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美学和技法上说,德彪西开创了“现代音乐”,从而与浪漫主义音乐分道扬镳。纵观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我们不仅从中领略到了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和神话意境的钢琴、声乐以及管弦乐等数量众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并从其作品中领悟到了他锐意改革的精神。本文从德彪西音乐美学特征形成的文化语境及其在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中的体现两方面对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象美学思想进行探究。
【关键词】:德彪西;美学思想;意象
一、德彪西音乐美学特征形成的文化语境
1、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
文学及绘画领域的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对德彪西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和象征主义诗人一样,德彪西主张从音乐中传导出一种诗意,而这种诗意则是从感觉、感情和形象的联系下产生的,在音乐上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和声、朦胧空幻的音色、轻灵的节奏以及那意味深长的旋律。印象派绘画强调色光的渲染,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光线下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另外他们注重描绘对象的瞬间的感觉和印象。受这些创作理念的影响和启发,德彪西的音乐也具有印象派绘画的这些特点,他尝试用音乐来捕捉一种印象或情绪,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飘逸空幻的气氛和色调,来暗示或提供一种意象和心境。音响的强弱是自然界中光线强弱的音乐表现,音色的变化是光线照射物体时的音乐描绘。据此德彪西谱写出许多如诗如画的意象作品,如他的著名钢琴曲《月光》、组曲《版画集》、《意象集》等作品。正如罗曼罗兰指出,德彪西是一位伟大的梦幻画家。
2、法国艺术音乐传统的浸润
法国崇尚一种精致、纤巧、清澈、典雅的音乐风格,许多评论家称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音乐为古典的。相对于十八世纪意大利和德国的音乐传统,法国音乐里充满柔软又具活力的弹性节奏,在库普兰和拉莫年代的键盘和歌剧音乐中尤为显著。这也和语调柔软的法语有关。这种语言延伸出音乐,其节奏较不受限制而显得不受约束,并常带有金属丝线般坚韧的特性,这一特性德彪西发挥的淋滴尽致。
而对于柏辽兹开创的标题音乐这一重要体裁形式到德彪西这里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延伸出不一样的美学意义。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标题只不过是个启发或提示,它激发德彪西去营造一个自由无羁、飘逸悠远的意象,正如他的两集钢琴曲集《意象》或管弦乐组曲《意象》一样。
二、德彪西音乐美学特征不同形式的作品中的体现
1、管弦乐作品
以丰富的音色引领审美经验中的想象力是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主要美学特征。德彪西音乐体现着“直觉”的神秘感,这种直觉不是主观臆想,它并不脱离客观世界,而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通过捕捉瞬间感受来实现的,对某一刻的瞬间觉察,使直觉感受到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通过一个瞬间,心灵收获到一系列的“感觉印象”。德彪西通过管弦乐色彩的交织运用,传达出了这些“感觉印象”。这样的艺术构思让我们想起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风景画—通过光线的色彩来表现某个瞬间。天空、田野、河流和湖泊,在莫奈的眼中都充满了色彩,是丰富的“色彩聚合物”。而正如绘画中突出运用色彩一样,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是音响和音色。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之回旋曲》出自《意象集》第三首被形容为“一幅风景画”,他将画布上的色彩幻化成了可以由听觉感知的音响情调,为我们带来的音乐上的心理体验过程与绘画中的感受是一致的。
2、钢琴作品
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钢琴不只是以它的和声性来陈述旋律的一种打击乐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钢琴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音色及重音的细微差别。基于此,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有着特有的情调,不再是李斯特丰满的和弦以及左右手配合的娴熟技巧所追求的饱满音响的效果,产生出的令人激动高昂的情绪,也不同于肖邦创造的多彩迷人的旋律线所表现的丰富浓郁的情感抒发。那些一度使人们为之振奋的东西在德彪西的音乐中似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柔美和谐的、表情性的气氛所带来的听觉享受。
3、歌剧
在音乐作品的各种体裁中,歌剧的表现要素是最丰富且相对完整的。瓦格纳将西方音乐中这一重要题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影响着德彪西的作品创作。然而随着德彪西自身美学观的逐渐形成,他希望通过努力,避免当时的歌剧中冗长、夸张的情感表现,使人们在歌剧音乐中获得美感性强、含蓄适度的情感体验。而瓦格纳的歌剧过于充分的表现和强大的气势,在欣赏过程中,观众参与二度创作的主动性不可避免地相对减少。德彪西希望找到一位诗人,不会“专横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这些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德彪西的配乐有着独特的技法:管弦乐每件乐器尽量以其独有的音色结合,柔和宁静的奏出应有的气。暗示性的和声旋律,更增添了诗歌原作的神秘性。在宣叙调方面,采用简洁的朗诵风格,极为准确地表达了诗歌的原意,以近似口语般的音调唱出。管弦乐将戏剧的人物、感情、背景,都微妙地暗示出来,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紧密地结合,所营造的气氛犹如“海市蜃楼一般的虚幻和遥远朦胧”。[]
德彪西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音乐传统,吸取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美学思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通过斑斓驳杂的意象构建了一个个朦胧幽静、飘逸空幻、变幻无穷、优美雅致的音乐意象世界。他的革新为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七月第1版。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孟宪福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4】申燕利:《谈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意象、意境》,艺术教育,2009.08
【5】沈旋:《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关键词】:德彪西;美学思想;意象
一、德彪西音乐美学特征形成的文化语境
1、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
文学及绘画领域的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对德彪西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和象征主义诗人一样,德彪西主张从音乐中传导出一种诗意,而这种诗意则是从感觉、感情和形象的联系下产生的,在音乐上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和声、朦胧空幻的音色、轻灵的节奏以及那意味深长的旋律。印象派绘画强调色光的渲染,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光线下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另外他们注重描绘对象的瞬间的感觉和印象。受这些创作理念的影响和启发,德彪西的音乐也具有印象派绘画的这些特点,他尝试用音乐来捕捉一种印象或情绪,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飘逸空幻的气氛和色调,来暗示或提供一种意象和心境。音响的强弱是自然界中光线强弱的音乐表现,音色的变化是光线照射物体时的音乐描绘。据此德彪西谱写出许多如诗如画的意象作品,如他的著名钢琴曲《月光》、组曲《版画集》、《意象集》等作品。正如罗曼罗兰指出,德彪西是一位伟大的梦幻画家。
2、法国艺术音乐传统的浸润
法国崇尚一种精致、纤巧、清澈、典雅的音乐风格,许多评论家称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音乐为古典的。相对于十八世纪意大利和德国的音乐传统,法国音乐里充满柔软又具活力的弹性节奏,在库普兰和拉莫年代的键盘和歌剧音乐中尤为显著。这也和语调柔软的法语有关。这种语言延伸出音乐,其节奏较不受限制而显得不受约束,并常带有金属丝线般坚韧的特性,这一特性德彪西发挥的淋滴尽致。
而对于柏辽兹开创的标题音乐这一重要体裁形式到德彪西这里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延伸出不一样的美学意义。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的标题只不过是个启发或提示,它激发德彪西去营造一个自由无羁、飘逸悠远的意象,正如他的两集钢琴曲集《意象》或管弦乐组曲《意象》一样。
二、德彪西音乐美学特征不同形式的作品中的体现
1、管弦乐作品
以丰富的音色引领审美经验中的想象力是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主要美学特征。德彪西音乐体现着“直觉”的神秘感,这种直觉不是主观臆想,它并不脱离客观世界,而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通过捕捉瞬间感受来实现的,对某一刻的瞬间觉察,使直觉感受到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通过一个瞬间,心灵收获到一系列的“感觉印象”。德彪西通过管弦乐色彩的交织运用,传达出了这些“感觉印象”。这样的艺术构思让我们想起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风景画—通过光线的色彩来表现某个瞬间。天空、田野、河流和湖泊,在莫奈的眼中都充满了色彩,是丰富的“色彩聚合物”。而正如绘画中突出运用色彩一样,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是音响和音色。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之回旋曲》出自《意象集》第三首被形容为“一幅风景画”,他将画布上的色彩幻化成了可以由听觉感知的音响情调,为我们带来的音乐上的心理体验过程与绘画中的感受是一致的。
2、钢琴作品
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钢琴不只是以它的和声性来陈述旋律的一种打击乐器,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钢琴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音色及重音的细微差别。基于此,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有着特有的情调,不再是李斯特丰满的和弦以及左右手配合的娴熟技巧所追求的饱满音响的效果,产生出的令人激动高昂的情绪,也不同于肖邦创造的多彩迷人的旋律线所表现的丰富浓郁的情感抒发。那些一度使人们为之振奋的东西在德彪西的音乐中似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柔美和谐的、表情性的气氛所带来的听觉享受。
3、歌剧
在音乐作品的各种体裁中,歌剧的表现要素是最丰富且相对完整的。瓦格纳将西方音乐中这一重要题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影响着德彪西的作品创作。然而随着德彪西自身美学观的逐渐形成,他希望通过努力,避免当时的歌剧中冗长、夸张的情感表现,使人们在歌剧音乐中获得美感性强、含蓄适度的情感体验。而瓦格纳的歌剧过于充分的表现和强大的气势,在欣赏过程中,观众参与二度创作的主动性不可避免地相对减少。德彪西希望找到一位诗人,不会“专横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这些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德彪西的配乐有着独特的技法:管弦乐每件乐器尽量以其独有的音色结合,柔和宁静的奏出应有的气。暗示性的和声旋律,更增添了诗歌原作的神秘性。在宣叙调方面,采用简洁的朗诵风格,极为准确地表达了诗歌的原意,以近似口语般的音调唱出。管弦乐将戏剧的人物、感情、背景,都微妙地暗示出来,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紧密地结合,所营造的气氛犹如“海市蜃楼一般的虚幻和遥远朦胧”。[]
德彪西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音乐传统,吸取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美学思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通过斑斓驳杂的意象构建了一个个朦胧幽静、飘逸空幻、变幻无穷、优美雅致的音乐意象世界。他的革新为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七月第1版。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孟宪福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4】申燕利:《谈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意象、意境》,艺术教育,2009.08
【5】沈旋:《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