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职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职业精神的教育,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职业院校职业精神培育的载体之一,应当担负起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可靠的人才。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思政课;职业精神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
自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如何缩小民办类型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差距,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教育模式,特别是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及各类学生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养成作用,如何改善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现状,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至关重要。
“思政课”恰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阵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政治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理应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民办职业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重技能培养而轻素质教育,尤其是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职场中因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等职业精神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公办职业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更是忽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职业精神培养这门独立课程,也没有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根据笔者调查了解,思政课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由于外部环境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将职业精神培养上升到职业人才教育内涵的高度。尤其是受各种不同级别技能竞赛导向的影响,省级以上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可以发给相应的技能证书,大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中级工、高级工证书可以置换课程学分;各院校实训场地建设投入和思政课程建设投入处于失衡状态,有些院校配备设施功能齐全的一流各类实训场地及实验室,而思政课程建设投入在场地、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都很难达到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
其次,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精神培养,即使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教育,也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就业指导课部分章节的讲授过程中进行。而目前思政课中也仅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第二节“职业道德”所授内容涉及职业精神培养,但这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在讲授中教师也必须把职业道德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来阐述。从某种意义说,并没有从现实角度来剖析职业精神培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没有切实起到培育的作用。
三、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对策分析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内涵较丰富,具体包括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在职業实践中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业创业、遵守行业规范、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1]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如何培育和引导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既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内涵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通过思政课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职业技术精、专的路,一条腿走职业精神红、坚的道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所达成的目标与国家、企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竞争激烈的世界民族之林,要切实做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就必须从本质上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应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出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还要把艰苦创业精神与职业精神相结合,培育新一代敢于吃苦,能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在艰苦条件下发挥主观优势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具备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二)建立思政课程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融合培养机制,构建完备的职业精神内涵教育体系。在民办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职业精神内涵教育,两者应进行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应紧扣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育。同时,在其他具体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地渗透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多方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民办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思政课应在完成既定课程标准预定目标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去开展关于职业精神培育的相关教学工作,同时在做好课题的引申和拓展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民办高职院校相协调的德育培养机制,并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基础孵化作用,使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培养国家未来职业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展现民办高职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丽梅.《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中国教育报,2015.10
[2]杨春花.《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探析》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03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8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5]王春秀.《刍议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之“仁爱”》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单位: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思政课;职业精神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
自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如何缩小民办类型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差距,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教育模式,特别是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及各类学生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养成作用,如何改善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现状,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至关重要。
“思政课”恰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阵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政治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理应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民办职业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重技能培养而轻素质教育,尤其是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职场中因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等职业精神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公办职业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更是忽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职业精神培养这门独立课程,也没有将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根据笔者调查了解,思政课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由于外部环境对职业精神培养的轻视,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将职业精神培养上升到职业人才教育内涵的高度。尤其是受各种不同级别技能竞赛导向的影响,省级以上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可以发给相应的技能证书,大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中级工、高级工证书可以置换课程学分;各院校实训场地建设投入和思政课程建设投入处于失衡状态,有些院校配备设施功能齐全的一流各类实训场地及实验室,而思政课程建设投入在场地、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都很难达到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
其次,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精神培养,即使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教育,也主要是通过思政课、就业指导课部分章节的讲授过程中进行。而目前思政课中也仅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第二节“职业道德”所授内容涉及职业精神培养,但这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在讲授中教师也必须把职业道德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来阐述。从某种意义说,并没有从现实角度来剖析职业精神培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没有切实起到培育的作用。
三、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对策分析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内涵较丰富,具体包括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在职業实践中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业创业、遵守行业规范、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1]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如何培育和引导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既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内涵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通过思政课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职业技术精、专的路,一条腿走职业精神红、坚的道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所达成的目标与国家、企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竞争激烈的世界民族之林,要切实做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就必须从本质上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应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出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还要把艰苦创业精神与职业精神相结合,培育新一代敢于吃苦,能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在艰苦条件下发挥主观优势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具备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二)建立思政课程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融合培养机制,构建完备的职业精神内涵教育体系。在民办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职业精神内涵教育,两者应进行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应紧扣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育。同时,在其他具体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地渗透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多方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民办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思政课应在完成既定课程标准预定目标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去开展关于职业精神培育的相关教学工作,同时在做好课题的引申和拓展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民办高职院校相协调的德育培养机制,并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基础孵化作用,使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培养国家未来职业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展现民办高职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丽梅.《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中国教育报,2015.10
[2]杨春花.《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探析》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03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8
[4]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5]王春秀.《刍议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之“仁爱”》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单位: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