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说话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要有整体规划,按步骤、分阶段实施,要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笔者认为,指导学生说话训练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指导心理训练,鼓励大胆说话
小学生一般发言积极,无所顾忌。到了初中,却显得有所顾忌,变得深沉了、腼腆了,或不愿说,或不敢说。连课堂回答问题往往都是羞羞答答,低头不语;或扭扭怩怩,面红耳赤;或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或结结巴巴,语不成句。这与学生心理因素有关,因而说话训练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1. 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轻易发言,怕说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这时,老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说话前给予一定的时间准备,说话内容尽量设计难度适中。准备时间充裕、说话难度适中也是鼓动学生说话的有效方式。
2. 创设说话机会,鼓励大胆参与。笔者在读中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如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还参加学校宣传队,这在客观上给了笔者不少锻炼的机会。如今的中学生极少参加大型活动,更谈不上有机会在大会上发言。有些老师摸索了许多说话课形式,是值得借鉴的。如让学生复述课文、课前一分钟讲演、口头作文、即席发言等。另外,开辟第二课堂,如讲演会、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轮流当校广播员、让学生轮流担任班会主持人等。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如遇到别人争吵时主动去劝架,遇到有人行为不文明时大胆去说服等等。
二、指导思维训练,把话说清楚
把话说清楚即要求说话具有准确性、条理性和严密性,要求把话说得明白流畅。而学生往往说不清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因此训练学生的思维十分必要,这是说话的基础训练。
设计各种说话训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针对学生说话丢三落四、表达不清的情况,可以设计这样的说话训练题:校广播站将开设“校园之声”节目,请以主持人的身份预告并介绍这个节目。学生为了让人了解这个节目,就需要考虑这个节目的方方面面。多设计这样一些说话训练题,学生就会慢慢地把话说清楚、说全面、说准确。
另外,引导学生写简明说话提纲,按提纲说话。这也是训练学生说话思维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三、指导锤炼语言,把话说简洁
把话说简洁是在说话准确清楚的基础上的更高一层要求。打开话匣子后就慢慢要求学生把话说简洁,不能让他们说起话来扯东道西,漫无边际,罗里罗嗦,拖泥带水,而要引导他们锤炼语言。如进行限制性说话训练,即限制说话时间、字数。训练概括能力,如平时说话要抓住要点,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指导说话技巧,把话说得体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绝对不同的效果。得体指说出的话是得当的,恰如其分的。初中学生说话往往不顾场合,不看对象,不会用委婉的方法说,不会用商量的口气说,让人听起来又苦又涩,有时说话不庄重甚至不文明。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说话技巧。
1. 训练正确说话的语调。语调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就不一样。用疑问语气,含有商讨规劝之情;若用祈使句则有命令口气,使人不易接受。
2. 指导说话方式方法。学生掌握了语言,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把话说好,跟人交际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样一个意思,表达方式不同,给人听的感觉可能就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如批评一个人,先肯定对方正确的方面,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但如果直截了当地批评对方,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对方就很难接受,甚至会翻脸,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
3. 引导学生说话讲文明礼貌。对长辈要用敬称,不能直呼“老头儿”;对同辈要尊重,有不同看法要用商讨口气,用诚恳态度提出;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则不能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
五、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把话说精彩
随着学生说话能力的增强,慢慢地要求学生把话说精彩些。要达到说道理能说得明白晓畅,言之有理,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劝导别人,能够循循善诱,合情合理,从而让人能够接受;叙述故事能够有条不紊,风趣幽默,让人听了为之解颐;描摹情状栩栩如生,让人听了如临其境。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容易的事,这要学生努力加强思想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经长期的锻炼方可达成。
1. 向学生介绍知名演说家,鼓励学生多听别人演说,多看政治家答记者问,鼓励订《演讲与口才》杂志,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精彩的演说辞,尤其要认真研读课本上的演说辞,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等。
2. 引导学生写演讲稿,鼓励参加各种说话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指导学生借表情、手势和动作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如闻一多的拍案而起,“捶击桌子”就能充分表现激愤之情。
通过这五个训练步骤,让学生“拾级而上”,几年下来,口语表达能力定会大有提高。说话能力增强,对写作大有帮助,“语”与“文”是相得益彰的。重视“文”的同时不忽视“语”的训练,就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指导心理训练,鼓励大胆说话
小学生一般发言积极,无所顾忌。到了初中,却显得有所顾忌,变得深沉了、腼腆了,或不愿说,或不敢说。连课堂回答问题往往都是羞羞答答,低头不语;或扭扭怩怩,面红耳赤;或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或结结巴巴,语不成句。这与学生心理因素有关,因而说话训练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1. 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轻易发言,怕说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这时,老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说话前给予一定的时间准备,说话内容尽量设计难度适中。准备时间充裕、说话难度适中也是鼓动学生说话的有效方式。
2. 创设说话机会,鼓励大胆参与。笔者在读中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如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还参加学校宣传队,这在客观上给了笔者不少锻炼的机会。如今的中学生极少参加大型活动,更谈不上有机会在大会上发言。有些老师摸索了许多说话课形式,是值得借鉴的。如让学生复述课文、课前一分钟讲演、口头作文、即席发言等。另外,开辟第二课堂,如讲演会、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轮流当校广播员、让学生轮流担任班会主持人等。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如遇到别人争吵时主动去劝架,遇到有人行为不文明时大胆去说服等等。
二、指导思维训练,把话说清楚
把话说清楚即要求说话具有准确性、条理性和严密性,要求把话说得明白流畅。而学生往往说不清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因此训练学生的思维十分必要,这是说话的基础训练。
设计各种说话训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针对学生说话丢三落四、表达不清的情况,可以设计这样的说话训练题:校广播站将开设“校园之声”节目,请以主持人的身份预告并介绍这个节目。学生为了让人了解这个节目,就需要考虑这个节目的方方面面。多设计这样一些说话训练题,学生就会慢慢地把话说清楚、说全面、说准确。
另外,引导学生写简明说话提纲,按提纲说话。这也是训练学生说话思维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三、指导锤炼语言,把话说简洁
把话说简洁是在说话准确清楚的基础上的更高一层要求。打开话匣子后就慢慢要求学生把话说简洁,不能让他们说起话来扯东道西,漫无边际,罗里罗嗦,拖泥带水,而要引导他们锤炼语言。如进行限制性说话训练,即限制说话时间、字数。训练概括能力,如平时说话要抓住要点,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指导说话技巧,把话说得体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绝对不同的效果。得体指说出的话是得当的,恰如其分的。初中学生说话往往不顾场合,不看对象,不会用委婉的方法说,不会用商量的口气说,让人听起来又苦又涩,有时说话不庄重甚至不文明。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说话技巧。
1. 训练正确说话的语调。语调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就不一样。用疑问语气,含有商讨规劝之情;若用祈使句则有命令口气,使人不易接受。
2. 指导说话方式方法。学生掌握了语言,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把话说好,跟人交际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样一个意思,表达方式不同,给人听的感觉可能就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如批评一个人,先肯定对方正确的方面,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但如果直截了当地批评对方,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对方就很难接受,甚至会翻脸,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
3. 引导学生说话讲文明礼貌。对长辈要用敬称,不能直呼“老头儿”;对同辈要尊重,有不同看法要用商讨口气,用诚恳态度提出;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则不能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
五、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把话说精彩
随着学生说话能力的增强,慢慢地要求学生把话说精彩些。要达到说道理能说得明白晓畅,言之有理,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劝导别人,能够循循善诱,合情合理,从而让人能够接受;叙述故事能够有条不紊,风趣幽默,让人听了为之解颐;描摹情状栩栩如生,让人听了如临其境。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容易的事,这要学生努力加强思想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经长期的锻炼方可达成。
1. 向学生介绍知名演说家,鼓励学生多听别人演说,多看政治家答记者问,鼓励订《演讲与口才》杂志,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精彩的演说辞,尤其要认真研读课本上的演说辞,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等。
2. 引导学生写演讲稿,鼓励参加各种说话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指导学生借表情、手势和动作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如闻一多的拍案而起,“捶击桌子”就能充分表现激愤之情。
通过这五个训练步骤,让学生“拾级而上”,几年下来,口语表达能力定会大有提高。说话能力增强,对写作大有帮助,“语”与“文”是相得益彰的。重视“文”的同时不忽视“语”的训练,就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