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相关论文
中枢辅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制度的重要核心,而中枢辅政制度的核心之处又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这涉及了分权与集权的问题,分权与......
明代是封建君主集权统治和政治格局较为稳定的一个朝代。从表面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集大权于一身。可是整个国家事务......
【摘要】 君主专制的加强实质是统治者权力的高度集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关键词]历史比较,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31-05 上海现行高中......
关键词 历史解释,废相,相权,官僚制度,内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63-04 “历史解释”作为历......
受“辉格派”史学的影响,诸多西方学者一直强调中世纪英国盛行限制王权的“法治传统”。然而征诸史实则不难发现,在当时的英国,虽然流......
张程 陕西人民出版社 9787224117172 2016-03 34.80 本书内容虽然是政治制度这一相对枯燥乏味的主题,但作者的文字叙述......
在当今知识人眼里,传统儒家具有截然不同的面目。秋风先生认为儒家是宪政主义,袁伟时、易中天先生则认为儒家是专制主义,各自都代表了......
摘 要: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讲完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内容后指出:宰相一定程度上能制约君权,而内阁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事实上,历史上......
法家的“以法治国”,前面省略了一个主语,即君权。一则“以”字,已然表明君权凌于法权之上 前些时“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一......
内容提要 所谓天高皇帝近之近,并不是近于官,而是近于民。秦汉皇权秩序的扩展便沿着皇帝和民众相结合这条基线进行。它通常表现为皇......
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和民族的图腾”。中国纹样专家清穗写道:“对于民族,纹样是恢弘史书,对于个体,纹......
董仲舒的“君权天制”论回应了汉代社会关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追问,攻破了君主本身足以独制天下之命的专制思想倾向。董仲舒虽将君......
摘 要:《清兵卫与葫芦》讲述了清兵卫在父亲和教员的干涉下不得不放弃收藏、把玩葫芦的爱好。那么,除了他们,是否还有其他人是造成这......
“士”阶层是从春秋末期开始兴起的。在战国时期,他们表现地激奋进取,并殚精竭虑地提出了许多政治理论,以期望能达到理想的社会目标。......
中日两国都有一个战国时期,时间上差了将近两千年.但两者的基本性质和对两国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都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经过战国......
僚侯周亚夫为汉景帝时重臣.其人曾平定七国叛乱,文能安邦、武能治国.作为首辅,持国柄谨严,一心维护汉家社稷.在汉景帝废太子、谏止......
董仲舒与公孙弘之间的冲突不是由于学术流别的不同 ,也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个体道德品质的优劣、精神境界的高下 ,而是因为道之不同 :......
就封建社会而言,君权的至高无上,臣子的无条件忠心,是君臣构成和谐张力的表现形式,但在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这种和谐的张力会因......
商鞅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以强硬有效的富国强兵改革措施闻名于世,而其中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了商鞅对于百姓的态度和策略,其忽视......
汉时董仲舒杂糅诸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在董伸舒的理论中,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并论述了天人感应的最主......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君权和相权之间始终对立又统一对立的关系.当封建社会由弱到强时,君权需要相权的辅佐,相权颇大;当......
洛克作为英国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留给政治史的最大遗产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分割方式。通过分割将政治权力由一种一元化的人为控制,转化为......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天人感应论备受争议,至今仍受到许多人的批判。本文从汉代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
周灭殷商取得统治权,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改朝换代,这也是一次观念的变迁,因为时代思潮的变革常常引发新道德观念的诞生。殷商是至高无限......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之际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身处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衰亡时代,黄宗羲敏锐地体察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指出了这......
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君权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君主的产生,船山提出了“保类卫群”......
期刊
先氏一族在春秋晋国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晋国六卿之一辅佐晋文公、晋襄公建立并持续了霸业,经历了卿族的兴盛、中衰、再度崛......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权和相权之间始终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当封建社会由弱到强时,君权需要相权的辅佐,相权颇大;当封建社会......
较之西汉,东汉生态现象的政治化,在追寻生态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时,其随意性更大,所谓“瑞应”明显增多。儒家经典中的鬼神内容、西汉儒......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政治文化理论角度出发,认为黄氏的学说仍然在道德政治化、政治......
权力与法律的关系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国的民主情况,而且从中国古代的权力与法律的关系角度,能够透视出古代中国的权力配置模式,也......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二世》对理查二世命运的叙述涉及到宗教改革后欧洲社会的一个争论焦点:面对暴政,臣民是否有权抵抗乃至废黜......
明初君主专制达到了高峰,儒学发展也呈现出新样态。朱棣《圣学心法》站在“君师合一”的立场,对儒学传统中“天命”“礼乐”“刑罚......
君主专制固然与我国封建社会相始终,却并非是铁板一块牢不可破的.由于社会存在的多元性的影响,有时君主专制的链条上也会出现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