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领先做起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去年第十一期及今年第一期上开始提倡读些基础书,读些中外名著,以汲取知识和养料,实在是及时得很。“有奖读书竞赛”以外,终于有了中肯地希望青年扎扎实实地读些基础书,从原著读起的号召,值得高兴。
  高兴之余,还想对《读书》提两个意见:
  一是我觉得应该花大力气进一步扩大《读书》在社会上的影响。《读书》主要面向中等程度以上的知识分子,这是特点,应该保持并光大的,但也应该把影响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中去(这与保持特点是不矛盾的)。在我涉及的范围内,《读书》的读者还嫌太少,这恐怕与下面的第二点有关。
  第二,《读书》不但应是人文科学工作者的益友,也应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良师。我是学电子工程的,所交往的友人自然也是些学理工的同志,由自身的体验及与友人交往时得到的信息,我觉得,光有专业知识(理工科大学不开国语课的情况恐怕仍未改变吧?),要在这大千世界里生活,实在是太体单力薄了。为能更多地接受日益增多的自然科学之外的各种信息,读些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很有必要的。况且,无论如何,总是应当先做人,然后再做其他什么家,仅靠数理化而不读其他书,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常听搞人文科学的说应该懂点自然科学,而听不到反过来的呼声,其实反过来也是很重要的,或倒可能是更重要的。可惜至今这方面工作还做得太不够。《读书》是否能呼吁一下,并领先做起来呢?在今日提倡读些中外名著之际,能否也为我们这些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读书生活指个方向呢?这也是一条扩大《读书》影响的途径。
  不知《读书》以为怎样。
其他文献
《李白和他的诗》是一部评传性的研究专著。  李白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探讨这座高峰的形成原因,是历来研究者都下过很多功夫的。就探讨其中文学本身原因而论,回溯他的传统就几乎必然地成了研究的中心课题。事实上,学者们确曾正确地指出了李白所接受的庄子、屈原、汉魏六朝乐府,阮籍、谢灵运、鲍照等的传统。但是也不必讳言,我们的研究者相对地忽视了当代的文学风气对李白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本书著者指出:“对一个作
文化革命前的《辞海未定稿》中并没有“汤因比”这一词条,这次重修,收入经济史学家A.汤因比。但是否还要收入历史学家汤因比?  汤因比家族是英国著名的学者之家,近百年来,产生了不少享有盛名的人物。据《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NewEncyclopaediaBritannica)和商务印书馆《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记载,主要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
一    吕叔湘同志不久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含糊其词地提“有人”、“某报”的做法,主张指名道姓、注明出处,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我很赞成这个提议。  过去流行一种只对论点,不指名道姓的批评。这种手法看上去似乎风格很高,其实很低劣。你去核对一下,被批的论点往往是断章取义的,捕风捉影的,甚至是凭空捏造的,是一种假想敌。他想出了这种假想敌之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攻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目的是打
邓伟志同志致力于家庭学的研究,所著《家庭问题种种》,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最佳家庭方案及其道德规范,以期破旧立新,发挥家庭在社会建设中的最大作用;尽管该书收入的是些单篇论文,凡与此有关的重要领域,如家庭的功能、结构、淡化及婚姻、老人地位和未来家庭等,无不涉及,编次有—定的系统性,可说是家庭学的入门书。  他切合时代和国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如淡化家庭观念,要做到浓淡结合;制订家规,提高家庭质量;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依据他一九八一年提出的“建立良好的大农业生态体系”和“大农业与大粮食”的观点,结合对全国二十一个省(区)的实际考察,写成了《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一书。作者不仅用事实表明因生态平衡被破坏引起大自然给人类各种毁灭性的惩罚,而且还指出:只有树立大粮食观点,才可能有“大农业”观点,也就是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宜种植则种植,宜养殖则养殖,宜畜牧则畜牧,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不要再去干那些劳
读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世界经济通史》(GeneralEconomicHistory,即“经济通史”),是马克斯·韦伯自一九一九年起在慕尼黑大学所作一系列讲演的笔记汇编。一九一九——一九二○年正是韦伯思想更为成熟的时期,《通史》对整个世界经济演变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起源(这是韦伯毕生关注的课题)所作的全局性思考与宏观解绎,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深度,对于我们现在探讨现代化的条件、前提、模式与道路,比
庞朴先生的近著《儒家辩证法研究》,是学术界关于儒家学说研究的一项新创制。作者不拘成说,在儒家学说的庞杂陈迹中寻究离析、披沙淘金,批判地清洗出一个斐然可观的“儒家辩证法”机体。这不仅在儒家学说的研究上是一种开拓性的探索,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批判和研究,也是极为有益的尝试。  庞著《儒家辩证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学术观点、主题论证以及创制方法上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值得称举,在此妄揆
三联书店的编辑要我为一九八三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麦克林托克的传记《情有独钟》写一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这位献身于(或者按本书的书名读为“钟情”于)科学的女生物学家,这使我想起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一九八三年上半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观点鲜明地提出麦克林托克应得诺贝尔奖的预测。当时麦克林托克在中国还鲜为人知。我将文章推荐给了《自然杂志》。后来文章发表了。过不多久就传来了麦克林托克得
《魏禧文论选注》(江西人民版)第36页注释中说:《赖古堂集》是周家三代五人合集。  此说有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影印出版清康熙刻本《赖古堂集》,很清楚,不是“周家三代五人合集”,而是周亮工所撰的诗文。《赖古堂集》,王重民《中国善本书目提要》、孙殿起《贩书偶记》等书有著录,均作周亮工撰。
厉以宁教授以深刻的思想和令人敬佩的创新精神,在他的新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密切结合的、以考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为重点的经济理论体系。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学派的代表作。    新颖的思路——体制·目标·人    经济学既是社会启蒙的科学又是社会设计的科学。作为社会启蒙的科学,它应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当中什么才是值得向往、应该争取的;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