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分析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由來已久,尤其是在管理类学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非只要使用案例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出发,比较分析了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的优点与局限性,进而提出要辩证看待案例教学法,并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辩证方法;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來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创造的“问答式”教学法被认为是案例教学方法的雏形。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不直接讲授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求得知识。其弟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并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这些例子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案例成果。在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初由哈佛商学院首创。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推广,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特征。
  2.1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纯粹“灌输”式教学法,致使学生陷入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误区,学生理解知识尤其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而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积极地思考中探寻真理,求得知识。
  2.2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对于大学生來说,实践少、经验少是最大的不足。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更不用说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通过企业真实案例的引入,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并以一种管理者的身份试着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逐步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3.《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行
  3.1组织行为学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來源于《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管理类专业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它从个体、群体及组织本身三个层面來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正确地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标。一方面,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由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的行为來源于企业丰富的实践,管理者面临的日常管理活动丰富多彩、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阐释把枯燥乏味的概念、原理引入到学生的头脑和思维当中;其次,教师能够把生动、真实的企业运营与管理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从情感和理智上将自己置身于管理人员的地位,感受企业管理过程,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进而提高自身的应用技能。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3.2《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案例讨论一般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并围绕案例思考老师准备的问题。第二步,课堂上先分小组讨论,一般6—8人一组,小组讨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充分讨论后,提炼出本组基本观点。第三步,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全班讨论。每个小组先派代表发言,所有小组发完言后,把全班的意见进行汇总。这个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当众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吸取大家对这些见解所做的建设性批评,最后形成全班共同认识的一部分。第四步,老师归纳总结。实际上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结论是否达到全班共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方法、逻辑推理进行点评与指导,进而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练习,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來说,一个正式的案例讨论下來,还要尽可能充分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言,至少需要一个课时的时间,甚至更长。
  4.辩证看待《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
  教学法通过检索并查阅中国期刊网上关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文章,我们发现,实际上,大部分高校的管理类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在内,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已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基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这种普遍采用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一种“一边倒”现象,那就是大多数文章都在为案例教学法“歌功颂德”,大加赞赏,甚至有观点提出“应形成以案例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方式”。综合教学方式固然没错,而“以案例教学为主”却值得商榷。我们通过对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并不是只要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案例教学法,并适时、恰当运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1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4.1.1将企业经营和组织管理的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同时将学生置于管理者的地位,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兴趣和热情。
  4.1.2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框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参与积极,见解各异,思想彼此碰撞,迸发出很辩证地看待《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4.1.3在案例讨论中,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人际交往技能,同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來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一定基础。
  4.2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4.2.1正式的案例讨论课比较占用时间,不适合经常使用。《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到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规律、群体行为特征与发展规律,此外还包括激励理论对人的行为的作用,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领导与领导者的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等问题。它是一门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体系完备的管理类课程。
  4.2.2案例分析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较多,久之则加重学生负担,导致厌烦情绪。
  4.2.3案例讨论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首先,在寻找相关案例方面,老师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原理、理论寻找恰当的案例,而且要对案例进行整理、汇编,提炼问题;其次,在课堂组织讨论时,还要因势利导,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地以探索性的问题和启发性的暗示,去引燃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因此,凡是组织过案例讨论的老师都有同感:组织一次案例讨论甚至比课堂讲授更累、更费时间和心力,这也无疑加大了本來就“教学”、“科研”双重重担压身的老师的负担,长期下去,老师也不堪重负。
  4.3恰当实施案例教学。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认为,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好此法使用的度,并因时而异,弹性灵活,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1-05-07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应特别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从小培养孩子们做一个有道德、守纪律的人,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针对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道德规则意识的缺失现象,我尝试开展了“我是大明星”的创新思路,试图通过引导孩子的主动体验、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孩子规范行为,富有进取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道德规则;人格塑造;规范行为     现今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处于中心地带,
期刊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点把握两个关键环节,即:着力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关键词】管理理念;作风;民主和谐;意识;尊重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他的文化修养、管理理念、工作和作风等势必会到每一个学生的,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起到不容质疑的作用。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突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科学版的特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科学版;教材特点;资源开发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new course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Zhao Hui  【Abstract】The characteris
期刊
【摘要】结合南亚留学生皮肤病学首次临床教学的体会,总结并分析其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更有效的留学生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方法。  【关键词】南亚留学生;皮肤病学;英语教学  Problems faced wtth clinical education of dermatologyfor south asia student and the solutions  Chen Hong-quan
期刊
【摘要】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如同绘画离不开线条色彩,音乐离不开节奏一样,写文章总是离不开语言的。  【关键词】语言;文章  The article terminology is shallow to talk  Li Zhong-xiu  【Abstract】The language is the main means that the facial expressio
期刊
兴趣是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爱好,特别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基石,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的作用,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自己不断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掌握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我的具体作法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到知识对社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
期刊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曾说过:“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记忆,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因为体态语言能通过视觉感受,来促进学生的大脑皮层较长时间的产生兴奋,从而达到高效率获得知识的目的。同时,体态语言的运用,可增加有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欣赏;体态语言;教学效率      体态语言是相对文学语言
期刊
【摘要】在对电子电器专业职高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坚持将应知应会相结合,创设探究式学习模式,充分应用多媒体,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心,并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精神,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高素质技术工人。  【关键词】电子电器;动手能力  Shallow talk to develop the Gao vivid hand ability of t
期刊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能力。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活动。这揭示了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阐释学生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为学生觉知的方式。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情境和氛围,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探索、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论的重要思想,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观察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之一。观察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影响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的观察就是要以思维的形式进行看、嗅、听、触来直接感知色、味、态、温以及发生的燃烧、沉淀、气泡等现象和变化来巩固验证已知理论和探索未知事物。  观察是如此重要,那么在实验中怎么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