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则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则材料引人深省。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了要求,所以构建思维灵动的课堂迫在眉睫。
一、课堂灵动的引领灵魂——发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
首先,导学案要真正做到导学化。一个经过教师七拼八凑或随意从网上下载的导学案是起不到真正的导学功能的。而一个经过精心编导的好的导学案的导向功能最主要体现在导学案设计问题的设问技巧上。导学案的设问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思维价值和学生思维的层次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还要注重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让学生具备“问”与“思”的方法与能力。在导学案上,如面对一段材料应抓住哪些地方发问,从什么角度问,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如何变通表述语言等。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再启示学生:“我们还能从其他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知道如何问和怎样问。
其次,在学生解答后在导学案上留下总结反思的空当。如针对可能出现的学生的回答再度设疑:“你是如何形成这一解答思路的?”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掌握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由重获取答案转向更重探索思维规律,体验思维过程和掌握思维方法。
最后,要注意对导学案进行批阅、整理、统计和设置前置性诊断以及针对性纠错练习,并进行第二次备课,对学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课堂灵动的关键——我的课堂我做主
首先,动起来的第一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动。敢动在于我们教师能够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课堂的气氛下,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才会乐于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才会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发挥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亮点,有责任建立起平等、民主、友爱的合作伙伴式新型师生关系,构筑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其次,动起来的第二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创新性学习的可能,才能动。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探究兴趣,还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我们尽力做到深刻了解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问,尽量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多讨论。我们大力提倡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鼓励学生对教材、资料、教师授课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在看似无疑处生疑,在学生有“疑”与“惑”时,及时点拨,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起到水到渠成的启发作用。
再次,动起来的第三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爱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时感受成就的存在,并形成良好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则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各方面处于最佳状态,更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爱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寻求学生的兴奋点。我觉得一课下来至少要有三到四次的兴奋刺激,学生才不会昏昏欲睡,才会主动去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灵动的重要根基——教师素质不能低
新课堂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发性,把学生的动、思、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部分教师在理解时有时会有失偏颇,认为教师的能力好坏没有多大影响,所以业务也不钻研了,教研也不认真了,工作也不积极了。其实这种想法恰恰与新政相悖离,新课堂模式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算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教师要重师德有爱心,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课堂、热爱自己的事业;其次,教师平时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更要精通自己的业务,多把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精心准备好每一课,做好初备和复备工作;再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准确性、激励性、层次性、纯洁性,方式要明快、简洁、清晰、不拖沓;最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启迪学生的心灵,让所有的方法和理念都为学生服务。
所以只有我们教师精心备课,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爱护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多一份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多一份心灵的对话与碰撞,才能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素养和智慧的生成。
(责任编辑黄晓)
一、课堂灵动的引领灵魂——发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
首先,导学案要真正做到导学化。一个经过教师七拼八凑或随意从网上下载的导学案是起不到真正的导学功能的。而一个经过精心编导的好的导学案的导向功能最主要体现在导学案设计问题的设问技巧上。导学案的设问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思维价值和学生思维的层次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还要注重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让学生具备“问”与“思”的方法与能力。在导学案上,如面对一段材料应抓住哪些地方发问,从什么角度问,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如何变通表述语言等。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再启示学生:“我们还能从其他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知道如何问和怎样问。
其次,在学生解答后在导学案上留下总结反思的空当。如针对可能出现的学生的回答再度设疑:“你是如何形成这一解答思路的?”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掌握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由重获取答案转向更重探索思维规律,体验思维过程和掌握思维方法。
最后,要注意对导学案进行批阅、整理、统计和设置前置性诊断以及针对性纠错练习,并进行第二次备课,对学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课堂灵动的关键——我的课堂我做主
首先,动起来的第一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动。敢动在于我们教师能够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课堂的气氛下,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才会乐于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才会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发挥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宽容学生,欣赏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亮点,有责任建立起平等、民主、友爱的合作伙伴式新型师生关系,构筑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其次,动起来的第二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创新性学习的可能,才能动。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探究兴趣,还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我们尽力做到深刻了解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问,尽量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多讨论。我们大力提倡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鼓励学生对教材、资料、教师授课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帮助学生在看似无疑处生疑,在学生有“疑”与“惑”时,及时点拨,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起到水到渠成的启发作用。
再次,动起来的第三要诀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爱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时感受成就的存在,并形成良好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则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各方面处于最佳状态,更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爱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寻求学生的兴奋点。我觉得一课下来至少要有三到四次的兴奋刺激,学生才不会昏昏欲睡,才会主动去探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灵动的重要根基——教师素质不能低
新课堂模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发性,把学生的动、思、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部分教师在理解时有时会有失偏颇,认为教师的能力好坏没有多大影响,所以业务也不钻研了,教研也不认真了,工作也不积极了。其实这种想法恰恰与新政相悖离,新课堂模式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算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教师要重师德有爱心,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课堂、热爱自己的事业;其次,教师平时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更要精通自己的业务,多把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精心准备好每一课,做好初备和复备工作;再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准确性、激励性、层次性、纯洁性,方式要明快、简洁、清晰、不拖沓;最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启迪学生的心灵,让所有的方法和理念都为学生服务。
所以只有我们教师精心备课,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爱护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多一份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多一份心灵的对话与碰撞,才能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素养和智慧的生成。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