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借助学生作品更好地认识钟面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是一年级教学中学生比较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时间”前对钟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教师经常在课前请学生自己画或者做一个钟面。充分利用学生的作品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钟面结构。
  【课前准备】画一畫你心目中的钟表。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缺中求齐
  教师呈现学生作品中数字不齐全的钟面作品(如图1)。
  1.评一评:画对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钟面上缺少1~12这12个数。
  2.议一议:怎么画好一个钟面?借助交流引导:钟面上要画上时针、分针和秒针,12个数要从小到大顺时针均匀分布在钟面上,其中3、6、9、12这4个数分别位于钟面的右、下、左、上4个位置。
  3.想一想:给你一个空白的钟面,你会怎么画?
  方法一:从某一个数出发,顺时针依次排列,一般来说先选择12或1。
  方法二:先画3、6、9、12这4个数所在的特殊位置,再依次填数。
  4.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好?学生讨论后发现,方法一能做到不遗漏,更有次序;方法二能让数的位置更加准确。
  (二)观察作品,凸显特征
  教师呈现学生作品中时针、分针区分不明显的钟面作品(如图2)。
  1.评一评: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个钟面上的数字分布合理,但是时针和分针的区分不明显。
  2.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能一下子就区分出时针和分针呢?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根据长短和粗细来区分时针和分针。
  3.找一找:观察生活中的钟面,找出时针和分针。
  (三)对比作品,建立时、分关系
  教师呈现学生作品中时针、分针位置正确和不正确的钟面(如图3)。
  1.选一选:在合理的钟面下打钩,说一说理由。学生思考后交流,钟面1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所以合理。钟面2分针不到12,时针不到6,是6时不到,所以合理。
  2.议一议:钟面3合理吗?钟面3分针指向3,时针指向12,看起来是12时多,但时针还要往右再走一点点,所以不合理。
  进行以上判断时,可以用真实的钟面拨一拨,看是不是合理。
  (四)重构作品
  请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重新设计和改进自己的钟面,并在组内评一评。
  以上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钟面各要素的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与数学眼光。
  (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东校区   315101)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教师可尝试在单元整体视角下,采用画数学、说数学、做数学、联数学等方式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思维结果深刻化。这种探究性作业注重多感官融合,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体现问题探究空间,能让学习过程自主有效,学习结果个性多元。  【关键词】整体视角;探究性作业;思维过程  促进思维发展是数学学科的核心使命,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
【摘 要】统编教材在单元习作中增加了大量的“习作支架”。“习作支架”介入习作命题,既是对编写意图以及正确学习方法的再次强调,也提醒教师及学生多关注、多积累、多思考各种“习作支架”,从而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而言,可从文体要素、主体脉络、经验及语境、元认知监控这四个方面进行“支架”设置,解决现有习作命题中的一些问题,生成语文习作命题新样态。  【关键词】习作命题;习作支架  
【摘 要】写话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从低段学生的学情与特点出发,通过“搞竞争”“玩游戏”“重赏识”等策略,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无痕地引导他们拓宽写话题材、掌握写话方法、体验写话乐趣,最终实现提升写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直接关系学生未来习作能力的发展。受生活经验、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等因素的限制,低段学生写话并非易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
【摘 要】通过对“上山下山”问题、“涨价降价”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若实现平均的平均即强度量的平均,应满足单位大小对应和单位数量对应的条件。之所以能够实现单位对应,是因为在“求同”思维的驱使下利用了“多多转换”的辩证思维过程。  【关键词】平均;单位;单位化;多多转换;强度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分东西”的情境,如将一定数量的橘子分成几份,问每份有几个,或将一段路程分成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