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少年时,诗给了我一个能够健康活下来的拯救;在生命的中途,诗给了我很多安静的时刻,让我可以整理自己的生命;现在,诗教我的是,试试看,也许历史可以在我们的诗里面重新活起来”
“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68岁的席慕蓉,却影响了几代人。
作家蒋勋说,席慕蓉大约从没想过要领导文风或改革社会,但她“却是以极其女性的诚实与狂想呼唤起了一整代人的梦想”。
10月下旬,从上海作协到复旦大学,从“诗教我的事”到“原乡和我的创作”,从40人小会议室到400人大报告厅,席慕蓉受到自“60后”至“90后”的夹道欢迎。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前3小时,会场早已被贴墙而立的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加上临时分会场,共一千多人围观,另有2000人守着视频直播。
“这次,就让我得意一下吧!”爆棚“青春”扑面而来,点燃了席慕蓉的热情,但她旋即谦卑道:“你们手上的诗集,可能还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其实,我的诗写得并不怎么样,而是你们读者的生命增加了诗的厚度,提升了文学的温度。”
《以诗之名》是席慕蓉第七本诗集,离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已隔了整整30年。“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受访期间,席慕蓉曾数度哽咽,“对不起,里头那个‘我’又跑了出来。”年近古稀的她像小女孩一样,边抹眼泪边自嘲:“我说过我要成熟的。”
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年轻时,席慕蓉就爱读《古诗十九首》,“相思离乱”的种子,一生伴随。
“10年前我觉得我写的都是‘思君令人老’,后来发现都在‘岁月忽已晚’里;我慌乱无知地错过了我的人生,还要继续错过,怎么办?只好写诗来弥补。”
1943年,席慕容生于抗战末期的重庆城郊。“那时,年轻的父母离开故乡,在遥远的南方把孩子生下,尽所有努力在乱世里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童年。”
从四川到南京,由上海南下广州,再至香港、台湾。儿时的她,隐约间感到外界惊涛骇浪,却道不清那抹阴影。“2003年我和弟弟约在香港见面,去找从前的老家。看到弟弟站那里时,我才忽然间明白为何会害怕。1949年跟着父母到香港,码头上,父母给我们穿上厚衣服,里外好几层,每个孩子都给个金戒指,5岁的孩子从没见过金戒指,互相炫耀,但奇怪妈妈为什么在每件衣服里都写上我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如果孩子丢了,有人捡到,会看在金戒指的份上把他养大。”
在香港读小学,“街上有很多难民,但香港人不排斥”。她一直很爱这地方,努力学粤语,想和同学打成一片,但因年纪小,同学笑她“白痴”,“这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搬去台湾后,她考上初二插班生,“但站在门口,总觉得我永远在那个团体外面,因为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 “因为寂寞”,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因为那是“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能让我健康成长”。
1956年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习画后,她以笔名“夏采”在校刊上发表诗文,“开始是好玩,30岁以前都是学别人”1978年,她给《皇冠》写专栏,开始用“席慕蓉”这个名字。
诗人痖弦曾是她的领路人。当年席慕蓉曾把诗稿投给痖弦,投稿刊登了,“收到他的回信简直受宠若惊。”后来,她又“很不懂事地”给痖弦寄了30首,请他看下,“他给我每首诗打勾,喜欢的打3个,还有打一两个的,不喜欢就完全不勾。他一直警醒我,不要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大量写,这对你是个伤害。”
如今,她还会把新作拿给痖弦看,“他说我是不知不觉地回到故乡、进到这个境界里,很鼓励我。”痖弦的话,她铭记在心:“唯一可以跟时光抗衡的,恐怕只有诗了。”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蓉的外婆孛儿只斤
“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68岁的席慕蓉,却影响了几代人。
作家蒋勋说,席慕蓉大约从没想过要领导文风或改革社会,但她“却是以极其女性的诚实与狂想呼唤起了一整代人的梦想”。
10月下旬,从上海作协到复旦大学,从“诗教我的事”到“原乡和我的创作”,从40人小会议室到400人大报告厅,席慕蓉受到自“60后”至“90后”的夹道欢迎。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前3小时,会场早已被贴墙而立的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加上临时分会场,共一千多人围观,另有2000人守着视频直播。
“这次,就让我得意一下吧!”爆棚“青春”扑面而来,点燃了席慕蓉的热情,但她旋即谦卑道:“你们手上的诗集,可能还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其实,我的诗写得并不怎么样,而是你们读者的生命增加了诗的厚度,提升了文学的温度。”
《以诗之名》是席慕蓉第七本诗集,离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已隔了整整30年。“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受访期间,席慕蓉曾数度哽咽,“对不起,里头那个‘我’又跑了出来。”年近古稀的她像小女孩一样,边抹眼泪边自嘲:“我说过我要成熟的。”
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年轻时,席慕蓉就爱读《古诗十九首》,“相思离乱”的种子,一生伴随。
“10年前我觉得我写的都是‘思君令人老’,后来发现都在‘岁月忽已晚’里;我慌乱无知地错过了我的人生,还要继续错过,怎么办?只好写诗来弥补。”
1943年,席慕容生于抗战末期的重庆城郊。“那时,年轻的父母离开故乡,在遥远的南方把孩子生下,尽所有努力在乱世里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童年。”
从四川到南京,由上海南下广州,再至香港、台湾。儿时的她,隐约间感到外界惊涛骇浪,却道不清那抹阴影。“2003年我和弟弟约在香港见面,去找从前的老家。看到弟弟站那里时,我才忽然间明白为何会害怕。1949年跟着父母到香港,码头上,父母给我们穿上厚衣服,里外好几层,每个孩子都给个金戒指,5岁的孩子从没见过金戒指,互相炫耀,但奇怪妈妈为什么在每件衣服里都写上我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如果孩子丢了,有人捡到,会看在金戒指的份上把他养大。”
在香港读小学,“街上有很多难民,但香港人不排斥”。她一直很爱这地方,努力学粤语,想和同学打成一片,但因年纪小,同学笑她“白痴”,“这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搬去台湾后,她考上初二插班生,“但站在门口,总觉得我永远在那个团体外面,因为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 “因为寂寞”,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因为那是“汪洋大海上的一捆浮木,能让我健康成长”。
1956年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习画后,她以笔名“夏采”在校刊上发表诗文,“开始是好玩,30岁以前都是学别人”1978年,她给《皇冠》写专栏,开始用“席慕蓉”这个名字。
诗人痖弦曾是她的领路人。当年席慕蓉曾把诗稿投给痖弦,投稿刊登了,“收到他的回信简直受宠若惊。”后来,她又“很不懂事地”给痖弦寄了30首,请他看下,“他给我每首诗打勾,喜欢的打3个,还有打一两个的,不喜欢就完全不勾。他一直警醒我,不要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大量写,这对你是个伤害。”
如今,她还会把新作拿给痖弦看,“他说我是不知不觉地回到故乡、进到这个境界里,很鼓励我。”痖弦的话,她铭记在心:“唯一可以跟时光抗衡的,恐怕只有诗了。”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蓉的外婆孛儿只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