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高效生物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和学”为“导和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如何“导”就成了核心。课前要导出兴趣,课中要导出思维,课后要导出演绎能力。
生物课 高效 导学课堂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强调“教”与“学”,让学生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谈不上高效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高效课堂强调“导”与“学”,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目的。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因此,教师的“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导”就成了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课前导出兴趣
生物课堂只有45分钟,而高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25~30分钟就算很不错。因此,课前的导就显得尤其重要,短短几分钟,导出精彩就能很快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小故事导出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调味品和润滑剂的作用,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把全体学生的心都带进了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设法编写一些切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但要了解学生,因人制宜进行编写,还要注意故事的生动形象,也要注意德育渗透。例如,在讲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我以红绿色盲的发现作为开场白,道尔顿的故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大家听了十分入神。故事结束,我问了一问题:为什么道尔顿和弟弟患有红绿色盲,而其家庭中其他成员却不患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同时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同学们表现出十分饱满的精神。
2.用小幽默导出新知
生物课往往都安排在下午第一节,学生还没有从午休的状态中调整过来,教室的气氛略显沉闷,教师要想办法把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而小幽默能收到奇效。例如,在导入人教版必修二“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的开场白是:“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挠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这么帅,而我却长得如此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都是遗传惹的祸!”同学们听了我的自嘲,朗朗地笑开了,上课的兴趣也来了。
3.用认知冲突导出新知
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而往往有些生活经验是不科学的,如果结合教材,灵活处理,告诉学生他的经验有错误,他们会瞪大眼睛,抱着怀疑的态度来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我以猪肉价格与青菜价格比较,提出为什么猪肉价格比青菜高。同时再设置一情境:在一荒岛上,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只有随身携带的一只母鸡和一些玉米。那么为了能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你将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是先吃鸡后吃玉米;还是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的蛋,最后吃鸡?学生往往分两派,互相争论,但又无更好的理论来支持自己,如此一来,学生便迫切需要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和意义了。
4.用人文知识导出新知
理科生对人文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适当在生物课中用人文知识导入新课,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例如,在复习《必修二》“遗传的物质基础”章节时,让学生读诗歌:思念是基因般多彩的书卷,寂寞犹如病毒一样蔓延。我把爱写进核酸探针,深埋在你的复制起点。就算紫外源在我们身边出现,世间的一切都发生着基因突变,我们的心依然像肽键一样紧紧相连。追忆我们生物反应的日子,你的笑容就像荧光素一样点亮了我的今天与明天。而现在的你却为什么不在我身边?纵然我的心碎成了冈崎片段,你的心发生了电子跃迁,也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恋。我想你就像抗体想着抗原,你的美丽是使我冲动的乙酰胆碱。数个春秋尽是数个夜无眠。每个碱基都代表着我们永恒的誓言。期待那么一天,我们能再相见,交织缠绕成世间最美妙的双螺旋。学生读后会心一笑,再分析美妙的双螺旋,自然感兴趣。
二、课中导出思维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运用导学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导学案导学过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情景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交流→练习检测。
導学案把“教学”改为“导学”,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形成主动求知、求教的积极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课中教师要用合适的问题来导,并鼓励各小组各抒己见,大胆发言,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促进思维。
1.用系列梯度问题导出发散性思维
例如,高一生物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内容,我在导学案中设置如下探究。
请根据下图谈论思考:
探究1.A、B、C各点含义是什么?
探究2:AB、BC段含义是什么?
探究3:C点前和C点后中,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4:影响A点位置上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5:如果该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对阴生植物来说,A、B、C各点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
探究6:如果外界CO2下降时,B点移动方向是怎样?
探究7:如果植物缺Mg时,B点又如何移动?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自然开动脑筋,最后能总结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了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2.用物理模型导出抽象问题具体化
人教版教材对物理模型的定义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示认识对象的特征。通常有两种类型:形态结构模型和过程模型图。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完成过程模型图,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抽象,完成如下模式图,学生就学的比较轻松。
三、课后导出演绎
演绎思维是“规律-现象”的推理方式,基于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假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结论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与推理,带动源头创新,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根本性提高。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
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可推出,果蝇的
为显性性状;已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残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明确问题: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作出假设:灰身-黑身、长翅-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假设-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的结果:
课后让学生完成此方案,培养演绎推理能力。
方案1:用F1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预期的结果: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方案2:用F1的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9︰3︰3: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总之,导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前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直接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悬疑导入法、演示实验操作导入法、电影片段导入法、名画欣赏导入法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式,目的都是一样: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导入方式的研究固然重要,但需注意导入的地位:它只起到“引子”的作用,时间须控制在5分钟之内,否则便冲击了新授课的讲述。因此,导入需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悍,用最少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效果;课中教师导出的问题要注意四度:广度、深度、难度、适度;课后导的时候,要对学生必要的辅导。导的最终目的,是打照高效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何惠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中学生物学,2010,(8):22-23.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3]曹阳.运用生物学学案导学例谈.生物学教学,2011,36(7):8-10.
[4]杨春.
生物课 高效 导学课堂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强调“教”与“学”,让学生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谈不上高效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高效课堂强调“导”与“学”,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目的。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因此,教师的“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导”就成了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课前导出兴趣
生物课堂只有45分钟,而高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25~30分钟就算很不错。因此,课前的导就显得尤其重要,短短几分钟,导出精彩就能很快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小故事导出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故事,在教学环节中起到了调味品和润滑剂的作用,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把全体学生的心都带进了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设法编写一些切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但要了解学生,因人制宜进行编写,还要注意故事的生动形象,也要注意德育渗透。例如,在讲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我以红绿色盲的发现作为开场白,道尔顿的故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大家听了十分入神。故事结束,我问了一问题:为什么道尔顿和弟弟患有红绿色盲,而其家庭中其他成员却不患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同时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同学们表现出十分饱满的精神。
2.用小幽默导出新知
生物课往往都安排在下午第一节,学生还没有从午休的状态中调整过来,教室的气氛略显沉闷,教师要想办法把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而小幽默能收到奇效。例如,在导入人教版必修二“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的开场白是:“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挠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这么帅,而我却长得如此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都是遗传惹的祸!”同学们听了我的自嘲,朗朗地笑开了,上课的兴趣也来了。
3.用认知冲突导出新知
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而往往有些生活经验是不科学的,如果结合教材,灵活处理,告诉学生他的经验有错误,他们会瞪大眼睛,抱着怀疑的态度来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我以猪肉价格与青菜价格比较,提出为什么猪肉价格比青菜高。同时再设置一情境:在一荒岛上,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只有随身携带的一只母鸡和一些玉米。那么为了能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你将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是先吃鸡后吃玉米;还是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的蛋,最后吃鸡?学生往往分两派,互相争论,但又无更好的理论来支持自己,如此一来,学生便迫切需要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和意义了。
4.用人文知识导出新知
理科生对人文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适当在生物课中用人文知识导入新课,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例如,在复习《必修二》“遗传的物质基础”章节时,让学生读诗歌:思念是基因般多彩的书卷,寂寞犹如病毒一样蔓延。我把爱写进核酸探针,深埋在你的复制起点。就算紫外源在我们身边出现,世间的一切都发生着基因突变,我们的心依然像肽键一样紧紧相连。追忆我们生物反应的日子,你的笑容就像荧光素一样点亮了我的今天与明天。而现在的你却为什么不在我身边?纵然我的心碎成了冈崎片段,你的心发生了电子跃迁,也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恋。我想你就像抗体想着抗原,你的美丽是使我冲动的乙酰胆碱。数个春秋尽是数个夜无眠。每个碱基都代表着我们永恒的誓言。期待那么一天,我们能再相见,交织缠绕成世间最美妙的双螺旋。学生读后会心一笑,再分析美妙的双螺旋,自然感兴趣。
二、课中导出思维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运用导学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导学案导学过程如下:
明确学习目标→情景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交流→练习检测。
導学案把“教学”改为“导学”,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形成主动求知、求教的积极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课中教师要用合适的问题来导,并鼓励各小组各抒己见,大胆发言,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促进思维。
1.用系列梯度问题导出发散性思维
例如,高一生物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内容,我在导学案中设置如下探究。
请根据下图谈论思考:
探究1.A、B、C各点含义是什么?
探究2:AB、BC段含义是什么?
探究3:C点前和C点后中,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4:影响A点位置上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5:如果该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对阴生植物来说,A、B、C各点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
探究6:如果外界CO2下降时,B点移动方向是怎样?
探究7:如果植物缺Mg时,B点又如何移动?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自然开动脑筋,最后能总结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了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2.用物理模型导出抽象问题具体化
人教版教材对物理模型的定义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示认识对象的特征。通常有两种类型:形态结构模型和过程模型图。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完成过程模型图,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体温调节过程比较抽象,完成如下模式图,学生就学的比较轻松。
三、课后导出演绎
演绎思维是“规律-现象”的推理方式,基于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假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结论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与推理,带动源头创新,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根本性提高。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
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全部为灰身长翅,由此可推出,果蝇的
为显性性状;已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残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明确问题: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作出假设:灰身-黑身、长翅-残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假设-演绎推理”预期实验的结果:
课后让学生完成此方案,培养演绎推理能力。
方案1:用F1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预期的结果: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1︰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方案2:用F1的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若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9︰3︰3:1,则说明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总之,导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前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直接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悬疑导入法、演示实验操作导入法、电影片段导入法、名画欣赏导入法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式,目的都是一样: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导入方式的研究固然重要,但需注意导入的地位:它只起到“引子”的作用,时间须控制在5分钟之内,否则便冲击了新授课的讲述。因此,导入需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悍,用最少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效果;课中教师导出的问题要注意四度:广度、深度、难度、适度;课后导的时候,要对学生必要的辅导。导的最终目的,是打照高效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何惠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中学生物学,2010,(8):22-23.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3]曹阳.运用生物学学案导学例谈.生物学教学,2011,36(7):8-10.
[4]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