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养老问题将更趋严峻。目前,“空巢老人”养老面临哪些痛点?该如何破解困局?
近日,安徽蚌埠一小区内,一位老人被发现赤身裸体躺在阳台上,手里还在不停地敲着脸盆。据媒体报道,老人独居,几天前不慎摔倒,无法起身,直到被救,已经几天滴水未进。老人并非无儿无女,只是他同城而居的子女,已20多天没来探望。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有网友称:养大那么多子女,居然不如一个盆。舆论的背后又一次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
“空巢老人”安全问题频发
今年8月,山东聊城遭遇强降雨天气,积水暴涨,一位独居老人被困屋中,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积水已快淹到床边了。
今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一位独居老人的家中起火,幸亏邻居发现并报警,火灾才没有进一步蔓延。事后了解得知,该老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家中发生火灾。
2017年的中秋之夜,南京一位81岁的“空巢老人”,写下遗书后悲凉离世,两个月后她的遗体才被发现,而发现她的人竟是不常走动的邻居。
……
“空巢老人”安全问题频发,也不断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所谓“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人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空巢”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发达国家独居空巢户比例高达70%至80%。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养老问题将更趋严峻。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
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已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2020年将达到1.2亿和3000万。
“空巢老人”养老面临很多痛点
庞大而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些“空巢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很多痛点。
物质经济条件低下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合法收入多为个人劳动所得,兼带打零工、编织、捡废品等行为,子女供养比与政府补贴相对占比低。在子女无法赡养的情况下,老人的劳动能力逐渐减弱,收入降低,更存在生活质量下降、缺乏有效的手段维系个人生活等问题。
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动活动加上其后的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群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疾病,需要尽快得到有效医治。但是,在乡村地区,医疗设施缺乏、有关人才不足,相关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群体在看病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孤独引起的心理问题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空巢老人”,都普遍面临着因孤独引起的心理问题。老人们普遍渴望子孙满堂的生活,但往往却只能一个人独守空房,与子女间的交流稀少,与邻居间又缺乏沟通,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缺少精神寄托。
生活自理问题 老人群体在晚年时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细致的照顾。由于个人独自生活,“空巢老人”群体在面临摔倒、生病等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差,安全隐患突出,并且其人身财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破解“空巢老人”养老困局
改善“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只有正视问题,找出症结,多策并举,才能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一是政府要针对“空巢老人”做好服务,多举措关爱“空巢老人”。1. 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断完善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2.要重視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3.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4.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救助,可以将一些贫困资金补助放在医疗设施中,使得老人有钱治病。
二是子女常回家陪伴老人,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1.子女应尽量常回家看看,加大对老人的关怀,给老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抚。2.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使老人老有所养。3.帮助父母调整心态,摆正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 搭建起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的平台。2. 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仅关注他们的经济需求,也要关注其精神需求,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1. 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必备的生活医疗常识,提高自己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2. 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4.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
(《老年教育》等)
近日,安徽蚌埠一小区内,一位老人被发现赤身裸体躺在阳台上,手里还在不停地敲着脸盆。据媒体报道,老人独居,几天前不慎摔倒,无法起身,直到被救,已经几天滴水未进。老人并非无儿无女,只是他同城而居的子女,已20多天没来探望。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有网友称:养大那么多子女,居然不如一个盆。舆论的背后又一次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
“空巢老人”安全问题频发
今年8月,山东聊城遭遇强降雨天气,积水暴涨,一位独居老人被困屋中,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积水已快淹到床边了。
今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一位独居老人的家中起火,幸亏邻居发现并报警,火灾才没有进一步蔓延。事后了解得知,该老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家中发生火灾。
2017年的中秋之夜,南京一位81岁的“空巢老人”,写下遗书后悲凉离世,两个月后她的遗体才被发现,而发现她的人竟是不常走动的邻居。
……
“空巢老人”安全问题频发,也不断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所谓“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人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空巢”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发达国家独居空巢户比例高达70%至80%。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养老问题将更趋严峻。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
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已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2020年将达到1.2亿和3000万。
“空巢老人”养老面临很多痛点
庞大而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些“空巢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很多痛点。
物质经济条件低下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合法收入多为个人劳动所得,兼带打零工、编织、捡废品等行为,子女供养比与政府补贴相对占比低。在子女无法赡养的情况下,老人的劳动能力逐渐减弱,收入降低,更存在生活质量下降、缺乏有效的手段维系个人生活等问题。
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动活动加上其后的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群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疾病,需要尽快得到有效医治。但是,在乡村地区,医疗设施缺乏、有关人才不足,相关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群体在看病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孤独引起的心理问题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空巢老人”,都普遍面临着因孤独引起的心理问题。老人们普遍渴望子孙满堂的生活,但往往却只能一个人独守空房,与子女间的交流稀少,与邻居间又缺乏沟通,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缺少精神寄托。
生活自理问题 老人群体在晚年时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细致的照顾。由于个人独自生活,“空巢老人”群体在面临摔倒、生病等突发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差,安全隐患突出,并且其人身财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破解“空巢老人”养老困局
改善“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发,共同为“空巢老人”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只有正视问题,找出症结,多策并举,才能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一是政府要针对“空巢老人”做好服务,多举措关爱“空巢老人”。1. 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断完善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2.要重視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3.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4.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救助,可以将一些贫困资金补助放在医疗设施中,使得老人有钱治病。
二是子女常回家陪伴老人,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1.子女应尽量常回家看看,加大对老人的关怀,给老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抚。2.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使老人老有所养。3.帮助父母调整心态,摆正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 搭建起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的平台。2. 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仅关注他们的经济需求,也要关注其精神需求,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1. 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必备的生活医疗常识,提高自己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2. 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4.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
(《老年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