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认知心理 教会学生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缩写为PME)属于数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侧重研究在数学课堂中,将教师的教学心理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有机结合. 不少数学教育家认为,PME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学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核心素养提出后,中小学及高校的一线教师、研究者从PME视角审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提出各种建议,也有研究者以PME视角对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加以改进,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PME视角下《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设计的重构
  笔者近期参加了一次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到延安市的教学交流活动,在异地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执教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一课. 以此课为例,探讨一下从PME视角重构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上课热身:巧抛速算法,逆向思考引新知
  第一次设计:你能在10秒内计算出20202-20192的结果吗?
  本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抢答游戏比较常规算法和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简便性,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同时引出学习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必要性. 再三斟酌后发现:有学生可以脱口而出算式的得数,但未必如预设一样,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考虑到异地上课的学生也比较优秀,因此此设计调整如下:
  第二次设计:你能在20秒内计算出1002-992 982-972 962-952 … 22-12的结果吗?
  教学过程中发现:此问题能充分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造成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他们很难在限定时间内回答出来,达到了热身激趣的效果,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带着问题进入后续的学习环节.
  (二)新课探究:精设问题链,寻求知识生长点
  第一次设计:先分解因式(1)2x3-4x,(2)(a-b)2-3(a-b);再计算(1)(a b)(a-b),(2)(x 5)(x-5),(3)(3x y)(3x-y).
  此设计的意图是先复习上节课的提公因式法,再通过计算几个有规律多项式乘法的例子,通过比较前后结果得到a2-b2=(a b)(a-b). 试讲后发觉这样的引入方式表面上看似乎强调了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却在本质上忽视了因式分解的目的与意义,学生很容易出现“展开后分解,分解后再展开”的循环现象. 从本质上看,学生只是模仿操作,盲目被动,不明白因式分解的真正作用. 考虑到学生学习乘法公式时,借助于几何图形对公式作了直观解释,体现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因此教学设计调整如下:
  第二次设计: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你能用含有字母a、b的式子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本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等积法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到公式. 但是磨课讨论时,发现存在两个问题.(1)用a、b表示图形的面积,只能取正值,不能和代数式中a、b的任意取值一致,逻辑上存在问题.(2)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课堂状态不好把握. 如果一一证明,时间不够,也冲淡了本节课的重点;如果不证明,囫囵吞枣,不足以说明结论的成立.
  经过反复的磨课和工作室导师的指导,对教学设计再次作出调整.
  第三次设计:在热身活动后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因式分解?
  ■
  学生回答因式分解的概念,课件呈现图2.
  问题2:从运算的结果来看,多项式是什么运算?因式分解呢?
  ■
  教師引导学生分析多项式是加减的形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乘法的形式,课件呈现图3.
  问题3:我们学过的因式分解有什么方法?什么条件下使用?
  学生回答学过提公因式法,需要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即相同因式)的时候可以使用,如:pa pb pc=p(a b c).
  问题4:若没有相同的因式怎么办?难不难?
  如:4x2-9=?×?
  教师引导分析:难. 难在式子由“加减”变形为“乘法”的形式没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 接着引导学生联想等号的作用就像天平,一边不行换另一边,转换思路尝试一下.
  问题5:一个式子从“乘法”变成“加减”形式难不难?
  教师引导分析:不难. 有许多的“工具”如运算法则、乘法公式等.
  问题6: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记忆力. 下边的几个式子如果给出右边,你能凭记忆写出左边的式子吗?
  (1)_____=ab b2
  (2)_____=6a2 3ab
  (3)_____=6ab 2b2
  (4)_____=a2-b2
  教学中发现问题6一旦提出来,学生立即有了思维冲突,第(4)个式子学生可能可以回答上来,其他三个会感到比较困难.
  教师引导分析:为什么能记住式子(4),而对其他三个感到困难?因为式子(4)的形式比较常见,从而固化成了平方差公式,接着进行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分析.
  本设计运用“问题结构”推进教学,前一个问题解决了,又自然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一种思维导向的结构,当所有问题都解决,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意义就明确了. 教师以问题带着学生前行,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学习的动力,而且前后自然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学生朝着目标问题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导向清晰,目标明确,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能分享其中的乐趣.
  李士锜教授曾指出,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法则时,如果在心理上能组织起适当的有效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理解. 在前两次的设计中,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复习回顾还是利用面积探究公式,教学活动都显得被动而生硬,甚至不知“平方差公式等号两边的换位”学有何用;在学生的心理层次方面,没有真正收获知识的成就感,在没有真正地理解与接受的前提下,被动地吸收了知识,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巩固. 相比之下,在 PME 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通过灵活地设置一系列的问题链,学生对于“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理解变得合情合理、有据可依,从而有利于后继学习的拾阶而上.   (三)公式应用:精讲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强认知
  第一次设计:因式分解题组1:(1)x2-4;(2)9x2-4y2;(3)-4y2 9x2;(4)25x2-■y2;(5)9(m n)2-(m-n)2.
  因式分解题组2:(1)x2-4;(2)2x2-8;(3)2x3-8x.
  本设计题组1意在通过变系数、变符号等一系列变式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a2-b2=(a b)(a-b)的分解. 题组2意在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综合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法.
  第二次设计:因式分解题组1:(1)4x2-9;(2)(x p)2-(x q)2.
  因式分解题组2:(1)x4-y4;(2)a3b-ab.
  本设计主要是依纲靠本,题组1侧重整体思想的渗透. 题组2侧重多次分解的训练.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要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既要保证降低外部认知负荷,又要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最大化内部认知负荷. 因此,变式训练不是低水平的重复,不仅仅要体现题目的改变,还要顺势而为,由简单到复杂,公式中的a、b由单项式变为多项式,由“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到“結合式子特征灵活选用分解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思维水平. 故再次将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如下为第三次设计:
  1. 因式分解题组1:(1)4x2-9;(2)(x p)2-(x q)2.
  2. 因式分解题组2:(1)mx4-my4;(2)2a3b-8ab.
  3. 速算解疑. 你能在20秒内计算出1002-992 982-972 962-952 … 22-12的结果吗?
  本设计中,前两部分的分解因式,在课本原例题的基础上改变了系数,有的是增加了字母系数,有的是增加了数字系数,使得题目并不是直接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这样调整后,学生的认识就不只是停留在单一记忆和机械掌握的水平,而是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之中,以整体综合的方式把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综合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
  第三部分,回应了课前热身活动的速算题. 学生学习了本节内容后,容易看出原题实际是由若干组平方差式子构成的,运用公式分解因式便能速算得到结果,前后呼应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喜悦.
  (四)拓展提高:增纵横联系,多重表征促理解
  第一次设计:如图(前文图1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你能用含有用字母a、b的式子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 对于公式的表征方式一般有3种:由字母符号组成的表达式,文字语言的表述,图形语言. 一般而言,学生对公式的表征更倾向于选择表达式的方式. 如能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式表征一个公式,则能促其深层次地理解公式的内涵本质. 本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几何方法验证平方差公式的合理性,借助几何图形与数形结合思想,对公式再次表征,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除此之外,拓展环节还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要让学生看到树木之余,更要让其看到森林,这样才能促其建立整体的学习观. 考虑到与后继知识的联系,可增加通过分解因式可解的三次方程.
  第二次设计:
  拓展活动1:你会解下面的方程吗?
  2x3-8x=0
  拓展活动2:如图(前文图1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你能用含有用字母a、b的式子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本设计增加了解高次方程环节. 这样调整更能凸显通过因式分解实现多项式“降次”的作用,突出了因式分解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教师教学看问题的层次越高,就越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感悟与灵活运用. 拓展活动2可让学生从几何角度体会公式含义,可用多种割补方法表示面积,此活动不一定能在课堂上完成,但是教学留有余地,犹如一个省略号,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或能让课堂意犹未尽.
  二、教学反思
  公式的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把公式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实施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借助经验、方法,将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为新公式的过程. 综观本节课的磨课与教学过程,笔者从一开始着眼于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一种方法、一组练习的教学效果,简单生硬地引入,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分析怎样由提公因式自然地联想到平方差公式,整体设计强调了对数学知识的单元递进教学;从最初设计时的学生反复机械练习,到正式上课时采用“问题导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深度挖掘纵向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思维. 这样重构设计,让教学的层次产生了质的变化. 同时,整个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的调动,注重让学生内化、体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思考、表达,促其提升数学素养.
  关注教与学的心理活动,更加有利于学习质效的提升,这是不少教师的共识. 跨学科的研究未来教育趋势,PME正是研究的一个极佳视角,数学教师不妨多作尝试,将其渗透到更多的教学活动中.
  注:本文系2019年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题“运用西蒙数学理论提高初中派位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GZJYTY2019—035)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陈燕华,汕头市东厦小学教师,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语文高级教师,汕头市首批工作室“汕头市小学班主任陈燕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真正的班主任,会直视学生的人生,把学生的生命看得漫长,把学生的尊严看得更厚重。”从教25年来,陈燕华一直在汕头市东厦小学担任语文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以爱育人,严慈相济,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绿叶的情怀诠释师者的意义
活动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孕育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茶文化”。南塘大街小学位于南方茶叶市场里面,队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云南、福建、广西、广东等地的茶商子女。  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以“茶”为主线,通过溯茶源知茶史、赏茶画增茶趣、学茶艺品茶香等多种形式,进行小组的活动成果展示,利用茶作为桥梁,以茶来连接友谊,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像茶与水那样“亲密”“和谐”。  活
汕头市龙湖区设于1991年,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近年来,龙湖区不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确立了“优质均衡发展”的高标准,在加大投入、开拓创新、提升质量、突出特色、深化内涵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致力于打造“粤东教育新高地”。  2013年5月,龙湖区外砂镇、新溪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4年6月,龙湖区进入“广东省教育强区”行列;2015年4月,顺利通过“
在普宁市,素质教育引领下的教育活动正在常态化进行着——  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与“校园创客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学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篮球赛等赛事;每两年还举行一届“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吟唱、校园剧、舞蹈、器乐、声乐等艺术节目表演,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展览,剪纸、陶艺、灯笼制作等藝术实践工作坊展示活动,全面展现校园文化成果。  而在普宁市各学校
7月10日,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地市政府、有关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举行了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签约仪式。  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是落实省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工作部署,是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區域发展格局、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要求的具体举措,是
2018年1月5日晚,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惊艳亮相,这个被誉为“堪比央视版中国诗词大会”的校园节目,在网络直播平台超过了50万人次的点击率。在激动人心的诗魁争霸赛环节,两名选手通过最“烧脑”的“飞花令”进行巅峰对决。选手轮流说出含有“风”字的古诗词句,谁接不上,对手就算赢。参赛选手刘思彤由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起头,黄旭升回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观澜中心小学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其前身培英学校由爱国华侨何恩明等人于1917年创办,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各种文化在观澜这片土地上交融碰撞,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思考,如何让来自不同地域和家庭的孩子共同成长、健康向上,学校基于生源实际情况,确定了“成长教育”大方向,践行“教育即成长”的教育思想,积极打造一所孩子们成长的“伊甸园”
2月17日,“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线试运行,首批上线21门课程。该平台向上海市所有中学生开放,学生可用学籍号或身份证号登录平台注册、浏览课程信息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学生登录注册后即可浏览课程信息和每门课的第一个视频,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超过4门课程。参与慕课学习的学生可在周末和寒暑假8:00—20:00期间自主确定时间进行视频学习,并可在学校课程讨论区开放时间参与集体研讨。  (摘自
集邮者多会熟知老舍先生1959年为《集邮》杂志题写的集邮诗——“集邮长知识,嗜好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我在1988年获得的第一枚邮票是生肖兔票,那时,没见过兔子这真实的动物,欣喜难当。我想,许多人也是从那小小的方寸间获得认识,渴望知识,迷上集邮,进入方寸世界的。  20世纪尚未有网络普及,书信的乐趣不是现在的各种即时通讯可以比拟,书信内容展示的不是拿来主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在方寸传递间
活动背景  2016年8月17日,面对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女排队,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成功翻盘,硬是在近万名巴西观众的呐喊声中上演“神逆转”,晋级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半决赛。8月20日,在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度夺魁。奥运会已降下帷幕,但中国健儿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让世界从他们身上读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媒体评论:“爱国主义情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