领悟,另一方面也基于中国文化的浸润。所以,进入高三后,不可急功近利,忙于寻找所谓的解题秘籍或者陷入题海。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培养自己的汉语运用能力,除了按照学校的语文复习的一般进度完成复习任务外,在提升阅读能力方面,我建议:
深入到文本中去,体会语言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意趣,提升语言的理解能力。
从高考的角度来看,现代语文一般要求能够阅读较复杂的文本。与中考相比,文本本身的阅读难度增加,考查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更复杂,但是概括起来无非是内容、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联这几方面。从能力上说,特别关注理解、概括、分析、迁移、评价等能力的考查,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知能力。因此,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
如何才能够有效改善语言的感知能力呢?很多人说学语文应该多读。多读固然不错,但是读多少才算多、高三有没有时间多读都是问题。所以,我的意见是精读。每周可以挑一篇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或者一篇散文,仔细读。所谓仔细,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心态沉静,要能够沉浸到文字中去。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不妨挑一些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文字去读,培养耐心。在阅读中,一定要养成圈、划、点、批的习惯。圈,那些表明结构关系的词语,比如“首先”“然而”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划,那些具有字面以外深意的语句,这样便于判断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点,便是对文中具体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手法的地方或者能看出作者写作动机的地方适时评点;批,就是将感悟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训练古已有之,目的是通过外部刺激,强化深入文本的能力。一旦能够深入文本,真正用专注的心态去分析、揣摩文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就有了可能。
从古代诗文的角度看,当务之急也不是做题,而是积累阅读经验,真正将古诗和文言文当成文学作品来读。现在,有的人在复习时喜欢搞归类,根本无视诗歌的具体抒情特点,忙于为诗歌穿靴戴帽。这样做,对于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帮助,有时候反而会起副作用。我建议,还是要在深入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阅读诗歌的经验。至于文言文,重温课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做到字字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手淫不必呵斥
问:有件事令我烦恼不已,我发现5岁的女儿竟然有手淫行为。开始,我严厉阻止过几次:“那地方不能随便碰,会被人耻笑的。”每次她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多久,她又偷偷地手淫。后来,我忍无可忍,用尺子打她的手,希望她记住这个教训。她哭得很厉害,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没有再犯。可最近,我发现她又躺在床上来回触摸。我和她父亲平时工作忙,不能总盯着她,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她改掉这个坏毛病。
胡梦
答:看到孩子手淫,即使最开明的父母也会心神不宁。其实,这并非个案。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对自己进行性刺激能愉悦自己,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孩子在幼年,怀着好奇的心理触摸生殖器官,感到一种朦胧的快感,这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为,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探索和好奇,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对此表示出焦虑或者有严厉的制止行为,则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即“这种行为是严重错误的、见不得人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情绪。父母的强行禁止,反而会使孩子对生殖器以及相关的性问题产生神秘感、羞耻感和恐惧感,这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的孩子反而会通过更频繁的手淫获得快感,缓解内心压力。
第一,建议家长停止责备、打骂,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多和她交流,让孩子获得情感满足。
第二,鼓励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多和小朋友交往,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群体游戏,把精力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减少独处时间,逐渐淡化孩子对生殖器的关注。
第三,帮助女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孩子因躺在床上无聊而抚摸生殖器。
第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让孩子养成每天睡觉前清洗生殖器的好习惯。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的衣裤,以防因摩擦和挤压等刺激诱发手淫。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