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为什么用自己写的文章上课?
作为教研员,这些年来,我以研究的方式来参与课堂教学。我坚持每星期至少一天深入课堂听一线教师上课,每学期至少一次执教大市层面的公开课。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我都主张“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在我看来,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这个教学素材,涵盖应当广,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军事、文化、伦理、信息、艺术、自然……包罗万象,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这个教学素材,应重民族性,在以科学性、时代性为内容的同时,还要以民族性为根本,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母语为要务,通过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来习得民族语言和文化。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确定性出发,这几年,我分别选用过必修教材《最后的常春藤叶》、选修教材《怀念红狐》、读本教材《端午的鸭蛋》、电影文学剧本《泰坦尼克号(节选)》、《读者》文章《第一次约会》、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内容等作为本人执教的公开课的“教材”。这一次,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选用自己的文章《与君书》(同题长篇散文开篇,刊于《教师博览》2012年第3期)作为“教材”,一方面就是想体现教材的“开放性”,体现“文本无限”,体现“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或者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要尝试“作者在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开展“与作者对话”,并由此走向“与内心对话”,“通过对话深化学习”[1]。
二、我为什么使用“学情调查表”?
我设计了“《与君书》学情调查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完成,并且在上课前收回并阅看。这个调查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学生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预习(自学),但目的不明,不求甚解,“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2],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表可以使学生预习(自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课文写了平江路的哪些特点?”,学生就要去概括;“作者对平江路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就要去披文。调查表还教给学生一些预习(自学)的方法:“摘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什么是“表现手法”?调查表给出了注释性指导:“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以及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借代等多种修辞。”这个调查表的目的之二,是为了更好地备课。在设计调查表的同时,教师大致完成了第一次备课;调查表收回阅看后,教师据此开展二次备课。一堂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在点拨。那么,需要在哪些地方点拨学生呢?学生读不懂的地方需要点拨,学生读不到(或欣赏不到)的地方需要点拨。调查表可以“告诉”教师:哪些地方学生读不懂,哪些地方读不到(或欣赏不到)。经过这两次备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加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会大大提升。
三、我这堂课想要追求什么?
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不止一次在我市高中语文教研活动中提出,苏州市的高中语文教育应当致力于以下朴素目标的实现,那就是:精阅读、多积累、勤写作。精阅读,这里的“精”,一方面是指阅读内容要“精”,另一方面是指阅读方法要“精”。阅读内容要“精”。语文浩瀚无穷,怎样取沧海一粟给我们的学生?语文博大精深,如何穷一叶之秋予我们的孩子?我想起明代小说《玉娇梨》中才子苏友白的一番话:“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给予学生有才有色的“佳人”。阅读方法要“精”。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一件作品,往往有一些人为作品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某句语言,某个动作,某种表情,甚至是一个细节化的眼神赞赏不已、激动不已、感叹不已。很显然,我们呼吁后一种性质的阅读:带着明确的目的,带着自己的问题,带着审美的眼光……“才”、“色”兼备之“佳人”,引之于学生,若不费尽心思让他们有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学生的“佳人”。而要让学生“精阅读”,教师就要“精备课”(这就有了“学情调查表”的尝试使用)、“精授课”(这就有了基于文本本色和阅读生态的教学流程设计)。苏州的语文课堂,应当如苏州的双面绣一般精致,而在这精致的背后又不乏底蕴,这就是我想和苏州的语文老师们一起追求的。
四、我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文本读解是前提,师生要有还原意识。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为“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我把这一部分放在课前学生预习时完成,用“学情调查表”进行“任务驱动”,这也是我为什么把“摘出课文中的生难字词(查词典注音或解释)”作为调查表第一题的原因。第二为“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课堂主体部分,就是这一部分的体现,我在文本理解方面,主要抓了“平江路的特点”这一重点,“作者的情感”这一难点,“题目的含义”这一亮点,并且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引入“与作者对话”,用“问问作者”的形式促进这种理解。第三为“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课堂的尾声和余响,可以视为这一部分的体现。在一句“这个城市,曾经到处都是平江路……”若改成“这个城市,曾经有过平江路……”的警醒下,学生会有他自己的深入思考。“课后,请同学们用眼睛,用笔,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记录我们身边的平江路吧!”的弹性作业布置,目的也是将“带着学生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我是《与君书》的作者,并且在课堂上尝试了“作者在场”的设计,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作者在与不在是一个样的,因为在课堂上呈现给师生的,不仅是作者的世界,而且应是读者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这两个世界的背后,都有一个白纸黑字客观存在着的理性世界。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的“读解”(毋宁说是“还原”),回头再看,真的是未必读到了位的,是为遗憾。
2.教师点拨是关键,师生要有问题意识。“本色语文”的倡导者、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指出,要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必须来自于文本,来自于学生,不能都是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参考书;语文教师要亲自阅读课文,才可能形成有效的阅读问题;教师行为必须从学生问题出发,但必须加工处理,形成教学有效问题,不要盲目讨论无聊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挥角色作用,要对学生有及时的帮助。从对上述观点的认同出发,我把“你去过平江路吗?课文写了平江路的哪些特点?”、“你认为作者对平江路有怎样的感情?”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写出课上你希望老师同学一起讨论的问题”为学生预留了质疑问难的空间。回头看实录,稍为遗憾的是,对于学生自主问题的讨论所占用的时间,相对于前面教师预设问题的讨论来说,显得少了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作出时间调配方面的改进。换言之,要把更多的“生成”机会留给学生。
3.学生活动是重点,师生要有对话意识。这个活动主要是“内活动”,主要是“言语活动”,表现为“对话”。这个活动,可用四个字在两个层面概括,那就是“品、读、习、悟”。师生走进文本的方式不应是教师指令式、复制式的,而应是学生领悟式、建构式的,因此,“对话”成为关键。从《与君书》这堂课的公开教学来看,学生活动、课堂对话是有所开展的,且较为“生态”的,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留有遗憾。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囿于篇幅,这点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32.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1.
(袁卫星,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15004)
作为教研员,这些年来,我以研究的方式来参与课堂教学。我坚持每星期至少一天深入课堂听一线教师上课,每学期至少一次执教大市层面的公开课。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我都主张“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在我看来,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这个教学素材,涵盖应当广,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军事、文化、伦理、信息、艺术、自然……包罗万象,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这个教学素材,应重民族性,在以科学性、时代性为内容的同时,还要以民族性为根本,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母语为要务,通过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来习得民族语言和文化。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确定性出发,这几年,我分别选用过必修教材《最后的常春藤叶》、选修教材《怀念红狐》、读本教材《端午的鸭蛋》、电影文学剧本《泰坦尼克号(节选)》、《读者》文章《第一次约会》、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节目内容等作为本人执教的公开课的“教材”。这一次,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选用自己的文章《与君书》(同题长篇散文开篇,刊于《教师博览》2012年第3期)作为“教材”,一方面就是想体现教材的“开放性”,体现“文本无限”,体现“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或者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要尝试“作者在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开展“与作者对话”,并由此走向“与内心对话”,“通过对话深化学习”[1]。
二、我为什么使用“学情调查表”?
我设计了“《与君书》学情调查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完成,并且在上课前收回并阅看。这个调查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带动学生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预习(自学),但目的不明,不求甚解,“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2],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表可以使学生预习(自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课文写了平江路的哪些特点?”,学生就要去概括;“作者对平江路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就要去披文。调查表还教给学生一些预习(自学)的方法:“摘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什么是“表现手法”?调查表给出了注释性指导:“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以及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借代等多种修辞。”这个调查表的目的之二,是为了更好地备课。在设计调查表的同时,教师大致完成了第一次备课;调查表收回阅看后,教师据此开展二次备课。一堂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在点拨。那么,需要在哪些地方点拨学生呢?学生读不懂的地方需要点拨,学生读不到(或欣赏不到)的地方需要点拨。调查表可以“告诉”教师:哪些地方学生读不懂,哪些地方读不到(或欣赏不到)。经过这两次备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加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会大大提升。
三、我这堂课想要追求什么?
作为高中语文教研员,我不止一次在我市高中语文教研活动中提出,苏州市的高中语文教育应当致力于以下朴素目标的实现,那就是:精阅读、多积累、勤写作。精阅读,这里的“精”,一方面是指阅读内容要“精”,另一方面是指阅读方法要“精”。阅读内容要“精”。语文浩瀚无穷,怎样取沧海一粟给我们的学生?语文博大精深,如何穷一叶之秋予我们的孩子?我想起明代小说《玉娇梨》中才子苏友白的一番话:“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给予学生有才有色的“佳人”。阅读方法要“精”。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一件作品,往往有一些人为作品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某句语言,某个动作,某种表情,甚至是一个细节化的眼神赞赏不已、激动不已、感叹不已。很显然,我们呼吁后一种性质的阅读:带着明确的目的,带着自己的问题,带着审美的眼光……“才”、“色”兼备之“佳人”,引之于学生,若不费尽心思让他们有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学生的“佳人”。而要让学生“精阅读”,教师就要“精备课”(这就有了“学情调查表”的尝试使用)、“精授课”(这就有了基于文本本色和阅读生态的教学流程设计)。苏州的语文课堂,应当如苏州的双面绣一般精致,而在这精致的背后又不乏底蕴,这就是我想和苏州的语文老师们一起追求的。
四、我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文本读解是前提,师生要有还原意识。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为“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我把这一部分放在课前学生预习时完成,用“学情调查表”进行“任务驱动”,这也是我为什么把“摘出课文中的生难字词(查词典注音或解释)”作为调查表第一题的原因。第二为“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课堂主体部分,就是这一部分的体现,我在文本理解方面,主要抓了“平江路的特点”这一重点,“作者的情感”这一难点,“题目的含义”这一亮点,并且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引入“与作者对话”,用“问问作者”的形式促进这种理解。第三为“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课堂的尾声和余响,可以视为这一部分的体现。在一句“这个城市,曾经到处都是平江路……”若改成“这个城市,曾经有过平江路……”的警醒下,学生会有他自己的深入思考。“课后,请同学们用眼睛,用笔,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记录我们身边的平江路吧!”的弹性作业布置,目的也是将“带着学生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我是《与君书》的作者,并且在课堂上尝试了“作者在场”的设计,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作者在与不在是一个样的,因为在课堂上呈现给师生的,不仅是作者的世界,而且应是读者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这两个世界的背后,都有一个白纸黑字客观存在着的理性世界。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的“读解”(毋宁说是“还原”),回头再看,真的是未必读到了位的,是为遗憾。
2.教师点拨是关键,师生要有问题意识。“本色语文”的倡导者、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指出,要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必须来自于文本,来自于学生,不能都是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参考书;语文教师要亲自阅读课文,才可能形成有效的阅读问题;教师行为必须从学生问题出发,但必须加工处理,形成教学有效问题,不要盲目讨论无聊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挥角色作用,要对学生有及时的帮助。从对上述观点的认同出发,我把“你去过平江路吗?课文写了平江路的哪些特点?”、“你认为作者对平江路有怎样的感情?”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写出课上你希望老师同学一起讨论的问题”为学生预留了质疑问难的空间。回头看实录,稍为遗憾的是,对于学生自主问题的讨论所占用的时间,相对于前面教师预设问题的讨论来说,显得少了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作出时间调配方面的改进。换言之,要把更多的“生成”机会留给学生。
3.学生活动是重点,师生要有对话意识。这个活动主要是“内活动”,主要是“言语活动”,表现为“对话”。这个活动,可用四个字在两个层面概括,那就是“品、读、习、悟”。师生走进文本的方式不应是教师指令式、复制式的,而应是学生领悟式、建构式的,因此,“对话”成为关键。从《与君书》这堂课的公开教学来看,学生活动、课堂对话是有所开展的,且较为“生态”的,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留有遗憾。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囿于篇幅,这点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32.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1.
(袁卫星,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