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怪不怪 艺传百代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是春天最美好的象征,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古代诗人描绘桃花的诗文名篇甚多,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人们最向往的理想境界。一年春天的开始,春光明媚,桃花艳丽,人们享受着春的美好。那桃树的娇美多姿,桃花的红粉如妆,成为画家常描绘的题材。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以他对桃花自然美的了解和深刻领会,及《桃花源记》诗文的内涵,进行挥毫,图之以形,创作了一幅美丽的《桃花源记图》长卷,恰好表达了《桃花源记》的诗意,给观赏者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黄慎(1687-约1770年),字恭寿,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后寄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中的佼佼者。善画山水,宗倪瓒、黄公望,淡墨轻岚,平清天真,人物、花卉也“奇古可喜”。工草书,法怀素,笔法精简,格调狂纵,“颇擅三绝之誉”。
  《桃花源记图》卷,纸本设色,纵38厘米,横349厘米。展开图卷,处处景色迷人,水天浩渺,烟凝霭积,苍藤盘结;大小山麓延至流水山洞,洞口水帘披挂,桃花夹立;洞外水面泊一草蓬木船,船上空无人渡,想必船夫同游人已顺洞进入桃花源处。你看,眼前隐现着别致的桃花源村落,环境优雅,屋宇整洁。村口扎排栏木门,门旁有草狗看护,一孩童倚门向外张望;庭院里有闲谈者和弯腰扫地者,另有两组人相立闲谈;村前大路上一肩扛农具的人正与村妇寒喧,村妇旁一孩童似害羞似地躲在母亲身旁;远处牧童横骑牛背在放牧,村边禾田肥美;洲渚横陈,石桥如虹。村前两株干粗枝多花艳的桃树,为画面营造了春意盎然的美妙氛围,也烘托了主题所处的时空特点。村口场基上,村民数人到洞口,迎见访客——捕鱼翁。作者将庭院环境与人事活动很自然地融汇于桃花源怀抱中。人物虽小,但真实具体,各尽其态。整个画面,以草书笔法入画,笔墨精炼,潇洒俊发,设色润泽,满目春晖,气息纯朴迷人。
  此图卷卷首有吴昌硕篆书题签“古春一记”四个大字,落款“老缶题毕篆时乙卯二月杪”,钤“吴俊卿印”(吴昌硕初名俊卿,号老缶)。图后有黄慎“乾隆甲申冬月录”另纸草书陶渊明《桃花源记》并题跋,钤“黄慎”、“瘿瓢”朱、白文二印。“乾隆甲申”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可知黄慎78岁时作此图,是其晚年佳品。接黄慎跋后又有吴昌硕草书七言律诗:“桃花饭罢已成仙,奢望平生一笑捐;入洞只求千日酒,不知已汉是何年。凿山万丈采黄金,海底涛翻烟壑深;想见仙人齐历劫,渔翁真路到而今。”接着是“一亭先生藏瘿瓢画桃源图,属为题句,涂抹应奉,自知不值一哂也。乙卯春仲雨窗,吴昌硕同客春申浦”,钤“俊卿之印”、“昌硕”两方篆书白文印,题跋前右下角钤“正大光明”白文方印。《桃花源记图》卷上,共钤有作者、鉴藏家12枚图章,均清晰可辨。250余年传存有序,保存完好。
  黄慎的人物画创作,早年以工笔为主,中年以后运用狂草笔法入画,别开生面。书法学“二王”,更得怀素笔意,破毫秃笔,枯劲狂怪,勾连点划,随意纵横。有评者说它疏影横斜,苍藤盘结,具有“字中有画”之趣。黄慎是一位具有诗才画艺的多能艺术家,他的绘画创作在雍正年间就名扬于世,“尺纸零缣,世争宝之。致其诗名,为画所掩”。他出身平民,从小学画谋生,其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例如,他画一批逃荒乞讨而受凌辱的《群乞图》,刻画顶风冒雪的渔翁以钓鱼谋生的《渔父图》,表现平民家庭一老一少挽绕丝线劳作的《丝伦图》,也画纤夫、樵夫形象等,这种新画风,开创了文人画反映人民疾苦的先声。
  黄慎是我国清代杰出的书画家,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以草书笔法入画,对后代画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责编:李禹默)
其他文献
《收藏界》2015年第1期-12期目录  总编视线  静下来,想一想,再出发 董 凡 1-3  迷失在消费时代 董 凡 2-3  “锱铢必较”与“一掷千金” 董 凡 3-5  我们应该向西方收藏家学什么? 董 凡 4-5  五月,祝你出行愉快! 董 凡 5-9  取舍之道 方寸之间 董 凡 6-5  常识才是真知 董 凡 7-5  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 董 凡 8-7  收藏这点事儿 董 凡 9
期刊
“笔墨”是国画的精粹,它不仅是视赏形式和技术规范,还承载着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黄宾虹先生也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因此,千百年来多少国画大师都在“笔墨功夫”上苦心揣摩,都梦寐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可以说,一部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笔墨史”。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也有
期刊
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夏代的史料缺乏,一般认为其活动中心在山西、河南等地;夏之后是商,其统治中心在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陕西商文化遗址全省各地多有发现,但玉器发现不多;陕西是周人的发祥地,又是西周建都之地,所以出土玉器非常丰富。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成长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首先是神权和礼仪特征。商周玉器是在原始社会及夏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
期刊
最近我的学生蒋春音兴冲冲跑过来捧上一叠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清样,邀我为她新出版的紫砂壶艺雅集写个序,看着她在紫砂艺苑渐渐结出硕果,我感到非常高兴,当面应允。  紫砂女蒋春音,有着现代年轻人少有的沉静和纯真。从儿时的玩泥巴到成长后的爱壶执陶,不为俗世的眼光牵绊,她始终忠于内心的感受和艺术向往。  这个纤细、聪慧的小女孩,对于手工技艺却表现出了内柔外刚的气度。她经常是一人一桌一椅,专心致志,埋首苦练于泥凳
期刊
杨飞云先生是将中国写实油画推向世界水准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追求的是欧洲古典主义美学,他的女性人体与肖像绵密圆润,细致典雅,在中国写实油画景观中享有不可比拟的声誉。从他的作品里,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他的超绝技艺,而且还能感受到他是十年敬虔求真的人格魅力。在艺道渐衰、风骨不存、追名逐利之时代,他竭智尽虑,澹泊清心,持守着高洁的灵魂,不持偏见,不轻认同,做人习画,自成一体。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演员
期刊
编 者 按  元青花鬼谷下山拍出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已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但收藏圈内关注元青花的热度依然有增无降。湖北祖恩先生无疑也是一个关注元青花的人,此篇文章从科技角度入手,解读元青花中至正型青花瓷的呈色特征及鉴别,且听一下他的见解。  “瓷器鉴定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是研究与揭示历史文物的特征,掌握其发展规律,达到正确断代目的的科学,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没能进行科学的总结,缺乏理论化,使它停留在
期刊
冠冕一代的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作为大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尽管毕生经历坎坷,但凭藉坚持不懈的努力修炼,艺术成就卓著,与八大山人、石、弘仁并誉为画坛“清初四僧”。笔者现以石涛晚年创作的《金陵怀古图》册为例,对其这类山水画艺术做一探讨。  一、生平事略及丹青风格  石涛(1641-约1718年),为明末全州(今广西桂林)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法名元
期刊
吴镜汀(1904-1972年),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他68年的人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17岁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18岁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展,解放前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北平艺专山水画讲师,建国后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为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镜汀学有所宗,师从号称“南画正宗”的近现代画家金城(1878-1926年,
期刊
动物棋又叫斗兽棋,是中国民间独有的一种棋类游戏。对弈双方各有八只棋子,依大小顺序为象、狮、虎、豹、犬、狼、猫、鼠,较大的可吃较小的,同类可以互吃,而鼠则可吃象,规则大同小异。游戏一开始,所有的棋子都是背面朝上,谁也不知道那颗棋子是哪种动物,玩家轮流翻棋,一边翻一边吃对方的,最后将对手的棋子全部吃掉,你就赢了。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大都玩过类似的游戏,而现在已渐行渐远,成为绝唱了。机缘巧合,最近在
期刊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交替时期出现的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一生与梅结缘,其画坛生涯即是从学画梅开始。老家浙江安吉彰吴村村外十里处,有一条两岸遍植梅花的小溪名“梅溪”,打小吴昌硕就常以钓鱼为借口,到此赏梅,为日后画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昌硕创作的作品,有近三分之一以梅花为主题。为此,他自封绰号“苦铁道人梅知己”,大家也喜称他为“梅知己”。吴昌硕酷爱梅花,一生种梅、赏梅、画梅、咏梅,死后,长眠之所也选在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