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推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学阶段,关于课程的开设我们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既有语文数学等主流课程,也有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辅助新课程作为补充。但是辅助者的定位并不意味着这些课程并不重要。因此本文以乡村地区音乐教学为研究重点,首先针对音乐素养展开解读而后分析乡村地区音乐教学面临的基本形式最后提出促进乡村地区音乐教学效率提高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乡村地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318
一、音乐素养解析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这一点是每一位音乐老师的共识。但是音乐素养也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开展的音乐教学工作能否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音乐综合素养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何种有针对性的手段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研究。
我们首先来看音乐素养涵盖的基本内容,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在涉及的这八个方面中,几乎每一项素养都可以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而另一方面音乐课程并没有我们从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这八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客观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培养。例如音乐史这也是学生音乐素养中的其中一项,把音乐的发展历史上小故事一样讲述给学生听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也是培育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二、乡村音乐教学形式分析
1.教学器材缺乏
教学器材的缺乏是乡村音乐教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制约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短板。由于器材的缺乏,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而且这些缺陷是无法通过教师的个人能力來弥补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映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学校建设脚步与城市的先进学校之间存在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导致了学校在采购教学设备方面可使用的资金非常有限。例如在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乐器,比如钢琴、笛子、古筝、二胡等,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把这些设备置办齐全。因而在涉及到给学生讲解这些乐器时,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方式或让学生观看视频。无法亲自接触到具体的乐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教学地位较低
教学设备的短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音乐在小学中教学地位相对低下的现状,因为如果音乐是小学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科目,那么学校肯定也会不遗余力集中一切资源像音乐课程倾斜。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和语文数学等主流课程相比音乐课程并不是小学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科目,它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角色定位的边缘化导致音乐课程在这个非常看重考试分数的教育时代里教学地位逐渐走低,甚至在某些乡村学校,音乐课程俨然成为了一门副课,学生上音乐课的唯一目的就是缓解学习疲劳,调整个人学习状态。
三、音乐素养的培育
对音乐教学工作投入不够以及重视程度到位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乡村地区学校学生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但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了重要位置。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有针对性培育
有针对性培育主要指的是教师教学专注程度的提升。虽然在上文中提到,音乐课程并不会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出现,但是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也要加强教学重视。毕竟身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我们的天职。而且虽然有些音乐知识的确存在难度,但是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深度,开展有层次的教学工作。例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是少先队队歌,而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正是少先队员,所以这首歌的学习不仅是教学任务的要求,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针对性教学,把这首歌单独挑选出来做出非常细致的教学规划从课时的安排、曲子的教学以及歌词的领唱等等都要落实到位,而在这首曲子中第三句歌词出现的位置,两个部分的歌词数量不一致,第1部分是“鲜艳的”第2部分是“少先队员”,为了更符合曲子的韵律,“少先”这两个字演唱时要控制速度。这一点教师要清晰教授给学生,只有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
2.有选择性培育
文章开头提出,音乐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农村小学学生理解能力和专业能力相对不足。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每个方面的音乐综合素养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的培育。音乐综合素养一共包括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这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而其中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的了解相对简单一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像讲故事那样给学生讲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起发展历史以及西方音乐从兴起到现在所走过的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穿插一些非常典型的音乐作品和知名的音乐家。例如在讲述中国古典音乐发展历史时,《高山流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在这首曲子的背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生死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所以教师在讲述音乐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首曲子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后根据自己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进行鉴赏。再比如讲解西方音乐史时,教师也可以讲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告诉学生“作为一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听力严重退化,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克服困难,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作品。”用名人的事迹感染学生可以有效发挥德育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四、结语
音乐教学在农村地区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音乐赵学的投入力度和关注程度,为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兰.音乐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技巧探析[J].成才之路,2020(14):137-138.
[2]许虹.强化节奏教学培育乡村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1):74-76.
关键词:小学音乐;乡村地区;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318
一、音乐素养解析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这一点是每一位音乐老师的共识。但是音乐素养也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开展的音乐教学工作能否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音乐综合素养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何种有针对性的手段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研究。
我们首先来看音乐素养涵盖的基本内容,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在涉及的这八个方面中,几乎每一项素养都可以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而另一方面音乐课程并没有我们从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这八个方面的综合素养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客观教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培养。例如音乐史这也是学生音乐素养中的其中一项,把音乐的发展历史上小故事一样讲述给学生听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也是培育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二、乡村音乐教学形式分析
1.教学器材缺乏
教学器材的缺乏是乡村音乐教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制约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短板。由于器材的缺乏,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而且这些缺陷是无法通过教师的个人能力來弥补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映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学校建设脚步与城市的先进学校之间存在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导致了学校在采购教学设备方面可使用的资金非常有限。例如在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乐器,比如钢琴、笛子、古筝、二胡等,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力把这些设备置办齐全。因而在涉及到给学生讲解这些乐器时,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方式或让学生观看视频。无法亲自接触到具体的乐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教学地位较低
教学设备的短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音乐在小学中教学地位相对低下的现状,因为如果音乐是小学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科目,那么学校肯定也会不遗余力集中一切资源像音乐课程倾斜。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和语文数学等主流课程相比音乐课程并不是小学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科目,它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角色定位的边缘化导致音乐课程在这个非常看重考试分数的教育时代里教学地位逐渐走低,甚至在某些乡村学校,音乐课程俨然成为了一门副课,学生上音乐课的唯一目的就是缓解学习疲劳,调整个人学习状态。
三、音乐素养的培育
对音乐教学工作投入不够以及重视程度到位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乡村地区学校学生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但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了重要位置。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有针对性培育
有针对性培育主要指的是教师教学专注程度的提升。虽然在上文中提到,音乐课程并不会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出现,但是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也要加强教学重视。毕竟身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我们的天职。而且虽然有些音乐知识的确存在难度,但是对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深度,开展有层次的教学工作。例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是少先队队歌,而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正是少先队员,所以这首歌的学习不仅是教学任务的要求,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针对性教学,把这首歌单独挑选出来做出非常细致的教学规划从课时的安排、曲子的教学以及歌词的领唱等等都要落实到位,而在这首曲子中第三句歌词出现的位置,两个部分的歌词数量不一致,第1部分是“鲜艳的”第2部分是“少先队员”,为了更符合曲子的韵律,“少先”这两个字演唱时要控制速度。这一点教师要清晰教授给学生,只有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
2.有选择性培育
文章开头提出,音乐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农村小学学生理解能力和专业能力相对不足。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每个方面的音乐综合素养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的培育。音乐综合素养一共包括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这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而其中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的了解相对简单一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像讲故事那样给学生讲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起发展历史以及西方音乐从兴起到现在所走过的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穿插一些非常典型的音乐作品和知名的音乐家。例如在讲述中国古典音乐发展历史时,《高山流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在这首曲子的背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生死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所以教师在讲述音乐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首曲子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后根据自己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进行鉴赏。再比如讲解西方音乐史时,教师也可以讲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告诉学生“作为一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听力严重退化,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克服困难,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作品。”用名人的事迹感染学生可以有效发挥德育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四、结语
音乐教学在农村地区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音乐赵学的投入力度和关注程度,为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兰.音乐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技巧探析[J].成才之路,2020(14):137-138.
[2]许虹.强化节奏教学培育乡村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