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只能记住10%左右的知识;如果老师上课能运用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那么学生能得到20%左右的知识;而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教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就可以掌握90%左右的知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给每一个学生都插上合作的翅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有效地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舞台。教师作为课堂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参与探究活动。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和认知对象的特点,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例如我在上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只要你能认真观察,发现规律,你也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下,发现其中的奥秘吧!
通过老师的表现,学生都很新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并且准确的猜出彩球的颜色。开始有些学生还不相信,以为老师是瞎蒙的,又快速的问了几个数字,都被我猜中了。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迫切地想去解决问题。当然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应该让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活动情境。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把握时机,确保合作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关键是在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果抓准时机,能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独立思考或解题遇到瓶颈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数学的学习内容大多是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学生个人认识的局限性,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当指导,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感受合作的力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经历等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迥异,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让意见不一的双方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例如:在教学“左右位置”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把花环戴在和老师同样的手上。老师面对学生把花环带在右手。结果,有的学生戴在左手,有的戴在右手。老师问学生你们谁戴的是正确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老师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就开始了。反方代表说:“我们看到的老师戴在左手上。”正方代表说:“老师是面对我们,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左边其实是老师的右边,因此应该带在右手上。”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辩论,得出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同,左右两边的位置就不同。可见,意见不一时,采用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三、及时反馈,增强合作的凝聚力
没有反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长久地进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应及时地给予反馈。展现优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提高学生进行合作的信心和兴趣;纠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让学生明白,你们是一个团队,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加强组员的荣辱感。
在小组合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学生合作的成果是学生合作情况的最好反映。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合作动力的增强。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对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激励性的评价。另外,我还将合作学习的评价和班级的“合作星”评比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每位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每位学生封闭的心灵。教师在新的理念下,要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给每位学生插上合作的翅膀,快乐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合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舞台。教师作为课堂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参与探究活动。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和认知对象的特点,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例如我在上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
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只要你能认真观察,发现规律,你也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下,发现其中的奥秘吧!
通过老师的表现,学生都很新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并且准确的猜出彩球的颜色。开始有些学生还不相信,以为老师是瞎蒙的,又快速的问了几个数字,都被我猜中了。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迫切地想去解决问题。当然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应该让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创设活动情境。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把握时机,确保合作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关键是在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果抓准时机,能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独立思考或解题遇到瓶颈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数学的学习内容大多是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学生个人认识的局限性,有些问题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当指导,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感受合作的力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经历等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迥异,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而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让意见不一的双方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例如:在教学“左右位置”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把花环戴在和老师同样的手上。老师面对学生把花环带在右手。结果,有的学生戴在左手,有的戴在右手。老师问学生你们谁戴的是正确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老师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就开始了。反方代表说:“我们看到的老师戴在左手上。”正方代表说:“老师是面对我们,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左边其实是老师的右边,因此应该带在右手上。”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辩论,得出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同,左右两边的位置就不同。可见,意见不一时,采用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三、及时反馈,增强合作的凝聚力
没有反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长久地进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应及时地给予反馈。展现优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提高学生进行合作的信心和兴趣;纠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让学生明白,你们是一个团队,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加强组员的荣辱感。
在小组合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学生合作的成果是学生合作情况的最好反映。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合作动力的增强。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对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激励性的评价。另外,我还将合作学习的评价和班级的“合作星”评比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每位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每位学生封闭的心灵。教师在新的理念下,要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给每位学生插上合作的翅膀,快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