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随着社会大众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微生物污染问题,因为其普遍性、严重性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微生物检测技术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近些年来几种常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方便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为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一、生化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对食品中病原菌进行检测时,通常情况下会利用生化技术来进行最终的确认。现如今已经生产出很多比较微型的生化试剂盒,以此来尽可能地节省样品的分析时间与投入成本。除了生化试剂盒,还有机构进行了细菌生化检测仪器的开发,利用这些仪器能够检测出细菌的具体种类。
  二、免疫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免疫扩散法、免疫沉淀法等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通常使用的都是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技术,通过与生物素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另外,这种方法下生产出来的检测试剂盒,也可以检测出一些病原菌。尽管免疫检测方法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改善,比如灵敏度比较低、假阳性较多。
  三、代谢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微热量计检测技术。微热量计检测技术主要就是通过测定细菌在生产过程中热量出现的变化,从而对细菌进行检测。微生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可以利用相应的仪器来测量具体的热量数据,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信号数字模拟界面在纪录器上绘制对应的热曲线图。根据具体的实验所得的热曲线图对细菌进行鉴别,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2.放射测量检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根据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的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将待检测的细菌样本放入碳水化合物,或者是盐类等分子中进行检测。细菌在生长的过程中,这些底物会被利用,并且释放出相应的碳水化合物。随后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测定,测量内部化合物的一氧化碳含量,进一步来判断细菌的数量。这种方法测定食品中的细菌,具有精准度较高、便捷、速度较快等优点。
  3.接触酶检测技术。接触酶测定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计算一个含有接触酶的纸盘,在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根据漂浮时间来估计菌数。接触酶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样品接触酶阳性细菌含量越高,放出的氧气越多,纸盘上浮的时间越短;反之,纸盘上浮的时间就越长。接触酶多数腐败微生物是嗜冷性细菌,多数嗜冷细菌接触酶呈阳性,所以可以用接触酶反应来测定食品中的嗜冷性细菌。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核酸探针检测技术。核酸探针能够与微生物中全部的生物分子发生一部分反应,对于食品的细菌种类、细菌特性有明显的探查作用,整体的敏感度较高。但是该技术在实际检测中也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在检测每一种细菌时就要自备特定的探针,而且还要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这样一来,投入的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大。
  2.PCR技术。PCR全称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和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的检测精度更高。
  3.基因芯片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产物,基因芯片技术可以进行靶向微生物检测。检测人员借助基因芯片技术对待检样本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出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具体数量。
  4.DNA检测技术。作为定向检测技术,DNA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取一种或几种微生物的DNA,将其进行处理或者标记后进行检测,当待检样本中检测出被标记的DNA,则可以证明样本中有对应微生物存在。
  五、仪器检测方法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很多检验技术都越来越完善,这些检测技术也被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逐渐研制成了自动或者是半自动的微生物检测仪器。
  1.旋转平板技术以及激光扫描仪。旋转平板技术主要是一种可以将液体样品进行螺旋轉动的分布方式,使整体样品液体分布比较均匀,能够应用于细菌、酵母等样品的检测中。等到样品倒入平板中后,可以利用激光扫描仪来进行探测,从上至下进行自动扫描,降低光的强度,以此来精确地检验出食品中是否存在细菌。这种方法的检验质量与效率比较高,结果也比较精准。
  2.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主要是对细胞悬液进行自动、快速地分析和选择,具有检测速度较快、精确度比较高、记录的细胞数量大、分析比较全面等优点,因为检测到的荧光强度的大小与基因片段的大小成比例,所以通过具体的图形,就能够知道细菌中基因指纹的具体图谱,并进一步明确细菌的种类。目前来说,这种技术已经能够检测比较高精度的基因,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近些年来在相关的临床医学实验中主要用于对病毒细菌的检测。
  3.免疫磁性微球检验。因为食品中检测的样本大多数都是固体液体混合的样本,如果只是采用传统、常规的检验方法,很难将一些病原生物分离,利用免疫磁性分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分离微生物的主要目的。这种技术如今在食品卫生检测与研究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效,而且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技术分离速度较快,在大量的悬液中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分离,节约了微生物检验的时间。
  总的来说,在众多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诸如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微生物检测系统等纷纷面世,它们弥补了以前那些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缺点,使得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朝着更加精确、灵敏的方向发展,检验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感观识别可以有效发现部分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但大部分食品安全问题无法通过感官来识别,需要专业检测机构的专业人员和设备通过检验得到结果。食品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管之魂,是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之本,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也已成为控制食源性疾病和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市、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由于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检验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食品监管的需
澳洲坚果,又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兰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属山龙眼科,坚果属植物,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美誉。1910年,澳洲坚果引入台湾地区,1979年开始大量种植,目前澳洲坚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澳洲坚果果仁含油高达65%-8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8%,是果仁中富含棕榈油酸的唯一一种木本坚果类果树,其含量为14%-19%),还富含蛋白质、
食品的安全性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由于食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生产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只有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才能保障食品安全。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制度执行了多年,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只是在进行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检测检测设备,针对不同检验检测标准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检测方法,可能会存在设备或方法问题,导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质量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在食品生产管理方面,企业更应该要有“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意识,摸清产品与工艺特点,并针对此特点设置产品的工艺及关键控制点,从而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部分食品类型特有的质量问题,然后明确指出完善食品工艺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希望能够为逐步提高食品生产标准、增强食品质量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在食品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获取营养、维持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物质,如果我们食用的食品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
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组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营养素大类,这些大类下又包含众多分支,名类多样、结构复杂,给营养学检测化验带来不小的困扰。而伴随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推进,精准化验时代正式到来,营养学化验检测新思路被打通,加强质谱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质谱检测法的原理和发展状况概述  在现代营养学研究中,质谱检测通常使用电喷雾等软电离技术,可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检验工作便成了极为重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目前食品的检测工作,快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为了更好地应用快检技术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提高食品质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食品快检技术,然后分析了提高快检技术的策略。  一、快检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市场中日益繁多的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对于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并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减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生物技术的应用形式较多,需要在具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确保针对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地沟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侵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使得部分群众对进口食品更为追捧,也严重影响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整治食品安全,在监管模式上不断创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过2019年的修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也更加完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而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