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M113N型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及应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600MW机组锅炉在改用低热值煤后,按照原设计磨煤机五运一备的运行方式,已无法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时所需燃煤量。介绍了通过对单台磨煤机磨盘、磨辊等主要部件的技术改造,增加了单台磨煤机的出力,降低了磨煤机的单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次技术改造是国内同类型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磨煤机;增加出力;煤粉
  作者简介:李国新(1973-),男,天津人,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生产部经理助理;季广辉(1983-),男,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部,点检工程师。(河北 定州 073000)
  中图分类号:TK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9-0116-05
  
  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两台600MW机组锅炉为亚临界压力控制循环汽包炉,锅炉制粉系统采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六台ZGM113N型中速磨煤机(参数见表1),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烟煤,校核煤种为神木大柳塔烟煤,燃烧设计煤种时五台磨煤机运行一台备用。单台磨煤机额定出力为53.45 t/h,折算上中后期磨损,每台磨的平均出力在48~49t/h左右。当煤质较差时,投入五台磨煤机运行不能满足机组满负荷时所需煤量,必须启动第六台磨煤机才能达到总煤量需求,导致磨煤机电耗增加,同时制粉系统失去备用磨煤机,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
  一、改造方案及实施
  1.改造方案的理论依据
  ZGM113N型辊式磨煤机在运行过程中几何相似和动力相似是其气(气体、水蒸汽)固(风粉)两相流起主要作用的准则。
  在理论模型中,磨辊一次研磨合格煤粉的产量与磨辊下通过的物料厚度、磨辊压入物料的速度、研磨压力和磨辊的宽度成正比。数学表示式如下:
  Q= k×S×V×F×B(1)
  Q—— 一次研磨合格煤粉的产量;
  k——系数;
  S——煤层厚度;
  V——磨辊压入物料的速度;
  F——研磨压力;
  B——研磨面积。
  由(1)式知,在磨煤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煤层稳定时,研磨面积与磨煤机的出力成正比。在磨煤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磨盘面积的同时再增加磨辊的宽度,可达到增加磨煤机的研磨面积的目的。
  从(1)可知,增加研磨面积和研压速度可以有效增加磨煤机的出力,从而影响磨煤机磨煤机的出力另外两个参数。而研磨压力和料层厚度在原设计的强度参数下较难改变。通过对ZGM113N型磨煤机内部结构的研究,认为现有磨煤机机体内具有增加磨盘面积和磨辊宽度的空间。
  2.主要改造参数的确定
  (1)出力计算,见表1。
  (2)热平衡计算,见表3。
  从计算结果可知,改造后按照单台磨60.26t/h进行热平衡校核计算,目前的热风量和热风温度有裕度。
  (3)研磨部件的尺寸确定。
  根据锅炉燃煤量的需要,每台炉共改造两台磨,每台磨需要增加6t/h的出力,折算到磨煤机的基点出力上,需要增加7.31t/h的出力。磨煤机机壳外径为3800mm,原设计压架和磨辊辊架的框架尺寸下,磨辊辊套直径由1750mm,增加到1850mm,辊套宽度由585mm可以增加到615mm,磨盘衬板更换为与1850mm辊套相配型线衬瓦。通过上述尺寸的改变,磨盘转速一定的情况下,磨辊直径加大,外沿研磨区的研磨面积和研磨速度分别可增加6%左右,二者共同作用达到增加出力的目的。磨辊上只改动辊套的尺寸,辊芯辊架等结构件等零部件可通用,不需更换。辊套外形见图1,衬瓦外形见图2。
  (4)选定的耐磨材质和主要指标。ZGM113N型磨煤机增加出力后对耐磨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速辊式磨煤机中,辊套、衬板、导向板、导向块、防磨板等件为易磨损件,其中,辊套因承受周期性压缩载荷,煤料的磨粒磨损和一定小能量的反复冲击,磨损最为严重。因此,辊套不但要有致密的要求,材质还有硬度、淬透性和塑性等的要求。经过大量的优选试验,主要备选材料有镍硬Ⅳ号耐磨铸铁、Cr2021高铬铸铁材质、Cr26耐磨铸铁、Cr2021 +Nb变质耐磨铸铁、Cr26+Nb变质耐磨铸铁和Cr15系多元合金加复合变质耐磨铸铁等。这些主要材质热处理后的硬度HRC≥60;冲击韧性≥7J/cm2;金相组织均为共晶碳化物+弥散分布二次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都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1)各主要材质的金相照片(见图3-图5)。
  2)生产试验和铸造工艺的确定。
  为确定合理的铸造工艺,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和工艺参数的探索,试验了辊套的多冒口等形式,最后确定了单冒口倾斜浇注的铸造工艺,取得了用射线探伤检测评四级以上照片的好效果。
  3)磨损效果简介。
  采用高铬铸铁耐磨材质生产ZGM磨的耐磨产品,磨损寿命一般在12000~16000小时,寿命较高的达20000小时以上。Cr2021+Nb变质耐磨铸铁在煤质Ke值大于7.85的条件下,实际磨损量平均千小时小于5mm,可以满足差煤质的要求。
  (5)新型拉杆连接套研制。对压架进行有限元计算,对拉杆进行强度计算和应力分析,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因磨辊辊套直径将由1750mm增加到1850mm,磨辊压架的位置在垂直方向相应升高小于50mm,而拉杆加载装置的上行程会相应减少,磨煤机正常运行时煤层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为了降低改造成本,使用原拉杆并研制新型拉杆连接套(见图6)。
  1)压架距离机壳顶部距离为70mm,加载油缸全部伸出长度可达312mm,零接触时伸出长度为228mm,行程为312-228=84mm。
  2)现行程要求为70mm,加载缸全部伸出长度应为312-70=242mm。
  3)磨辊辊套直径增加100mm,半径对应为50mm,倾斜角度为15°,拉杆长度应增加48mm,结合现场实际测量结果,改造前零接触时加载缸伸出长度为228mm,改造后零接触时加载缸伸出长度应为228+48=276mm,改造后增加长度应为312-276=36mm。因此拉杆连接套需重新设计以满足正常运行要求。技术要求:调质处理,HB=187-229,发蓝、尖角倒钝,光坯探伤,材质选用#45钢,每台磨安装3件。
  (6)重新校核设计旋转喷嘴。磨煤机采用旋转喷嘴技术,有效降低磨煤机的阻力和通风电耗。旋转喷嘴(见图7)具有如下特点。
  气流在穿过旋转风环时使气流通过旋转环形道产生均匀的速度分布,沿环形通道的气流低速区不必得到速度补偿而减小总速度值,从而降低了气流穿过整个旋转环形通道的压降。动环叶片在旋转时减少了空气流的流通面积,使具有均匀速度分布的空气气流加速穿过每个喷口。穿过后气流减速并离开环形通道时压降能够减小。叶片角反向设置,旋转所产生的鼓风效应将空气气流向上进入逆环流区,使空气气流向上进入环形通道进口的流线更均匀,能使研磨区的压降减小。在环形通道进口下方采用导流流线设计,减小由于磨煤机进风区的尖角或阶梯变化产生的涡流,消除涡流的干扰有助于使气流更均匀地向上流入通道,喷嘴磨损更加均匀。进口通道垂直设计减少了磨煤机零部件诸如磨辊和机壳内壁的磨蚀,方便安装与维修。叶片角度的增加,使得环形风道水平分速度降低,减少了磨煤机正常工作之外的能量消耗,在煤粉悬浮中可以更好地利用垂直分速度。叶片长度的减少使得摩擦损失以及零件重量减轻,减少了铸造缺陷存在的可能性。材料采用低合金铸钢ZG50Mn2,寿命大幅提高。
  由于磨煤机出力增加,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量相应增加约10%。一次风量增加,通风阻力会相应提高。但在几个因素影响下,通风阻力提高幅度较少。
  研磨出力增加,煤粉在磨内循环研磨次数减少,煤粉容易携带提升。
  旋转喷嘴使得磨盘边缘涡流区向上推移,加上合适的喷嘴流速,使得磨阻减少。改造前磨煤机设计最大通风阻力为6.41kPa,改造后最大通风阻力为6.54kPa。旋转喷嘴环的喉口流速需重新校核,满负荷时控制在75m/s,使得磨煤机出力增加后,通风阻力保持稳定。通过目前的运行状况分析,一次风机压头具有较大的裕度,可以适用改造出力增加的需要。
  (7)新型静环研制。动静环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风的导向。目前的设计中,动静环的尺寸存在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动静环的尺寸过大,使得一次风在通过喷嘴完成导向时,被迫通过较长的通风孔道;完成导向后,继续通过静环区域。这种运行过程将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通风阻力增大。一次风在通过动静环结合形成的通风孔道区域完成导向时,孔道的长度只须能够满足完全的导向,过长的孔道长度无助于均匀的旋转风场的形成,只会增加通风阻力,形成紊流。一次风在通过动静环结合形成的通风孔道区域完成导向后,继续通过静环高于动环的部分,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在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后形成的旋转风环的外层,将产生比较严重的紊流。该紊流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均匀的旋转一次风场的形成,影响煤粉在一次风的输送下通过分离器分离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将加速静环的磨损,降低静环的使用寿命。
  为了与新喷嘴环匹配并有效减少静环和辊架防磨板的磨损问题,研制了新型静环(见图8),经校核计算静环总体高度为440mm,技术要求:未注铸造圆角R5,铸件未注加工圆角R1,加工棱边倒钝,铸件进行着色探伤试验。
  磨环及喷嘴环部分需要更换,包括旋转喷嘴环、静环、磨环托盘、衬板及相应的附件和联接件等,保证下部与传动盘的接口尺寸一致,上部与辊套、衬板的尺寸吻合。
  (8)主电机及减速机功率校核。磨煤机主电动机功率为650kW,额定电流为78A,改造前磨煤机的平均电流在50A左右,主电机的容量足够,配套SXJ160主减速机轴功率570kW容量满足。
  (9)绞轴装置连接件校核。针对辊套增加尺寸后重新校核绞轴装置连接件强度要求,更换高强度连接件:由原来的GB5783 M24*80 8.8级的六角头全螺纹螺栓更换为GB5783 M24*80 10.9级的六角头全螺纹螺栓,增加了运行的可靠性。
  (10)加载压力调整。变加载可以实现磨煤机加载力的大小随磨机出力要求而改变。采用变加载技术使磨机的出力范围由过去的40%~100%扩大到25%~100%,提高了磨机的低负荷性能,满足了机组的调峰需要。磨煤机增加出力后,提高加载力至14MPa,修订磨煤机出力与加载力曲线(见图10、图11),以减少研磨区的滑动摩擦,同时也提高对物料的破碎能力。
  3.改造方案的实施
  减速机的轴功率和主电动机配套,减速机轴功率亦有裕度,均无需更换。磨煤机联轴器、机座密封、机座、传动盘与刮板、压架、铰轴、机壳、分离器、加载油缸和本体附件等均无需更换。磨煤机加载油量、润滑油量/油压、密封风量/风压等一致,因此其辅助设备稀油站/高压油站/密封风机等均可通用,无需更换。
  表4所述部件由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制造完成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对13磨煤机、15磨煤机、23磨煤机、25磨煤机实施改造,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了安装、运行、检修期间存在的问题,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安装、调试。
  二、性能测试及经济性分析
  1.性能测试
  (1)试验1。对23磨煤机进行了增加出力改造后试验,磨煤机改造后最大出力达到61.5t/h,比改造前出力52t/h增加了9.5t/h,达到了同比增加6t/h的设计要求,磨煤机出力提高18%。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最大出力下通风阻力为5.2kPa,满足最大出力时通风阻力小于6.54 kPa的设计要求。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运行平稳,各参数正常(见表5、表6),提高了制粉系统运行可靠性,降低了磨煤机单耗。
  (2)试验2。为了检验磨煤机增加出力后的效果,委托河北电力研究院对15磨煤机、25磨煤机进行最大出力性能试验。试验结论:1号锅炉15磨煤机可以在61.5t/h出力下运行,2号锅炉25磨煤机可以在61.55t/h出力下运行,15磨煤机和25磨煤机在其出力为61.5t/h时的通风阻力均为5.2kPa左右。相关参数见图12、表7、表8。
  2.经济性分析
  (1)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及维护费用分析。单台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一次性投入费用为95.45万元,比改造前费用83.85万元增加11.6万元。磨煤机进入大修期后辊套、衬瓦、喷嘴动环均进行补焊修复,价格相差2.6万元左右,磨环托盘、静环、辊架等根据实际磨损情况进行选择性更换,但台磨煤机大修费用均为8万元,由此可见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前后大修费用基本持平。但由于磨煤机增加出力后磨辊辊套、衬瓦寿命同比增加4000h,同时采用新型静环可有效减少静环和辊架防磨板的磨损问题,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同比检修费用和备件费用可以节约1/4,检修周期内单台节约费用约为23万元。
  (2)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经济性分析。
  1)磨煤机改造前为降低制粉单耗,在不影响机组升负荷的前提下机组440~450MW以上升负荷启动第五套磨煤机,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由于磨出力可以达到61.5t/h,现要求机组负荷在470MW保持四台磨煤机运行,当煤量达到200 t/h以上时,再启动第五台磨煤机,比原来提高30MW启动备用磨煤机。
  2)2号机组2009年2月磨煤机单耗为10.01 kWH/t,3月磨煤机单耗为9.91 kWh/t,5月磨煤机单耗为8.95 kW/t,6月磨煤机单耗为9.05 kWh/t,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单耗明显低于改造前。
  3)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后两台机组相同负荷下磨煤机运行情况对比:1号、2号机组同在500MW左右负荷情况下,同比功率下降214.3kWh,按照年利用小时5500小时计算,节电117.9万kWh,折合费用41.3万元,考虑检修周期内同比单台节约检修费用和备件费用约为23万元,1.8年左右可以收回改造投资。
  三、结束语
  通过对磨煤机内部的局部改造,增加了磨煤机的出力。本项目改造部件少,其他非改造部件通用性强,改造实施方便。改造部件作为常规的易损件,可以通过备品—备件的形式提供,大大降低了改造费用。本次改造托盘的同时将原设计830mm的静环高度降低到440mm,有效减少静环和辊架防磨板的磨损。磨煤机出力增加,减少备用磨煤机的运行次数和时间,降低了单位电耗。从实验结果和运行情况分析,本次改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本项目实现了ZGM113N型磨煤机增加出力,各项性能指标优于设计值,有力地保障了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同型号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的成功实践。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磨煤机新技术的开发和运行机组的磨煤机存在的问题,使得新型静环、新型拉杆连接套等创新技术在项目中成功实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DL/T5145-2002,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S].
  [2]殷庆栋,刘斌杰,等.2010-086定洲发电有限公司15、25磨煤机最大出力试验报告[R].石家庄:河北省电力研究院,2010.
  [3]黄勇,等.新一代中速磨煤机研制报告[R].北京:北京电力设备总厂,2009.
  [4]DL/T904-20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S].
  [5]DL/T467-2004,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S].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规范电力培训管理,完善电力培训体系,创新电力培训模式,重视专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电力培训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以增强电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应变力,这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培训体系;行业环境;培训师资;电力培训  作者简介:罗钰玲(1966-),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副教授;吴斌兵(1967-),男,
期刊
摘要:介绍了220kV空母线充电、充电保护、过流保护、母线保护功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母联和CT之间死区故障,母联CT无故障电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母线保护;充电保护;过流保护;母联CT;220kV母线  作者简介:罗虎(1974-),男,河南南阳人,南阳供电公司,工程师;黄志博(1980-),男,河南南阳人,南阳供电公司,工程师。(河南南阳  473000)  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点小问题都可能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造成威胁。从人员、运行维护、检验三方面讨论了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电网安全  作者简介:朱健(1978-),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助理工程师;孙晓峰(1977-),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助理工程师。(
期刊
摘要:教育培训体系的健全完善是内部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支撑保障,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主要推进因素之一。文章从四川巴中电业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总结分析教育培训体系现状,提出电网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思路、主要内容及保障机制,期望对电网企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电网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学习平台  作者简介:黄震(1970-),男,湖南郴州人,四川巴中电业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四川巴中6
期刊
摘要:如何大力开展员工培训教育工作,使其充分贴近生产、技术、管理,真正服务第一线,学以致用,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而且必须去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温州电力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变电运行工作的特点,积极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开创变电运行新的培训模式,具有极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培训模式;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邵笔贵(1975-),男,湖北
期刊
摘要:电力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和我国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都曾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越来越成为业内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安全事件。从2008年开始,各级电网公司为了应对电力应急事件和完善相应的应急体系,陆续建设电网应急指挥系统。但是如何确保电力应急过程中信息共享、协同调度、统一指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期刊
摘要:介绍了分布式微机母线保护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情况,研究了BP-2C-D型分布式母线保护的网络拓扑、通信方案、保护原理,以及时钟同步、电流互感器饱和判据、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分布式微机母线保护;IEC61850;同步采样;抗CT饱和  作者简介:姜王莹(1982-),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培训师;张宁(1982-),男,江苏苏州人,苏州供电公司,工程师。(江
期刊
摘要:带电作业基地担负着为电力企业培养大批合格带电作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浙江省电力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训基地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培训质量,从培训前准备、培训过程实施组织、培训后质量跟踪三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形成制度,在培训中坚决执行。实践证明,通过标准化设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员的普遍好评和欢迎。这种对培训进行标准化设计的思路也对其他工种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带电作业;
期刊
摘要:以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新能源发展的背景分析为基点,阐述了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优势和不足,同时通过对其他国家促进风能发电措施的研究,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风能;风力发电  作者简介:王英武(1970-),男,山东烟台人,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烟台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孙祝寿(1973-),男,山东烟台人
期刊
摘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监视和管理是EMS系统重要的功能应用之一,旨在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和连续运行提供一种可靠、便捷、配置灵活的监控手段。该系统通过对电力实时运行数据、相关应用系统和运行支撑环境的在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或异常,通过语音、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应处理预案,以便及时发现、处理系统的异常或故障,提高技术支持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电网调度自动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