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在对俄罗斯空军的军交保障装备进行详细介绍的同时,对俄军近期军事行动中的军交运输保障特点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俄罗斯空军军交保障装备的发展趋势,为我军的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装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军事交通 保障装备 趋势
交通运输是军队机动的重要手段,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对战争的准备、进程和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快速输送部队和装备物资,威慑对方,创造战机,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态势,赢得时空优势,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是古今中外战争的通则。
俄罗斯军事交通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现今已经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铁、公、水、空、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发达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为平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战时的部队输送和物资装备运输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经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特别是车臣危机与格鲁吉亚事变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军事交通运输也在困境中艰难跋涉,不断改革调整,继续发展前进。
一、俄空军军交保障装备
俄国空军军交运输装备主要由集装箱及运输装备、装卸保障装备、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装备、军交调度指挥系统、勤务保障装备组成。
(一)集装箱及运输装备
俄军也十分重视军用集装箱的发展,目前,俄军研制有适合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军用集装箱。通用集装箱包括:小型箱,有总重0.625吨和1.25吨两种,主要适于公路运输;中型箱,包括2.5和5吨两种,主要用于铁路运输;大型箱,主要有20吨和30吨两种,是适于海上运输的集装箱。俄军在发展集装箱上极为重视对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如按国家标准18477-73研制的YAK-2.5、YAK-5A、YAK-5、YAK-30等集装箱,和按国标9078-68标准设计的Z4集装袋均适于多式联运(见表1)。
俄军铁路运输主要依托国家,军队更多的是动员和使用。铁路运输装备包括铁路车辆、铁路集装箱与铁路装卸保障装备等。军队没有专门的铁路车辆,俄罗斯有铁路车辆90多万台,货车主要是4-6-8轴和多轴车,平均载重量为70吨。新一代的八轴车主要用于超大货物运输,俄军广泛推广铁路公路两用车,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价值。
(二)装卸保障装备
俄军装卸保障装备拥有配套的可拆卸式的系列化机械铁路站台,有侧面式、顶端式与综合式三种,其特点是装配速度快,装卸效率高,使用期限长。侧面站台宽3060毫米,长6460毫米。侧面站台长为6460毫米。其主要组成部件为前支架、中支架、低支架、横梁等。此外,外军还使用一种活动跳板,挂于平板车尾部,用于军事装备纵向装卸。
(三)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装备
近年来,俄军在的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器材建设中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在军用浮箱与抢修梁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比较典型的浮箱有YC-Y、YC-3型,表2对这两种战备浮箱的技术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表2 俄罗斯的军用浮箱
型号 YC-Y YC-3
长(m) 7.2 7.2
宽(m) 3.6 3.6
高(m) 1.8 1.8
单箱质量(kg) 7200 5900
单箱承载(T) 26 27
接头型式 盖钣与螺栓 盖钣与螺栓
主要用途 做渡船/做浮桥 做渡船/做浮桥
(四)军交调度指挥系统
俄罗斯空军在军交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面也领先于世界各国军队。车臣危机后,俄罗斯军队就指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交调度指挥系统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功能完备、性能先进、调度指挥准确迅速的指挥军事交通运输管理自动化系统,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自动化信息网络。
(五)勤务保障装备
俄军把“用新一代的军用汽车装备俄罗斯武装力量”作为军事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调整勤务保障装备结构,优化勤务保障装备系列。俄军勤务保障装备注重技战性能与经济的统一,不断提高单车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水平,同时注重适应野战与特殊条件下执行勤务保障任务专用车辆的研制(见图1、图2),建立了较完整的军用车辆吨级系列。俄军后勤运输车按生产厂家与载重量可分为嘎斯系列、吉尔系列、乌拉尔系列、卡马斯系列、巴斯系列与K3KT系列;从类型上主要有轮式运输车、挂车和半挂车、鞍式牵引车、履带运输车等。
二、俄空军军交保障装备的发展趋势
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是构成运输保障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决定军事交通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俄罗斯虽然经济处于复苏之中,但还是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依托和军事科技,大力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以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俄空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军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日趋完备
俄军为了适应战争对军事交通运输保障的要求,积极增强陆、水、空的综合保障能力,加紧研制、装备各类新型的地面、水路、航空运输装备,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军事交通运输装备。在此基础上,俄军下一步主要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一是积极发展大载重量和高机动军用汽车和履带输送车,俄军汽车已进行第四次换代,形成了完整的军用车辆吨位系列。二是建造大型综合补给船,增加舰载直升机,加强垂直补给能力。建造海洋军运船舶,改造滚装船,改进港口滩涂装卸设施,以增加战略海运能力。三是研制和装备大型多功能战略运输机和重型运输直升机,以提高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
(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运载能力不断增强
俄空军在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时,十分重视运载能力的增强。在军用车辆上,积极研制与装备重型运输车。单位载重量达到300吨或更多、运载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150公里/小时的气垫运输工具的研制受到重视。在飞机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宽体运输机的载重量达到150吨-300吨。军用运输机的平均伞降量将从10吨-20吨增大到30吨-40吨,重型运输机的平均伞降量将从40吨-60吨增大到80吨-100吨,运输机朝着功能更加完备、结构更加合理、机上装卸设备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战略运输线绝对延长的条件下,不断增加空海的续航里程,发展强大的途中油料补给装备作保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如俄军的“黑海”号载驳船,其续航力達22000公里。俄军还不断发展集装箱运输,把各种运输形式有机连接起来,使得运量更大,更加经济。
(三)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性能更好
俄军认为,兵力兵器的快速部署能力在任何战争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俄军一直把发展高性能的运输装备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俄军先后研制了一系列新型运输车辆,与原有车辆相比,这些车辆在行驶速度、续驶里程、越野性能、操作使用、保养维修等性能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新研制的轻型车有乌阿斯-3712型越野车和军用高机动多用途越野车,中型车有嘎斯-6611型越野车和吉尔-433420型柴油越野车,重型车有乌拉尔-5323型越野车和卡玛斯越野车系列,与此同时,俄军还陆续装备了用于运载导弹、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和在松软、沼泽地带运输物资的重型多用途履带运输车。俄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向高速化方向发展。俄罗斯铁路发展呈现高速化趋势,国家铁路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也给俄军的军事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机遇,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事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保障能力。在快速机动能力建设上,俄军更加突出了海上和空中运输工具立体投送能力建设,不断有高效能的干线运输机列装。
(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自我防护能力更强
俄军在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时,还十分注重装备的通用化和配套化建设,注重增强装备的防护能力和自检测维修性能,注重与其他后勤装备和作战装备的同步发展。俄军在发展军用车辆时,就是通过减少车辆型号、研制通用总成、统一零配件等方法,逐步使各种军用车辆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从而便于使用和维修,增强运输装备防护能力。将伪装技术、隐蔽措施和电子干扰技术应用于运输装备上,大大减轻了破坏程度。有的运输装备如通用运输车辆、大型运输机、运输直升机等,配备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兵器,能够进行运输途中自卫。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兵军交运输指挥系)
【参考文献】
1、赵占平.世界主要国家军事运输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2、国防交通参考[Z].中国国防交通协会,2009.
关键词:军事交通 保障装备 趋势
交通运输是军队机动的重要手段,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对战争的准备、进程和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快速输送部队和装备物资,威慑对方,创造战机,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态势,赢得时空优势,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是古今中外战争的通则。
俄罗斯军事交通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现今已经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铁、公、水、空、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发达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为平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战时的部队输送和物资装备运输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经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特别是车臣危机与格鲁吉亚事变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军事交通运输也在困境中艰难跋涉,不断改革调整,继续发展前进。
一、俄空军军交保障装备
俄国空军军交运输装备主要由集装箱及运输装备、装卸保障装备、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装备、军交调度指挥系统、勤务保障装备组成。
(一)集装箱及运输装备
俄军也十分重视军用集装箱的发展,目前,俄军研制有适合于各种运输方式的军用集装箱。通用集装箱包括:小型箱,有总重0.625吨和1.25吨两种,主要适于公路运输;中型箱,包括2.5和5吨两种,主要用于铁路运输;大型箱,主要有20吨和30吨两种,是适于海上运输的集装箱。俄军在发展集装箱上极为重视对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如按国家标准18477-73研制的YAK-2.5、YAK-5A、YAK-5、YAK-30等集装箱,和按国标9078-68标准设计的Z4集装袋均适于多式联运(见表1)。
俄军铁路运输主要依托国家,军队更多的是动员和使用。铁路运输装备包括铁路车辆、铁路集装箱与铁路装卸保障装备等。军队没有专门的铁路车辆,俄罗斯有铁路车辆90多万台,货车主要是4-6-8轴和多轴车,平均载重量为70吨。新一代的八轴车主要用于超大货物运输,俄军广泛推广铁路公路两用车,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价值。
(二)装卸保障装备
俄军装卸保障装备拥有配套的可拆卸式的系列化机械铁路站台,有侧面式、顶端式与综合式三种,其特点是装配速度快,装卸效率高,使用期限长。侧面站台宽3060毫米,长6460毫米。侧面站台长为6460毫米。其主要组成部件为前支架、中支架、低支架、横梁等。此外,外军还使用一种活动跳板,挂于平板车尾部,用于军事装备纵向装卸。
(三)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装备
近年来,俄军在的交通抢修抢建与防护器材建设中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在军用浮箱与抢修梁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比较典型的浮箱有YC-Y、YC-3型,表2对这两种战备浮箱的技术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表2 俄罗斯的军用浮箱
型号 YC-Y YC-3
长(m) 7.2 7.2
宽(m) 3.6 3.6
高(m) 1.8 1.8
单箱质量(kg) 7200 5900
单箱承载(T) 26 27
接头型式 盖钣与螺栓 盖钣与螺栓
主要用途 做渡船/做浮桥 做渡船/做浮桥
(四)军交调度指挥系统
俄罗斯空军在军交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面也领先于世界各国军队。车臣危机后,俄罗斯军队就指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交调度指挥系统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功能完备、性能先进、调度指挥准确迅速的指挥军事交通运输管理自动化系统,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自动化信息网络。
(五)勤务保障装备
俄军把“用新一代的军用汽车装备俄罗斯武装力量”作为军事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调整勤务保障装备结构,优化勤务保障装备系列。俄军勤务保障装备注重技战性能与经济的统一,不断提高单车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水平,同时注重适应野战与特殊条件下执行勤务保障任务专用车辆的研制(见图1、图2),建立了较完整的军用车辆吨级系列。俄军后勤运输车按生产厂家与载重量可分为嘎斯系列、吉尔系列、乌拉尔系列、卡马斯系列、巴斯系列与K3KT系列;从类型上主要有轮式运输车、挂车和半挂车、鞍式牵引车、履带运输车等。
二、俄空军军交保障装备的发展趋势
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是构成运输保障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决定军事交通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俄罗斯虽然经济处于复苏之中,但还是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依托和军事科技,大力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以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俄空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军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日趋完备
俄军为了适应战争对军事交通运输保障的要求,积极增强陆、水、空的综合保障能力,加紧研制、装备各类新型的地面、水路、航空运输装备,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军事交通运输装备。在此基础上,俄军下一步主要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一是积极发展大载重量和高机动军用汽车和履带输送车,俄军汽车已进行第四次换代,形成了完整的军用车辆吨位系列。二是建造大型综合补给船,增加舰载直升机,加强垂直补给能力。建造海洋军运船舶,改造滚装船,改进港口滩涂装卸设施,以增加战略海运能力。三是研制和装备大型多功能战略运输机和重型运输直升机,以提高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
(二)军事交通运输装备运载能力不断增强
俄空军在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时,十分重视运载能力的增强。在军用车辆上,积极研制与装备重型运输车。单位载重量达到300吨或更多、运载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150公里/小时的气垫运输工具的研制受到重视。在飞机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宽体运输机的载重量达到150吨-300吨。军用运输机的平均伞降量将从10吨-20吨增大到30吨-40吨,重型运输机的平均伞降量将从40吨-60吨增大到80吨-100吨,运输机朝着功能更加完备、结构更加合理、机上装卸设备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战略运输线绝对延长的条件下,不断增加空海的续航里程,发展强大的途中油料补给装备作保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如俄军的“黑海”号载驳船,其续航力達22000公里。俄军还不断发展集装箱运输,把各种运输形式有机连接起来,使得运量更大,更加经济。
(三)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性能更好
俄军认为,兵力兵器的快速部署能力在任何战争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俄军一直把发展高性能的运输装备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俄军先后研制了一系列新型运输车辆,与原有车辆相比,这些车辆在行驶速度、续驶里程、越野性能、操作使用、保养维修等性能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新研制的轻型车有乌阿斯-3712型越野车和军用高机动多用途越野车,中型车有嘎斯-6611型越野车和吉尔-433420型柴油越野车,重型车有乌拉尔-5323型越野车和卡玛斯越野车系列,与此同时,俄军还陆续装备了用于运载导弹、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和在松软、沼泽地带运输物资的重型多用途履带运输车。俄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向高速化方向发展。俄罗斯铁路发展呈现高速化趋势,国家铁路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也给俄军的军事交通运输发展带来了机遇,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事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保障能力。在快速机动能力建设上,俄军更加突出了海上和空中运输工具立体投送能力建设,不断有高效能的干线运输机列装。
(四)军事交通运输装备自我防护能力更强
俄军在发展军事交通运输装备时,还十分注重装备的通用化和配套化建设,注重增强装备的防护能力和自检测维修性能,注重与其他后勤装备和作战装备的同步发展。俄军在发展军用车辆时,就是通过减少车辆型号、研制通用总成、统一零配件等方法,逐步使各种军用车辆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从而便于使用和维修,增强运输装备防护能力。将伪装技术、隐蔽措施和电子干扰技术应用于运输装备上,大大减轻了破坏程度。有的运输装备如通用运输车辆、大型运输机、运输直升机等,配备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兵器,能够进行运输途中自卫。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兵军交运输指挥系)
【参考文献】
1、赵占平.世界主要国家军事运输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
2、国防交通参考[Z].中国国防交通协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