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已成为新时期建筑施工主流发展方向的背景作用之下,深基坑施工深度也势必会进一步加深,高层建筑施工对于深基坑工程建设的要求也更为系统与规范。本文阐述了深基坑的定义,探讨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了深基坑施工需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关注重点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建设了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认为只要基础工程完成时,基坑支护未垮掉便解决问题,有的施工单位甚至认为挖一个大坑,简单地处理一下坑壁即可,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深基坑的定义
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另外,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你要掌握的是它们的形状的区别。
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
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反之则为浅基坑)。
二、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 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 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設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 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 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 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3、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 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 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 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 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 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另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要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
4、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三、深基坑施工需关注的重点
1、施工前期。在施工操作开始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资料调查,对工程相关的情况实施必要的分析处理。结合挖土深度内各种物质的具体情况制定开挖方案,对支护结构、降水方案进一步分析。按照当前采取的方案规划好人员分配,将各个施工人员布置在理想的工作岗位上。
2、基坑开挖前。利用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降低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操作需保持均衡的速度,降水时应该对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表沉降等相关指标严格监测。这一操作环节里需对坑外地面设回灌井,需要时可实施回灌措施,这是为了维持附近建筑的稳定性。基坑开挖操作时,出现监控数据超出标准范围后,需尽快查找原因且作必要的处理。这样才能对基坑变形严格控制,维持正常的基坑安全。
3、清除荷载。完全施工也是深基坑操作需要关注的问题,考虑到防止边坡失稳等问题,在施工之前要把基坑边堆土等荷载彻底清除,有效避免因荷载超标造成的基坑坍塌等事故。
4、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操作时要保证分层进行,一般由上到下逐层实施开挖,不得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且在开挖过程中要保证各项操作的持续进行。开挖段的长度应结合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处理调整,最好不要超出标准范围内。发现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刻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尽可能控制基坑变形值。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间范围5d~7d,对内部结构采取严格方案控制,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步骤。
5、选择拱圈墙方案时,拱墙本身需要运用水平分缝及垂直分缝的逆作拱墙方法施工,这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还能保证各项开挖工序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的施工虽然不是工程主体的施工, 但它是保证主体施工顺利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其施工的质量,工期,安全也影响和制约着主体工程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控制施工质量要点的同时,还要坚决执行各种制度,如签证制度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等,同时加强施工中各单位紧密配合,各工序合理安排,减少基坑裸露时间,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质检,监理,施工等部门验槽,及早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 唐斌,朱志广.黄土地区钉-锚复合支护形式的研究及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 刘迪.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质量控制[J]. 交通标准化. 2012(17)
[3] 吴燕玲.浅议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监理控制重点[J]. 中国工程咨询. 2012(05)
[4] 张晓伦,刘志宏.抗拔锚杆在某中心湖工程中的应用[J]. 广州建筑. 2012(04)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关注重点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建设了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认为只要基础工程完成时,基坑支护未垮掉便解决问题,有的施工单位甚至认为挖一个大坑,简单地处理一下坑壁即可,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深基坑的定义
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另外,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你要掌握的是它们的形状的区别。
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
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反之则为浅基坑)。
二、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 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 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設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 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 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 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3、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 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 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 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 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 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另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要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
4、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三、深基坑施工需关注的重点
1、施工前期。在施工操作开始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资料调查,对工程相关的情况实施必要的分析处理。结合挖土深度内各种物质的具体情况制定开挖方案,对支护结构、降水方案进一步分析。按照当前采取的方案规划好人员分配,将各个施工人员布置在理想的工作岗位上。
2、基坑开挖前。利用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降低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操作需保持均衡的速度,降水时应该对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表沉降等相关指标严格监测。这一操作环节里需对坑外地面设回灌井,需要时可实施回灌措施,这是为了维持附近建筑的稳定性。基坑开挖操作时,出现监控数据超出标准范围后,需尽快查找原因且作必要的处理。这样才能对基坑变形严格控制,维持正常的基坑安全。
3、清除荷载。完全施工也是深基坑操作需要关注的问题,考虑到防止边坡失稳等问题,在施工之前要把基坑边堆土等荷载彻底清除,有效避免因荷载超标造成的基坑坍塌等事故。
4、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操作时要保证分层进行,一般由上到下逐层实施开挖,不得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且在开挖过程中要保证各项操作的持续进行。开挖段的长度应结合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处理调整,最好不要超出标准范围内。发现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刻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尽可能控制基坑变形值。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间范围5d~7d,对内部结构采取严格方案控制,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步骤。
5、选择拱圈墙方案时,拱墙本身需要运用水平分缝及垂直分缝的逆作拱墙方法施工,这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还能保证各项开挖工序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的施工虽然不是工程主体的施工, 但它是保证主体施工顺利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其施工的质量,工期,安全也影响和制约着主体工程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控制施工质量要点的同时,还要坚决执行各种制度,如签证制度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等,同时加强施工中各单位紧密配合,各工序合理安排,减少基坑裸露时间,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质检,监理,施工等部门验槽,及早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 唐斌,朱志广.黄土地区钉-锚复合支护形式的研究及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 刘迪.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质量控制[J]. 交通标准化. 2012(17)
[3] 吴燕玲.浅议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监理控制重点[J]. 中国工程咨询. 2012(05)
[4] 张晓伦,刘志宏.抗拔锚杆在某中心湖工程中的应用[J]. 广州建筑.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