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同志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国家。”主要依靠创新人才及创新劳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21世纪,将是全世界创新人才与智力竞争的鼎盛时期。然而,专家们从国内外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比较缺乏。中国的教育——学生循规蹈矩,对权威亦步亦趋,对知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学生想要研究“岩石”时,却因老师要求研究“教室”而被冷落、被终止。然而,美国教育——学生什么都敢怀疑,什么都敢问一个“为什么”,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到畏惧、感到不可冒犯的。老师也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经典法律文本《独立宣言》。这是因为美国对21世纪公民的要求是——能够用系统的批判方式进行思考,他们认为,批判性思考能力是让人从平庸走向优秀的最佳途径。显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派生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不同的人才内趋力,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差异。
这种差异应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者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清华大学教授王晓阳在审视教育现状后,慎重地告诉我们——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放眼全球,世界各民族的竞争核心其实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有人预言,未来的中国将是一条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龙。而小学生是21世纪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那么,对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让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经过深入思考与研究认为:小学生创新就从学会批判性思考起步,就从培养好奇心及思考兴趣与思考习惯着手。
批判性思考内涵是指我们检查自己所获信息,并在这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决策的过程,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会确定问题、审视事实,分析假设,最终确定支持或反对一项观点的理由。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就必须进入一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客观、谨慎分析,并挑战他人观点的意愿之基础上,确定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
当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考意识后,就会有一种极其有用的品质——不满足现状和现成的答案;对范围广泛的各种题材产生出探究兴趣与欲望;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思想开放而灵活;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从而产生出有用的洞察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呢?
(1)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发现问题的趋力,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发的一种向往、一种思考,甚至一种不断地探索……培养好奇心的主要方法是调动积极因素,训练孩子们专心致志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们遇事问“为什么”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多大胆提问的意识,呵护孩子们的各种问题意识——不管多么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关注、激情引导。呵护童心,才会有心灵闪光;赞美童心,才会让童心飞翔。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要引领孩子们多看具有直观性的场景,多实践操作等,要让他们亲自去大自然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让他们用惊奇的眼光去观察,用聪慧的大脑去思考,用兴奋的心情去体验,从而好奇地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奥秘,激发学生无穷而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创设新颖刺激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去训练和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探索的好奇心。因为往往外部刺激越强烈,人的内心需求欲望越强烈,好奇心也就越强烈。
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敏锐的眼光,就能够从平凡中看出新奇;有了好奇心,就会有聪慧的耳朵,就能够辨出事物的奥妙之处;有了好奇心,就会引发仔细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就能够大胆地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就能创造迥异思维成果。好奇心是形成批判性思考意识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基础。
(2)培养思考意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说:“不安于书本上所给你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为重要。它往往是区别最好学生和次好学生的标准。”这句话不但阐明了尝试思考与发现的重要性,而且形象地概括了先有创新思想,后有创新人才这一哲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意识与思维品质,就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去引导呢?其一,顺水推舟。即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小小的船》时,老师引导学生:“你坐在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星星)(宇宙飞船),一孩子突然说:“我低头看见了老师!师顺势引导——老师在干什么?”(在上课)(老师在晚上批作业)……师赞扬,生快乐;可另一孩子却说:“他说得不对,我昨天看见老师在有星星的晚上散步!”师满怀爱意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并说:“你真棒!”生好自豪!我很欣赏老师这种呵护学生初级思维成果及批判性思考意识的做法。若持之以恒,必有源源的创新思维成果。其二,投石激浪,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奇异问题与迥异思维。如学习《四个太阳》时,师引导孩子们:“作者为我们设计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真了不起!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A生说:“我想给太阳装个开关,能够想暖就暖,想凉就凉。”B生说:“我想画个快乐的太阳,整天温柔地微笑,不太热,也不那么冷,让大家都舒服”……老师一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在彼此的语言中交流与思考,在生命的对话中互动与碰撞,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中逐渐养成思考习惯。如:一个学生看到奶奶摘花生很吃力时,就思考怎样既减少奶奶的劳动,又能节省时间,并发明收摘机;一个学生发现盆景叶子两面颜色深浅不同时,就思考并探究为什么会不一样,且写出小论文;当孩子们在餐馆等待吃面时,就思考怎么改进煮面锅(同时煮几碗,又互不干扰;既省时间,又好味道。)……当学生有好奇心、有思考意识,才有可能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才有可能标新立异,才会收获创新思维成果。 (3)培养质疑能力。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问题意识薄弱,不能发表独立见解,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当成真理,不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在各种交流和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挑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养成于无疑处生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推翻他人想法及说法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和质疑能力。如:二年级学生在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后问老师:“为什么树叶到秋天就要落下来呢?”在四川地震捐赠与防震演习系列活动中,一个8岁孩子问我:“老师,四川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地震?低年级学生的质疑让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刺激下,激发出了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更发现,我们的学生其实很聪明,有问题意识,只不过是我们的关注不够,引导不及时,或者方法不灵活而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力度不够、途径不多的局面。于是,我倡导全校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采用回家咨询、上网查询、读书查找等方式开展探究——寻找答案——滋生疑问,继而倡导各班师生开展质疑与解疑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并且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与老师不同的想法,与文本不同的说法。积极引领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发现新知、产生迥异、探究未知,逐渐形成求异思维意识乃至批判性思维品质。
(4)培养探究性思考习惯。探究性思考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批判性思维,并形成说服力强、观点鲜明的批判性思维成果。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头脑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我们运用教育家们的理念为全体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引领学生采用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检验的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运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质疑事物、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在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后,再激发学生自主开展上网查找资料、统计环境污染数据、比较环境变化情况等活动,思考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良策,然后老师以“身边的环保”为主题引领学生继续开展课外探究。有的四人小组探索了“拯救柳溪河”策略,有的探索了居民污水科学排放策略,有的探索了汽车排气减污策略……在汇报活动中,老师在赞赏学生的好奇心与主人翁精神后,再次引领学生从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层面去深入研究,并学习完善、整理资料。由此,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而科学地审视事物,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周密而逻辑的思考意识与思维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国的一个小镇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免费进入的“综合实践馆”,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我们也要设置“综合实践探究室”,为孩子们营造自由轻松的思考与探究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在研究中质疑,在质疑中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品质。
爱迪生的一千一百多种创造发明,就是从对鸡妈妈孵鸡崽的好奇与思考开始,就是从一次次探究中不断思考与质疑开始。因此,我们的小学生创新就要从学会思考起步。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吴合完小)
这种差异应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者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清华大学教授王晓阳在审视教育现状后,慎重地告诉我们——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放眼全球,世界各民族的竞争核心其实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有人预言,未来的中国将是一条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龙。而小学生是21世纪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那么,对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让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经过深入思考与研究认为:小学生创新就从学会批判性思考起步,就从培养好奇心及思考兴趣与思考习惯着手。
批判性思考内涵是指我们检查自己所获信息,并在这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决策的过程,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会确定问题、审视事实,分析假设,最终确定支持或反对一项观点的理由。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就必须进入一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客观、谨慎分析,并挑战他人观点的意愿之基础上,确定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
当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考意识后,就会有一种极其有用的品质——不满足现状和现成的答案;对范围广泛的各种题材产生出探究兴趣与欲望;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思想开放而灵活;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从而产生出有用的洞察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呢?
(1)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发现问题的趋力,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发的一种向往、一种思考,甚至一种不断地探索……培养好奇心的主要方法是调动积极因素,训练孩子们专心致志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们遇事问“为什么”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多大胆提问的意识,呵护孩子们的各种问题意识——不管多么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关注、激情引导。呵护童心,才会有心灵闪光;赞美童心,才会让童心飞翔。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要引领孩子们多看具有直观性的场景,多实践操作等,要让他们亲自去大自然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让他们用惊奇的眼光去观察,用聪慧的大脑去思考,用兴奋的心情去体验,从而好奇地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奥秘,激发学生无穷而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创设新颖刺激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去训练和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探索的好奇心。因为往往外部刺激越强烈,人的内心需求欲望越强烈,好奇心也就越强烈。
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敏锐的眼光,就能够从平凡中看出新奇;有了好奇心,就会有聪慧的耳朵,就能够辨出事物的奥妙之处;有了好奇心,就会引发仔细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就能够大胆地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就能创造迥异思维成果。好奇心是形成批判性思考意识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基础。
(2)培养思考意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说:“不安于书本上所给你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为重要。它往往是区别最好学生和次好学生的标准。”这句话不但阐明了尝试思考与发现的重要性,而且形象地概括了先有创新思想,后有创新人才这一哲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意识与思维品质,就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去引导呢?其一,顺水推舟。即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小小的船》时,老师引导学生:“你坐在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星星)(宇宙飞船),一孩子突然说:“我低头看见了老师!师顺势引导——老师在干什么?”(在上课)(老师在晚上批作业)……师赞扬,生快乐;可另一孩子却说:“他说得不对,我昨天看见老师在有星星的晚上散步!”师满怀爱意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并说:“你真棒!”生好自豪!我很欣赏老师这种呵护学生初级思维成果及批判性思考意识的做法。若持之以恒,必有源源的创新思维成果。其二,投石激浪,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奇异问题与迥异思维。如学习《四个太阳》时,师引导孩子们:“作者为我们设计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真了不起!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A生说:“我想给太阳装个开关,能够想暖就暖,想凉就凉。”B生说:“我想画个快乐的太阳,整天温柔地微笑,不太热,也不那么冷,让大家都舒服”……老师一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在彼此的语言中交流与思考,在生命的对话中互动与碰撞,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中逐渐养成思考习惯。如:一个学生看到奶奶摘花生很吃力时,就思考怎样既减少奶奶的劳动,又能节省时间,并发明收摘机;一个学生发现盆景叶子两面颜色深浅不同时,就思考并探究为什么会不一样,且写出小论文;当孩子们在餐馆等待吃面时,就思考怎么改进煮面锅(同时煮几碗,又互不干扰;既省时间,又好味道。)……当学生有好奇心、有思考意识,才有可能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才有可能标新立异,才会收获创新思维成果。 (3)培养质疑能力。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问题意识薄弱,不能发表独立见解,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当成真理,不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在各种交流和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挑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养成于无疑处生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推翻他人想法及说法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和质疑能力。如:二年级学生在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后问老师:“为什么树叶到秋天就要落下来呢?”在四川地震捐赠与防震演习系列活动中,一个8岁孩子问我:“老师,四川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地震?低年级学生的质疑让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刺激下,激发出了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更发现,我们的学生其实很聪明,有问题意识,只不过是我们的关注不够,引导不及时,或者方法不灵活而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力度不够、途径不多的局面。于是,我倡导全校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采用回家咨询、上网查询、读书查找等方式开展探究——寻找答案——滋生疑问,继而倡导各班师生开展质疑与解疑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并且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与老师不同的想法,与文本不同的说法。积极引领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发现新知、产生迥异、探究未知,逐渐形成求异思维意识乃至批判性思维品质。
(4)培养探究性思考习惯。探究性思考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批判性思维,并形成说服力强、观点鲜明的批判性思维成果。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头脑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我们运用教育家们的理念为全体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引领学生采用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检验的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运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质疑事物、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在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后,再激发学生自主开展上网查找资料、统计环境污染数据、比较环境变化情况等活动,思考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良策,然后老师以“身边的环保”为主题引领学生继续开展课外探究。有的四人小组探索了“拯救柳溪河”策略,有的探索了居民污水科学排放策略,有的探索了汽车排气减污策略……在汇报活动中,老师在赞赏学生的好奇心与主人翁精神后,再次引领学生从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层面去深入研究,并学习完善、整理资料。由此,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而科学地审视事物,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周密而逻辑的思考意识与思维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国的一个小镇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免费进入的“综合实践馆”,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我们也要设置“综合实践探究室”,为孩子们营造自由轻松的思考与探究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在研究中质疑,在质疑中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品质。
爱迪生的一千一百多种创造发明,就是从对鸡妈妈孵鸡崽的好奇与思考开始,就是从一次次探究中不断思考与质疑开始。因此,我们的小学生创新就要从学会思考起步。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吴合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