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学生要具备数学交流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其次,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会交流.现将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语言,它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交流工具.
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数学词汇意义的理解.由于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词汇非常重要.在数学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学术语和符号的确切含义,揭示数学词汇的内涵,特别是要弄清数学语言的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的联系.如,2y2与(2y)2这样的数学式子,学生很容易在表达上搞错.不少学生把“2y平方”念成“2y”的平方.像这样的数学化语言,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其次,注意数学语言的澄清.这就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一是数学语言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将数学语言译为自然语言,使之通俗化,以帮助学生理解.二是要注意将自然语言译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往往是用较少的词语来表达所描述的数学对象、法则和性质,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运用自然语言做出相应的补充和解释.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书上所说的“勾3股4弦5”,学生很容易混淆.我就利用学生自身就具备的手臂给同学们显示,把自己的手臂抬起来,请同学们分别指出勾、股、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理解.
其次,要加强知识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一旦其中的一环节掉链了,学生就无法进行下一章节的学习了,这样会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因此科学地传授知识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是精选教学方法.数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抓好例题的教学.在讲学新的内容时,教师要反复研究例题,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选取最为适用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节内容的例4(x2 2x=5)时,学生的思维很难转过来,找不到下手的思路.如果把原式变为( )2=a的形式,那学生就容易按照开平方的方法来求解了.于是我选择了配方法的教学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原来的式子就变成了x2 2x 1=6,接着学生就不难得出(x 1)2=6,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来了.二是加强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差,这一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发现薄弱点,教师在作业的布置时要有针对性,尽可能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给学生训练,发现问题后教师就及时下班辅导.
二、多角度引导学生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是师生和生生互动的一种活动,要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数学交流状态,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生生合作平台,尽量让学生充满自信,活跃课堂气氛,并在讨论中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认识,教师应该慎重处理,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索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及时消除对知识的误解,形成和谐的交流环境,为学生今后的交流扫除了心理障碍.
二是加强合作,鼓励参与.数学交流的最佳形式莫过于分组合作.教师应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中既有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又有思维较为迟钝的学生.每上完一节新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各小组进行交流,交流的问题可以由各小组商量决定,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增进相互间的学习,更为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使他们不至于因为成绩差而丧失学习信心.
(责任编辑 黄桂坚)
一、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语言,它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交流工具.
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数学词汇意义的理解.由于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词汇非常重要.在数学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学术语和符号的确切含义,揭示数学词汇的内涵,特别是要弄清数学语言的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的联系.如,2y2与(2y)2这样的数学式子,学生很容易在表达上搞错.不少学生把“2y平方”念成“2y”的平方.像这样的数学化语言,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其次,注意数学语言的澄清.这就要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一是数学语言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将数学语言译为自然语言,使之通俗化,以帮助学生理解.二是要注意将自然语言译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往往是用较少的词语来表达所描述的数学对象、法则和性质,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运用自然语言做出相应的补充和解释.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书上所说的“勾3股4弦5”,学生很容易混淆.我就利用学生自身就具备的手臂给同学们显示,把自己的手臂抬起来,请同学们分别指出勾、股、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理解.
其次,要加强知识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一旦其中的一环节掉链了,学生就无法进行下一章节的学习了,这样会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因此科学地传授知识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是精选教学方法.数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抓好例题的教学.在讲学新的内容时,教师要反复研究例题,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选取最为适用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节内容的例4(x2 2x=5)时,学生的思维很难转过来,找不到下手的思路.如果把原式变为( )2=a的形式,那学生就容易按照开平方的方法来求解了.于是我选择了配方法的教学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原来的式子就变成了x2 2x 1=6,接着学生就不难得出(x 1)2=6,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来了.二是加强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差,这一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发现薄弱点,教师在作业的布置时要有针对性,尽可能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给学生训练,发现问题后教师就及时下班辅导.
二、多角度引导学生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是师生和生生互动的一种活动,要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数学交流状态,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生生合作平台,尽量让学生充满自信,活跃课堂气氛,并在讨论中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认识,教师应该慎重处理,科学地引导学生探索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及时消除对知识的误解,形成和谐的交流环境,为学生今后的交流扫除了心理障碍.
二是加强合作,鼓励参与.数学交流的最佳形式莫过于分组合作.教师应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中既有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又有思维较为迟钝的学生.每上完一节新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各小组进行交流,交流的问题可以由各小组商量决定,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增进相互间的学习,更为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使他们不至于因为成绩差而丧失学习信心.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