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据俄罗斯教科督察署网站2016年11月11日报道,为促进国家教育考试工艺的发展和完善,教科督察署在莫斯科第1284中学对考场打印考卷、扫描答卷等数字化技术进行测试。 2014年,俄罗斯第一次在交通条件不允许和位置偏远的地区引入考试现场打印试卷的新技术;2015年,将经过修正和改进的新技术推广到更多有使用意向的联邦主体,考试现场扫描答题纸的技术则是在2016年首次局部实行。 新型考卷工艺特点在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俄罗斯教科督察署网站2016年11月11日报道,为促进国家教育考试工艺的发展和完善,教科督察署在莫斯科第1284中学对考场打印考卷、扫描答卷等数字化技术进行测试。
2014年,俄罗斯第一次在交通条件不允许和位置偏远的地区引入考试现场打印试卷的新技术;2015年,将经过修正和改进的新技术推广到更多有使用意向的联邦主体,考试现场扫描答题纸的技术则是在2016年首次局部实行。
新型考卷工艺特点在于对国家教育考試的考卷进行数字化加密处理和以电子信息的方式进行传输,考试委员会在开考前30分钟获知电子密匙以解码数字化考卷,并在考场现场打印。与此同时,答题纸现场扫描技术则能够将考生答案及时无误地传送到地方信息处理中心,保障考试信息的安全和成绩的公正。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课堂阅读教学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偏失:一是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对象,包括兴趣的激发、全身心的参与、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了教师“喂养”学生的过程;二是忽略了阅读的过程与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思考体验过程,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点拨与归纳,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缺乏面对新的能力评估测试的信心与能力;三是忽略了必要的阅读迁移能力训练。将这三个方面的偏失纠正过来,方能真正提高
【摘 要】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显示给我们。如何做到以细节为主的方法组织教学,我的做法为:通览全文,精挑细节;教无定格,挖掘内涵;前后贯通,点面结合。 【关键词】细节 人物形象 课堂教学 小说之有细节,犹如电影之有特写。成功的细节描写总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显示给
【摘要】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本第八课《词七首》有两处注解不合常理。一是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的“经年”;二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义。 【关键词】注解;质疑;柳永;辛弃疾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本的第八课《词七首》,精选了历代七首名作,细看注解,有两处明显错误。 一是柳永的《雨霖铃》中“此去经年”的“经年”一词,它的注是“一年”,依此
摘 要: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以清晰和完整的理论为支撑,系统的创造力理论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创造力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过程基础、个人层面的创造力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显示不同层次之间联系的完整模型三个部分的分析和梳理,提出在创造力的培养中,要以互动性作为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基础,以开放心态接受儿童的不同状态水平,提高文化包容度,注重创造力不同层次间的联系,关注创
[摘要]语文知识较为庞杂,其学科的知识点相对分散,要想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必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语文学习的积累归纳之法谈几点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语文学习 归纳梳理 坚持积累 课外阅读 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象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清晰的系统性。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有明显的链节可循,知识点又是以定律的形式依附在学科系统之上。而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在一篇篇课文当中,需要
【摘要】意象,是诗人情感与物象完美融合的结果,是领悟诗之精髓的通道。透过意象,我们领略诗的飘逸,诗的凝重,诗的幽僻;透过意象,我们领略英雄气概的悲凉慷慨,儿女情长的缠绵婉转,世情世事的凄清凄凉。物象万千,虚虚实实都是思;意象种种,真真幻幻总关情。 【关键词】植木;意象;情感 一、芳草凄凄情未了 杜甫曾有一首被喻为“以诗为画”的五言绝句,诗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
【摘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语文组把校本教研作为组员校本培训的主渠道,立足课堂教学,依托课例分析的感性实践,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协作,专业引领,教学案例写作等途径,探究课堂教学优化规律,促成教师升华教学积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关键词】校本教研 课例分析 专业引领 教学案例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
【摘要】本文对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归纳,论述了命题的一些特点和导向性,对语文教学与复习备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文高考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教育规律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帷幕,综观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笔者认为,今年命题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凸显本位;导向读书;关注热点;回归教材。 一、凸显本位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即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激活封存的记忆,唤醒沉睡的潜能,从而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探究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从“立足单篇课文,深入挖掘其思想内容”“对教学单元重组,进行比较式学习”“关注生活现象,体验探究乐趣”等七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 学习方式 主体 潜能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页,“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就是“积
【摘要】《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作者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绘烘托出了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悲凉气氛,又通过对莺莺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写出了莺莺的极愁极恨,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关键词】《长亭送别》;离愁;别恨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在这折戏中,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