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排行榜”的帖子给出了答案:北京,276万元;上海,247万元;深圳,216.1万元;广州,201.4万元……看到榜单中,一个个令人咋舌的高额数字后,网友们详细列出了养育一个孩子最主要的消费项目,其中,教育消费(包括常规教育支出、課外补习、特长培养、保险、旅游等)无一例外成为各地最主要的支出——以北京为例,竟高达240万元。
一片哗然之后,尽管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榜单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昂贵的教育成本却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也让“生得起,养不起”成为不少家长的无奈感叹。
276万元只是一个“传说”,但确实得花不少钱
“这是针对富人的生活标准吧,普通人养个孩子花不了这么多钱。”面对榜单,北京市民王女士觉得这样养孩子的标准有点高,但仔细算算,她在今年刚满5岁的儿子身上的投入确实也不少,“上早教班、请保姆、上托儿所……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
像这位年轻妈妈一样,很多市民都认为这个网上流传的生育成本“高得有点离谱”。
“并不具有代表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榜单中数据所选择的样本范围太窄了。另外,生育成本是多年的积累,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按现在的条件单纯乘以20年计算,是不科学的。”
虽然276万元的生育成本对北京大部分普通市民来讲,只是一个“传说”,但日益上涨的教育成本以及不成熟的教育理念,还是困扰着不同经济基础的家庭,家长们一致表示“养孩子很费钱”,而这些钱主要还是“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幼儿园
上幼儿园2.2万 看病花5万
张珊珊的父亲张波曾是吉林大学教师,目前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在学校工作,两人的收入在长春市民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张波说,女儿3岁时进入了自己所任职大学的幼儿园,直到7岁上小学。入园时一次交纳入园费2000元,入园后每个月各种费用大概在400元左右,一年大概花费5000元。四年幼儿园总共花费约2.2万元,这仅是在幼儿园教育上的直接投入。“我女儿小时候有哮喘病,看病花了5万元,这是她小时候最大的一笔开销了。”张波表示,“穿衣、吃饭这些间接的花销就没法细算了,那个时候东西便宜,物资不丰富,平均每个月估计100元就够了。”
记者算了一下,张姗姗上小学前,在教育、健康等各方面已经花费了至少7.2万元,算上日常生活开销,起码也要接近8万元。4年投入8万元,平均每个月1670元左右,不要说是在物价便宜的十几年前,即使是在今天也够一些成年人节省着花一个月了。
谈到这里,张波却表示:“这是十几年前,如果是现在,这个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我一个表弟家的孩子3岁,现在每个月在幼儿园的费用大概1900元,再加上吃饭、买衣服、买玩具这些平均下来每个月也要1000元左右。”
与十几年前张波的女儿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的孩子每个月幼儿园的费用上涨近5倍,生活费上涨近10倍,每个月除去看病也要花费2000多元已经较为普遍,这甚至超过了很多成年人每月的工资。
小学
择校费不少钱 特长班花销大
为了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1999年秋天,张波并没有让女儿上户口所在学区的小学,而是花了8000元的择校费,把女儿送到长春市一所知名小学。
“一下拿出8000元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那时候月工资也就1000多块钱吧,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心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狠狠心还是把积蓄拿出来了。”张波说,“上小学以后,学费、书本费、补课费差不多每个月五六百元吧,再算上吃、穿、玩,每个月总共1000元左右吧。”
不过此时,张波对女儿最大的投资不在学校内,而是在学校外。“小学课业压力不大,我给女儿报了三个特长班,体操、舞蹈和电子琴,每种特长差不多都花了1万元。”虽然学习特长花销大,而且女儿后来也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更深的造诣,但他并不后悔。“我本来也不是要把女儿培养成这方面的人才,主要还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全面的个人素质,这个目的现在看还是达到了。”
张波计算,自己家在女儿小学阶段共投入约11万元。
十几年前,各种各样的课后班、特长班、辅导班就风起云涌,淘金于学生市场,众多家长也毫不犹豫地将孩子送入各色特长班。“当时电子琴方面的课程价格还可以,一对一教学也不过5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200元甚至更多了。”张波表示。
初中
择校费更高 租房负担大
女儿升初中时,张波再次花费1.8万元择校费,把女儿送入一所重点初中。
“上初中后学业压力就大了,就不让她再练特长了,主要精力就放在学习上,课外给她补过英语和作文,初三中考冲刺时也给她单独找过人补习。总体来说,女儿一直学习努力,成绩不错,额外的花费要少些。”张波说,“每个月在学习上得花个1000~1200元,主要是参加各种补习班的费用,如果算上生活费,每个月支出将近2000元。”
由于女儿所上的初中距离他们家较远,张波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每个月又多出1000元的房租费用。而原来的房子地点不好,即使价格便宜一些也租不出去,只好空着。
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张波在女儿身上又花费了约13万元,对比小学,初中的择校费则达到了小学择校费的2倍还多。
高中
与初中相差不大
女儿中考时考取了所报考学校的自费分数线,虽然又花了1.8万元择校费,但是张波还是很高兴,毕竟省去了托关系的麻烦。“那个年代人情费估计也得一两万吧。”
“高中和初中一样,主要抓学习,每个月花在学习上的费用1500元,加上生活费一共2000多元。”张波说道,“她高中3年基本都是年级前三名,补课的时候不多。不过她的英语比较薄弱,曾经找人专门补习过。” 但房租的费用张波却并没有省去,如果租赁同样面积的房子,这个时候的房租已经涨到1500了,为节约开支,他在女儿就读的高中附近租一套房子,每个月的房租还是1000元左右,但是面积却比初中时小了一些。
三年高中,张波为了女儿的学业和生活花费了约13万元,这与初中时的费用基本持平。张波表示:“庆幸的是,当时的择校费看着很多,但是现在据说最少的也涨到了3万以上。”记者调查也发现,确实如此。
总计
直接教育投资23万元
综合计算张波在女儿16年四个教育阶段的投入,接近45万元,包括学习、医疗、生活、爱好等费用,真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45万元中,择校费4.6万元,约占10%左右,因学习产生的各种费用大概15万元,约占1/3,课外学习特长花费约3万元,约占6.6%,包括房租在内的生活费用大概17万元,接近总额的38%左右,为女儿看病约5万元,约占总额的11%。
前三项为张波对女儿的直接教育投资,实际花费了近23万元,大概占到总额的一半。
现状
教育费用成为家庭较大负担
据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的数据显示,2010年长春市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17921.86元。我们如果把这个收入乘以12年,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年数,总数接近22万元,远低于张波这些年在女儿身上所花的钱。
实际上,教育支出的沉重负担对中等收入群体影响最大,也就是像张波这样的家庭。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像低收入家庭那样降低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他们的教育经历、社会地位都会使他们对子女的未来存有较高期望,迫使他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收入无法达到高收入人士的水平,在子女教育上可以无限投入,甚至是耗费巨资送子女去国外留学。
在愿望与能力的双重重压下,中等收入群体面临子女教育带给的负担,也无形中加重了这个群体的生活压力。
家长为何“心不甘情不愿”地自投罗网
对于如此高的教育投入,曾有一个22155人参加的网上调查。认为价格合理的被调查者占13%,勉强接受的占24%,难以接受的占63%。
尽管如此多的家长“心不甘情不愿”,但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豪爽地一掷千金,也让“兴趣班”“高考冲刺班”“海外游学团”“教育保险”等花样繁多的教育产品,红火了教育市场,忙坏了小小学童。
“只要孩子能学到东西,我们苦点、累点也没关系。”在某商场工作的杨女士说,“如果其他孩子学了很多,自己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会被孤立的。”杨女士给女儿报了英语和武术两个兴趣班,每小时100块钱,一星期上8小时,而夫妻俩月收入共6000元左右,交给兴趣班的学费就占去了家里一大半的收入。
东城区某外语培训班门口,刚接到4岁的儿子,王女士就匆匆上了车。透过车窗,她一脸疲惫,“赶时间,马上还要送孩子去学美术。”而除此之外,这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还要参加滑冰、游泳、钢琴三个兴趣班。
除了花样百出的教育产品之外,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考入名校,从幼儿园就开始选择上最好的学校为其铺路。但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面临着昂贵的入园费和择校费。
在某小区开商店的张先生最近就在为儿子的择校费发愁,“马上就上小学了,片区小学口碑不好,想给他找个好点儿的学校,可是一打听,光择校费就要好几万。”张先生的口气里满是无奈,“好的教育资源还是太少,每到升学的时候,家长们都挤破头把孩子往好学校送。”
沉重的经济压力下,再看看满脸倦容的孩子,不是没有家长反思过这样的教育理念。但紧跟着,又在一片“赶跑”的喧嚣中被拉回现实。
“我也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但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特长,心里就发慌,生怕孩子落后。”在某报社工作的王女士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家长要理性,教育改革不能停
针对现在很多家长教育投资的“狂热”,储朝晖直言:“家长应树立健康、理性的教育观念,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在增加。有些家长不了解教育规律,成才心太急迫,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一些盲目性。”他建议家长多向教育专业人士咨询,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教育投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要让逐年高涨的教育成本降下来,根本还在于变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现实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才是引导家长做出教育选择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熊丙奇呼吁,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保障力度,减轻受教育者的负担,同时围绕政府发展教育的基本责任,深入推進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阿媛综合摘自《光明日报》《新文化报》,作者系该报通讯员与记者,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一片哗然之后,尽管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榜单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昂贵的教育成本却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也让“生得起,养不起”成为不少家长的无奈感叹。
276万元只是一个“传说”,但确实得花不少钱
“这是针对富人的生活标准吧,普通人养个孩子花不了这么多钱。”面对榜单,北京市民王女士觉得这样养孩子的标准有点高,但仔细算算,她在今年刚满5岁的儿子身上的投入确实也不少,“上早教班、请保姆、上托儿所……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元。”
像这位年轻妈妈一样,很多市民都认为这个网上流传的生育成本“高得有点离谱”。
“并不具有代表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榜单中数据所选择的样本范围太窄了。另外,生育成本是多年的积累,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按现在的条件单纯乘以20年计算,是不科学的。”
虽然276万元的生育成本对北京大部分普通市民来讲,只是一个“传说”,但日益上涨的教育成本以及不成熟的教育理念,还是困扰着不同经济基础的家庭,家长们一致表示“养孩子很费钱”,而这些钱主要还是“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幼儿园
上幼儿园2.2万 看病花5万
张珊珊的父亲张波曾是吉林大学教师,目前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在学校工作,两人的收入在长春市民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张波说,女儿3岁时进入了自己所任职大学的幼儿园,直到7岁上小学。入园时一次交纳入园费2000元,入园后每个月各种费用大概在400元左右,一年大概花费5000元。四年幼儿园总共花费约2.2万元,这仅是在幼儿园教育上的直接投入。“我女儿小时候有哮喘病,看病花了5万元,这是她小时候最大的一笔开销了。”张波表示,“穿衣、吃饭这些间接的花销就没法细算了,那个时候东西便宜,物资不丰富,平均每个月估计100元就够了。”
记者算了一下,张姗姗上小学前,在教育、健康等各方面已经花费了至少7.2万元,算上日常生活开销,起码也要接近8万元。4年投入8万元,平均每个月1670元左右,不要说是在物价便宜的十几年前,即使是在今天也够一些成年人节省着花一个月了。
谈到这里,张波却表示:“这是十几年前,如果是现在,这个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我一个表弟家的孩子3岁,现在每个月在幼儿园的费用大概1900元,再加上吃饭、买衣服、买玩具这些平均下来每个月也要1000元左右。”
与十几年前张波的女儿上幼儿园时相比,现在的孩子每个月幼儿园的费用上涨近5倍,生活费上涨近10倍,每个月除去看病也要花费2000多元已经较为普遍,这甚至超过了很多成年人每月的工资。
小学
择校费不少钱 特长班花销大
为了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1999年秋天,张波并没有让女儿上户口所在学区的小学,而是花了8000元的择校费,把女儿送到长春市一所知名小学。
“一下拿出8000元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那时候月工资也就1000多块钱吧,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心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狠狠心还是把积蓄拿出来了。”张波说,“上小学以后,学费、书本费、补课费差不多每个月五六百元吧,再算上吃、穿、玩,每个月总共1000元左右吧。”
不过此时,张波对女儿最大的投资不在学校内,而是在学校外。“小学课业压力不大,我给女儿报了三个特长班,体操、舞蹈和电子琴,每种特长差不多都花了1万元。”虽然学习特长花销大,而且女儿后来也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更深的造诣,但他并不后悔。“我本来也不是要把女儿培养成这方面的人才,主要还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全面的个人素质,这个目的现在看还是达到了。”
张波计算,自己家在女儿小学阶段共投入约11万元。
十几年前,各种各样的课后班、特长班、辅导班就风起云涌,淘金于学生市场,众多家长也毫不犹豫地将孩子送入各色特长班。“当时电子琴方面的课程价格还可以,一对一教学也不过5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200元甚至更多了。”张波表示。
初中
择校费更高 租房负担大
女儿升初中时,张波再次花费1.8万元择校费,把女儿送入一所重点初中。
“上初中后学业压力就大了,就不让她再练特长了,主要精力就放在学习上,课外给她补过英语和作文,初三中考冲刺时也给她单独找过人补习。总体来说,女儿一直学习努力,成绩不错,额外的花费要少些。”张波说,“每个月在学习上得花个1000~1200元,主要是参加各种补习班的费用,如果算上生活费,每个月支出将近2000元。”
由于女儿所上的初中距离他们家较远,张波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每个月又多出1000元的房租费用。而原来的房子地点不好,即使价格便宜一些也租不出去,只好空着。
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张波在女儿身上又花费了约13万元,对比小学,初中的择校费则达到了小学择校费的2倍还多。
高中
与初中相差不大
女儿中考时考取了所报考学校的自费分数线,虽然又花了1.8万元择校费,但是张波还是很高兴,毕竟省去了托关系的麻烦。“那个年代人情费估计也得一两万吧。”
“高中和初中一样,主要抓学习,每个月花在学习上的费用1500元,加上生活费一共2000多元。”张波说道,“她高中3年基本都是年级前三名,补课的时候不多。不过她的英语比较薄弱,曾经找人专门补习过。” 但房租的费用张波却并没有省去,如果租赁同样面积的房子,这个时候的房租已经涨到1500了,为节约开支,他在女儿就读的高中附近租一套房子,每个月的房租还是1000元左右,但是面积却比初中时小了一些。
三年高中,张波为了女儿的学业和生活花费了约13万元,这与初中时的费用基本持平。张波表示:“庆幸的是,当时的择校费看着很多,但是现在据说最少的也涨到了3万以上。”记者调查也发现,确实如此。
总计
直接教育投资23万元
综合计算张波在女儿16年四个教育阶段的投入,接近45万元,包括学习、医疗、生活、爱好等费用,真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45万元中,择校费4.6万元,约占10%左右,因学习产生的各种费用大概15万元,约占1/3,课外学习特长花费约3万元,约占6.6%,包括房租在内的生活费用大概17万元,接近总额的38%左右,为女儿看病约5万元,约占总额的11%。
前三项为张波对女儿的直接教育投资,实际花费了近23万元,大概占到总额的一半。
现状
教育费用成为家庭较大负担
据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的数据显示,2010年长春市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17921.86元。我们如果把这个收入乘以12年,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年数,总数接近22万元,远低于张波这些年在女儿身上所花的钱。
实际上,教育支出的沉重负担对中等收入群体影响最大,也就是像张波这样的家庭。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像低收入家庭那样降低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他们的教育经历、社会地位都会使他们对子女的未来存有较高期望,迫使他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收入无法达到高收入人士的水平,在子女教育上可以无限投入,甚至是耗费巨资送子女去国外留学。
在愿望与能力的双重重压下,中等收入群体面临子女教育带给的负担,也无形中加重了这个群体的生活压力。
家长为何“心不甘情不愿”地自投罗网
对于如此高的教育投入,曾有一个22155人参加的网上调查。认为价格合理的被调查者占13%,勉强接受的占24%,难以接受的占63%。
尽管如此多的家长“心不甘情不愿”,但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豪爽地一掷千金,也让“兴趣班”“高考冲刺班”“海外游学团”“教育保险”等花样繁多的教育产品,红火了教育市场,忙坏了小小学童。
“只要孩子能学到东西,我们苦点、累点也没关系。”在某商场工作的杨女士说,“如果其他孩子学了很多,自己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会被孤立的。”杨女士给女儿报了英语和武术两个兴趣班,每小时100块钱,一星期上8小时,而夫妻俩月收入共6000元左右,交给兴趣班的学费就占去了家里一大半的收入。
东城区某外语培训班门口,刚接到4岁的儿子,王女士就匆匆上了车。透过车窗,她一脸疲惫,“赶时间,马上还要送孩子去学美术。”而除此之外,这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还要参加滑冰、游泳、钢琴三个兴趣班。
除了花样百出的教育产品之外,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考入名校,从幼儿园就开始选择上最好的学校为其铺路。但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面临着昂贵的入园费和择校费。
在某小区开商店的张先生最近就在为儿子的择校费发愁,“马上就上小学了,片区小学口碑不好,想给他找个好点儿的学校,可是一打听,光择校费就要好几万。”张先生的口气里满是无奈,“好的教育资源还是太少,每到升学的时候,家长们都挤破头把孩子往好学校送。”
沉重的经济压力下,再看看满脸倦容的孩子,不是没有家长反思过这样的教育理念。但紧跟着,又在一片“赶跑”的喧嚣中被拉回现实。
“我也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但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特长,心里就发慌,生怕孩子落后。”在某报社工作的王女士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家长要理性,教育改革不能停
针对现在很多家长教育投资的“狂热”,储朝晖直言:“家长应树立健康、理性的教育观念,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随之在增加。有些家长不了解教育规律,成才心太急迫,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一些盲目性。”他建议家长多向教育专业人士咨询,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教育投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要让逐年高涨的教育成本降下来,根本还在于变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现实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才是引导家长做出教育选择的最重要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熊丙奇呼吁,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保障力度,减轻受教育者的负担,同时围绕政府发展教育的基本责任,深入推進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阿媛综合摘自《光明日报》《新文化报》,作者系该报通讯员与记者,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